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蘇軾謫瓊海洋詩詞中的超越意識

2023-12-28 03:22康丹蕓
關(guān)鍵詞:蘇軾海南海洋

康丹蕓

(暨南大學人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蘇軾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中國海洋文學史上也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自紹圣四年(1097)七月二日與幼子蘇過在渡海進入昌化軍貶所(今海南儋州)后的謫瓊期間,蘇軾“在人生實踐的諸方面都有了新的發(fā)展,上升到了新的層次,進入了人生的天地境界”[1]。關(guān)于蘇軾謫瓊,韓駒曰:“詩道有無窮盡,如少陵出峽,子瞻過海后,詩愈工?!保ā墩f郛》卷四十三)劉克莊云:“惟坡公海外,筆力益老健宏放,無憂患遷謫之態(tài)?!保ā逗蟠逑壬笕肪硪话倨呤澹┰脝栆舱f:“子美夔州以后,樂天香山以后,東坡海南以后,皆不煩繩削而自合。”(《遺山先生蘇軾文集》卷三十七)可見這一時期對于其文風筆力的重要影響,事實上,從這里開始他逐漸脫離“為故意提高對貶謫生活的期望值,借以掙脫苦悶情緒的包圍”的自我安慰模式,并完成“喜—悲—曠”[2]三部曲中真正進入曠達境界的飛躍,“在思想、心態(tài)及其詩風完成了最后的超越與轉(zhuǎn)型”[3]。對蘇軾謫瓊這一思想、心態(tài)及文學創(chuàng)作變化的研究,目前學界的成果可以說是車載斗量,尤其蘇軾曠達心態(tài)與創(chuàng)作之間關(guān)系更是研究的重點所在,相關(guān)研究成果頗豐,但尚無注意到與海洋之間關(guān)系者。但如果仔細品讀蘇軾謫瓊期間的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蘇軾的這一變化與海洋之間也有密切聯(lián)系,海洋是釋道空幻思想之外另一影響其曠達心態(tài)的重要因素,這與他經(jīng)歷跨海、在海外生活等人生體驗息息相關(guān),這一期間蘇軾的文學作品在記述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寄寓著詩人對于人生的感悟,表現(xiàn)出濃厚的超越意識。本文即從海洋的視角出發(fā),對蘇軾謫瓊時期的超越意識進行探析,以期為蘇軾晚年思想情感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一、謫瓊前的海洋心態(tài)

蘇軾一生“性喜臨水”[4]1794,對于海洋這一特殊形式的水,他也情有獨鐘,文學作品中僅“?!弊志统霈F(xiàn)了2396 次,遠超李白的1256 次[5],這說明他對海洋這一意象有著非常特殊的審美觀察與情感寄寓。事實上,在貶謫海南之前,蘇軾就已多次于沿海地區(qū)任職,這些沿海地區(qū)乃是宋朝對外開放和海洋貿(mào)易管理的前沿陣地,熱心朝政的蘇軾在任期間親力親為地處理當?shù)睾Q笫聞?wù),如:元豐八年(1085)知登州時在海上視察登州水軍,并于《登州召還議水軍狀》中提出若干水軍建設(shè)建議;元祐四年(1089)以龍騰閣學士二次知杭期間,蘇軾帶領(lǐng)市舶司不干礙官前往泊靠于杭州灣的泉州商船上例行檢查,“臨水縱橫回晚鞚”(《漁家傲》)就說的是這件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泉州海商徐戩“不合專擅為高麗國雕造經(jīng)板二千九百余片,公然載往彼國”的重大文物走私案,于是上奏朝廷《乞禁商旅過外國狀》;之后又在查處高麗海商時發(fā)現(xiàn)諸外商擾民、泄密案,奏《論高麗進奉狀》,這些都是蘇軾“積極推動宋朝的‘海上絲路’貿(mào)易”,建設(shè)和制定宋朝海上貿(mào)易法規(guī)[6]的重要證據(jù)。這些事實都證明了蘇軾與真實海洋的接觸。與此同時,他也在濱海期間多次近距離觀賞海景:如熙寧四年(1071),蘇軾自請外任,首次倅杭便見到內(nèi)海,并于錢塘江入??谔幱^潮游賞,作《八月十五看潮五絕》《瑞鷓鴣·觀潮》等作品;在知登州時于“蓬萊閣上,望海如鏡面”,“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見(海市)為恨,禱于海神廣德王之廟,明日見焉”,作《登州海市》等詩詞;又于二次倅杭(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1091))期間再度觀潮,作《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觀潮》《南歌子·再用前韻》等。不過,在謫瓊前后,蘇軾對海洋的情感發(fā)生了很大改變,蘇軾對生命的感悟與人生心態(tài)也隨之變化,而這與各個階段海洋對蘇軾作用力的不同有關(guān)。

(一)對海洋仙境的向往

蘇軾一生信奉道教,“自省事以來,聞世所謂道人有延年之術(shù)者”,“八歲入小學,以道士張易簡為師”[7]。在張易簡的教導下,蘇軾對神仙世界非常向往,甚至在登第名滿京城時,就勸弟弟蘇轍“慎勿苦愛高官職”,而希望跟弟弟過上“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之者以為仙也”[8]的道家自在生活。然而,“軾少時,本欲逃竄山林,父兄不許,迫以婚宦”[9]1415。而守完母喪返回京城的官場得意使他意氣風發(fā),心中充滿了“夢境橫天下,懷王信弱王”的儒家治世思想,并一度流露出“神仙固有之,難在忘勢利……人生本無事,苦為世味誘。富貴耀吾前,貧賤獨難守”(《夜泊??凇罚┑娜胧佬膽B(tài),問道求仙思想暫時隱退。然而,官場生涯充滿險惡,很快蘇軾就遭到巨大的政治打擊。熙寧四年(1071),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自請外任為杭州通判,首次倅杭便長達五年之久,這次遠離朝廷實乃其政治上的巨大變故,官場險惡、宦海浮沉,這一切讓蘇軾感到非?;倚模拔椅艏揖訑嗤€,著書不暇窺園葵。朅來東游慕人爵,棄去舊學從兒嬉”(《送安諄秀才失解西歸》),對慕功名而棄學道表示后悔。林語堂說,“每一個中國人當他成功發(fā)達而得意的時候,都是孔教徒,失敗的時候則都是道教徒”[10]101。于是被入世思想暫時掩蓋的道教求仙思想再次展露,這在其于杭州灣臨海觀望的海洋詩詞中表現(xiàn)得相當明顯。

