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技”?我們通?;\統(tǒng)地認為,“科技”就是“科學+技術”,但這樣的“科技”與“技術”有何區(qū)別?“科技”這一概念還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內容?在對這些看起來有些形而上的問題的回答中,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布艾希在《科技智人—從今天到未來的哲學》一書中的觀點就頗具哲學味兒,也引發(fā)了我們對當下的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的思考。
一
“科技”與“技術”的區(qū)別是什么?布艾希的回答是:“技術”指向與身體直接相關的行動,以動作為序列;而“科技”指向“物”,尤其是人工制品,它們是行動的載體,“科技”包含了“物”的生產、使用以及對使用的風險、益處、效率等的研究。
舉例說,跑步是一種“技術”,用視頻記錄下跑步的步幅,通過計算機進行分析,進而改善跑步姿勢和效率屬于“科技”。劃船是一項“技術”,輔助舵手感知船的傾斜度,為他們提供前進方向分析與決策的輔助系統(tǒng)才是“科技”的產物。
這樣看來,審視信息科技課程,所有基于數字設備的操作都屬于“技術”范疇,因為不論操作對象和步驟多么復雜,都可以還原成一個動作序列。對于初學者,仍然需要這樣的基礎,但它顯然不應成為課程的主線。信息科技課程更應該凸顯如何利用數字工具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對其應用所帶來的問題進行正確的評估。
二
我們該如何看待“高科技”與“低科技”?布艾希提醒我們,雖然科技含量有高低之分,但“高科技”與“低科技”往往有著同樣的原理,且它們之間具有明顯的連續(xù)性。他舉了“寫字”的例子:最早的“寫字”就是用尖刀在沙子上畫出符號,當然后來背景變成了石板、植物或動物皮制作的紙。革命性的變化來自印刷術,不過這些在現在看來只是“低科技”。直到如今在電腦鍵盤上敲出字符,通過語音識別來“書寫”,“寫字”有了高科技的形式。但是,不管是“高科技”還是“低科技”,“寫字”的核心都是語言處理。
回到信息科技課程,我們似乎更青睞于追逐“高科技”,但在解決特定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高科技”與“低科技”的界限本就是模糊的,只有適合的科技才是有效的。處理與城市地理有關的信息,一些高清電子地圖就足夠了,就不必非要用三維地理信息系統(tǒng)。再有,對于各種科技形式,把握其核心原理而不是外在形式,將更有助于我們了解這種科技的本質。
三
科技產品的設計原則是什么?布艾希提出了面向未來的科技產品設計四個法則:“微型化法則”—人們排斥體積龐大的人工制品,電腦、電話的體積、質量都在減小;“去物質化法則”—物質形式正在向非物質即信息形態(tài)轉移,金錢交易、聽音樂都從實體化轉向了數字化;“融合法則”—人工制品逐漸多功能化,一種產品通常囊括多種工具的功能,現在的一部手機能提供幾乎所有服務;“簡化法則”—人們排斥復雜的操作步驟,手機、電腦、汽車的操作都越來越“傻瓜化”。
信息科技課程同樣面對“產品”的制作,從利用數字設備創(chuàng)作作品到互聯智能設計,乃至創(chuàng)客類課程中的“創(chuàng)作”,以上四個法則都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