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羅芳菲
一代又一代個性鮮明的濰坊教育人,一棒接著一棒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經(jīng)歷一次次改革陣痛之后,迎來了教育生態(tài)的新生。
對于濰坊教育來說,2001年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轉(zhuǎn)折。
42歲的高密人李希貴任職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局長、黨委書記,以此為起點,濰坊教育正式開啟了綜合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
在此后的20多年里,不難看出濰坊教育人改革創(chuàng)新的決心和勇氣,因為他們相信,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濰坊教育綜合改革的“開山者”李希貴,勾畫出濰坊教育綜合改革的路線圖,以改革者的氣魄,通過校長職級制改革、中考改革等系列舉措,開啟了濰坊教育綜合改革的大幕。完美主義者張國華,扮演了濰坊教育綜合改革“修路者”的角色,通過項目管理、深化改革等舉措,完善了校長職級制、中考改革、家庭教育、教育督導、職教改革等內(nèi)容,成為濰坊教育綜合改革體系的完善者。隨后上任的徐友禮則是一位有著治理思維的管理者,他在李希貴“開山”、張國華“修路”的基礎上,進行了治理提升,通過一系列舉措,使濰坊教育達到了新的高度。如今,濰坊教育新一任掌門人杜全平上任,在往昔三位改革者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高位均衡發(fā)展理念,正在全力打造“更有高度、更有精度、更有溫度、更有力度”的濰坊教育。
一代又一代個性鮮明的濰坊教育人,堅持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堅持持續(xù)改革創(chuàng)新的智慧和勇氣,一棒接著一棒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經(jīng)歷一次次改革陣痛之后,迎來了教育生態(tài)的新生。
作為濰坊教育綜合改革21年全過程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山東省泰山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王清林為記者講述這20 多年背后的故事。20多年間,他反復咀嚼濰坊教育每一次的改革創(chuàng)新,最終得出變革背后的“創(chuàng)新”“開放”“務實”及“無我”的教育精神。
以下是王清林的口述。
時任濰坊市教育局局長的李希貴調(diào)研濰坊一中(右一)。
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有讓學生減負前行,只有讓校長摘下“官帽子”,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2001年5月,李希貴剛升任濰坊市教育局局長,就收到了一封家長來信,信中寫著“自己的孩子實在太累,睡一個好覺都是奢望”。
看罷這封信,李希貴徹夜難眠。
不久后,一項針對當前中小學生在校時間、家庭作業(yè)的布置情況等各個方面問題的專題調(diào)研在濰坊全市展開。
調(diào)查不用代步,李希貴和他的同事們用最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調(diào)研,“挨家挨戶”了解情況,為此后一系列措施的出臺提供最扎實的基礎依據(jù)。在大量調(diào)研資料和問卷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基礎上,他下定決心:為孩子們“松綁”。
隨后,一項“為了讓孩子睡一個好覺”的改革措施出臺了。李希貴在濰坊全市中小學范圍內(nèi)嚴格規(guī)定了中小學校的教學時間,建立了中小學校不得在節(jié)假日和周末進行輔導、不得亂收費等多項規(guī)范辦學行為的制度,并建立了教育督導機制,聘請了20多位督學深入學校、社區(qū),督查各個學校的執(zhí)行情況,為濰坊市的中小學建起了健康成長的健全機制。
在李希貴的教育改革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校長職級制改革。
校長的本色應該是教育家,而不是官員。校長校外的“政務”少了,社會“公務”少了,才能一心撲在“干教育”上。
2001年,濰坊就開始了校長職級制的探索。2004年9月15日,濰坊市《關于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度的實施意見》正式形成,同年10月,校長職級管理的試點在68所高中進行,濰坊下屬的諸城、壽光兩市的初中與小學校長職級管理試點也同步進行。2005年,校長職級管理在濰坊市各中小學全面鋪開。
925名校長的“官帽子”被摘下來了!那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業(yè)界為之驚嘆。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實行校長職級制后,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脫離了行政依附關系,學校成為真正的學習型組織。在評定校長職級時,強調(diào)校長的能力、水平、貢獻和工作實績,弱化甚至不再受學校級別、規(guī)模類型和性質(zhì)的限制。這不僅使級別評定更加科學合理,而且對老校長也是一種鞭策,對青年校長則是一種激勵。濰坊市的校長資源也實現(xiàn)了流動,教育越來越有活力。
李希貴有大刀闊斧改革的一面,也有細致入微的一面,他善于觀察、勤于記錄,隨身攜帶小本,每有新見聞和新感悟,馬上記錄。
2006年2月10日,濰坊晚報《新教育》周刊“芝麻開門”欄目第一期出版,家長來信提出困惑“孩子該怎么看電視”,回信人為教育界資深專家“李老師”。
沒人知道“李老師”是誰,讀者都以為是編輯部工作人員的一個代稱。只有我清楚,李老師不是別人,就是李希貴。
“芝麻開門”郵箱每周都會收到大量來信,李希貴會一封一封地看,然后挑出家長的來信,針對他們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不借他人之手,親自回信。
我清晰記得,當時李希貴聽說《新教育》周刊要開一檔關于親子共成長的欄目,特意找我問情況,當時我就職于濰坊晚報,負責《新教育》周刊。在得知是為家長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導性方法后,他立馬把“任務”領了。
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每周都要給我“交作業(yè)”,這是很難想象的事!