海洋被古人認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各類神話和傳說中的人物多生活于海上仙境,這一理念被道教吸收并長久地延續(xù)至宋代,在道教信仰興盛的兩宋為世人所癡迷,信奉道教的蘇軾在官場受挫的此時面臨大海,自然會產(chǎn)生向往海上仙境的心理,如“一朝入海尋李白,空看人間畫墨仙”(《贈潘谷》)?!坝粲羯n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次韻陳海州書懷》)。又在《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中多次用到如緱山仙子、癡牛騃女等仙道典故,豐富深味的海洋神話典故不僅展現(xiàn)了宋代海洋詩詞尚雅的用典風格與詞人淵博的學識,更體現(xiàn)出蘇軾對道教神仙世界的無限憧憬之情,他將海洋仙境的意象移植于詩歌,表露心懷飛升海上仙境之遐想,“以精湛的藝術(shù)手法,描寫了道教的神仙世界,以及對仙境的企慕”[11]。

自首次倅杭的政治失意后,求仙問道的思想幾乎伴隨蘇軾終生,且每隨官場失意而愈見鮮明,他在貶謫之際屢屢結(jié)交道士,每次到達貶所的第一件事就是“逢人欲覓安心法,到處先為問道庵”[12]1108,甚至?!俺姷廊送獠灰娍汀盵9]2332。在其沉浮官場、輾轉(zhuǎn)地方的大部分生涯里,有學者統(tǒng)計,他結(jié)交的道士有錢自然(杭州)、戴道士(徐州)、胡洞微(潯陽)、馬希言(廬山)、鄧守安(羅浮山)、何宗一(廣州)、邵彥肅(滕州)等數(shù)十人之多[13]。他說,“功名如幻何足計,學道有涯真可喜”[12]1269。而在其求仙問道過程中,他對海洋仙境投以相當大的關(guān)切與向往,常發(fā)感慨道“我亦化身東海去,姓名莫遣世人知”(《余將赴文登,過廣陵……留詩為別》),“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惺……世間羅綺紛膻腥,此生流浪隨滄溟”(《芙蓉城》),“一語遭綽虐,入身墜蓬萊……終當卻與丹元子,笑指東海乘桴浮”(《丹元子示詩飄飄然有謫仙風氣吳傳正繼作復次其韻》),皆表達了對海洋仙境的向往,這在經(jīng)歷宦海波折而于元祐五年(1090)二次倅杭再次臨海觀望時所作的《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觀潮》二首詞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此時蘇軾歷經(jīng)幾次生命浮沉,對復雜黑暗的官場已萌生倦意,面對海洋,他不由聯(lián)想到海潮源頭處住著的女仙萼綠華,聯(lián)想到有人八月浮槎從海洋到達天河后看到的仙侶,想到在海上神山自在生活的道家方士,而自己紅塵顛簸、身不由己,是以“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遣”(《南華寺》)的感慨更加濃烈,遂頻起向往歸去海洋的求仙之念。

(二)對海洋威脅生命的恐懼

盡管蘇軾“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14],似乎他對生死也看得非常淡然,如其早在鳳翔時期就曾說,“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變化隨浮云”[15],全然已經(jīng)將生死置之度外,看淡了肉體消亡之事,有曠達淡泊之風,實則不然。蘇軾對于生命可以說是相當執(zhí)著,甚至達到癡求長生的地步,這與其信奉道教有莫大的關(guān)系。道教的最主要道義在于長生,如道教著述《抱樸子·內(nèi)篇》曰,“所憂者莫過乎死,所重者莫急乎生”[16];《太平經(jīng)》云,“夫壽命,天之重寶也”[17];《道藏》亦謂,“神仙之道,以長生為本”[18]。許地山先生也指出,“神仙是不死的人,求神仙便是求生命無限的延長”[19]。學者李剛亦稱,“道教神仙信仰的核心范疇是所謂長生不死之道”[20]7,信仰道教者的“人生的旨趣不在于世俗的所謂得失成敗,不在于儒家的功名利祿,而在于追求生命存在本身……保持生命存在而終獲不死,就是人生意義所在,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20]33。錢穆先生曾指出,蘇軾雖身在廟堂,但心在方外,是“道士,但又熱心政治,乃是一種忠誠激發(fā)的道士”[21]。盡管蘇軾并未入教修行,也無如道教徒的狂熱,但對于“珍愛生命和追求健康長壽”[22]他也表現(xiàn)出十分的追求,“自省事以來,聞世所謂道人有延年之術(shù)者”[23],修延年不死之術(shù)是其信奉道教的主要原因與目的。其弟子秦觀直道其中關(guān)竅,曰“蘇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際,其次則器足以任重,識足以致遠”(《答傅彬老簡》)。認為蘇軾把追求長生修道作為人生的一個重要目標。

這一思想在蘇軾貶謫海南前的各個時期都有明顯的表現(xiàn)。盡管如上文所論,先生對海洋仙境非常向往,在這一時期常有“郁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孥守市闤”(《次韻陳海州書懷》)的愿景,但他“多置身海畔,作海洋想象之敘寫,涉身海中,游海、渡海之實臨感受并不普遍”[24]。倘若真要入海,那是蘇軾不敢想象的——他對現(xiàn)實世界中非仙性的海洋保持有相當程度的疏離與畏懼。大海洶涌起伏、風濤險惡,在海上活動有隨時被海浪以及海獸吞噬的危險,在長期累積的心理經(jīng)驗下,對海洋的畏懼最終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人類集體潛意識[25]。到宋代時,隨著航海技術(shù)的提升,盡管已有不少文人可以較為放心地主動航海,如楊萬里“波濤端不為君休,風雨何曾管客愁。自古詩人磨不倒,一樽大笑謝陽侯”(《清明日欲宿石門未到而風雨大作泊靈星小海六首》其五)。但蘇軾這類天生與海洋遠離的內(nèi)陸人對此還是相當保守的,在他眼中海洋是那樣波濤洶涌,“浙江潮自海門東來,勢如雷霆,而浮山峙于江中,與漁浦諸山犬牙相錯,洄洑激射,歲敗公私船不可勝計”[26]。入海者一個不留意就會被海浪吞噬,又常有長鯨潛蛟吞舟之險,蘇軾對此充滿恐懼敬畏之情,這些在他謫瓊前的海洋詩歌中有顯著表現(xiàn),如:“海濱長鯨徑千尺,食人為糧安可入?”(《竹枝歌》)“斬蛟將軍飛上天,十年海水生紅煙。驚濤怒浪盡壁立,樓櫓萬艘屯戰(zhàn)船?!|夷不裹壯士尸,白日貔貅雄帥府。長鯨東來驅(qū)海魷,天吳九首龜六眸。鋸牙鑿齒爛如雪,屠殺小民如有仇。”(《送馮判官之昌國》)“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東海若知明主意,應(yīng)教斥鹵變桑田”(《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四)等。

