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對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乎學生當前的學業(yè)成績,更對其未來學業(yè)發(fā)展和職業(yè)生涯有著深遠影響。為了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本文概述了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以期為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995(2024)06-0050-03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課程目標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發(fā)展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發(fā)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保?]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極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成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2]。本文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對策,期望對數學教師改善學科“教”和“學”有所參考。
一、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幫助學生打牢數學基礎
。教師有效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有效思考,加深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感悟,更加扎實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各種數學概念、定理和公式,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認知能力,實現知識的整合,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第二,有助于鍛煉學生邏輯思維
。從實際來看,數學問題的解決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教師有效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分析條件、推理結論、構建證明等,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通過長期的訓練和實踐,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往往可以突破常規(guī)思維模式,嘗試新的方法和思路,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切實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科知識遷移應用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如計算購物折扣、規(guī)劃出行路線和時間等。這種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的提升將使學生更加關注數學的實際價值,增強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3]。
二、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
1.缺乏有效學習的能力
第一,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學生理解、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賴于其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但很多學生在之前的學習階段并未打好堅實的基礎,對于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不熟練,在解決較為復雜的問題時感到力不從心,從而導致后續(xù)的學習變得困難重重。第二,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數學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往往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很多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欠缺,他們難以理解問題的本質,也無法有效地運用已知條件進行推理[4]。第三,學生解題思路固化。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但因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數學問題探究、解題方法總結、解題思維變換等方面缺乏一定的主動探究意識,學生普遍缺乏“嘗試與錯誤法”“逆推法”等快速解決數學問題的策略。因此,他們在面對新的問題時會感到束手無策,數學教學效率也十分低下。第四,部分學生缺乏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由于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科知識難度較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持有消極態(tài)度,認為它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從而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5]。
2.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部分學生缺乏預習和復習的習慣。預習可以幫助學生提前了解新知識,復習則有助于學生鞏固已學知識,但部分學生并未養(yǎng)成這兩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他們在課堂上難以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在課后又難以回憶起所學內容。第二,課堂參與度不高。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不主動發(fā)言、不積極參與討論過程,錯過了很多學習和提高的機會,致使他們學習效果不佳,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yǎng)[6]。第三,作業(yè)完成質量不高。作業(yè)是鞏固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但一些學生對教師的作業(yè)設計并不重視,甚至抄襲他人作業(yè)、敷衍了事或者不做作業(yè)。因此,學生無法通過作業(yè)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效,也無法通過教師的作業(yè)反饋來進行反思,不能及時發(fā)現解題過程中存在的錯漏。
(二)教師方面
1.課前準備不充分
第一,部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深入,沒有認真研讀教材、了解教學重難點,或者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處理,導致在課堂上難以有效地傳授知識與方法,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第二,部分教師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興趣愛好和認知特點,缺乏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設計,阻礙了學生認知能力的延伸,嚴重影響學生問題解決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現代化教學工具及教學資源利用不足,部分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在線課程等教學資源,導致他們的教學內容及形式單調乏味、缺乏吸引力,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學習思維的發(fā)展空間,最終導致學生分析問題能力欠缺、解題能力匱乏。
2.教學實踐能力不足
第一,部分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需求,但一些教師習慣性參照教材的教學章節(jié)和教學進度固定性地展開教學,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及教學進度,削弱了課堂教學的效果。第二,課堂管理能力不強。部分教師在課堂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制定明確的課堂規(guī)則,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或者缺乏處理課堂突發(fā)情況的能力,再加上指導性不足,提問不當,課堂解題時間把握不準,導致課堂秩序混亂、學生參與度低等問題出現[7]。第三,缺乏教學反思和改進。部分教師沒有定期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評估,未能通過聽取同事和學生的意見或者參加專業(yè)培訓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也沒有全面分析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困境等,導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等環(huán)節(jié)上的失衡,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低下。
三、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要想有效培育小學高年級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教育教學能力,同時也應努力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比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小數乘整數”相關內容時,首先,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明白本節(jié)教學內容是本單元的起始內容,在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將整數乘法的經驗遷移到小數乘法中,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小數乘小數和小數除法作鋪墊,理清前后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其次,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習慣、認知發(fā)展水平等,制定科學、合理、完善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將探索并掌握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和算法作為教學重點,將感悟“轉化思想”、探索并運用小數乘整數的規(guī)律作為教學難點,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設計。讓學生在經過自主探索后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發(fā)展其推理意識;讓學生掌握并正確應用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發(fā)展其運算能力;讓學生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源于生活,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展其知識遷移與應用意識。最后,教師要為數學問題的解決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方式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使學生順利解決問題[8]。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問題解決意識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將數學問題與現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意識[9]。比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情境:學校要為學生建造一個新的圖書館和娛樂場地,需要計算圖書館和娛樂場地的占地面積。在這個情境中,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知識。教師借助生活情境向學生提出“多邊形面積計算的本質規(guī)律是什么”“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組合圖形之間的面積計算方法有何聯(lián)系”“是否可以像計算長方形面積那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等問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而增強有效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審題習慣,提升其問題解決能力
讀懂題目、理解題意對于學生解決好數學問題至關重要,因而審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培養(yǎng)其良好的審題習慣意義重大,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認真審題,讓學生充分理解問題的要求和條件,有效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10]。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時,可以先要求學生仔細閱讀題目,圈出關鍵信息,梳理已知條件,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和邏輯關系,避免細節(jié)疏漏,找準解題方向,最后鼓勵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不斷反思和調整思路,提高解題的準確性。通過這一措施讓學生充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正確計算方式,并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四)引導學生回顧反思,捋順解決問題的思路
反思是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數學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反思,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學會合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錯題反思,對于解題中出現的錯誤,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錯誤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和教訓,掃清知識和思路的盲點,避免在今后的學習中再犯同樣的錯誤。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梳理解題思路,通過回顧解題過程,進而將解題過程條理化、系統(tǒng)化,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等量代換法、列舉法、假設法、逆推法、消元法、轉化法、列表法、畫圖法等解題策略,明確各類解題思路與策略的適用范圍及優(yōu)缺點,提高解題效率和問題解決能力,激發(fā)他們對于數學探索與研究的興趣。[11]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對學生當前的學習成效與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及其后續(xù)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影響了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阻礙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多項對策,提高教學質量,重視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培育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yōu)秀學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儲備人才。
(李君,濟南市章丘區(qū)東山小學,濟南 250200)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2.
[2] 趙小華.“雙減”背景下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N].科學導報,2023-09-26(B04).
[3] 袁敏.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的對策[J].學苑教育,2023(26):85-87.
[4] 葉儀嬋.運用“圖解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C]//廣東省教師繼續(xù)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xù)教育學會第六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八).廣西岑溪市第三小學,2023:7.
[5] 李超.策略引領,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J].教育界,2022(28):59-61.
[6] 朱海洋.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10.
[7] 張翠昭.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之道[J].教師,2022(9):48-50.
[8] 趙曉曉.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3-6.
[9] 吳海燕.小學高年級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21(26):42-43.
[10] 羅東.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廣東省湛江吳川市城建小學,2021:3.
[11] 彭煥杰.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20:5-8.
責任編輯:毛盼盼
讀者熱線: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