李希貴還特意跟我說,要是當周郵箱里沒看到關于專欄內(nèi)容的郵件,記得催他。印象中,從“芝麻開門”專欄第一期到他離開濰坊去北京任職,我一次都沒催交“作業(yè)”,他一定準時發(fā)到我的郵箱。
我記得好幾期的內(nèi)容:“怎么教‘瘋孩子’”“總是當學生干部不利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給同伴找優(yōu)點”“用興趣轉(zhuǎn)移法幫孩子戒網(wǎng)癮”……全是小事,他時時刻刻在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今天的家長和17年前的家長有著共同的困惑和思考,“李老師”提供的“家教方法”在今天依然可以作為參考。
李希貴在任的4 年中不斷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改革,最大限度地解除學校身上的“枷鎖”,讓學校有了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從2001年到2005年,不到5年時間,濰坊市教育局出臺了40多條改革措施,其中大部分教育教學改革成為中國教育界的“破冰之旅”。
作為李希貴推進教育改革的“左膀”,張國華擔任分管基礎教育的副局長,我愿意稱他為“改革落實者”。
2006年7月,張國華開始主持濰坊市教育局工作,他沿襲了李希貴時期的教育創(chuàng)新與實干精神,主持并實施了20多項關于教育機制構建、教育教學、教育職能拓展等方面的改革。在他的教育改革生涯中,濰坊家庭教育的全面開展和普及,應該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學生成長問題調(diào)查到家長學校建設,從專家引領濰坊家庭教育到家教專家農(nóng)村行……這一切關注家庭教育質(zhì)量活動的開展,源于張國華與一名貧困家庭小朋友的交流。
2002年,濰坊市教育局開展了“志愿家教助教”活動,張國華與任志東小朋友結(jié)成幫扶對子。在與孩子的家庭來往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孩子的父母對他的意見相當重視,在聽了他關于如何配合孩子學習的幾點建議后,為了不打擾孩子學習,晚上甚至連電視都不看了。
這件事深深觸動了張國華。他意識到,教育工作者在百姓心中就是孩子的天,在教師看來是常識的東西,在百姓看來也許就是新觀念,它能改變一個孩子、改變一個家庭,我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涉及百姓的幸福與否,直接影響到他們孩子的成長、生活和未來。當前廣大普通百姓家庭,特別是廣大農(nóng)村,家長文化素質(zhì)不高,教育理念落后,他們最希望在家庭教育方面得到有效指導……
正是在這種背景和思考下,張國華領銜開展了學生成長問題、家庭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等,一個學校接一個學校地調(diào)研,從清晨走到黃昏,從夏天走到秋天,接近一年下來,也就有了濰坊市最早的基于3萬問卷的“學生成長問題調(diào)查”,也就有了后來的《親子共成長》家庭教育叢書。過程雖然辛苦,但也能礪人心志。
在扎實的調(diào)研資料和問卷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基礎上,一系列加強家庭教育的措施也陸續(xù)出臺。
張國華務實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還體現(xiàn)在對待每一條建議的處理上。
