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擴展人際關系的重要媒介,書信在我國長期歷史情境與社會整體文化架構中有著重要地位,以媒介物質性視角理解書信有助于將書信從工具論視角中解放出來,發(fā)現其豐沛的活力與內涵。本研究將由媒介構成、媒介實踐等方面展開分析,對書信的技術特性、物質結構及使用方式等加以闡釋,繼而對書信如何塑造和限制信息的傳播方式,書信如何與人、與社會文化相互作用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與解答。
【關鍵詞】書信;媒介;物質性;社會交往
【中圖分類號】G20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27-0076-03
一、引言
介于造紙術興盛之后,現代通信技術起步之前,書信作為重要的擴展人際關系媒介,在我國長期歷史情境與社會整體文化架構中有著重要地位。從面對面的交往到書信傳遞,除了傳播技術的發(fā)展進步,還可以怎樣理解中國傳統(tǒng)書信(以下簡稱“書信”)的存在?書信與人之間是怎樣的關系?書信究竟是服務于“工具性”的交流,還是以其自身存在與發(fā)展編織出了新的人類交往行為與關系網絡?書信對于人們的媒介實踐、感知經驗等方面產生了怎樣的作用?在這些問題的驅使下,本研究欲通過書信的物質特性來挖掘其作為媒介豐富充盈的內涵,為理解書信提供更為多元的視角。
二、文獻綜述
近年來,傳播學領域關于書信的研究除內容文本之外多集中于對書信的特征、傳播效果與傳承價值及其與現代社交媒體之差異等方面,本文欲在此基礎上以媒介物質性視角圍繞書信展開更深入的理解。
(一)書信之由來
理解書信首先要了解書信的原始意義,即古代漢語中的“書”與“信”。考自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信,誠也。從人從言。會意?!笨芍靶拧痹谠缙谂c“人開口許諾”“誠信”有關,后引申出“傳話之人”“真實可信之人”,便誕生了“信使”之義。而當下日常生活中慣稱的“信”或合稱的“書信”,在早期實則為“書”,其義為“書札”,故“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
有學者認為,在古代漢語中,“書”為書信的“語言文本”,“信”則為“送信的使者”,從詞源學與歷史的角度看,書信應當包括“文本”和“傳達”兩個方面,二者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缺一不可[1]。
從傳播學的角度看,“傳者”“內容(訊息)”“媒介(渠道)”“受眾”及“效果(反饋)”是傳播過程的五要素,在書信交往過程中隱含了寫信人、收信人以及收信人是否進行反饋這三個要素,“書”與“信”則分別凸顯了“內容”與“媒介”兩個要素,對應了該學者指出的“文本”與“傳達”兩方面。
(二)書信之特征
總體來講,前人研究較好地總結了書信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著眼于書信本身,普遍論及:具有實體,屬于書面文化;書寫材料不耐久,外部需配以具有封緘作用的材料進行保護,隨時間推移產生褪色、泛黃等痕跡,易破損遺失,保存難度較大;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獨一無二,不可復制。
著眼于書信內容,則論及:篇幅有限,可承載的信息量較少;在非語言符號方面有所缺乏,呈現內容的方式與其帶來的感官感受較為單一;具有史料價值,真實性較高;憑文字承載信息之外還蘊含著寫信之人的氣質情緒,故有所謂“見字如面”的文化情結[2]。
著眼于書信傳遞,又論及:書信之慢,還有這“慢”中的歷史感、“慢”中的感性元素和“慢”的魅力等[3];書信作為媒介的傳播活動實際已脫離身體的控制,在體外完成了整個傳播過程[4]。
(三)理解書信