前述描寫奇麗壯闊的海景是表達對海洋仙境的向往,而這些海洋詩歌則一方面顯示出蘇軾對濱海平民生活的關(guān)注,另一方面更表現(xiàn)出他對真實的、暴烈危險海洋的強烈恐懼與排斥。海潮洶涌,海獸兇猛,對濱?;蚝胶V水a(chǎn)生嚴重的生命威脅,故古人對于海洋的觀照一直是“重絕望,輕希望;重不幸,輕幸福;重悲哀,輕歡樂”[27]。而謂修道之人“所憂者莫過乎死,所重者莫急乎生”[16],對生命有極大威脅的親海行為自然與其追求長生的理念極為不合,故蘇軾在這一期間的海洋詩歌中一再表達出希望海潮平息甚至變?yōu)樯L锏脑竿?,親海對他來說是一個只能在仙境想象中馳騁、而實際上不敢跨雷池半步的危險行為。這一恐懼心態(tài)在蘇軾貶謫惠州收到謫瓊的詔命時達到頂點,他自忖此次渡海難有生還之理,流露出“垂死窮途之士,百念灰冷”[28]580的情感,甚至早早寫下遺書安排身后事,“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昨與長子邁訣,已處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當作棺,次便作墓。仍留手疏與諸子,死則葬于海外,庶幾延陵季子嬴博之義,父既可施之子,子獨不可施之父乎?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東坡之家風也”[28]570。乃至生出“海隅漂泊,無復歸望,追懷疇昔,永望凄斷”[28]579之嘆。

蘇軾在惠州時,盡管“某睹近事,已絕北歸之望”。但無生死之憂,只說“中心甚安之,未說妙理達觀,但譬如元是惠州秀才,累舉不第,有何不可!”[28]542如今貶謫瓊島則不僅是絕北歸之念的問題了,“并鬼門而東鶩,浮瘴海以南遷。生還無期,死有余責?!脊吕蠠o托,瘴癘交攻,子孫慟哭于江邊,已為死別;魑魅逢迎于海外,寧許生還”[29]。渡海給他以一種迫近死亡之感,他對海洋的恐懼源于海洋對生命的威脅,而謫瓊就必須面對跨海這一關(guān)切到生死存亡的考驗,這對信奉道教長生成仙之術(shù)的蘇軾來說是一個巨大的人生關(guān)卡,故在領(lǐng)謫瓊詔命后的詩文里傳達出對于海洋深深的恐懼之情,凄楚之極,令人不忍卒讀。除了上舉文章,在其前往海南的前夕“初與弟轍相別渡海,既登舟,笑謂曰:‘豈所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者耶’”[30]。并在《吾謫海南,子由雷州……作此詩示之》詩中曠達樂觀地稱“海南萬里真吾鄉(xiāng)”,但這事實上是王水照先生所說的“故意提高對貶謫生活的期望值,借以掙脫苦悶情緒包圍”而“達到心理平衡”,是一種為求得精神補償?shù)男睦戆参渴降摹把鹱鲿邕_”[31],這種自慰式的曠達表象下蘊涵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解,“只能如毒品般暫時淡化人們對生的焦慮、死的恐懼,而絕不可能解決人們對生死問題的憂慮和恐懼”[32]。所以才很快也很容易在渡海之際被凄惶與恐懼所湮沒,人生憂患存亡之感一時觸發(fā)。

在面對渡海這一令其驚懼萬分的危險行程時,蘇軾表現(xiàn)得極為謹慎小心,做了萬全的應(yīng)對之策,比如他對渡海的船只、地點以及日期都有細心的比對和精心的選擇:“但須得泉人許九船,即牢穩(wěn)可恃。余疍船多不堪。而許見在外邑未還,須至少留待之,約此月二十五六間方可登舟。”[33]5761這其中透露出來的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便是,蘇軾對渡海船只指名道姓地要求為泉人船。海舟以福建為上,福建船又以泉州造為上乘[34],蘇軾點名棄疍船而用泉州船即顯示了其對渡海的萬分謹慎,以期渡海時更加安全。另外,蘇軾對出海港口的選擇也非常慎重,“今日到海岸,地名遞角場,明日順風即過瓊矣”[4]1804。史載:“海北岸有遞角場,正與瓊對,伺風便一日可達,與雷、化、高、太平四州地水路接近。堯叟因規(guī)度移四州民租米輸于場,第令瓊州遣疍兵具舟自取,人以為便?!盵35]也就是說,由內(nèi)陸前往海南的航線事實上有多條,而從遞角場出發(fā)的這一條與海南瓊州相近,而距離儋州最近的徐聞海港則在今西落港附近,蘇軾未選擇直線距離儋州更近的西落港而選擇了較遠的遞角場,其中原因恐怕與此處距離海南陸地最近、耗時最短、跨海風險更低不無關(guān)系。蘇軾寧可到達海南后多步行勞累數(shù)日,也不愿在海上多待幾個時辰,其對海洋的恐懼與排斥可見一斑。

