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祥輝
做好文化傳承工作,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構(gòu)筑文化自信及“建設(shè)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途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在筆者看來,中國特色的揖讓之禮就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精神標識之一,含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人際交往方式,作揖作為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禮儀與問候方式,可謂歷史悠久?!赌淆R書·劉祥傳》載:“揖讓之禮,行乎堯舜之朝,干戈之功,盛於殷周之世?!盵1]639實際上,一直到晚清,揖讓之禮都是人們?nèi)粘=煌休^為正式和流行的人際禮儀,具有重要的傳播功能。從傳播學的角度看,揖讓是一種非語言交際方式,也是傳統(tǒng)中國人的一種身體語言,在人際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學者愛德華·霍爾指出:“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符號系統(tǒng)和客體語言,都有與之相應的身勢語或近體語、身體特征、觸摸行為、副語言空間關(guān)系、人造物和環(huán)境因素,這一切特征使該文化與其他文化區(qū)別開來。”[2]104作為一種人際互動的“非語言代碼”,作揖十分富有中國特色,很早就被納入華夏禮制的范疇,發(fā)揮著建構(gòu)和維系社會秩序的作用,甚至有“揖讓而天下治”的說法。然而,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的加速以及中國社會的巨大轉(zhuǎn)型,揖禮逐漸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從西方傳入的“握手禮”。那么,中國傳統(tǒng)的作揖禮為何會消失?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表達方式,握手和作揖這兩種非語言交際方式有高下之分嗎?在握手禮“一統(tǒng)天下”的今天,我們是否有必要重新審視并評估傳統(tǒng)作揖禮的價值?
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fā)有為,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shè)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边@給我們重估傳統(tǒng)揖禮的價值指明了方向。在筆者看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確實有必要重估傳統(tǒng)作揖禮,并對其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人際交往和社會交往中,一定程度上復興傳統(tǒng)揖禮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這種復興也可以拓展至國際傳播領(lǐng)域。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是華夏文明的核心要素。從其文字起源看,“禮”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發(fā)源于古時的祭祀活動。古代中國人非??粗丶漓牖顒?在祭祀儀式中形成了嚴格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準則,后來則逐漸演化成了豐富規(guī)整的禮儀制度,包括各種禮節(jié)?!蹲髠鳌ざü辍肥柙疲骸爸袊卸Y儀之大,故稱夏?!盵3]1598古人認為“禮”代表了天地間的秩序,通過“禮”,社會規(guī)范得以形成。正如《禮記·曲禮上》所言:“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盵4]13禮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精神標識”。
中國古代的禮儀十分豐富,有“禮儀三千、威儀三千”的說法,“禮”涵蓋了人們?nèi)粘I畹姆椒矫婷?。以主要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交往關(guān)系的“賓禮”為例,其就包括諸侯向天子的朝覲之禮、諸侯之間的聘問之禮,以及士人之間的相見之禮。在這些交往禮儀中,“謙卑”和“禮尚往來”的特點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這也構(gòu)成了中國傳統(tǒng)交往禮儀的核心和特色?!抖Y記·曲禮上》說:“君子恭敬撙節(jié)退讓以明禮?!盵4]70恭敬、撙節(jié)、退讓,都是中國禮文化的核心表達形式。事實上,中國古代幾乎所有形式的“禮”都是圍繞“敬”這一核心要義進行的,當然也包括本文所講的“揖讓之禮”。
