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定 王春順 李銳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與邏輯分析等方法,對新發(fā)展階段中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進行系統(tǒng)梳理與問題剖析,以新基建賦能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為起點,探究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質量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如何以新基建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質量。研究認為:新時代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雖已初步建立,但與高水平和高質量發(fā)展仍存在較大差距,在基礎設施服務層、智慧健身指導層、體育組織建設層、品牌賽事舉辦層等建設領域存在困境。據(jù)此,基于新基建視角,提出堅持貫徹“人民至上”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思想,以保障多層次公民基本體育權利和滿足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需求為目標,從生產層、供給層、治理層賦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新基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高質量發(fā)展;體育治理;體育強國
Research on the Empowerment Path of New Infra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s for National Fitness
HOU Guang-ding1,3,WANG Chun-shun2,LI Rui4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1104, China; 2.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Hubei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Wuhan 430062, China;
4. Wuh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igh School,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Us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hinas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al fitness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Starting from the empowerment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new infrastructure, it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ublic service quality for national fitness, and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for national fitness through new infrastructur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lthough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al fitness in China has been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in the new era, there is still a significant ga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and “high-quality”. 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smart fitness guidance, sports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brand event hosting, and other areas. Based on th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frastructure, it is proposed to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in the supply of public services for national fitness, with the goal of safeguarding the basic sports rights of multi-level citizens and meeting the diversified demand for public services for national fitnes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s for national fitness is empowered from the production, supply, and governance levels.
Key words: New infrastructure; Public services for national fitnes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Sports governance; Sports powerhouse
1 問題的提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fā)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為新時代我國體育事業(yè)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二十大體育強國精神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成為國家發(fā)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深學細悟二十大體育強國精神促進全民健身工作提質增量是響應這場變革的重要舉措。2018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并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建設中,新基建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動力源泉。新基建通過新發(fā)展理念的引領、技術創(chuàng)新的驅動以及信息網(wǎng)絡的基礎,響應高質量發(fā)展需求,提供數(shù)字、智能、融合中對應的轉型、升級與創(chuàng)新等服務基礎體系。因此,研究結合新基建賦能中國經濟建設、社會治理、文化融合等高質量發(fā)展的變革特征與轉型路向,并以此視角探討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發(fā)展的現(xiàn)實表征及其問題,分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高質量發(fā)展可依托新基建資源及其賦能路徑,為后續(xù)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現(xiàn)代化體系建設與完善提供一個新視角。
2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高質量現(xiàn)狀
為充分了解當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研究現(xiàn)狀,研究采用了CiteSpace5.7軟件,以“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為主題,在中國知網(wǎng)2018年1月—2023年4月時間表內檢索核心文獻共78篇,并通過該軟件對所選文獻的數(shù)據(jù)進行可視化分析。從文獻發(fā)表數(shù)量來看,2018年發(fā)表18篇,2019年發(fā)表13篇,2020年發(fā)表10篇,2021年發(fā)表11篇,2022年發(fā)表21篇,2023年截至4月已有5篇。從研究趨勢來看,發(fā)表的核心文獻呈現(xiàn)繼續(xù)上升趨勢,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需、政策、滿意度、文化與治理等方面。
2.1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需研究
在研究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需上,首先是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所涉及的場地設施、資金投入、人力資源等在城鄉(xiāng)不同區(qū)域間存在較大差距(盧文云,2022;馬德浩,2019)。其次是可持續(xù)性運營上乏力(李冬梅,2022)[3]。多數(shù)體育場地設施、健身團體與指導平臺缺乏管理,難以持續(xù)地發(fā)揮應有的服務效益。最后是閑置資源與需求緊缺并存。學校體育場館與企事業(yè)單位的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程度不夠,群眾體育健身的需求難以滿足(陳元欣,2022)[4]。
2.2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政策研究
全民健身戰(zhàn)略自實施以來,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研究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奠定了政策基礎。但從國家層面來看,首先部分規(guī)劃與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執(zhí)行力不足,尤其是在基層政府部門,普遍存在有經費支持的項目積極爭取而自行投入的項目難以推進的情況。其次在監(jiān)督評估上民主參與性不足,第三方評估不規(guī)范,支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發(fā)展的財政資金仍然難以保障(劉紅建,2022)[5]。