此外,面對渡海危機,蘇軾內(nèi)心充滿了對生命不可預測的九死一生的悲嘆幽怨,為了獲取心靈安慰,也為了跨海平安,他在渡海前曾去往伏波將軍廟進行占卜和祭祀。伏波原義伏息波濤,與出海者希望風平浪靜、海不揚波的心理需要相吻合,迎合了人們對海上交通安全的期許?!案悄先?,祀兩伏波將軍。前伏波路博德,后伏波馬援。凡濟海者,必卜焉?!暰壥勾蹩啵L濤漕臣。修致禱之虔,以求共濟,屏翳息號空之恐。飄順而安,遂成濟海之功。”[36]宋代來往瀚海、涉險鯨波者憑吊伏波將軍以祈福順濟,蘇軾渡海作文祭祀伏波神之意①目前無法找到有關(guān)蘇軾渡海南下祭祀伏波神的詩文,然其從海南北歸后所書《伏波廟記》中所載即三年前渡海前卜筮禱告之事。即是如此。向以豪放樂觀著稱的蘇軾在此之前對祭祀出行并不十分在意,比如在其于熙寧四年(1071)乘舟赴杭途中所作《泗州僧伽塔》詩中就表達了對于出行祈禱順風這一做法的懷疑與不屑,又在內(nèi)河行舟途中遇到風浪時保持鎮(zhèn)定,“吾嘗自牢山,浮赫達于淮,遇大風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而與之上下,如蹈車輪而行。反逆眩亂不可止,而吾飲食起居如他日”[37]。然而,正如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所說,“海洋對他并不像西方詩人那么可愛,事實上他‘眩懷喪魄’”[38]。崖塊隔巨浸,洶涌濤吼。”[39]祭祀伏波海神時表現(xiàn)得極為虔誠,“必吉然后敢濟”[9]506。稱頌二伏波之功德,然后又對其伏波庇佑能力大加恭維贊美,同時也對伏波將軍生前的命運表達深切同情,并將己身悲苦命運與神靈作對比,以期引起后者的共鳴與持助,體現(xiàn)出他對于海洋的極度畏懼以及對于生命的強烈執(zhí)著。

二、謫瓊后的超越心態(tài)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四月,皇帝詔命蘇軾為瓊州別駕、廉州安置,海南的三年貶謫生涯就此結(jié)束。在他離開海南島北歸,游金山寺途中見寺壁留有故人李公麟所畫蘇軾肖像,便寫下一首回顧其一生的小詩《自題金山畫像》,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33]5573其固然表達的是自己一生大部分年華都在貶謫中度過的憤慨,但也說明了這三個地方對于蘇軾本人生命意義的重要性。而其中,黃州時期的蘇軾仍抱有還朝的希望,而經(jīng)歷了元祐更化的血雨腥風,蘇軾在貶謫惠州后產(chǎn)生出對官場深深的厭倦,不再期待東山再起,而表現(xiàn)出對儒家思想的疏離與對道家追求長生理念的皈依;而儋州的蘇子則又能放下對生命的執(zhí)念,實現(xiàn)了對苦難的完全超越從而走向真正了無羈絆的曠達。蘇轍說,“東坡謫居儋耳,猶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40]。南宋車若水亦云,“本朝過嶺諸賢,雖不怨尤,亦不快活。東坡七千里渡海,有是快活”[41]。他的思想發(fā)生了比“烏臺詩案”和黃、惠之貶中更為深刻的巨大轉(zhuǎn)變,這一轉(zhuǎn)變過程除了與蘇軾受“師佛老莊”而坐忘、空相的智者胸次關(guān)系密切外,海洋因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從執(zhí)著生死到順應(yīng)天命

蘇軾是一個極信奉道家修仙之術(shù)者,對長生有著相當程度的執(zhí)著,“常懷有長生不老之秘密愿望”[10]10。而這在他謫瓊跨海后有所轉(zhuǎn)變。

在貶謫惠州前,盡管蘇軾已歷經(jīng)多次宦海浮沉,但儒家入世思想仍為其人格精神的主導方面[42],而遠貶惠州則給蘇軾以沉重的打擊,雖聲稱“許國心猶在”,但畢竟“康時術(shù)已無”(《南康望湖亭》)。面對無情的政治放逐,他的心情隨之變得極為消沉,一直沉潛于心底的道教求仙脫俗愿景在對現(xiàn)實人生的虛幻觀照中又重新浮泛上來,于是追求長生成為他謫惠期間的重要活動,并一度陷于狂熱。比如,他在路上偶遇一道士也能聯(lián)想到“疑是左元放,我欲從之語,恐復化為羊”[43]2126。同時搜集藥材、煉制丹藥、養(yǎng)氣胎息,以求長生,如“某于大丹未明了,真欲以此砂試煮煉,萬一伏火,亦恐成藥耳”(《與程正輔書》)。“司馬子微著《天隱子》,獨教人存黃氣入泥丸,能致長生”(《與孫運勾書》)。又著記錄道教養(yǎng)煉之術(shù)的《辨道歌》《續(xù)養(yǎng)生論》等。他“留心養(yǎng)生之術(shù),于龍虎鉛汞之說,不但能言,而且能行”[43]2211,甚至卑微誠懇地向劉宜翁請教煉丹砂的方法(《與劉宜翁使君書》),并懇請程正輔多寄些丹砂給自己(《同前韻》),流露出“長生定可學,當信仲弓言”(《和陶讀〈山海經(jīng)〉其五》),“稚川真長生,少從鄭公游”(《正輔……勸學佛》)這樣熱衷于追求長生的心理。

宋哲宗紹圣四年(1097),蘇軾因詩作再次觸忤權(quán)臣章惇等人,于閏二月甲辰在惠州接到“責授瓊州別駕,移昌化軍安置”[44]、不得簽署公事的誥命。對于生命有極大威脅的跨海之行,蘇軾表現(xiàn)出無比的悲痛,然而他在經(jīng)歷了生死存亡的跨海之行后,對于得道長生的熱情卻顯著降低,在此后的詩文作品中再極少出現(xiàn)上述執(zhí)著追求修煉長生的內(nèi)容。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終得順利渡海后,蘇軾仍然不無后怕地說,“海舶遇風,如在高山上,墜深谷中,非愚無知與至人,皆不可處”(《與參寥書》)[45]158。并一再吐露“至險莫測海與風,至幽不仁此魚龍”(《伏波將軍廟碑記》)的驚心動魄與危險可怖。當有人意欲跨海拜謁他時,蘇軾也不無感慨地告誡對方,如《贈鄭清叟秀才》一詩中用“風濤戰(zhàn)扶胥,海賊橫泥子。胡為犯二怖,博此一笑喜?”[45]219勸阻想渡??赐娜?。

經(jīng)歷了可怕的渡海,在蘇軾看來,海洋那種摧枯拉朽的暴烈與對人的肆意摧殘使得任何延長生命的努力都顯得蒼白且多余,自然的力量根本無從反抗,人只能遵從自然的法則。他在海南觀照海洋的過程中則又感悟到這樣的體認:

眇觀大瀛海,坐詠談天翁。茫茫太倉中,一米誰雌雄[43]2246。(《行瓊、儋間、肩輿坐睡……戲作此數(shù)句》)