揖讓之禮作為人們交往中的重要禮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禮文化“主敬”“謙讓”的特征?!墩f文解字》中“揖,攘也,從手,咠聲。一曰手箸匈曰揖”[5]2521,“攘”即為推,雙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揖。而“讓”字最早書寫為“讓”,古同“攘”,意為謙讓?!秲x禮·聘禮》中有“賓入門皇,升堂讓”,鄭玄注:“讓謂舉手平衡也。”[4]376《史記·項羽本紀》中,樊噲對劉邦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6]65,《禮記·曲禮上》云:“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4]23可見“讓”也是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儀式。
在中國古代,揖讓之禮承載的是儒家君子“謙卑”的德行,體現(xiàn)的是儒家的傳統(tǒng)美德。即便在“射禮”這種尚武的禮儀中,“揖讓”也是必不可少的??鬃诱f:“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意思是,君子只有在射禮時才會與人爭高下,然而雖是爭奪,卻也必須做到彬彬有禮、恭謹謙讓。可見,古人對揖讓之禮十分重視,認為這是誠敬之心在行為上的體現(xiàn),是禮樂文明的重要體現(xiàn),因而有“揖讓而天下治者,禮樂之謂也”[7]950的說法。通過揖讓,尊卑、長幼和親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既形成了一定的等級秩序,又促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
有學者認為,揖禮和磕頭、鞠躬一樣,都源于中國古代對天地、神靈、祖宗的一種祭祀禮儀——鞠祭。作揖時雙手相抱(或雙拳相靠)表示行禮者把自己象征為“犧牲”敬獻給對方,供對方役使或獻祭之意[8]。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揖讓”常見有三種含義:一為古代賓主相見時的禮節(jié),二有讓賢、遜讓的含義,三指禮樂文德。揖讓之禮始于何時已不可考,但據(jù)文獻記載,周公“制禮作樂”中已包含作揖禮。因此可以肯定,最遲在周代,“作揖”這種相見禮就已開始盛行。古時行作揖禮非常講究,往往要依照行禮雙方的身份和等級行禮,這就是“禮別異”最明顯的表現(xiàn)。
作為一種手部非語言傳播方式,揖禮主要是通過身體的動作和姿態(tài)來表達禮敬,具體表現(xiàn)為手部的動作和軀干的傾向[9]?!缎氯A大字典》對“揖禮”的釋義為:“揖:一種舊時的行禮方式,拱手抱拳,以示尊敬。揖的本義指‘攘也’,即拱手推至遠胸。又一說‘手著’,即拱手引附胸前,就是舊時表敬意的拱手禮。”[10]在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揖禮的名稱和身體表達姿勢有所不同。廣義而言,先秦時期的揖禮、唐宋時期的叉手禮、明清時期的拱手禮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勢都可以稱為揖禮[11]184-199。
作揖禮在古代有很多的類型,古人分得很細。如《周禮》中記載了三種揖禮的形式:“詔王儀,南鄉(xiāng)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盵12]2760古揖禮根據(jù)對象的不同,推手時有高、平、下之別。鄭玄注:“土揖,推手小下之也。時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舉之也?!盵12]2761也就是說,長輩或上級用于還禮時行“土揖”,也稱“下揖”,拱手后微微往下推手。而同輩之間日常見面行“時揖”,也叫“平揖”,舉手平臂向前推即可。若是在正式場合向尊長行禮,則需用“天揖”,即“上揖”,拱手時向上高舉與眉齊平再行禮。
除此之外,古代君臣之間行作揖禮時還要分官職等級,《周禮·夏官·司士》中記載:“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编嵭⑹瑁骸疤匾?一一揖之。旅,眾也。三揖者,士有上中下?!盵4]798孫詒讓在《周禮正義》中解釋“特揖”為“謂每人一揖之”[12]2455。簡言之,“特揖”就是一個一個地分別向他人作揖。而“旅揖”則是所有在場的人一起作揖的意思?!芭匀尽敝妇跸蚯?、大夫和士三者各行一次揖禮。
古時的作揖禮還有吉兇之分,《道德經(jīng)》中記載了先秦時期“吉事尚左,兇事尚右”的觀念,因此,一般認為左手在外為吉拜,用于見面和祝福,而右手在外為兇拜,用于災禍和喪葬等場合?!伴L揖”也是揖禮的一種形式,顏師古注《漢書·高帝紀》“酈生不拜,長揖”曰:“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盵7]18-19長揖行禮時拱手后高高舉起再落下,動作幅度較大,因此態(tài)度更為尊敬[13]。
唐宋時期流行的“叉手禮”其實也是揖禮,這在當時的文獻中多有描述。如唐代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一詩中所言“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朱子語類》載陳才卿見朱子“急叉手鞠躬”[14]2754等,皆是其證?!安媸侄Y”的姿勢在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及唐、金宋時期的墓壁畫中均有十分清晰的呈現(xiàn)[15],文字記載則以南宋陳元靚所編《事林廣記》所記甚詳,即“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許,方為叉手法也”[16]93。
在中國古代,揖禮的使用是非常頻繁的,并且經(jīng)常與其他禮儀搭配使用。閱讀文獻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揖禮在許多場合都有使用。如周代“賓禮”的“士相見禮”中就有作揖,在“嘉禮”之一的“鄉(xiāng)射禮”中,揖禮也十分重要。在鄉(xiāng)射禮中,參與競爭的雙方不僅需要在升堂前“揖讓”,而且?guī)缀踉诿總€動作前都要行拱手禮,以示尊重和謙卑。在“鄉(xiāng)飲酒禮”中同樣如此。
