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中國·海絲泉州”。2021 年7 月25 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mào)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在22 個遺產(chǎn)點中,作為“海絲航標”的石獅,擁有萬壽塔、六勝塔、石湖碼頭3 個世遺點,共同見證了“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和鼎盛。
宋元時期,石獅的飲食興盛發(fā)展,經(jīng)海上絲綢之路由宋元明清至現(xiàn)代,從海外引進的新食材和調(diào)味品,進一步豐富了石獅的飲食文化,呈現(xiàn)出飲食文化海洋性和開放性的特征,形成了一種以閩味為主、又多渠道吸收“西味”的閩菜風格。
榮譽國際集團胡滿榮大師攜廚師團隊傾力打造的“宋元海絲宴”,是泉州世遺的活化項目,以石獅籍南宋美食家林洪著作《山家清供》為根源,以美食講述世遺故事,挖掘、復原和創(chuàng)新具有海絲內(nèi)涵、宋元美學特征的代表性菜肴,是兼具世遺文化傳承和閩南菜特色的主題名宴。
2022 年6 月,經(jīng)全國地標美食評審委員會評選,“宋元海絲宴”入選全國地標美食名錄并獲評“地標名宴”。2023 年2 月,“宋元海絲宴”作為優(yōu)秀地域飲食文化的代表,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覽。同期,經(jīng)全國地標美食專家評審,石獅獲評“閩菜地標美食城市”。
據(jù)《山家清供》記載,“山家三脆”取材嫩筍、菌類和枸杞嫩葉,焯熟后,加入調(diào)料拌食。此道菜則將嫩筍、小蕈、枸杞頭入鹽湯焯熟,同香熟油、胡椒、鹽各少許及醬油、滴醋拌食。
宋代以來,王室貴族喜愛蔬食的風氣開始流行,庖廚也開始注重果蔬菌菇的入饌。一道素菜的背后,是宋代文人階層對于節(jié)儉、淡泊的“氣質(zhì)”追求,正可謂“人間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
閩菜烹調(diào)善用蝦油、沙茶、芥末、辣椒醬等多種調(diào)味,構成閩菜獨有的風味。取閩南傳統(tǒng)特色調(diào)味黃芥末來拌汆過的香螺片,黃芥末的入味讓人食欲大振,又能更好地體驗到螺片的鮮美、脆嫩。
△山家三脆
△黃芥末螺片
△牛蒡脯
△醋椒鮮瑤柱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開始收集種子來制作芥末,《禮記》就有“芥醬魚膾”。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黃芥末更多被當作草藥食用,直到宋代,芥末被當成辣味的來源才普及起來。吳氏《中饋錄》就有關于“芥辣”的說法,南宋《夢梁錄》里也有關于“辣菜餅”的記錄。
我國很早就有牛蒡藥食兩用的悠久傳統(tǒng),牛蒡根、牛蒡葉皆可做成菜肴。而林洪記載的這道牛蒡脯,以牛蒡制脯,居然有肉脯之味。如今還原此道菜就是還原宋代對藥食同源食材制作的一種巧思,一種留存。
牛蒡作為“藥食同源”的一味食材,其藥用功能早已被古人們所認可。北朝的《名醫(yī)別錄》中提及牛蒡根莖入藥用,“久服輕身耐老”。唐代孟詵的《食療本草》說牛蒡“根,作脯食之良”。北宋蘇頌的《本草圖經(jīng)》中記載:“(牛蒡)根有極大者,作菜尤茹益人,秋后采子入藥?!?/p>
采用澳洲帶子為主食材,以中國傳統(tǒng)烹飪技法烹制,低溫煮熟,切薄片,以鳳尾西芹、紅椒為配菜,再淋上秘制醋椒汁,成菜特色雅致美觀、口感脆嫩爽口,凝聚了時間與空間交匯的舌尖記憶。
江瑤又稱為江珧、玉珧等,民間俗稱為“帶子”?,幹腽偟臍v史悠久,宋代劉子翚《食蠣房》詩曰:“江瑤貴一柱,嗟豈棟梁質(zhì)?!鼻宕逗ee百一錄》《閩小記》都有相關記載。
選用石湖紅膏蟳作為主材,是僑鄉(xiāng)石獅獨具特色的風味,成菜清鮮爽淡、鮮甜可口,加之獅子頭造型,彰顯石獅作為絲路運轉中樞,海納百川、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質(zhì)。若把菜名反過念:轉運來獅,則寓意獅城乃一方生活、投資、商貿(mào)熱土,喜迎四方賓朋,有時來運轉、鴻運當頭、福星高照的美好祝愿。
△獅來運轉
△龍騰四海