此句詩化用《莊子·秋水篇》典,莊子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嵩谟谔斓刂g,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46]處于大海環(huán)繞之中,蘇軾得出的最直觀最真實的感受是:渺小的個體不過如滄海一粟,“而天是廣大無極的,那么以人之力去滅天,就如同蚍蜉欲撼大樹”。故“無以人滅天”[47];再往深,由于海洋的無窮無盡、無休無止,對比個體,“性分變化無常,生死難以逆料,所以人所認識的世界只是有限的一部分”,因此“無以故滅命”[47]。而“人非金石,其何以能久”(《書海南風土》),這即是自然的法則。

蘇軾觀照海洋,聯(lián)系莊子,得出像自己那樣追求長生的不順其自然的生命反抗皆是徒勞的結(jié)論,而反觀水土惡劣的海南卻“頗有老人,百有余歲者,往往皆是,八九十歲者不論也”[33]8125。這使其對違反自然法則的追求長生的執(zhí)著有所減輕,觀海洋而“幽懷忽破散,詠嘯來天風”[33]4842,并進而強化了對莊子自然觀的認同[48]:“乃知壽夭無定,習而安之,則冰蠶火鼠,皆可以生?!f子曰:天之穿之,日夜無間,人則固塞其竇。豈不然哉?!盵9]2275

海洋的哲學與海南老人不求道而長生的現(xiàn)象使蘇軾對生命的自然性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和更深刻的思考——長生并不需刻意的追求,執(zhí)著生死則恰恰違背了自然之道,唯依道而行為是。東坡為自然之道所服膺,也自此減除了對海南與海洋的畏懼,而往往于自然中參透生命,故多“環(huán)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和陶歸田園居六首·其一》)、“九夷為藩籬,四海環(huán)我堂。盧生與若士,何足期渺?!保ā逗吞諗M古九首·其四》)這樣的性命超越達觀之語,甚而在《和陶停云四首·其二》中云,“颶作海渾,天水溟蒙。云屯九河,雪立三江。我不出門,寤寐北窗。念彼???,神馳往從”[43]2270。已然一幅不懼風濤心馳神往之態(tài)。而在三年后的北歸渡海途中,他則不再像南行跨海時那樣“眩懷喪魄”,而是將入瓊渡海時的驚懼轉(zhuǎn)為超越曠達,在其北歸跨海的《六月二十日夜渡?!吩娭袑懙溃骸皡M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鄙踔量梢栽凇爸岭U莫測”的大海中放聲高歌,“自瓊州渡海而北,……東坡叩舷而歌。過困不得寢,甚苦之,率爾曰:‘大人賞此不已,寧當再過一巡?’”[49]能于此原來令其畏懼的浩茫大海中快意欣賞星河滿天,可見其視野之宏闊、胸襟之超邁,此時“他的精神世界已擴充到整個宇宙的永恒之中了”[50],在對海洋的觀照中從對長生的執(zhí)著轉(zhuǎn)變?yōu)轫槕?yīng)天命的達觀。

(二)道不行,則乘桴浮于海

謫瓊是蘇軾生命中最后一次放逐,同時也是最艱險、最困苦的一次生命體驗。貶謫作為一種懲罰手段,其輕重程度視貶地距離政治中心之距離、生存條件之落后、地理環(huán)境之惡劣等因素決定,越是偏遠落后,對被貶官員構(gòu)成的身心打擊則越大,最嚴重的貶謫當屬貶到海南島了,貶謫孤懸海外的海南意味著政治生涯的徹底終結(jié)。因此,當他貶謫海南、政治理想完全破滅的時候,所受到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不過,也正由于其儒家思想根底極為深厚,他在政治上有道而不得通、理想破滅而又置身于海上時才更能理解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盵51]的深意。事實上,有學者曾指出孔子意欲乘桴海外的主要原因是“幻想尋找到海上神山以作為自己生命和靈魂的永久歸宿”[52]。浮于海上,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蘇軾對海上仙境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在文化的長期積累下,海洋對于世人來說已成為一個理想的道德樂園。避地海外,人們既可無憂無慮地自由生活,又可依道而行、順適其志,于是,長期以來海洋已成為失意之士遠離世俗、追求理想的世外桃源。

對于蘇軾而言亦是如此。早在謫瓊前的各個人生階段中,數(shù)次沉浮于官場的蘇軾已經(jīng)多番表示過對于遠離復雜喧囂塵世的愿望,如“誰知深山子,甘與麋鹿友”(《夜泊牛口》),“幸推江湖心,適我魚鳥愿”(《和穆父新涼》)。然而,每當做好歸田計時卻往往重新被卷入官場漩渦,“上書得自便,歸老湖山曲。躬耕二頃田,自種十年木。豈知垂老眼,卻對金蓮燭”(《和王晉卿》);同樣,身處政治斗爭中心而每每無法對自己人身自由自主掌握的他意欲歸隱山林卻往往不可得,“江山清空我塵土,雖有去路尋無緣”(《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意欲歸隱的江湖則又充滿了漂泊不定、流落無依的苦澀意味,“不辭破作兩大樽,只憂水淺江湖窄”(《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詩與金山元長老》)。盡管“超凡脫俗早有愿望”,但無論田園、山林還是江湖,既然身處官場就無法完全遠離政治侵擾和世道磨難,“緣分還未徹底解盡”[53],歸隱一說始終都不可得或者無法如愿。

而乘桴海上則象征著與當時“中國”的完全脫離,也就是說,海洋比起田園、山林和江湖更具疏離世事、遠離塵囂的意味。故在一次次身心打擊之后,蘇軾對于歸隱的希望更加強烈,海洋這一最具歸隱意味的字眼也就愈發(fā)打動蘇軾,如:“乘桴我欲從安石,遁世誰能識子嗟”(《次韻陳海州乘槎亭》),“方士三山路,漁人一葉家。早知身世兩聱牙。好伴騎鯨公子、賦雄夸”(《南歌子·再用前韻》)等。歸去海洋要比隱于田園、山林以及江湖顯得更加瀟灑決絕,更值得“拋卻羈絆一往無前”[54]。當政治上有道而不得通、理想破滅而又置身于海上時,蘇軾“笑謂曰:‘豈所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者耶’”[30]。大海的浩渺無垠很容易興發(fā)他對于時間與出處的思考,自然而然會聯(lián)想到孔子等前代幽居濱海的人物,他將個人出處置于所處海洋空間與古今時間的大框架中進行審視與理解而自覺或不自覺地向先賢學習。他對孔子海上求仙之說回應(yīng)道,“仲尼實不死,于圣亦何負?”(《和陶讀山海經(jīng)·其九》)當他貶謫海南時,這一文化符碼就在其海島幽居的經(jīng)歷中被激活,他將海洋視為能傾訴渴望、宣泄煩惱[55]并能使其靈魂從苦難的淵藪中解脫出來的解藥。