盡管與其他禮儀一樣,作揖禮最早也只用于貴族之間的交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禮下庶人”成為重要的社會教化目標。隨著禮文化的推廣和下移,到唐宋以后,作揖禮已經(jīng)成為規(guī)范平民之間日常交往的一種禮儀,實現(xiàn)了禮儀的“流行化”和“民俗化”。宋代王讜《唐語林·補遺四》云:“凡入門至食,凡數(shù)揖。祗揖者,古之肅拜也?!盵17]690這里的“祗揖”即宋時流行的揖禮,這在宋元時期的諸多文人著作中多有記載。著名的《呂氏鄉(xiāng)約》是我國最早在民間鄉(xiāng)里制定的由鄉(xiāng)人共同遵守的成文規(guī)約。據(jù)書中記載,若是晚輩拜見尊長者,應當小步快速走進房間,主人“揖之升堂,禮見四拜而后坐”。對于年高德劭的長者,年幼者應當保持低頭拜見,拜見結(jié)束后“則揖而退”,而如若主人令晚輩坐下,則應當先致謝,而后“揖而坐”。如果拜訪時察覺到主人面露疲憊的神色,或有其他事情要做,晚輩應當禮貌告退,待主人令其上馬時,先三讓以示尊敬,得到主人的同意后便可“揖而退”。此外,如果在道路上遇到尊長,晚輩應當“趨進揖”,即小步快速走上前去行作揖禮,待尊長走過之后,再“揖而行”。如果是自己騎馬在路上遇到尊長,“望見則下馬前揖”,等尊長走遠了再上馬,而遇到晚輩則無需下馬[18]。鄉(xiāng)約中對揖禮的行使規(guī)范得如此詳細,可見在古代中國民間,揖禮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禮儀之一??梢哉f,正是禮俗互動和禮俗的一體化,使作揖禮成為整合社會的重要禮儀機制,也內(nèi)化為中國人社會交往中重要的倫理規(guī)范。
從傳播學的角度看,揖禮主要用于人際的溝通,是人際傳播的一種禮儀。在古代歸屬于“五禮”中的“賓禮”,是一種“交際之禮”?!秲x禮》中有專篇講“士相見禮”,即古代貴族人際溝通的禮儀,涵蓋了士人初次相見、相互拜訪和回拜等禮節(jié),其中都有拜揖之禮?!鞍菀尽钡摹鞍荨笔堑皖^折腰如衡之平,卑屈自己的形體以示敬人之意;揖則是拱手于胸前,以示禮貌友好。實際上,中國古代的揖禮和拜禮是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但和拜禮不同的是,揖禮主要使用手勢,輔以軀體的上半部分,并不用“屈膝”,更不用“叩首”,其對尊卑貴賤的區(qū)隔也沒有拜禮那么顯著。中國古代的拜禮類型多樣,《周禮·春官·大?!分杏涊d有“九拜”的名稱,這九種拜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在人際交往中,行哪種拜禮,依自己與對方的親疏與尊卑關(guān)系而定?!熬虐荨敝械摹懊C拜”是拜禮中最輕的一種,只需俯下身,舉手、下手,和打拱作揖非常類似。唯一和后世不同的是它仍是跪著行禮。不過,古代“跪禮”的流行其實與古代中國人的坐姿有關(guān)。唐宋之前,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地,臀部貼在腳跟上為坐,伸直腰股為跪,因此凡拜必跪。宋以后,隨著高腳桌椅引入中原大地,揖禮和跪拜之禮逐漸分開,揖禮不用跪拜,其使用范圍也日益廣泛,尤其在民間士人交往中,揖讓之禮是主流。不過,在一些特殊的場域,如祭拜天地、拜父母等,跪拜之禮依然延續(xù)[19]260。而在政治場域,歷代統(tǒng)治者為了彰顯皇權(quán)之尊嚴,強化君臣之間的尊卑關(guān)系,跪拜之禮得到了延續(xù)和強化。
整體而言,中國傳統(tǒng)的“揖拜之禮”自周代一直延續(xù)到清代。“士相見禮的具體儀式,進門出門三揖三讓,自周代至清季,大致不變,揖拜之禮,也始終講究?!盵20]387不過,隨著朝代的更替,揖拜之禮的內(nèi)容和形式相應發(fā)生了改變,因此也呈現(xiàn)鮮明的時代性。具體而言,凡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統(tǒng)治的時代,為了強化皇權(quán)及尊卑,揖拜之禮中的拜禮得到強化。反之,漢族政權(quán)則致力于恢復傳統(tǒng)中華的“揖拜之禮”。如明朝推翻元朝統(tǒng)治后,明太祖就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禮,恢復華夏傳統(tǒng)揖拜之禮。據(jù)《明實錄》記載:“洪武四年十二月,詔定官民揖拜禮。初,上以軍民行禮尚循胡俗,飲宴行酒多以跪拜為禮,乃命省臣及禮部官定為儀式,申禁之。禮部議奏:‘凡官員奏事、聽宣詔旨、以物進貢及受賜、祭祀、上香、奠帛、祭酒、讀祝等事行跪禮,如常儀。其揖禮,凡下見上,躬身舉手,齊眼為敬,上官隨坐隨立,無答;其次下官舉手齊口,上官舉手齊心答之。’”[21]明初禮制變革是對元代“禮失百年”的一種反正,又是一種延續(xù)。洪武五年,官場相見儀節(jié)又做了部分修改,如“清晨謁見長官,必須在階下序立,行一揖禮,退下,長官不答禮,幕官用拱手禮作答”[22]1445。
可見,在明代,只有君臣之間及一些特殊場合行跪拜禮,跪拜禮的使用范圍已大大縮小,而揖禮的使用范圍得以擴大,成為士民日常生活社交禮儀中最為重要的禮節(jié)[23]。清朝,又是一個異族統(tǒng)治的政權(quán),為了維護皇權(quán)和社會等級秩序,“跪拜之禮”再次得到了強化,甚至發(fā)展出“一跪三叩首”“二跪六叩首”和“三跪九叩首”等“大禮”。這種跪拜之禮不僅使用于君臣之間,在不同品級的官員之間也十分流行,大大強化了帝制社會的尊卑關(guān)系。清政府甚至還將這種跪拜之禮推廣至與外國人的交往中,這導致了近代中西方的“禮儀之爭”,并產(chǎn)生了直接的政治社會后果[24]。