本文欲從工具論視角中解放書信這一面臨連續(xù)性失落的傳統(tǒng)媒介,在媒介的顯示性與文本內容之外還原其置于其他理論視野中的豐沛內涵與活力。有學者指出,把媒介看成一種技術工具是出于一種精神工藝學的眼光,用以增強或替代人類身體與感覺、活動和思維器官,反之若把技術理解為媒介,則是一種人們用來生產人工世界的裝置,開啟了人們新的經驗和實踐的方式,強調了媒介在“搭橋”“交轉”以及“開拓現實”等方面的重要意義[5],與之相關聯(lián)的還有不少學者將媒介物質性看為傳播的基礎設置的觀點[6],都為本研究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書信這一媒介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與指引,故而選擇置于媒介物質性視角下重新理解書信。
就媒介物質性理論而言,可追溯其由20世紀90年代受新物質主義影響至近十年文化研究及媒介研究領域的物質性轉向的相關理論梳理,這也是媒介物質性現有相關研究的重要類別之一。有學者指出驅動“物質性轉向”研究發(fā)展的學術動力不乏以物為中心的哲學研究、心理分析、美學視角、具身視角以及馬克思主義中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視角[7]。此外還有學者總結出傳播物質性問題的分析維度,即技術維度、身體維度、空間維度和話語維度四方面[8],這是媒介物質性現有相關研究的重要類別之二。
本研究將在此基礎上對媒介物質性相關研究普遍重視的媒介構成、媒介要素、媒介過程與媒介實踐四個方面對書信展開分析。
三、基于媒介物質性視角理解書信
傳統(tǒng)的傳播學研究在討論媒介與技術時習慣將技術視作表達的工具或內容的管道,而工具論的背后隱含著人本主義的傾向,強調“為我所用”。相較之下,媒介物質性視角則強調媒介作為物質實體的重要性,包括媒介的技術特性、物質結構及使用方式等,同時關注媒介如何塑造和限制信息的傳播方式,以及媒介如何與人、與社會文化相互作用。
(一)書信的媒介構成與媒介要素
就書信的形狀與外觀來看,在“簡牘”“尺素”到“紙”的發(fā)展過程中,信息載體的可攜帶性與可移動性得以提升,受古時縱向書寫方式影響,書寫材料的形狀一貫保留著長條形特征。就書信的材質來看,竹木片、絲帛到紙張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攜有其所處時空的深刻歷史烙印。以紙張為載體,以筆墨為書寫工具,必然伴隨大量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的投入,故依賴于造紙術發(fā)明、興盛的特定歷史階段所具備的技術、生產力等,也構成了書信應運而生的前提條件。書寫材料的材質也逐漸展現出分化與專門化的特征,后續(xù)甚至演化出專用于書信的紙張類型“箋”。而不論何種書寫材料都有其可見可聞、可觸可感的物質結構,勝于“簡牘”的輕薄,不及“尺素”的柔軟,再加之紙張受時間、濕度與溫度影響下的色澤與紋理,都賦予了書信可識別的個性化特征。
就書信的承載力來看,其中的語言文字與紙張之間存在互構關系。一方面,書信得益于語言文字的包羅萬象才能夠盡可能承載與還原人們廣闊又具有差異化的意涵與情感,與筆墨的協(xié)作將無形之物化為可視,另一方面,又因紙張篇幅的限制,文字也需要在物理存在的四方邊界內進行書寫,有關如何寫、寫多長的把握都受其框定,故有“紙短情長”和“寫得家書空滿紙”之嘆。
(二)書信的媒介過程
書信的媒介過程包含了編碼、傳輸、解碼等環(huán)節(jié),強調了流動的過程,同時也提高了對于傳播基礎設施的關注,從歷代對郵、驛機構制度的完善與郵路、驛路網等專門線路的建立中便足以見得。在編碼環(huán)節(jié),書信對行文構思、語言通暢及意義明確都隱含細致要求,囿于語言文字的蒙眬與多義,以及當即難以求證與核實的現實阻礙,無形中為編碼設置了一定的文化門檻,“家書代筆”職業(yè)便由此產生。在傳輸環(huán)節(jié),因中間環(huán)節(jié)繁多且復雜,書信天然便具有“滯后性”“延時性”等特征,在此階段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尤甚,遺忘、破損和丟失風險較大,后續(xù)便訴諸完備、規(guī)范的制度予以保障。在解碼環(huán)節(jié),書信的解讀涉及對其中內容、意圖以及情感的分析和琢磨,給予了收信一方更多的靈活性,在此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回饋便開啟了一輪交流達成的可能,繼而產生的交往關系便在以一次次書信傳遞中悄然變化。