于是,當他進入有“秋晴清澄,或見尖翠浮空,下積鴻蒙,其上之人壽考逸樂,不接人世”[56]之神山的海南島后,便可以消釋塵世的苦悶而超入自由、無限、美妙的神仙境界,在與神人心靈交匯之際,消除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失意,“海環(huán)郡治,坡仙嘗擬于蓬萊”[57]。他視瓊海為仙島,謂“天地雖虛廓,惟海為最大。……家近玉皇樓,彤光照世界。若得明月珠,可償逐客債”(《醉中題鮫綃詩》)。海上仙界一派祥瑞和諧,其氣象闊大,風云飄逸無礙;意境飛動,神思逍遙自在,令人心馳神往不已。官場上歷盡艱難險阻,人生的磨難重重對其身心造成了巨大打擊,蘇軾內(nèi)心充滿了對無拘無束、平安祥和生活的向往,而遠謫海外,他不僅可以遠離波譎云詭的官場,而且還在海上仙島的語境中獲得了“八表神游,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wěn),約相將去”(《水龍吟·古來云海茫?!罚┑某惑w驗和精神上的超越與飛升,蘇軾在這里可以找到安置其受傷身心的夢幻樂園。另外,“大海是一個天邊外的夢,一個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所在”[58]。正如他在謫居海南時所作《千秋歲·次韻少游》中所言,“新恩猶可覬,舊學終難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在海內(nèi)世界時蘇軾無法實現(xiàn)治平的政治理想,于是他學習孔子等先賢將海外世界視為一個充滿了希望、道義、自由的美好樂園,雖則割裂了其與海內(nèi)的聯(lián)系、割裂了他最后的一點政治希望,卻給了以儒家立身而臣節(jié)不改的蘇東坡一個可以不改舊學(也就是不易志)、“寄余生”、融于理想世界的身心安頓之所,并成為他借先賢之事化解人生憂患的解藥,“乘桴浮于?!笔瞧洹皟?nèi)圣”以淡化道不行而政治失意痛苦的超然行為。因此,蘇軾勉勵自己將貶謫瓊海視作乘桴海外,在這里既可無憂無慮地自由生活,又可依道而行、順適其志,終于化解了被放逐的愁苦悲哀,從而得到精神上的超越。

(三)海洋與蘇軾“中心意識”的消解

蘇軾在謫瓊期間的超越心態(tài)還在于海洋對其“中心意識”的消解,使他不再沉溺于被貶海洋這一“邊緣地帶”所帶來的苦痛。中國古代很早就產(chǎn)生了四方與中心的天下觀,譬如《尚書·禹貢》中就華夏族的棲息地作出了非常明確的“四至”宏觀描述:“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此后,中國歷代關(guān)于疆域的勾勒都以此為基礎(chǔ)增益。人類的慣性思維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認知世界,這一天下觀的認識是通過立足于“我”、即以“我”為中心基點向四方衡量后得到的。當時的統(tǒng)治者全都認為自己所在的地域乃宇宙的中心,也即《荀子·大略》所說的“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他們運用這一“四方—中心”觀念來組織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種社會活動,這樣的認識和實踐映射出古人對“地中”地理、政治、人文等的認同。然而,這樣帶有明顯中心—邊緣偏向的天下觀,卻將古人的視野局限入一個封閉、孤立的內(nèi)陸環(huán)境中,并最終形成了以中原或以“我”為中心的世界觀、價值觀。古人的世界觀自然也是以中原、以我為基點的,而視中原之外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為邊緣,或劣于“我”的“他者”,也即吳春明所說的“古代中國文明的中心是農(nóng)耕華夏所在的中原帝國,王朝‘正史’氛圍下的‘中國歷史’主旋律是站在中國(中原)遙望四方、高居華夏、鳥瞰蠻夷”[59]。這其中又以海外為最外圍、最偏遠,比如“威振海內(nèi),德從天下”[60],“天下未定,海內(nèi)未輯……”[61],“海內(nèi)晏然,天下大洽”[62]等等,皆形成“海內(nèi)”與“天下”嚴整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是為以海內(nèi)也就是中原為基點、為中心的天下觀,而海洋則既是“邊緣”,又是遠離中心的他者。

然而,處于濱海的民族則相反。王粲《游海賦》道:“吐星出日,天與水際。其深不測,其廣無皋;尋之冥地,不見涯泄。”《說文解字》云:“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焙Q蠼o人第一眼的直觀感受便是“大”,浩瀚無邊的海洋超出了人類視覺所及最大范圍,給人以“無地不同方覺遠,共天無別始知寬”(曹松《南?!罚┑膲验?、無限感。因此,當身處于被海洋所隔絕的海島這一天然的“邊緣地帶”時,正如梁啟超引黑格爾語云:“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勢使人合,山勢使人離。”[63]海洋地理對濱海民族通達的性格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們以海色天容的遼闊視野認識到了一個完全不同于內(nèi)陸的世界,在他們的海洋視野中,世界全部都沉浮于海洋之中,無一例外。內(nèi)陸與濱海民眾不同的世界觀我們在對比昆侖神話與蓬萊神話時也可以發(fā)現(xiàn):前者視昆侖山為世界宇宙的中心①如郭璞注《山海經(jīng)》引《禹本紀》說昆侖“蓋天地之中也”。洪興祖補注《離騷·天問》引《河圖括地象》云“昆侖者,天中柱也”。,顯示出強烈的“中心”意識;而后者則與方丈、瀛洲等十洲的地位一樣,各自之間地位平等,無中心邊緣之別。這一點在《莊子·應(yīng)帝王》中更為明顯,南北海帝儵與忽為報中央之帝混沌之德而為其日鑿一竅,七日混沌死。中央之帝的死去就意味著中心觀念的完全消解,正是在這種沒有中心、萬方同一的世界觀基礎(chǔ)上,產(chǎn)生了濱海思想家鄒衍的大九州說:

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nèi)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shù)。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環(huán)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qū)中者,乃謂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huán)其外,天地之際焉。[64]