經(jīng)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人終于意識到“天朝”的脆弱及其問題所在。在晚清改革思潮的影響之下,不少有識之士對官場禮儀也進行了大膽改革。如1906年兩廣總督岑春煊主動改革官場禮儀,他向下屬發(fā)布示諭,痛斥下跪請安之“婢膝奴顏、有傷氣節(jié)”,宣布下級進見上級時一律廢除跪拜禮。不過揖禮則保留下來,“司、道、府、廳、州、縣佐雜,于督撫常見之禮與初見不同,止有三揖而無屈膝……自明年正月為始,文武大小官員,入見概用長揖,普免屈膝請安俗儀,以符定制而挽頹風”[25]513-514。此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當時官場的腐敗風氣,隨后,湖北、江蘇等地均于當年廢除了這一禮節(jié),改為下級官員見上級,初見三揖,常見一揖。
1912年,辛亥革命廢除了帝制,清朝顛覆,新的政治和思想觀念被引入,孫中山先生對清朝的禮儀制度進行了徹底的改革。為了破舊立新,南京臨時政府對傳統(tǒng)禮制進行了摒棄,明令以“鞠躬禮”代替清代通行的叩拜、相揖、請安、拱手等禮節(jié)。跪拜和作揖之禮均被官方視為舊禮制。新舊禮儀也從這一時期開始了此消彼長的替代過程。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為了打倒北洋軍閥尊孔復古的逆流、宣揚民主和解放思想,激進民主主義者將矛頭直接指向了作為封建專制理論基礎(chǔ)的儒家思想,將一切傳統(tǒng)文化和禮儀制度與“封建”“萬惡”畫等號,這進一步使得包括“揖禮”在內(nèi)的傳統(tǒng)禮俗被遺棄。1928年,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擬定了《相見禮》,其中社會交往一項的規(guī)定為:朋友相見時,彼此互行一鞠躬禮,或握手禮,已不見揖禮。此后經(jīng)由歷屆政府的倡導,被稱為“文明禮”的鞠躬、脫帽、握手等西式社交禮節(jié)逐漸成為民間通禮[26]566-567。1949年以后,從官方到民間,“揖禮”逐漸消失,握手禮取而代之。至此,自周代開始,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揖禮,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今天,與絕大多數(shù)國家一樣,握手禮成為中國人人際溝通中最為常見,也最為標準的人際禮儀,以至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把握手禮視為中國傳統(tǒng)禮儀而忘卻了自己真正的傳統(tǒng)。事實上,握手禮是地道的西方禮儀,它傳入中國,僅有一百年左右的歷史。從起源上看,握手禮起源于中世紀歐洲,自辛亥革命后才開始在中國流行,并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中國禮儀。握手禮固然體現(xiàn)了西方的“平等觀”和價值觀,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其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手部的接觸容易傳染疾病,尤其是在流行性疾病爆發(fā)期間,握手是一種不健康,也不合時宜的禮儀方案。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在2021年4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握手是呼吸性疾病的主要傳染途徑之一,他呼吁人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要握手,并說就算疫情結(jié)束也應當永遠告別握手這種禮儀。事實上,在新舊禮儀演變和交替的20世紀30年代,就有不少中國學者發(fā)文論述握手禮的不足,其中“不潔”一直是相關(guān)批評文章的主要立論依據(jù)之一,如孫麟昌認為:“在大眾眼里,總不免有患痰疾、砂眼、瘆瘡等傳染病,互相握手,很易蔓延?!盵27]林語堂《論握手》一文更是從衛(wèi)生、美感和社交三個方面細數(shù)了它的缺點,并提出“拱手之源,我雖然未考,但是由醫(yī)學上衛(wèi)生上講比拉手文明,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28]107。不過,在20世紀30年代,這樣的聲音是十分微弱的,也無法阻擋傳統(tǒng)揖禮的式微。今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審視東西方兩種人際溝通禮儀,我們的確會發(fā)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作揖禮有很多優(yōu)勢,非常值得推廣。
首先,比起依賴于“身體接觸”的握手禮,“非接觸式問候”的揖禮更安全、更衛(wèi)生。正如作家韓少功所總結(jié)的,作揖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是衛(wèi)生,施受雙方完全沒有身體接觸;二是省時,一拱手,頃刻之間,以一當十乃至當百,即使有成千上萬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親切;三是優(yōu)美,可以抬手挺胸,立身如柱,氣宇軒昂,充分展示美的體形和美的氣度;四是自主,任何人想什么時候出手就什么時候出手,完全不受對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約,絕不會被對方冷落得進退兩難[29]。
