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讓兒童在“愛問”中“樂學”

2023-12-29 00:00:00吳賢
小學教學(數(shù)學版) 2023年4期

教育部《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明確提出了落實幼小科學銜接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學習適應”的第一個發(fā)展目標就是樂學好問。樂學好問,其具體表現(xiàn)是:“在觀察、閱讀、互動討論等情境中,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有好奇心,能夠?qū)Σ欢默F(xiàn)象進行追問和探究。”這就意味著,在入學適應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兒童順利實現(xiàn)從幼兒園的主題數(shù)學活動到小學的數(shù)學系統(tǒng)學習的過渡,同時,要積極培養(yǎng)兒童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進一步追問和探究的能力。

基于此,在近一年的幼小科學銜接實踐探索中,我們逐步建構(gòu)了以樂學愛問為指向的兒童數(shù)學課堂學習樣式,通過“問題真奇妙”“提問小達人”“問題我來想”“我想繼續(xù)問”這四個學習板塊,讓初入學的小朋友關注生活中的數(shù)學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并嘗試提出自己學習中的數(shù)學問題,借助教師的引領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在自主提問→交流探索→嘗試解答→反思再問的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數(shù)學學習方法,形成問題思維意識,體驗數(shù)學思考的樂趣。

借助“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這節(jié)家常課,讓我們和學生一起感受“愛問”中的學習樂趣。

【課堂實踐】

一、問題真奇妙:引導兒童展開數(shù)學觀察

師:讓我們用掌聲請出今天分享的小朋友。

生1:大家好!我今天帶來的數(shù)學問題是:為什么雞蛋要一打一打地賣?我和媽媽去超市買雞蛋的時候,我看到雞蛋總是12個裝在一個盒子里,媽媽說12個就是一打。為什么雞蛋要12個裝一盒?要一打一打地賣呢?你們是怎么想的?

生:因為這樣好數(shù),2、4、6、8、10、12。

生:因為一年有12個月,正好夠我們每個月吃1個。

(學生都笑了)

生1:謝謝大家的回答。我來告訴大家,一打就是12個,這是英國計量個數(shù)的一種單位,就像我們握筆要離筆尖一寸,寸就是我們中國計量長度的一種單位。媽媽說,雞蛋這樣一打一打地裝,可能就是一種習慣。不過,我們也在超市里發(fā)現(xiàn)了10個或者6個裝一盒的雞蛋。這就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師:謝謝生1。瞧,超市里的雞蛋幾個裝一盒,居然還藏著計量單位的秘密呢!孩子們,今天,我們的學習將繼續(xù)由我們自己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開啟。

【思考】每天課前兩三分鐘的問題分享,讓每個學生都能回歸自己的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中學會留心觀察,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圖形等數(shù)學元素,發(fā)現(xiàn)并提出獨具兒童視角的數(shù)學問題,借助親子互動的方式,嘗試了解問題的答案,與同伴分享交流。借助這樣細水長流的積累,讓兒童愛問的天性獲得充分釋放,也讓每一堂數(shù)學課的學習,都從充滿趣味的、奇妙的問題開始。

二、提問小達人:激勵兒童提出數(shù)學問題

師:今天我們學習“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課前,大家都預習了課本,通過觀察和思考,很多同學都提出了有意思的問題。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提問小達人”環(huán)節(jié),在四人小組里有順序地分享自己提出的問題吧!

(學生借助數(shù)學書,依次分享問題)

師:老師從剛剛小組分享的問題中,找到了這4個問題,先請這4個學生分別給我們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略,學生的問題如下)

1.為什么10+2是0和2相加,而不是1和2相加呢?

2.為什么10+4等于14而不是50?為什么不是4和1相加呢?

3.15-5是怎么算出等于10的?

4.為什么12-2等于10而不等于1呢?你看,個位的2已經(jīng)去掉了,不是只剩下這個1了嗎?

師:這幾個問題都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10加幾,還有和它相對應的減法到底該怎么算有關。一些同學在閱讀數(shù)學書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10加幾等于十幾?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十幾減掉這個幾,就是10呢?