有一次,幾個教育熱心人一起頭腦風暴。談到基層學校負擔重時,大家發(fā)生了激烈討論,討論到高潮時,來自大眾日報的劉同貴突然站了起來,情緒激動地對著張國華大聲說:“因為頻繁入校督導,一些學校不得不讓老師們準備各種應對督導的材料,甚至材料造假,負擔大增,你知道嗎?基層教師負擔那么重,你這個教育局長怎么當?shù)??!”面對劉同貴的指責,張國華不但沒生氣,還一邊給對方倒水一邊安撫對方情緒:“別生氣,別生氣。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回去后,他馬上安排調(diào)查。得到證實后,濰坊市教育局劃分了督導責任區(qū),并對教育督導評估制度進行了改革,濰坊市級層面督政不督學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后來談起這件事來,當天參與頭腦風暴的幾位同仁一致稱贊:濰坊教育之所以能夠持續(xù)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是因為主政者的寬廣胸懷,讓教育真相不斷展現(xiàn),從而成為創(chuàng)新的源頭活水。
深入學校聽課,時任濰坊市教育局局長的張國華與時任濰坊市副市長王桂英交流。
時任濰坊市教育局局長的徐友禮分享治校育人觀點。
2017年4月,李希貴推進教育改革的“右臂”、張國華任職期間的“操盤手”徐友禮接下了濰坊教育改革的接力棒。
徐友禮在原有改革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教育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推動濰坊學校從“管理”到“治理”轉(zhuǎn)變,他總結(jié)推進“七項管理”,使濰坊的教育改革經(jīng)驗和成果形成常態(tài),“濰坊教育生態(tài)”至此成型。
在他身上,我時??吹健爸袊敶R分子為國為民”的情懷。他有一句常說的話,教育事關千家萬戶,與每一個家庭和每個人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因此,教育是全民股份制事業(yè),辦好教育,每個人都有責任,要喚起每個人參與教育的熱情,并建立相關機制。
“教育是全民股份制事業(yè)。”這句話觸動了很多人,也因為這句話,很多部門愿意讓教育局“花錢”,很多家長愿意參與到學校的事務中,跟著孩子共同成長。
有一次,徐友禮拿著“給班主任提高津貼”的方案,跑到市財政局批經(jīng)費。
市財政局工作人員犯愁:“給全市的班主任提高津貼,那得花不少錢呀!再說了,提高津貼要有政策依據(jù)?!彼Σ[瞇地說:“咱這教育事業(yè),你也是有股份的,你是股東呀,得干事。你家里也有孩子,咱這是給孩子辦事。你幫著想想辦法!”就這一句話,市財政局的工作人員被打動了,和他一起想辦法,尋找政策依據(jù),最終改善了全市班主任教師的待遇。
他也是“不像教育局長的教育局長”。
說他不像教育局長,是因為他喜歡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他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就愿意自己到學校轉(zhuǎn)轉(zhuǎn),與老師們聊聊工作和日常,如果碰到家長,就和家長聊聊家常,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教育局長?!稗k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經(jīng)常走到老百姓中間?!毙@、社區(qū)街道,甚至田間地頭,都能看到徐友禮的身影。
在徐友禮擔任分管領導和主政濰坊教育期間,“一通二熱三改”項目、“每校新進一名英語老師”計劃、“每校一名心理健康教師”計劃、職稱改革、鄉(xiāng)村青年教師安居工程等,都是他在走訪中了解基層學校教師和家長、學生需求后作出的決策。
徐友禮特別重視校長隊伍建設。
有一年冬天,我們幾個窩在辦公室,徐友禮總在思考“怎么選拔后備校長?”問題和答案就在小小的辦公桌上空來回橫飛。
“央視有一檔商戰(zhàn)真人秀節(jié)目《贏在中國》,濰坊能不能組織一個類似的節(jié)目,發(fā)現(xiàn)一批想當校長、能當好校長的教育管理人才?”
“對!讓年輕的教育干部出來亮相?!?/p>
“看誰能說清楚,看誰的思路清晰。”
“路演,這幾年很火,要不就叫‘未來教育家’路演?!?/p>
“怎么實現(xiàn)?”