其次,重估揖禮價值是提升中華文化主體性的重要渠道。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禮俗文化的流入動搖了我國傳統(tǒng)的禮俗體系,使得近代中國進入了歷史上另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從鞠躬禮、脫帽禮、握手禮等西方的“文明禮”被明令替代古代傳統(tǒng)社交禮儀時起,我國國民被迫接受西方禮儀的“規(guī)訓”。在一個主權(quán)國家的傳播場域里,一旦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文化出現(xiàn)本末倒置,即外來文化以一種霸權(quán)強勢左右民眾對自身傳統(tǒng)文化的感知認同,那么文化傳播所隱含的負效應便會危及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體系的認知態(tài)度[30]。因此,重估并復興傳統(tǒng)揖禮是重新建構(gòu)中國文化主體性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不僅能夠提高國人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提升我國的文化主體性。
再次,揖讓之禮所蘊含的文明理念仍有其導向功能。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因俗制禮,以禮化俗”是重要的政治治理與社會教化的路徑,它保證了傳統(tǒng)社會的穩(wěn)定。誠如趙世瑜所言:“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良性運轉(zhuǎn),正在于禮俗互動的政治制度框架與彈性實踐機制的設(shè)計:在社會理念上,國家講究禮制而不至于脫離俗情,民眾以貼近國家正統(tǒng)為正途。在國家政治層面,倡導‘為政必先究風俗’‘居官以正風俗為先’等民俗原則,注重因俗制禮與以禮化俗相結(jié)合的社會實踐。冀望通過禮儀教化達到禮俗融合的社會理想狀態(tài)?!盵31]5中國傳統(tǒng)禮文化的核心在于“敬”。揖禮的功能也在于此,它表達的是“尊敬對方”和“自我謙卑”,目的在于達到人際交往中“和”的作用。顯然,這種禮的功能在當下仍有其現(xiàn)實意義。古人所說的“揖讓而天下治”就是希冀用禮樂文明來治理天下,這種通過“禮治”來追求社會和諧的理念放到如今仍未過時。
從國內(nèi)而言,復興揖禮有利于構(gòu)建社會的和諧與秩序,培育國民“溫良恭儉讓”的文化與心理品格,對構(gòu)建和涵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有裨益;從國際上看,傳統(tǒng)揖禮的復興與全球推廣對于突顯中國的良好形象,打造“彬彬有禮”的中國以及建設(shè)“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傳統(tǒng)揖禮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的“精神標識”,在新時代完全可以打造成一張“中華名片”。在新時代復興并推廣作揖禮,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古代中國的禮樂文明,這不僅能夠促進我國建設(shè)和諧有序的社會,而且有利于彰顯中華文化和中國形象在國際上的特色[32]。當然,這項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需要在認識和查找問題的基礎(chǔ)上,突破傳播困境,實現(xiàn)揖禮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首先,“封建”標簽難撕,刻板印象阻礙揖禮推行。國內(nèi)目前推行揖禮最主要的困境就是揖禮被絕大多數(shù)國人認為是“落后”且“不合時宜”的。這種認知自近代以來就存在了。晚清改良思潮興起,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揖禮被貼上了封建舊習的標簽。不過,這顯然是一種刻板印象。事實上,在表達尊卑與禮敬上,拱、揖、跪、拜等幾種禮儀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古代行揖禮時是不必下跪的,漢代酈生見沛公“長揖不拜”就是典型的例子,孫詒讓在《周禮政要》中也說:“案古常朝之儀,有立、有坐而無跪,有揖而無拜?!盵33]2-3流行于唐宋時期的叉手禮、明清時期的拱手禮也都沒有跪拜姿勢。古代揖禮使用十分廣泛,一般表示對人敬重皆可用此禮。《儀禮》中多次出現(xiàn)主人“揖婦”“揖贊者”“揖眾主人”等,此均為揖禮,并且國君也要向大臣行揖禮[34]??梢?揖禮也有相對平等的一面,最能體現(xiàn)“禮尚往來”的交互功能。將作揖和跪拜禮混為一談并徹底廢除,失之武斷。
其次,西學東漸背景下中華文化主體性的迷失使揖禮難以推廣。人們對復興揖禮“不合時宜”的認知也源于它“不合西方禮節(jié)”。近代以來,中國所有的文化和制度似乎只有“與國際接軌”才具有合法性,否則就是落后的。這也是我們今天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障礙。中國傳統(tǒng)作揖禮是在近代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被逐漸廢棄的。近百年來,中國傳統(tǒng)禮儀不斷被妖魔化,一度被視為“吃人禮教”的同義詞。新文化運動時期,民主主義代表人物劉半農(nóng)撰寫了《作揖主義》來批判守舊派的消極作風,足見“作揖”在那時已經(jīng)變成了“封建守舊”的代名詞[35]122。不過,握手就一定比作揖高級么?事實絕非如此,正是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才導致我們看不到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合理性和優(yōu)越性。