在這一世界觀下,世間再無中心邊緣之分,每片陸地都是一個小島,而所有的島都浮于海上,中國(中原)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只是九州中的一小部分,所有的陸地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事物也都不再有中心、邊緣的優(yōu)劣之分,這一理論對蘇軾謫瓊期間的心態(tài)改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蘇軾之前,貶謫至海南文士的視野大多處于以中原為正宗的狀態(tài),有強烈的中原認同感,如唐相李德裕被貶崖州后往往“獨上高樓望帝京”(《登崖州城作》),試圖能看到遙遙相隔的中原,表達了對回歸的強烈愿望,而當希望破滅后,這種以中原、帝京為中心的意識便成為他的催命符,使他在“瓊與中原隔,自然音信疏。天涯無去雁,船上有回書。一別五羊外,相思萬里余。開緘更多感,老淚濕霜須”(《寄家書》)的凄清、孤寂與執(zhí)著中慘然辭世。蘇軾在貶謫海南前也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中原中心意識,如在惠州時常感嘆道,“詩人故多感,花發(fā)憶兩京”(《次韻子由所居六詠》),“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shù)青山水拍天”(《慈湖夾阻風五首·其二》)。其中的“歸”,“不僅包含了《詩經(jīng)》中‘牛羊下來,雞棲于塒’的回家,甚至不僅包含了‘土反其宅’的安頓,而且是帶有尋找精神家園和靈魂歸宿的意味”[65]。而貶謫海外則意味著精神與靈魂的歸無可歸,“考圖經(jīng)止曰海隅,問風土疑非人世”[9]716,這種認識深刻影響著蘇軾的心態(tài),使他在得知貶謫海南時不禁發(fā)出“李白當年流夜郎,中原無復漢文章。納官贖罪人何在?壯士悲歌淚萬行”(《沿流館中得二絕句》)的深深悲慨。而當他來到所謂的“邊緣”海島時,先前那種視海內(nèi)為中心的傳統(tǒng)意識以及視謫居海外為被社會與文明拋棄的感受則在對海洋的觀照中逐漸消解。

從瓊州到澄邁,最后到儋州,蘇軾一路沿海南島西北角的海岸線走了一個半月形,沿途的海景帶給蘇軾前所未有的強烈視覺沖擊和精神蕩滌,作《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風,戲作此數(shù)句》[43]2246詩。剛抵達海南的蘇軾以中原為中心的意識依然十分強烈,“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表現(xiàn)出對中原的極度不舍之情,然而只見海水茫茫、浩渺無極,生生阻斷了通往中原的歸路,四顧茫然,令人神傷。然而,在這窮途無歸的絕望中,海洋救贖了他的心靈。“眇觀大瀛海,坐詠談天翁。茫茫太倉中,一米誰雌雄?!泵鎸棋珶o垠的海洋,蘇軾不由想起了“談天翁”(即鄒衍)的“大九州”說和《莊子·秋水篇》中的中國粟米之論:放諸四海,每塊土地都處裨海中,人在任何地方都一樣,王文誥在此詩下案語說此詩本旨,“以不歸為歸,猶言此區(qū)區(qū)形跡之累,不足以囿我也”[43]2249。在對海洋的觀照中,入海南前那種“回望鄉(xiāng)國,真在天末”[66]和“海隅漂泊,無復歸望,追懷疇昔,永望凄斷”[28]570的濃濃漂泊無依之慨與對北歸中原、重回故土的悲戚之望已蕩然不存。

這是蘇軾貶謫瓊島之后以中原為中心意識的首次被沖擊,待其在儋州穩(wěn)定下來后,這種中原中心意識的消解更引發(fā)了蘇軾對深邃宇宙的思考以及對個體存在的反思。唐宋時期的海南島尚未得到較為充分的開發(fā),且對中部山區(qū)也還沒有實現(xiàn)有效的統(tǒng)治[35],因此,朝廷流放官員基本上都安排在海南島四周沿海地區(qū),蘇軾到達儋州后所居住的小茅草屋也正是坐落在沿海一帶?!熬右姶笏赜^焉”[67]。于是,蘇軾有了更多觀照海洋的機會,也有了更多對人生、天地、宇宙之道的反思?!对嚬P自書》一文就具體記錄了蘇軾通過觀照海洋、參透人生,從而擺脫愁苦、無謂得失,并在中原中心意識的消解下走向超脫曠達的過程。他寫道:“吾始至南海,環(huán)視天水無際,凄然傷之,曰:‘何時得出此島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積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四海中,有生孰不在島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蟻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濟。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與子相見!’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達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68]

從海洋而天地,從中原而海島,從草芥浮于水再到螻蟻浮于芥,蘇軾觀海發(fā)現(xiàn),世間萬物莫不存在于“島”,以此島觀彼島何異于以彼島觀此島。他用這個絕地天通的宏觀視野來紓解自己,當將眼界擴大于偌大的海洋乃至整個宇宙的層面觀照塵世時,方能獲得“方軌八達之路”。蘇軾這種對宇宙與人生、生存與價值的哲學思考,與莊子“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之“齊物”思想一脈相承,這是對莊子“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思想的進一步開拓和對自己執(zhí)著于回歸中原這一“中心”意識的進一步糾正。在這茫茫宇宙,無論海內(nèi)海外,人在哪里生存都是一樣的?!八姓找娙f象空”(《王鞏清虛堂》),睿智如蘇軾,觀乎滄海,悟其天道,從陸地、海洋的對比中發(fā)現(xiàn)了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性、時空的偉大無窮以及人類的渺小,將個體生命置于海洋、宇宙的背景中進行審視,進而進入了與天地歸于一境的狀態(tài),并以“人孰不處海中”之宏觀視角淡化了空間的距離:海島即是天地,居于同一天地之間,則以中原觀我和我于海外觀中原一樣,我被流放相對也可以視為彼被流放,所以流放海南與出離海南、甚至歸于廟堂在本質(zhì)上也并沒有任何區(qū)別,“當人們不再拘守于固有的‘陸地觀念’而從‘海洋視角’來看問題的時候,島嶼就成為‘中心’,而不是無足輕重的‘邊緣’了”[69]。