……
2016年,濰坊市正式建立起一年一次的“未來教育家”路演機制,已經(jīng)成為深化校長職級制度改革、推進專家辦學的一項重要創(chuàng)新舉措。截至目前,僅僅市直學校,就已經(jīng)有14名選手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先后走上了校長崗位,更不用說各縣市區(qū)了。
“登山必到頂峰。不善言辭,但極其睿智、辦事果敢?!边@是我對杜全平的印象。
2008年1月,杜全平被任命為臨朐縣教育局局長。前幾個月,他一直在調(diào)研,把各個鄉(xiāng)鎮(zhèn)、各個學校都轉(zhuǎn)遍了,看完后他也不言不語。很多人質(zhì)疑:這個人到底懂不懂教育?連個話都不說,他能把臨朐的教育管好嗎?
正當大家疑慮之際,杜全平針對臨朐縣的發(fā)展實際,提出了“辦學條件標準化、師資隊伍專業(yè)化、課堂教學高效化、辦學行為規(guī)范化、辦學環(huán)境優(yōu)良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頓時,臨朐教育人的眼睛都亮了。
看上去不溫不火、不善言辭的杜全平在推動工作落實上雷厲風行,不到5年時間,臨朐縣教育各項指標大幅提升,在濰坊市進行的各縣市區(qū)教育綜合督導中,臨朐縣從倒數(shù)第一名進入了前三名,甚至第一名!這可了不得。
我與杜全平平時交流,他感到在主政臨朐教育期間,自己最欣慰的事情有三件:
一是建了一批好學校,改善了全縣辦學條件。2009年至2013年,臨朐縣累計投資13.6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46所,新建、改擴建校舍65萬平方米?!澳軌蜃屨岬锰统瞿敲炊噱X辦教育,這對臨朐來說很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把臨朐縣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讓領導和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力量,所以大家都支持教育投身教育?!倍谴蛟炝艘恢Ш藐犖?,奠定了教育發(fā)展的人才基礎。三是建立了一套好機制,構建起事業(yè)發(fā)展的良好生態(tài)。當時在臨朐縣教育局辦公室工作的張興棟跟我說過一件事:當時有一所學校的校長來找杜全平,關于一位老師職稱評聘的事情,杜全平當時就問他:“我們的文件上有相關規(guī)定嗎?”那位校長說有,只是想看看能否破例。杜全平接著說:“你是想讓我改文件嗎?”那位校長也就知難而退,紅著臉走了。
2013年8月,杜全平被一紙調(diào)令調(diào)到了濰坊高新區(qū)。
在大量調(diào)研的基礎上,杜全平很快理清了高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優(yōu)勢和不足,找到了若干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隨后,他提出了打造“教育國際化先行區(qū)、教育信息化引領區(qū)、教育特色化示范區(qū)、教育質(zhì)量高位均衡區(qū)”的“四區(qū)建設戰(zhàn)略”。任期內(nèi)取得成果,同樣卓有成效。
2020年8月,杜全平直接升任濰坊市教育局局長,轟動一時。但他獨特的工作經(jīng)歷令人信服,“窮縣辦強教育”的臨朐實踐、發(fā)達區(qū)辦高位優(yōu)質(zhì)教育的探索,都是成就斐然。
但這次上任,對杜全平卻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經(jīng)過20年的綜合改革,濰坊市教育的制度體系、質(zhì)量體系、生態(tài)體系等都已經(jīng)建立起來了,他的“路”在哪里?
經(jīng)過不斷思索,杜全平在前三任局長的基礎上,提出了“更有高度、更有精度、更有溫度、更有力度”的教育發(fā)展要求,全面構建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體系,通過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育人方式變革等,推動濰坊教育發(fā)展走向新的高度。
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杜全平出席濰坊市家校社共育工作委員會成立暨揭牌儀式。
2023年11月,濰坊的秋末寒風利如刀刃,凍徹筋骨。濰坊市教育局局長辦公室里,人來人往,交談聲不斷,杜全平習慣了這樣的節(jié)奏,他要時刻提醒自己:改革沒有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