再次,中國對外傳播的“失語”導致揖禮難以全球推廣。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并有意識地復興和向全球推廣中國文化。海外“新儒學”的復興、“孔子學院”在全球的設(shè)立以及“中國文化走出去”等系列工程都顯示了這種“以我為主”的對外傳播意識。不過,由于中西方在語言習慣、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巨大差異,要讓國際受眾接受中國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巨大的文化差異以及西方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往往成為國外民眾認知和接受中國文化的障礙。在2020—202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世界各國衛(wèi)生部門多次呼吁免去握手禮,用其他問候禮儀來代替。2020年10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德國總理默克爾采用了源自印度佛教的“合十禮”,而意大利總統(tǒng)孔特采用了“碰肘禮”①,但少有國際政要使用中國的“作揖禮”,這似乎是“作揖禮”難以推廣的一個明證。
復興中華傳統(tǒng)揖禮,必須在觀念上正視我們的文化資產(chǎn),樹立文化自信,同時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推廣,實現(xiàn)傳統(tǒng)揖禮的現(xiàn)代轉(zhuǎn)化和國際傳播價值。
首先,師古不泥,完成對揖禮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任何禮儀都是在繼承中發(fā)展的。戴圣在《禮記·禮器》中說:“禮,時為大?!盵36]312禮儀的制定最重要的是適應時代,這句話放到今天仍然適用。從揖禮的發(fā)展演變來看,自周代到清代,它是在不斷變化的。古代作揖分為土揖、時揖、天揖等多個種類,適用于不同的行禮對象和場合,到清代,揖禮已演變?yōu)椤肮笆侄Y”。清代學者閻若璩注釋《論語·述而》時提到“古之揖,今之拱手”[37]381。揖禮的姿勢和手勢在歷代也有所不同,古代的揖禮還有吉兇、男女及尚左、尚右之別[11]184-199。然而在今天,復興揖禮并不需要完全復古,反而應當從易從簡,只保留其禮貌、謙讓、友好和尊敬的含義即可。在行禮的身體姿勢與手勢上,清代流行的拱手禮(叉手之儀)可作為當下揖禮參考的標準,也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簡化?!昂唵我仔小笔菍鹘y(tǒng)揖禮的一種再創(chuàng)造,也可以保證揖禮最大限度地為社會民眾所接受。
其次,傳承和復興揖禮需要“以我為主”,從國內(nèi)做起。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目前有14億多人口,復興揖禮并推向全球自然要從中國開始,通過“模仿律”形成世界潮流。模仿是基本的社會現(xiàn)象,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在《模仿律》一書中提出了三個經(jīng)典的“模仿律”,其中“先內(nèi)后外”定律認為: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yōu)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38]72。這也啟示我們,復興揖禮首先要從國內(nèi)開始推廣普及,只有國人認同了作揖的必要性和優(yōu)越性并親自踐行,才能體現(xiàn)對民族文化的自信,也才能更好地將揖禮在國際范圍內(nèi)推廣。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在《無聲的語言》一書中將文化視為一個龐大的通信系統(tǒng),按照人們對文化的知覺程度,他將文化及其習得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顯形的(formal)、隱形的(informal)和技術(shù)性的(technical)。在霍爾看來,人們知覺程度較高的文化系統(tǒng)是顯形的,其習得主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共享和規(guī)誡來傳授;隱性習得則是習焉不察的學習;而技術(shù)性文化則多半通過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獲得,這是一種師傳生受的學習模式[39]54-55。依據(jù)霍爾的觀點,我們也可以將揖禮的習得分為顯形的、隱形的和技術(shù)性的三種方式,通過日?;?、模仿和教育,使國民接受并習得揖禮儀式。具體而言,有如下幾種路徑:
第一,通過政治家發(fā)揮上行下效的垂范引領(lǐng)作用。
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從古至今,政治領(lǐng)導人的言行舉止對普通民眾的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就推廣揖禮而言,不妨從各級領(lǐng)導人開始。只要各級領(lǐng)導人在各種大型會議或公開場合上用作揖代替握手,率先垂范,很快就能形成示范效應,擴大推廣效果。這方面,浙江省衢州市已然做了探索。據(jù)衢州市文明辦發(fā)布的消息,為推廣傳統(tǒng)文化、打造城市形象,該市制定了推廣作揖禮的實施方案,規(guī)定各級領(lǐng)導干部在市內(nèi)外重大活動、重要場合要帶頭行揖禮,以上率下做示范[40]。2021年4月,在浙江衢州召開的兩會上,所有與會人員見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禮,這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一道靚麗景觀。筆者認為,這一做法值得中央及其他省市借鑒,從而將揖禮“以點帶面”地向全國推廣普及。
