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去學校聽課時,恰好聽到專家在點評合唱,她是這么說的:“合唱時一定要看指揮,否則唱著唱著會慣性往前沖,很難慢下來;指揮的起落很重要,不能只揮自己知道的節(jié)奏,讓別人來猜。”
由此,我想到了課堂。
指揮如果只揮自己心里想要的節(jié)奏,哪怕加戲再多,外在看起來很美、很有意境,也達不到“合”這個標準。遷移到課堂,這種類型的教師還真不少見。他們基本上心里裝的都是自己的設計(預設),戲份多,戲料足。一堂課,自始至終,握緊教學的指揮棒,自導自演,全然不顧學生的感覺,僅讓學生以觀賞者的身份參與,對教學內容淺嘗輒止。根據(jù)人的思維慣性,這種課很容易越上越快(前沖),學生只能沿著既定的通道,匆匆地穿越知識的叢林。這種被奉為“高大上”“大師級”的表演課堂,我們姑且稱之為“滿漢全席”的課堂吧。安徽的蔣承飛老師在一次參加工作坊研修時說:“每次問完問題后,我都會停頓兩秒,我認為這兩秒的等待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了?!睂τ谑Y老師的捫心自問,學員們深以為然。
慢下來,我們才能準確地感知學生的思維之光,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使得學生有更多主動獨思、共學的空間,“學會”才能真正讓位于“會學”。慢下來,認真傾聽每個音符跳動的聲音,讓它們慢慢地找到既定的位置,最終必將匯成動人的樂章。慢下來,學生才能不斷想象與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主動思考、探究、合作等未來發(fā)展需要的能力。
如果教師追求的是那種眾星拱月般的存在感和先知先覺的優(yōu)越感,這種快感刷多了,自然就慢不下來了。我們要篤信,思考的力量、學生的智慧、教師的自覺意識和扎實行動才是推進素養(yǎng)課堂變革的根本?!读x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史寧中、曹一鳴主編)中指出:“沒有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很難實現(xiàn)對問題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沒有互動交流的機會,學生也很難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倍粏栆淮鹗降膸熒訉W習只是停留在表面,看似有“深度”(內容跨度大),實則不但沒有激起學生真實的挑戰(zhàn),還代替了學生思考。
不論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還是從社會學的視角分析,規(guī)定(光聽不想)的東西多了,就框住了學生的思維,窄化了創(chuàng)造空間。學校、家庭、社會要一起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環(huán)境,而我們教師能做的就是:慢下來,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學”的機會。
所以,請你慢下來,讓孩子慢慢來。
(作者單位:福建省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