選用福建南部特產(chǎn)的大九節(jié)蝦,煮熟之后有明顯的九節(jié)白色花紋,故得其名。此菜沿襲閩菜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味型,蒜泥、醋、白糖等精心調(diào)成的醬汁是此菜的靈魂,成就了蝦肉鮮脆細嫩酸甜的口感,底部卷成卷的黃瓜絲不僅提升了組合感官,也豐富了味蕾體驗的層次。
選用食材來自福建漳州東山島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的鮑魚,以干鮑的加工方式來處理,匠心烹飪,使鮑身隆起、色澤金黃,烹制鮮鮑,鮑魚軟糯彈牙,鮑汁唇齒留香。
鮑魚,又稱腹魚、石決明、九孔螺等。南宋晉江人梁克家《三山志》、明朝屠本畯《閩中海錯疏》和清代郭柏蒼《海錯百一錄》均有相關描述。閩臺民間歌仔冊《最新十二碗菜》中,為數(shù)不多的海鮮菜肴里就有鮑魚。
作為G20 杭州峰會的國宴名菜,“蟹釀橙”現(xiàn)已享譽四方。而最完整記載此菜的則出于石獅美食家林洪《山家清供》。
橙用黃熟大者,截頂,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實其內(nèi),仍以帶枝頂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用醋、鹽供食,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因記危巽齋稹贊蟹云:“黃中通理,美在其中。暢于四肢,美之至也?!?/p>
△紅燒黃金鮑
李白詩云:“堂上十分綠醑酒,盤中一味黃金雞。”其法:燖雞凈,用麻油、鹽、水煮,入蔥、椒。候熟,擘釘,以元汁別供?;蛩]以酒,則“白酒初熟、黃雞正肥”之樂得矣。
黃金雞的食材方面選用非常講究,本菜取材福建河田雞,既要保持其外形的完整、色澤的金黃,又要保證雞肉的緊實香嫩,做到肉香脂肥?!渡郊仪骞肥状螌ⅰ包S金雞”這道宋代名菜做了完整記載,整雞洗凈處理完以后,放入水、麻油和鹽中煮,然后再加入蔥段和花椒,煮熟之后裝盤。強調(diào)簡單烹飪、原汁原味。
取材山珍中的嫩筍與海河鮮,切后加以調(diào)味,以綠豆粉皮制作的“兜子”包起蒸制。成菜形狀意趣盎然,口感復合豐富。
“兜”的做法在閩南很流行,并被賦予兜金兜銀、發(fā)財行好運的美好寓意。
△山家蟹釀橙
△黃金雞
△山海兜
△滿載榮歸
取材福建名產(chǎn)小黃花魚,腌制后經(jīng)油炸制成金黃色船型,造型美觀精致,口感外酥內(nèi)嫩,頗具有特色風味。這道菜肴的創(chuàng)意靈感來源于石獅祥芝中心漁港每年8 月16 日開漁節(jié)的千帆競發(fā)、欣欣向榮的景象,也洋溢著滿載而歸的喜悅心情
“撥霞供”源于林洪于武夷山品嘗到的“兔肉火鍋”,是中國飲食文化典籍中關于火鍋和閩南“圍爐”的最早記載之一。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撥霞供”這個名字的寓意,此菜選用紅菇湯作底,湯料則包括羊肉、蝦、鮑魚、東星斑等,亦有取“魚羊鮮”之意。
將鮮紅的肉片夾入滾開的熱湯中來回擺動,就像將一抹紅霞投入山巒間翻騰的白云中。閩南食材的鮮美口感與食客歡愉的美食體驗相映成趣,再通過精致的擺盤,烘托出“撥云迎朝霞,揚帆萬里行”的獨特韻味。
通神餅作為一道經(jīng)典的餐后小點,以姜為主料。《論語》記載,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正是其通過飲食習慣展現(xiàn)“中庸之道”的微言大義。
《山家清供》中“通神餅”的記載,雖然簡明扼要,卻大有文化深意?!渡郊仪骞愤€轉述理學大家朱熹“姜通神明”的說法,意在指吃姜有助于驅寒,使人神清境明。宋朝士大夫性情豁達,誠如黃庭堅詩云:“困來一覺睡,妙絕更通神?!?/p>
“沆瀣漿”原本是從宮廷里流傳出來的飲品,做法是甘蔗與白蘿卜加水燉煮,入口清甜。
《山家清供》記載的“沆瀣漿”,實際上是一道醒酒湯,“沆瀣”原意是指夜間的水汽或露水,清新自然,屈原就有“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的詠嘆。一道食材簡單、工序簡潔的醒酒湯,流淌著《楚辭》的神韻,飄散著閩南的風味,端上一杯“沆瀣漿”,酒勁早就醒了一半了!
△撥霞供
△通神餅、沆瀣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