第二,制定政策將揖禮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學校是組織化的傳道授業(yè)的社會空間,也是面向大眾示范和推廣新式禮儀的重要基地。民族禮儀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若將揖禮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顯然有助于其推廣。揖禮的國內(nèi)推廣應當首先在中小學開展。事實上,古代社會就非常注重通過童蒙教育來推廣揖禮。早在宋代,揖禮就被編入了蒙童讀物,如流行于元明清時期的《王虛中訓蒙法》詳細描述了揖禮的行禮規(guī)范:“凡揖人時。則稍闊其足。其立則穩(wěn)。揖時須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頭。威儀方美觀。揖時亦須直其膝。不得曲了。當?shù)推漕^。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內(nèi)。則手隨時起。而叉于胸前。揖時須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謂之鮮禮。揖尊位則手過膝下。亦以手隨身起。叉手于胸前也?!盵41]11-13兒童從小接觸作揖這一傳統(tǒng)禮儀,很快就能養(yǎng)成良好習慣。在將揖禮納入中小學生課堂與課外實踐這一方面,浙江衢州同樣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20年4月開始,衢州在全市117所學校推廣揖禮,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在推廣揖禮的過程中發(fā)揮引導作用,將揖禮的實踐推向更多的學校,不僅中小學,大學也應當積極推廣、踐行揖禮。
第三,發(fā)揮大眾傳媒和新媒介優(yōu)勢,將揖禮打造為中國禮名片。
大眾傳媒的引導和示范作用更加巨大。2015年除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一開始,主持人郎永淳和李梓萌就用中國傳統(tǒng)的抱拳作揖的方式給全國人民拜年,令觀眾印象深刻,也展示了中國式揖禮的優(yōu)勢:可以隔著屏幕進行一對多的問候。大眾傳媒可以讓揖禮變得“可見”。借用大眾傳媒推行揖禮,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國民對作揖的認知度和討論度,將其打造為中國禮名片。根據(jù)塔爾德的幾何級數(shù)率,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模仿一旦開始,便以幾何級數(shù)增長,迅速蔓延。通過大眾媒體的公益廣告、宣傳片以及對重大場合開展作揖活動的新聞報道等形式,可以很快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群眾模仿。在新媒體時代,推行揖禮還需適應傳播特點,創(chuàng)新推廣方式,多渠道打造立體化的傳播矩陣。
再次,加大國際傳播力度,讓中國揖禮走向世界?!耙径Y”作為中國的一張禮儀名片,理應走向全球,推向世界,這是展示中國文化形象及軟實力的重要渠道。為此,我們有必要加大國際傳播力度,向全球大力推廣中國揖禮,具體而言,有如下幾種路徑:
第一,借助國際交往和國家間經(jīng)貿(mào)合作開展對外傳播。
作為國家形象的名片之一,中國領(lǐng)導人和外交人員在外事活動中可以率先示范,通過揖禮與國際友人交往,借助這種國家間的交往,擴大揖禮的全球影響力并加速其推廣。國際領(lǐng)域的經(jīng)貿(mào)往來與經(jīng)濟共同體間的合作也是推廣揖禮的重要場域。在筆者看來,對外推行揖禮,不妨遵循由近及遠的原則,先從與中國關(guān)系較好的鄰邦開始推行。如借力“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將作揖這一禮儀符號沿“一帶一路”進行輸出和傳播,或首先在同為儒家文化圈的東亞推行,再逐漸推向歐美。也可以借助中非合作論壇和對非援助,向非洲推廣。2021年,委內(nèi)瑞拉總統(tǒng)馬杜羅在迎接中國抗疫專家組時就用拱手禮對中國專家和人民表示了感謝,這種蘊含中國元素的禮儀彰顯了中國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第二,提升全球化時代“橋梁人群”的主體傳播意識。
除了官方的國際交往外,民間層面各種各樣的國際交流也是對外推廣中國傳統(tǒng)揖禮的重要渠道。這就需要發(fā)揮名人等“輿論領(lǐng)袖”和其他“橋梁人群”的溝通交流與實踐示范功能。所謂“橋梁人群”是指在對外傳播中溝通內(nèi)外、發(fā)揮信息傳遞功能并產(chǎn)生一定影響的人。只要存在與外國人的交往,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成為“橋梁人群”的一員。橋梁人群是化解文化隔閡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通過人際間的交往,他們能將中國文化直接施諸于國外受眾,并把“信息流”轉(zhuǎn)換成“影響流”[42]?!皹蛄喝巳骸睂λ麌癖姷乃麌蜗笳J知塑造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傳播學研究表明,相比于大眾傳播,通過人際傳播可以更有效地改變?nèi)藗兊膽B(tài)度和行為。因此,海外留學生、訪問學者、華裔移民及國際游客等都可以成為中國對外推廣揖禮的重要中介力量。