(三)書信的媒介實踐
基于特定的文化與社會背景,人們對媒介的選擇、參與和應用也帶有顯著的歷史特征。早期的書信多服務于官方,集中在政治、軍事領域,在民間并不普遍。詩有道“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使用“口信”的歷史由來已久,從“口信”到“書信”,“捎帶”這種頗具特色的行為傳統(tǒng)在傳輸環(huán)節(ji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委以捎帶之責的通常是可信的親友和走南闖北的商賈。可以說,紙張、文本和信使傳遞一起締造了名為“書信”的社會交往新形態(tài),伴隨民間私人書信傳遞渠道的正式建立以及郵驛專門人員規(guī)模的擴大,書信開拓的遠距離交往的現實也順勢編入了人們的日常與經驗。
在書信的媒介實踐中表現出社交性和儀式性兩個突出特征,社交性體現在空間性與對話性當中,儀式性則體現在文學性與藝術性當中,共同塑造著書信獨特的傳播方式。
1.社交性
書信的存在超脫了記錄層面,一般情況下傳達的對象不是自己而是他人,所以強調“互動對話”,一定程度上相當于社交媒體的前身。書信往來削弱了不在場對于社會交往的影響力,使得遠距離社交成為可能并逐漸融入日常。身體缺席造成非語言符號的缺少,放大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想象,使得文字中暗藏著的、通常不易察覺的書寫者個性化的特征也能夠被挖掘并形成差異化的感知,“見字如面”之感便在啟信一刻迎面而來。書信對個體身體感知經驗的進一步中介化,似乎消弭了人際間物理層面的空間距離,同時又添置了心理層面的社交距離,體現為社會交往的雙重空間建構,一重是寫信人所在的宏觀歷史空間,另一重是寫信人與讀信人雙方經由書信搭建起的微觀的交流空間與記憶空間,也是雙方專屬的意義空間。雙重空間的建構中和了互動時間與即時感受,使得通信雙方得以在從容與安全中帶來自我的揭示與真情的自然袒露。
2.儀式性
社交行為的延續(xù)必然會積累生成一套禮儀規(guī)范,書信也不例外,從寫信、寄信再到展信,儀式滲透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在物理外在表征上體現為書法、信箋、封泥甚至現代郵票等構成要素中充斥的藝術講究與美學追求,正如“花箋制葉寄郎邊”所言一般,指向其獨特的審美旨趣。在文本格式表征上體現為對稱呼、祝詞、落款等方面的注重,因此書信也并非是完全自由隨性的書寫實踐,不但需要考慮措辭,還需要在格式上有一定的遵循,這是約定俗成的文本禮制或文書禮儀。書信交往的文化門檻加之后天形成的禮儀規(guī)范,都為書信獨立成為一種特殊文體鋪墊了來路,而從容安全的對話空間、期待建立交往關系的對象、意欲流露的真情以及不吝藻飾的文辭也一同創(chuàng)造了這一文體進入文學領域的契機。又因閱讀行為本身作為一種有別于瀏覽、查看的行為,更具鄭重意味,使得閱讀書信這般集對話性、文學性一體的文本自然便帶有儀式色彩。
四、媒介物質性視角下理解書信的意義
媒介既受限于歷史又反作用于歷史,書信催生了個體新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了有關社會交往更為多元的需求,演化出一套由書信所孕育的意義體系,又經由媒介實踐嵌入既有生活場景、媒介環(huán)境以及社會文化之中,反向建構著人與書信間的關系。
(一)書信對于信息傳播和意義生成的影響