師:是啊,為什么10加幾是十幾,反過來,十幾減幾就是10呢?這樣的想法正確嗎?如果正確,為什么會這樣呢?今天的提問小達人很棒,在閱讀和觀察中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還想知道這個發(fā)現(xiàn)背后的道理。

(大家自發(fā)地為提問的學生鼓掌)

師:除了這些問題,老師還想分享這樣幾個問題:10+5等于5+10,而減法不行,比如,為什么15-5不等于5-15?還有同學想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陳昱筱想知道:盒子里有10個蘋果,盒子外有5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王詩吟想知道:10點加上5點,是15點嗎?

師:這些問題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研究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接下來,我們借助小棒和計數(shù)器在小組中動手操作,交流分享,一起解決我們自己提出的問題吧!

【思考】兒童的視角總是充滿獨特的個性,這在低年級兒童的提問中總能得到印證。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自主閱讀和提問的引導,每一次新課的學習,甚至練習課上,孩子們都能從不同角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分享這些問題,既是一次提問能力的相互觀摩和學習,也是兒童對數(shù)學現(xiàn)象的一種潛在思考和回想。在“提問小達人”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兒童自身年齡和經(jīng)驗的局限,問題的選擇還需要教師進行組織和提煉,但通過這樣日復一日的浸潤,自主學習,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提問,將成為兒童今后數(shù)學提問學習的思維習慣基礎。

三、問題我來想:引導兒童嘗試數(shù)學探索

1.小組合作,動手實踐,嘗試探索。

師:小組嘗試解答這四個問題的時候,可以一邊說一邊嘗試用我們的數(shù)學工具擺一擺、撥一撥,把我們的想法更形象生動地解釋給小伙伴聽!

(按照問題順序,依次討論交流)

生:我來回答前兩個問題,我用小棒演示一下。這個10就是1捆小棒,這個2是2根小棒,把它們合在一起,當然只能合成12;10+4也是一樣。這不就是我們剛剛學習的十幾的組成嗎?

生:我用計數(shù)器補充。你們看,10就是在十位上撥1顆珠子,加2,是在個位上撥2顆珠子,個位上原來是沒有的,就是0,加上2顆珠子就是2,再和十位上的1合起來,就是12。

生:我補充,為什么這個1不能和2加呢?因為這個1不是一,是1個十啊,而這個2是2個一啊,當然不能張冠李戴啊。

師:這個成語用得好,1在十位上,表示1個十,2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就像這里的小棒,1捆只能加1捆,幾根只能加幾根,單位相同的才能加在一起,不然不就是張冠李戴了嗎?通過他們的介紹和補充,我們發(fā)現(xiàn)10加幾,要用個位上的0和這個幾加,不能用十位上的1去加幾。那后面兩個和減法有關的問題呢?

生:15-5,15就是1捆小棒和5根小棒,減掉5,就是把這5根拿走,所以還剩1捆小棒,1捆就是1個十。

生:所以12減2,2減掉了,剩下的1不是1個一,而是1個十,得數(shù)應該是10。

2.游戲體驗,豐富認識,思考解惑。

師:通過剛剛的分享,10加幾和十幾減幾,大家會算了嗎?我們來玩一個“對對碰”的游戲,看看大家能不能很快算出結(jié)果來。我出數(shù)字卡10,小朋友們用手勢表示加幾,說出算式和答案。聽明白了嗎?誰來試一試,和我對對碰?

(師生玩一組10加幾后,切換為十幾減幾的對對碰游戲)

師:感興趣的小朋友課后還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戲結(jié)束了,帶著游戲中的感受,再來看這兩個問題:10加幾為什么等于十幾?為什么十幾減掉這個幾,就是10呢?你能回答他們的疑問了嗎?

生:10加幾就是十幾,這個和我們剛剛學習的十幾的組成是一樣的,1個十加上幾個一,合起來不就是十幾嘛!

生:減法也一樣,從十幾中減掉幾,就剩下1個十了,所以十幾減幾等于10。

生:我提醒大家,十幾減的幾要和被減數(shù)的個位一樣,不然就得不到10了。比如15減3,就是12,只有15減5才是10。

師:聽完幾位同學的回答,我們是不是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今天學習的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其實就是在考查我們十幾的組成呀!

