葉嘉寧
“閱讀力決定學習力”,隨著中高考制度的變革,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從PIRLS對全球學生閱讀水平的評價結果可以看出,有效的學習策略和高水平的閱讀技能之間有一種積極的相互影響關系,互相促進。因此,在教學中加強閱讀策略的指導,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積極的影響。因此,我們以統(tǒng)編教材“快樂讀書吧”的推薦書目為課外閱讀的材料,鼓勵學生運用課堂上習得的閱讀策略進行整本書的閱讀,讓課內外有機融合,相輔相成,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立足“整本書閱讀”,從大處入手
2022年版課標所指出的“根據(jù)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本質上指向的就是元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元閱讀能力,其重點在于告訴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應在何種環(huán)境下被選用。在學生了解并選擇恰當?shù)拈喿x策略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自我監(jiān)督這些閱讀策略的實施過程。這種基于自我監(jiān)管的閱讀能力,只有在閱讀整本書時,才能得到真實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會利用導讀課組織整本書閱讀的活動。通過觀察封面和插圖等方式,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借助讀目錄,對全書框架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制定整本書閱讀計劃。其次,利用推進課持續(xù)激勵整本書閱讀。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及時了解閱讀進度,并對閱讀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通過做閱讀記錄、分享閱讀收獲等形式,激勵學生持續(xù)閱讀。最后利用交流課,將整本書的閱讀成果進行分享,如:朗讀精彩片段、展示讀書筆記、制作手抄報、表演人偶劇、知識爭霸賽、故事擂臺賽等,對全書的閱讀成果進行整理和升華。
二、教師示范引領,從小處著眼
1.示范于“惑”處,建立新的認知。當學生不能明確該使用何種策略來閱讀書本時,教師應以示例方法,向學生說明閱讀策略的使用過程,并闡述自己在閱讀中所想、所思、所行。教師的這種示范有助于喚醒學生的舊知,將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策略遷移到課外閱讀中,輔助學生構建新的認知。比如,對于情節(jié)曲折豐富的《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師可通過設置問題,啟發(fā)學生運用“預測”和“有目的閱讀”等策略進行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探尋答案,體會閱讀的樂趣。也可以在多次的閱讀實踐中,引導學生總結規(guī)律,比如,故事性強、情節(jié)跌宕起伏的作品,適合“預測”;知識性和趣味性強的作品適合“提問”;對于科普性說明文可以嘗試“整合”;對于同作家或同主題的作品可以“比較”……總而言之,要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根據(jù)自己閱讀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策略。
2.示范于“淺”處,挖掘深的層次。例如,在應用“提問策略”時,如果學生大多只是提出淺表的或局限于個別語句的問題,教師就應該示范聯(lián)系上下文或縱觀全文的思考方式,這樣能幫助學生提出更有深度的問題,更好地應用策略,提升閱讀能力。比如,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時,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大多指向信息的提取,“魯濱遜救的野人叫什么?”“魯濱遜是如何離開荒島的?”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荒島上遇到的困難,思考魯濱遜是如何克服困難的,從中發(fā)掘人物可貴的品質,對人物形象有更立體的認識,對作品的意義有更深刻的把握。
3.示范于“窄”處,推向廣的領域。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思維上的“瓶頸”,教師要帶領學生不斷豐富自己對閱讀策略運用的意義、方法和時機的認知,在運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提問策略”,不僅限于教材中提到的“內容、寫法、啟示”三個角度,還可以指導學生在提問時關注題目、關鍵詞、線索、細節(jié)、聯(lián)系、矛盾和反復等更具針對性的細微之處。促使學生更個性化、自主化地使用策略,提高閱讀的實效。
三、巧設閱讀單,用策略增能力
整本書閱讀,不能以點代面,以片段精讀代替全書通讀,重走單篇閱讀的老路;也不能以導代讀,把整本書壓縮、提煉出若干知識點,用做題的方法來代替學生的自主閱讀。為此,我們通過精心設計的閱讀單,既保證了學生閱讀的完整性也促使了他們主動應用策略來深入閱讀,切實提高了閱讀能力。 比如,《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我們首先通過閱讀策略單(一),讓學生非常直觀地看到動物(麻雀、雞、鵝、貓、牛)對尼爾斯態(tài)度的轉變,從而發(fā)現(xiàn)尼爾斯世界的改變。至此,我們也僅僅完成了淺層次的推論“尼爾斯變身小狐仙后,世界是如何變化的”,但其實他發(fā)生的變化,不僅僅是外在世界的反映,而更多的是心理的變化。呈現(xiàn)的第二份閱讀策略單將從尼爾斯的身體、行為和心理等方面,對他生活世界的改變展開更深度的研究,這不再是能夠直接從書本文字中推導出的內容。在總結了尼爾斯由大變小、由強變弱、由驚訝憤怒到失望沮喪等一系列自身變化后,可以得出更深層次的推論——從能夠主宰動物命運的人類變成拇指大小的小人兒,尼爾斯不僅身體上發(fā)生了變化,而且內心也經(jīng)歷了一番酸甜苦辣。
四、閱讀重分享,互助共成長
整本書的閱讀,既是個體的閱讀過程,也是一個共享的閱讀過程。個體閱讀,簡言之,就是個人獨自將全書讀完,然而并未將讀書的體驗、疑惑或者感悟與他人分享,這是整本書閱讀的基礎。而共享閱讀,則是個人或集體,將他們的閱讀體驗、疑慮和經(jīng)驗與他人分享,這是整本書閱讀的升華。因此,我們將在師生、生生以及親子共讀一本書后,進行班級閱讀分享會。一場成功的閱讀分享活動應至少滿足三個要素:全程全員參與、獨立個性體現(xiàn)、展示思考過程。其中,“全程全員參與”意味著每個學生都能把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分享給其他同學,而不僅僅是幾個“學霸”的個人秀。分享可以是有聲的,也可以是無言的?!蔼毩€性體現(xiàn)”指即便專注于一種閱讀策略,但由于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jīng)驗的不同,他們在閱讀上都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表現(xiàn)。教師需要摒棄“一刀切”的模式,理解和尊重個體差異的閱讀方法和經(jīng)驗,推動他們朝向更獨立、更個性化的方向前進?!罢故舅伎歼^程”是指分享的核心并非是閱讀的結果,而是要讓每位學生真實展示他們在閱讀中的想法。怎樣使抽象的思考過程具象化?表達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來,設計表格“填”出來,思維導圖“畫”出來,圈畫批注“寫”出來,甚至通過手舞足蹈“演”出來等等。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十四五教育科研立項課題“開發(fā)利用‘快樂讀書吧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 (課題編號:GDES14044)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