如學者所言:“技術讓人感知到的瞬間,就是技術從直接經驗中抽身而去的瞬間。”[8]在時空層面上,當書信由專人與專門機構進行傳遞,寫信、收信雙方對于空間距離的感知便弱化了,從而使個體對時間的感知凸顯出來,對于傳遞速度、精準度以及安全度的要求也不自覺地逐漸提高,期待而迫切的心情由此被激發(fā)。此外,書信文本在記錄和保存的基礎之上發(fā)展成為一種帶有感性甚至詩性的文體,不自覺地培養(yǎng)出人們抒情表意和分享的多元需求,個體經驗與記憶經一次次的閱讀被再度還原與重溫,在不斷地喚起、更新與接續(xù)中完成互動的深入與媒介的社會化。同時,閱讀書信往往具有較強的代入感與感染力,催生了離愁別緒等新的情感體驗,又因人際間書信往來的互動實踐的不斷加深,書信作為記憶與情感載體的重要意義也逐漸被內化于心,“遠信入門先有淚”便從側面印證了這份感情是由書信的到來所激發(fā)而非內容所引起,也道出了書信本身的意義,而不僅限于依附于文本的意義。
(二)書信與文化認同之間的關系
在持續(xù)的互動、協(xié)商與適應的過程中,書信與既有社會、歷史環(huán)境下的文化傳統(tǒng)相互勾連,在增強自身的生命力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著這種新的媒介實踐形式的具體應用場景與規(guī)范,逐漸凝結出飽含民族特色、歷史傳統(tǒng)的書信文化,也成為家國集體情感記憶的重要載體,“家書抵萬金”就是對書信之珍貴的最有力注解。此外,當以一種聯(lián)結之實踐的視角看待書信時,書寫材料、人力物力和基礎設施更大程度地被聚合,使得“相思意”“游子情”有了更為具象化的表現,詩句中常見的“鴻雁”“鯉魚”“青鳥”等意象也有了新的意蘊,如“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所言一般,彰顯了書信不斷豐富的文化內涵及其所帶來的人的感知與經驗上的變遷。
(三)書信的失落與新生
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伴隨著技術的更迭,書信所履行的使命逐漸被新興社交媒介所接手并取代,一方面延續(xù)了書信社會交往的實用功能,另一方面卻稀釋了書信的情感、儀式屬性,一些獨屬于書信的閃光特質一去不返。書信的式微與失落,引起了人們對新媒體技術融合下書信生存境況的擔憂,以《信·中國》為代表的文化節(jié)目,以《書簡閱中國》為代表的影片,還有以Slowchat為代表的仿書信類社交APP,都是在挖掘書信內容、形式各方面亮點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有益嘗試,但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憾。今后如何基于對書信內核的把握與感知使書信文化得以更好延續(xù),使寶貴的文化記憶再度煥發(fā)新生,將會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為當下尋找、樹立文化自信提供一些新的啟發(fā)與思考。
參考文獻:
[1]趙憲章.論民間書信及其對話藝術[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4):55-68+160.
[2]田子涵.新媒體形勢下傳統(tǒng)書信通訊方式應如何逆流而生——以自媒體時光郵局建立為研究主體[J].新媒體研究,2018,4(10):112-115.
[3]楊寧寧.記憶之死:壓縮時代的對話轉型——從書信到短信的變遷說起[J].濟寧學院學報,2010,31(05):24-27.
[4]肖嫻.社交媒介情境重構對成人初顯期人群親密關系的影響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20.
[5]黃旦.理解媒介的威力——重識媒介與歷史[J].探索與爭鳴,2022(01):142-148+180.
[6]胡翼青,張一可.媒介的呈現性與物質性:當下媒介化研究的兩元取向[J].青年記者,2022(19):26-29.
[7]章戈浩,張磊.物是人非與睹物思人:媒體與文化分析的物質性轉向[J].全球傳媒學刊,2019,6(02):103-115.
[8]丁方舟.論傳播的物質性:一種媒介理論演化的視角[J].新聞界,2019(01):71-78.
作者簡介:
王晶(1998.6-),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