(學生不自覺地點頭應和)

3.拓展延伸,主動建模,應用深化。

師:看來,大家已經(jīng)學會計算10加幾還有和它相應的減法了,那現(xiàn)在再來想一想:為什么10+5等于5+10,而減法不行,比如15-5就不等于5-15?先不要急著回答,我們做一組“悄悄算”感受一下,再來說說你的想法。

(師出示題組,如圖1,組織同桌做“悄悄算”練習)

生:10+2=2+10,10+9=9+10,因為兩個加數(shù)交換一下位置,最后把它們合起來,當然相等。

生:但是減法不能交換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不然會出現(xiàn)不夠減。但通過這組題目,我發(fā)現(xiàn)一個減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也很有意思,被減數(shù)無論減去誰,剩下的一定是兩個數(shù)中的另一個數(shù)。

師:真的是這樣的嗎?在心里悄悄說出這道題的4個算式,感受一下。

(師出示圖2)

生:這個圖說明,加法可以交換兩個加數(shù),減法真的不行。

師:還有兩個生活中的問題:(1)盒子里有10個蘋果,盒子外有5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2)10點加上5點,是15點嗎?我們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幫助他們解決嗎?

(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分享)

生:第一個問題,就是用10個蘋果加上5個蘋果,10加5等于15,所以一共有15個蘋果。

生:第二個問題,10加5等于15,15點就是下午3點。

師:你能像這樣提出一個用10加幾或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嗎?靜靜地想一想。

【思考】想辦法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會讓學生提問更具有思維的挑戰(zhàn)性和解決問題后的愉悅性。在幼小銜接階段,兒童的數(shù)學知識儲備和解決問題能力都比較薄弱,通過教師的方法指導和小組的合作交流,借助實物演示,學生可以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思考。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不僅在嘗試解決問題,也在探索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形成用數(shù)學方式表達思考的習慣。當然,這一過程中,還需要教師不斷引導,用游戲、操作、活動等不同形式,讓兒童更樂于探索和參與。

四、我想繼續(xù)問:激勵兒童延續(xù)數(shù)學思考

師:今天,我們借助大家提出的問題,對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有了新的認識。能自己提出問題,并在學習中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小朋友們真棒!讓我們把掌聲送給這些帶給我們思考的問題小作者們!

(熱烈的掌聲)

師:小朋友們,在數(shù)學學習中學會提出問題,可以讓我們更會觀察、更會發(fā)現(xiàn),也更會思考和表達。你還能提出新的問題嗎?

(學生靜靜地思考后表達)

生:為什么要單獨學習10加幾還有這樣的減法?10是不是一個很特別的數(shù)?

生:接下來是不是要學習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生:今天的學習讓我想到之前學習的0加幾的加法和得數(shù)是0的減法,為什么我覺得它們有一點兒像呢?

師:這些問題,有些我們可以課后和小伙伴、爸爸媽媽一起討論研究,有些期待大家在后繼的數(shù)學學習中進一步思考和探索。今天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

【思考】每節(jié)課的最后,留給學生一兩分鐘的時間,讓他們體會問題對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后還可以有更多的問題或進一步的思考,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回顧和再出發(fā)。每一次因提問而收獲的掌聲,每一次因問題而得到的贊嘆,都會促使兒童投入新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思考。這也是樂學愛問課堂中,又一次對提問的肯定和激勵。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轉(zhuǎn)學成教:兒童數(shù)學學習范式優(yōu)化研究”(批準號:D/2021/02/4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

江山市| 高碑店市| 乐平市| 二连浩特市| 当涂县| 女性| 宝清县| 易门县| 商南县| 涞水县| 汨罗市| 什邡市| 延吉市| 淅川县| 郯城县| 缙云县| 高青县| 建昌县| 上虞市| 沧源| 都江堰市| 山阳县| 顺昌县| 农安县| 南郑县| 广水市| 乳源| 洞口县| 吉木乃县| 乌兰县| 合肥市| 资兴市| 陇西县| 葫芦岛市| 犍为县| 麦盖提县| 射阳县| 张家港市| 建平县| 焉耆|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