蘇軾從而消解了被流放海外的拋棄感、孤獨感以及對于回歸“中心”的執(zhí)念,初來海外時的郁勃之氣豁然消散。而他此后的“少年好遠游,蕩志隘八荒。九夷為藩籬,四海環(huán)我堂”(《和陶擬古九首·其四》)[33]4888更是基于上述海島與天地的空間理解而消解了他先前的“中心意識”?!胺爬藥X海,而如在朝廷”(宋孝宗《蘇文忠公贈太師制》),蘇軾由此進入到了“萬物皆備于我”的人生境界,于是徹底放下心中之執(zhí)念,完成了生命華麗的跳躍與升華,如在《和黃秀才鑒空閣》一詩中他說,“我觀大瀛海,巨浸與天永。九州居其間,無異蛇盤鏡??账畠蔁o質(zhì),相照但耿耿”。照徹萬物的澄澈明月與包容萬象的博大海洋象征圓滿具足與真如自性,正凸顯了蘇軾內(nèi)心進入渾融超脫的狀態(tài)。因此,對于人生失意、流落他鄉(xiāng),蘇軾從徐州的“一語相開,匹似當初本不來”(《減字木蘭花·彭門留別》),黃州的“歸去來兮,吾歸何處”(《滿庭芳》),惠州的“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枝》)一變而為此時的“吾道無南北,安知不生今。海闊尚掛斗,天高欲橫參”(《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歸去來兮,請終老于斯游。我先人之敝廬,復舍此而焉求?均海南與漢北,挈往來而無憂”和“蓋以無何有之鄉(xiāng)為家,雖在海外,未嘗不歸云爾”(《和陶歸去來兮辭》),前者雖云曠達,但均有暫寄他鄉(xiāng)當故鄉(xiāng)的無奈,其中仍透露出遠離“中心”的愁悶,而后者則直接將海南視為自己的第一故鄉(xiāng),貶謫不再是被拋棄,而成為一種“歸”,即其所謂“海北天南總是歸”[43]2454。

正如他在《別海南黎民表》中所云:“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游。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yōu)。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睙o論生死曾到還是夢中曾游,皆將自己當成原住的海南居民,將他鄉(xiāng)與故鄉(xiāng)倏爾拉近,變異客為鄉(xiāng)人,從而真正達到了“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的超脫、曠達境界。甚至,當再次為政敵所謀害、被驅(qū)趕居住在“百柱屃屭,萬瓦披敷。上棟下宇,不煩斤鈇。日月旋繞,風雨掃除。海氛瘴霧。吞吐吸呼。蝮蛇魑魅,出怒入娛”(《桄榔庵銘》)這樣條件惡劣的桄榔林時,他也感悟于這一“天地精神”,視九州為一室,等萬物于一體,達到“神尻以游,孰非吾居”的曠達。此即自主自立的天地境界,是同于大全而又通于大理的最終心理依歸。經(jīng)過了這樣一個世界觀的重建,在其北歸之際所作《次前韻寄子由》一詩中的超越感已臻圓融醇熟,“胡為適南海,復駕垂天雄。下視九萬里,浩浩皆積風?;赝藕现?,屬此琉璃鐘”。經(jīng)過海洋哲學對其中心意識的消解,蘇軾“宇宙—人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天人合一的氣度也更加開展,由是風力更加雄健。王文誥在“下視九萬里”句下注云:“自此以下,高唱入云,有叫闔排閽之響,聲徹九天九地矣?!盵43]2248《唐宋詩醇》亦評曰:“其胸次實為天空海闊,非是無聊解免之詞。”[70]德國心理學家立普斯在《空間美學》中說,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審美主體向周圍現(xiàn)象灌注生命的活動”[71]。當蘇軾在海南望著天空浩瀚、大海無涯、海天一色的壯觀遼闊時,他的生命已然與海天融為一體,他的精神已超越了空間的限制而變得博大無礙、超越灑脫,故可樂觀地說,“雷州別駕應(yīng)危坐,跨海清光與子分”(《十二月十七日夜坐達曉寄子由》)。其中肯定、堅決的語氣表達的是一種比“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diào)歌頭》)更為超脫達觀的情懷。在蘇軾中心意識的消解下,他那漂泊不定、孤苦無依的靈魂也在天地間找到了歸宿,這一對宇宙萬物、人生依存的思辨過程,讓他走向真正的樂觀豁達、平和寧靜,其關(guān)于出處的執(zhí)著與矛盾也由此得以化解[72]。“某種意義上說,蘇軾文化成果中之最精致、超邁部分,其人生哲理之領(lǐng)悟,均得之對天人之際的悉心體察?!盵73]而不得不說,其中,海洋哲學中以等九州、齊萬物的眼光對“中心意識”的消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余 論

總之,謫瓊的體驗不僅賦予了蘇軾深沉的時間視野和遼闊的空間視野,使他能從古今與宇宙的雙重維度上審視海洋,而且也使他變換了原先的海洋心態(tài)而注意到了本來排斥的或者無法觀察到的方面。于是他從赴瓊途中的哀嘆感傷,到渡海時的眩懷喪魄,再到謫居海島時的灑脫超曠以及北歸渡海時的平靜瀟灑,謫瓊反而引發(fā)其生命思考,探討解悟出天道與人道的關(guān)系,升華了其人生感悟與天地精神,進而達到超越曠達的境界。就像沈從文所說,“大海邊的天云與海水,以及浪潮漂洗得明瑩如玉的螺蚌殘骸所得的沉默無聲的教育,竟比一切并世文豪理論反而還具體”[74]。海洋帶給蘇軾的思想啟發(fā)是非常重要和深刻的:渡海之艱險、海島之孤絕使蘇軾體驗了一回真正瀕臨死亡和完全被拋棄的痛苦,而海洋的另一面卻消弭了他的恐懼與悲愁,并反饋給了他強大的生命力,使他體悟了超脫得失、超越生死的人生、生存哲學。

應(yīng)該說明的是,本文所分析的蘇軾超越意識、情感嬗變的軌跡是就其大體的趨勢而言,其中不乏某些時間并未嚴格切合這一軌跡的情況,但于整體趨勢無礙。正如王水照先生所說,蘇軾的情緒是隨時變化的,但在海南這一階段他的超曠放達的情緒相較其他時間更為穩(wěn)定、成熟。本文即以海洋為切入點對此進行詳細論述,揭橥海洋對蘇軾謫瓊超越意識的影響,發(fā)皇蘇軾海外之心曲。

猜你喜歡
蘇軾海南海洋
從善如流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蘇軾“吞并六菜”
蘇軾吟詩赴宴
海南的云
59國免簽游海南
為海南停留
愛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發(fā)
蘇軾發(fā)奮識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