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節(jié)國
當前,隨著素質(zhì)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一些新的教學課題又擺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學生厭學和被動學的問題已刻不容緩的提到了日程上。為什么許多老師,尤其是有多年豐富經(jīng)驗的老教師都發(fā)出了同一問號“現(xiàn)在的學生無法管了,學的不如不學的多,教了快一輩子學了,現(xiàn)在反而不會教了”,甚至一些領導在處理此問題上也是一籌莫展。這一問題帶有普遍性和深刻性。鑒于此,許多老師都在絞盡腦汁地去思考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我根據(jù)多年來的工作經(jīng)歷形成書面理論并加以系統(tǒng)化,使之成為一種心得,具體做法如下:
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jīng)濟的發(fā)展,學生的成熟期大大提前了,這不僅表現(xiàn)在身體的發(fā)育上,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在心理上,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他們渴望與成人一樣,受尊重理解。針對這一心理,我首先利用空閑時間去盡量和他們接觸、談心,其次擺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教師架子,去和他們心貼心的溝通,達到師生的心理共鳴。再次,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無好生差生,不分三六九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樹立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和崇高地位,方能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讓他們心服口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恩威并舉”。
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人人都有自尊,在不同的時期,表現(xiàn)程度也不同,青少年學生尤其敏感,因此教師在與學生說話時尤其要注意,千萬不要因個人情緒(或無意)說出刺傷學生自尊的話來,否則他們就會產(chǎn)生很強的抵觸情緒,造成教學被動,甚至造成學生厭學心理情緒的滋長。自尊是人的天性,而自信則是后天培養(yǎng)的結果。無論怎樣一門課程,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自信,俗話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與學生心靈溝通交朋友
鑒于當前知識專業(yè)化、教師年輕化的特點,我認為這一點尤其奏效。在學生的心理活動中,他們認為你這是對他成熟的肯定,對他價值的贊賞,順利成長的他們樂意和你交談,什么都和你說。針對這種袒露無疑、非常單純、介于幼稚與成熟的思想,我給他們加以正面引導,幫助他們確立了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保持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氣息,這樣學生自然而然的把你作為他們的朋友了,取得了他們的信任也就順理成章了。有了上面的三點基礎,下一步需要做的具體工作是:
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興趣
如同自信心一樣,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一種被動、窒息的學習,再談主動學習無異于癡人說夢了。下面是我在實踐中得出的幾點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體會。
要恰如其分的讓自己的知識藝術化
他要求教師要有駕馭教材的能力和精深的專業(yè)知識,讓抽象的直觀化,把書面語言藝術化,生活化。
傳授知識生動化
它要求教師語言要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讓相聲、小品的幽默走進課堂,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
掌握知識淵博化。
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分功,因此,一個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兼容其他學科知識,這樣教師的自身形象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也就日趨理想化了。
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我認為集體榮譽觀在中學生身上尤其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因為,我曾經(jīng)在一次校運會上看到這樣一個場面:某一個班級因為班主任有病無法到場指導學生,學生便自發(fā)的圍繞在體育委員周圍,運動員和體育委員精心排兵布陣,而非運動員的學生在拼命為本班級的運動員吶喊助威。
把立德樹人的方針演繹為教學的情感教育,完全改變私塾制的“幫下出狀元”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
在不同的時期,采取不同的方針策略,“以德治國”可謂是一個創(chuàng)舉,其含義就是要求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zhì),也就是把精神文明用法律的形式鎖定在國策中。既然中央如此,我們?yōu)楹纬舜藮|風,貫通到教改中來呢?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讓教師的良好形象在學生的思想中潛移默化,使之體會到教師的真正威嚴。
“開卷有益”的啟示在實踐中的運用
以前我們只是聽說“開卷有益”這個詞,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更談不上應用了。中考政治科目的開卷考試,給我一個啟迪:我為什么不把這種方式拓展到歷史的教學實踐中呢?針對學生(尤其是落后生)表面對對成績不在乎、實際上對分數(shù)卻非??释男睦恚也扇×碎_卷與閉卷相結合的兩種平時檢測的方法。
總之,對學生的管理不是一種負擔,反而是一種動力、一種樂趣。提高學生素質(zhì)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和人格的升華,最終師生彼此樂融融。教學成績、教學效果理想化,各種關系叨叨了完美與和諧的統(tǒng)一,真正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的精髓,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