第三,借助國際媒介平臺及可視化傳播提升傳統(tǒng)揖禮的全球可見度。
傳統(tǒng)揖禮的全球推廣需要借助于各類國際媒體平臺,除了報紙、電視等主流媒體外,也需要在國外用戶巨大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推廣和展示。以圖片、動漫、影視或其他流媒體形態(tài)呈現(xiàn)中國揖禮的優(yōu)勢顯得十分重要。浙江衢州曾推出“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的宣傳片,其中的“作揖禮教學動畫”制作精良,不僅可以在國內(nèi)進行推廣,也可以面向海外傳播。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而言,視覺傳播的直觀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由語言文字差異等帶來的文化隔閡,其較高的可讀性也降低了海外受眾文化接受的門檻,從而擴大傳播范圍。實際上,電影《花木蘭》上映后一度引發(fā)了海外觀眾對中國傳統(tǒng)拱手禮的模仿。這說明中國揖禮只要采取了合適的傳播手段及傳播渠道,是可以有效影響國際受眾的。
“以禮治國”“揖讓而天下治”體現(xiàn)了中國“禮儀之邦”的文化獨特性。在中國古代,揖讓之禮是維系人際交往和社會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形成社會秩序與“天下大治”的重要保障[43]3。從交往的角度看,中國的揖禮是一種“交際之禮”,體現(xiàn)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人際傳播禮儀及傳播觀念,誠如《五禮通考》卷二三二所云:“先王重交際之禮,必介紹以通其誠,贄幣以厚其禮,揖讓以致其敬。以故,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有交孚之德,而無茍合之咎。”[44]386足見揖讓之禮是與“介紹人”“贄幣禮物”等同樣重要的交往媒介,對于建構(gòu)“交孚之德”十分重要。
從禮文化的角度看,中國揖讓之禮的核心要義是對他人的尊敬,是儒學“先人后己”“自卑而尊人”觀念的外在體現(xiàn),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時,常伴有自謙的含義?!耙咀尅睙o疑是一種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遺憾的是,在近代以來西學東漸和“現(xiàn)代化”的背景下,這一傳統(tǒng)人際交往符號卻被視為“封建落后”的象征,進而徹底遭到國人的摒棄。時至今日,我們很少有人意識到,包含著謙遜和禮敬美德的揖讓禮,實際上不僅不是封建糟粕,反而包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誠如學者周赟所指出的,中國傳統(tǒng)的禮儀文化的核心在于“禮尚往來”,“所謂禮尚往來,本質(zhì)上指的是賓主雙方反反復復的相互謙恭之禮。在今天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把謙恭表達得如此繁復,但其中古典式的優(yōu)雅,卻仍是值得我們津津樂道的”[45]145?!耙咀尅敝Y中體現(xiàn)的互恭互敬是中國禮文化的精華所在,也可以視為一種中國特色的傳播理念和傳播實踐,“為中國人物形象塑造、中國故事述本創(chuàng)作、中國故事寓意傳達提供了新的思路”[46]。
2019年5月15日,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中華傳統(tǒng)揖禮和現(xiàn)代握手禮之間的差異就是這樣,只是一種“文化差異”,而非優(yōu)劣之分。比之其他人際禮儀,中國傳統(tǒng)揖禮不僅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中特有的謙卑美德,也十分衛(wèi)生和健康。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的揖禮在儀態(tài)、美感和便于操作方面,一點也不遜色于“握手禮”。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揖禮這一傳統(tǒng)禮儀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讓揖禮重新融入我們的生活和社會交往,并讓揖禮走向全球,成為民族身份認同和國際文化傳播中的一張中國名片。這既有利于我國的社會治理和道德文明建設(shè),也有利于向國際社會展示和提升我國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主體性。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陳海嬌同學對本文做出了重要貢獻)
注釋:
① 見【環(huán)球網(wǎng)綜合報道】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9517097930318822&wfr=spider&for=pc其他相關(guān)新聞報道如https://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201219/ArticelA10002FM.htmhttps://news.sina.com.cn/w/2020-08-21/doc-iivhuipn98983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