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時光款款的腳步,滿載著流年盈盈的喜悅,在教育路上的26個春秋,我曾有年輕氣盛的躁動,有淺嘗甘霖的欣喜,有屢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慮,但我內(nèi)心深處始終充盈著希望、感激和幸福,因為總有一抹光在向我召喚,引我前行。
心存希冀 目有繁星
師范畢業(yè)那年,我被分配到一所鄉(xiāng)村小學教數(shù)學。當時的村小條件簡陋,生活艱苦,但我看到村民們的淳樸和對孩子們教育的渴望,感受到孩子們的純真和對知識的渴求,我不禁心生憐愛,教師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我便在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教書,當一名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師!
于是,懵懂、青澀的我便開始了追夢之旅。“學習仿效”自然是首站??僧敃r外出學習的機會很少,我就自主學習、仿效和請教,不斷探尋和摸索教學門道。我開始訂閱各種報刊,其間,我每年訂閱報刊的數(shù)量總列全校首位。每次外出,我也總愛到書店里看看。我喜歡翻閱各種教學資料,積極請教同行,甚至獨自一人乘車“闖”到城里的電教館借閱名師錄像帶。鄉(xiāng)下聽課機會也少,偶爾有機會到市里聽課,我都萬分激動。欣賞來自各個地區(qū)優(yōu)秀老師們的課,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總是很冒昧地向他們請教、學習。平日里,一旦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問題,我總愛圍著身邊的前輩和同行刨根問底?!板N煉技能”是第二站。我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自主練習“三字一畫”等教學基本功。第三站就是“課堂演練”。我常常為上好每一節(jié)課,從教學設計到教具、課件制作,到對著教案自言自語地演說,再到課堂教學,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就這樣,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一桌一椅、一盞小小的臺燈不知伴我度過了多少個靜讀的夜晚和忙碌的周末。
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我的專業(yè)知識慢慢積淀起來,教育教學技能也得到了明顯提升,榮獲臨海市中小學教師基本功大賽“十項全能”比賽一等獎。從此,我眼前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道路開始逐漸明朗起來。
汲取營養(yǎng) 逐夢前行
四年后,我被調(diào)到城區(qū)學校。和鄉(xiāng)村學校相比,這里聽課、上公開課和比賽的機會明顯增加,教學能力也有快速提高,但我始終不忘學習和勤練基本功,非常珍惜每一次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家常課是我練武之地,我像對待公開課一樣對待每一節(jié)家常課。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這朵初出茅廬的“小荷”開始嶄露尖尖角,在各種教學業(yè)務評比中屢獲佳績,贏得了老師們的一致贊許。
2005年初,我代表學校參加了市級“教學大比武”。大比武評分由“教學業(yè)績”和“課堂教學”兩大板塊組成。評委先依據(jù)參賽老師的教學論文、課題和平常的教學業(yè)績進行評分;再組織參賽老師在短時間內(nèi)封閉式備課后,馬上進行課堂展示,評委針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分;最后計算出總分。我深知這是一次極好的鍛煉機會,但我又非?;炭?。惶恐的是高手林立帶來的焦慮;惶恐的是我當時論文、課題等業(yè)績評分不突出帶來的壓力。后來,我靜下心想:“教學業(yè)績”是對我平常教研水平的檢測,評分不高就提醒我要加強教學研究。不管最后比賽成績?nèi)绾?,我都應借此機會認真研究和準備,好好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和研究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參賽前的幾個月里,除了得到師父胡維靈老師的熱心指導和學校老師們的鼎力相助,我還從閱讀和研究大量的書刊入手。當時,我非常用心地啃讀了《小學教學》(曾用名《小學青年教師》)等期刊,一看到有感觸的,立馬摘錄;看到好的做法,立馬進課堂實踐。我不斷地學習借鑒、勤做筆記,不斷地設計教學、修改完善。那段日子里,圖書館的藏書和閱覽室的各類期刊便成了我的精神食糧,讓我樂此不疲。我每天除了日常教學和飲食起居,就是看書做筆記。于是,“拼命三娘”成了我那時的代名詞。
從街道到臨海市,再到臺州市比賽,歷時整整三個月,我就這樣潛心鉆研了三個月。果然一路捷報,我最終榮獲臺州市教學大比武一等獎,獲得“教學能手”稱號。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正因為有“教學大比武”的嶄露頭角,當年12月,我有機會代表臺州市參加浙江省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比。這次比賽是我成長中最為刻骨銘心的一次。
浙江省教研室小學數(shù)學教研員斯苗兒老師為了更好地促進全省的教研工作,讓青年教師得以更好地錘煉和成長,采用提前一周通知參賽者準備四個教學內(nèi)容,再到比賽前一天抽簽決定上課內(nèi)容。這樣的組織形式就倒逼著我們必須對每個教學內(nèi)容的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對教學方法進行認真思考和實踐。
但給我們思考的時間僅僅有六天!“六天打磨四節(jié)課”,這是一種怎樣的節(jié)奏?因此,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先自己拿出一套教學方案,進課堂試教,經(jīng)過專家指導和修改,再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改進。那時,我們常常會為某一環(huán)節(jié)爭得面紅耳赤,為某一個細節(jié)反復斟酌完善。雖然日夜兼程地投入,深感疲憊,但每天都能欣喜地看到一節(jié)節(jié)課在新教學理念的支撐下逐漸形成精品,每天都能幸福地享受到身邊許多老師的滿腔熱情和“優(yōu)質(zhì)服務”,尤其是我?guī)煾浮丶壗處熽悜c憲的全身心指導和精心雕琢。到了參賽那一天,我從容地站在省級舞臺向全省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得到一致好評,并獲得了一等獎。
機會總垂青于追夢者。2013年,我又迎來“浙江省教壇新秀”評比。這次評比更為全面,不僅包括教學業(yè)績和課堂教學,還要進行現(xiàn)場教育科研素養(yǎng)評分和現(xiàn)場教學觀點或問題闡述。對我而言,這又是一次全面提升和錘煉的機會,我一如既往地努力備戰(zhàn),斬獲殊榮。通過此次經(jīng)歷,我深刻地感悟到: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還應該走向教學研究。于是,我借助當時擔任學校教學副校長職務和臺州市名師的職責,帶領團隊老師們主持開展了四項省級課題研究,不少成果交流、發(fā)表或獲獎,成果頗豐。由此,與老師們一起教學和研究便成了我追夢路上的另一道風景。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笔斋@榮譽的我如沐春風,各種展示、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接踵而至,讓我的眼界更為開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2020年10月,我代表市教育局送教到四川省松潘縣,為當?shù)氐睦蠋焸冋故玖斯_課和做專題講座,他們對我的“思辨式”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主張給予了高度評價。后來,四川省南充市南榮路小學還與我當時所在的臨海市回浦實驗小學組建了教學發(fā)展共同體,互學共研同成長。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采荷第二小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