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新
摘 要 批判性思維能夠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他們深入挖掘語言背后的深層含義;批判性思維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言問題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主動探索的意愿,從而提高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批判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評估和比較不同語言現象,形成全面和客觀的觀點。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批判性思維? 語言探究? 教學策略
一、批判性思維與語言探究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它使學生能夠深入思考、審視和評估語言現象,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判斷和分析。語言探究是指學生主動探索語言的內涵和外延,探討語言規(guī)律和表達方式的過程。本文通過綜合研究和分析現有文獻,發(fā)現批判性思維在語言探究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第一,批判性思維能夠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在閱讀一篇文學作品時,學生可以運用批判性思維去深入挖掘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背后所傳達的情感,通過審視文學技巧,來理解作品更深層次的含義。
第二,批判性思維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語言問題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主動探索的意愿。例如,當學生遇到一個生詞或結構復雜的句子時,他們可以運用批判性思維提出問題,探索其含義和用法,可以主動查閱詞典或參考其他文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語言知識。
第三,批判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評估和比較不同語言現象,形成全面和客觀的觀點。例如,在學習不同文體的作品時,學生可以通過批判性思維對其進行評估,了解不同語境下的語言運用和表達方式。通過比較,學生可以形成更加客觀和全面的觀點,不僅了解語言的多樣性,還能夠對不同語言現象有更深入的認識。
總的來說,批判性思維在語言探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愿,使他們能夠更全面、客觀地評估和比較不同語言現象。通過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學生可以更好地探索語言的內涵和外延,拓展自己的語言認知,提高語文學科素養(yǎng)。
二、 基于批判性思維的語言探究教學策略
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語言探究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教學策略,包括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辯論、設計開放性的探究任務等。
教學策略一: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材料或文學作品時,主動提出問題,激發(fā)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例如,在學習一篇短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以下問題: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會在閱讀過程中更加注意細節(jié)和語言表達方式,形成批判性思維。
以《荷塘月色》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提出問題,深入思考文中的表現手法和中心思想。學生經過仔細品味,發(fā)現這篇散文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擬人描寫,形象生動。同時,學生發(fā)現這篇散文表達了作者對夏天美好回憶和情感的追憶。通過深入討論,學生逐漸形成了對語言現象進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學會從不同角度審視文字的魅力和感染力。
教學策略二: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辯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辯論,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語言現象,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例如,在學習《師說》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代表不同的觀點,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論證手法,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教學策略三:設計開放性的探究任務,讓學生主動探索語言的內涵和外延。例如,在學習《雷雨》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一個感興趣的主題或角色進行深入研究,并撰寫個人的解讀和理解。這樣的探究任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再如,教師教授《紅樓夢》的片段時,可以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一個角色或情節(jié)進行深入研究。學生通過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獨特的解讀和理解,培養(yǎng)了對語言探究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以上教學策略都說明,學生在語文教學中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和主動的探索者。他們通過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和辯論、自主探究等方式,深入思考和審視語言現象,逐漸培養(yǎng)了運用批判性思維對語言進行探究的能力。批判性思維在語言探究中的應用,使學生更加關注語言背后的深層含義和表達方式,提高了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時,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得到了激發(fā),他們更加主動、積極地探索語言的內涵和外延,形成了對語言問題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意愿。
三、教師在語言探究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
教師是學生認識世界、獲取知識和養(yǎng)成能力的引路人。在運用批判性思維對語言進行探究的培養(yǎng)中,教師起到了關鍵的引導和激發(fā)作用。
首先,教師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和思考方式,樹立正確的批判性思維范例。例如,當學生在分析《醉翁亭記》時,教師可以先展示自己的分析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從不同角度審視文章的主題和觀點。這樣的示范有助于學生理解批判性思維的過程和價值,并在日常學習中加以運用。
其次,教師要積極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例如,當學生在討論《荷塘月色》的語言現象時,教師可以提出深入思考的問題,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探討問題,激發(fā)他們對語言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此外,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和分享。例如,在小組討論和辯論的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互傾聽和尊重彼此的觀點。這樣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和投入到語言探究的過程中。
總的來說,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他們不僅是知識傳授者,更是學生養(yǎng)成批判性思維和語言探究能力的引領者。通過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語言探究的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
綜合以上,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能夠使學生深入思考、審視和評估語言現象,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判斷和分析。語言探究是指學生主動探索語言的內涵和外延,探討語言規(guī)律和表達方式的過程。本文主要探討了高中語文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對語言探究的重要作用,概括來說,批判性思維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進而能深入挖掘語言背后的深層含義;能激發(fā)學生對語言問題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主動探索的意愿,提高學習動力和興趣;還能夠更好地評估和比較不同語言現象,引導學生形成全面和客觀的觀點。
此外,本文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需要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教師是學生認識世界、獲取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導師。通過教學策略的實施和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語言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習質量和綜合素養(yǎng)。
[作者通聯:廣東惠州市龍門縣龍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