2.3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滿意度研究
通過政府委托進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滿意度的調查顯示,66.01%的城鄉(xiāng)居民認為當前健身設施數(shù)量過少。賽事活動及健身指導惠及率不理想,60.3%的城鄉(xiāng)居民不知道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存在,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總體狀況持基本滿意以上的態(tài)度為62.8%,進一步完善國民體質監(jiān)測,提高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是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滿意度所要突破的重點(鄭家鯤,2021)[6]。
2.4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文化研究
“十三五”時期,國家高度重視弘揚全民健身文化,但整體而言全民健身社會文化的氛圍還未充分形成。首先是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缺失問題,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學校體育仍然是整個教育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陸東東,2021)[7]。其次是群眾健身理念還需引領,目前參與鍛煉的主要群體仍為老年人和婦女,中青年群體健身理念薄弱,行動力不足(劉國永,2018)[8]。最后是不良生活習慣有增無減,較長時間的單一姿態(tài),諸多慢性病呈現(xiàn)低齡化的發(fā)展趨勢(邱希,2021)[9]。
2.5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多元治理格局研究
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需要政府、社會和市場等多元主體的協(xié)同參與。當前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首先是在政府協(xié)同工作的落實上,全民健身領導協(xié)調機制相繼建立,但部門聯(lián)合機制未得到有效解決(郭維剛,2021)。其次在體育社會組織的培育上,內卷化嚴重,成熟度較低(韓慧,2019;裴立新,2019;王春順,2019)。再次是市場活力未充分激活,市場主體的參與意愿未得到有效激發(fā)。最后是全民健身主體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尚不健全。社會和市場主體在全民健身領域有了更大的參與空間,但主體增多、類型多元給政府部門增加了難度,留下了隱患。
綜上所述,上述研究成果對本課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和指導意義,但也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從研究內容來看,目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發(fā)展主要圍繞著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較少從新角度研究全民健身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從研究動態(tài)來看,從“十四五”時期建設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作為構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研究基于新基建賦能的視角,剖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高質量構建的理論邏輯以及可能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從多元主體層面提出優(yōu)化治理路徑,以期為全民健身戰(zhàn)略落實提供新的借鑒啟示和創(chuàng)新角度,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3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高質量發(fā)展的現(xiàn)實困境與阻滯挑戰(zhàn)
新時代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但仍有待完善,距離高水平和高質量發(fā)展尚存在一定差距。針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存在的質量水平不高、發(fā)展不平衡、結構不合理等短板問題,結合新發(fā)展理念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思路,對標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建設落實以及推動體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新要求,研究認為尚存在以下制約全民健身功能發(fā)揮的突出問題。
3.1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
當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有效供給不足、供需錯位與群眾不斷增長的健身需求形成了嚴重的供需矛盾, “搶地盤”“音響對轟”“噪聲擾民”“老年人霸占球場”等事件頻發(fā),如何精準識別群眾的健身需求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傳統(tǒng)的“指令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難以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快速轉變,特別是供需錯位的問題嚴重影響著群眾的健身獲得感。其次,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維修與管理存在問題,社區(qū)公園、健身廣場和健身路徑中的場地設施年久失修、缺少管理。例如籃球架鐵皮銹跡斑斑,健身欄架搖搖欲墜,這些現(xiàn)象比比皆是。更有“健身設施好曬被子”的言論,這無疑是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工作的諷刺[11]。
3.2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慧健身
群眾健身指導需要的是科學可靠、安全健康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指導,智慧健身指導服務是解決群眾科學健身的關鍵。社會體育指導員對促進“全民健身”事業(yè)的發(fā)展及“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12]。首先,公共體育智慧指導的方法陳舊。從社區(qū)健身指導調查結果來看,在接受過指導的2042名受訪者中,接受指導的比例僅占5.28%[13],這表明目前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未能充分發(fā)揮。其次,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崗位缺乏。我國90%以上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都是以公益性志愿者的形式存在[14],正式全職崗位不足,穩(wěn)定就業(yè)崗位的嚴重缺乏成為阻礙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發(fā)展的制約因素。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培訓,體育指導員指導水平參差不齊,也尚未形成有效的約束監(jiān)管和保障機制。
3.3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育組織
體育社會組織的培育建設發(fā)展是一個動態(tài)的、多元主體參與的過程。首先,當前強調體育社會組織的政社分離,表明體育行政機關認識到行政管理在體育社會組織培育過程中的負面影響,如政府專業(yè)能力有限、體育總會職能虛化為各類體育社會組織提供政策普及、業(yè)務培訓等專業(yè)服務較少等。其次,體育社會組織缺乏必要的立法保障來獲取體育資源。體育資源是體育社會組織為群眾提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若無法得到立法保障,體育社會組織的生存和發(fā)展將會受到阻礙。最后,政府購買體育服務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培育體育社會組織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的服務。但政府購買體育服務可能存在偏向性,被政府購買服務的體育社會組織被特定化,同時政府根據(jù)發(fā)展規(guī)劃和需要進行指定類型的體育服務不利于體育社會組織的多元化發(fā)展。
3.4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品牌賽事
大型體育賽事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關注度[15],但在全國各地積極舉辦全民健身賽事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辦賽“千篇一律”以及群眾“參賽體驗差”的問題。當前,體育賽事活動的組織形式、內容和規(guī)模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影響,但公共賽事舉辦面臨多重困境的制約,例如,政府定位不明確導致賽事供需矛盾凸顯。由于全民健身賽事缺乏品牌建設,賽事運營效果不佳。雖然群眾賽事的辦賽積極性高漲,但體育賽事制度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多數(shù)城市采用跟風辦賽,未能打造自主品牌。同時在賽事運營上,出現(xiàn)眾多的“缺位”現(xiàn)象,導致群眾賽事不能與時俱進,在環(huán)境變化的情況下不能及時有效解決賽事運營過程中的風險,從而導致群眾體育賽事運營效果不佳。最后,因由于網(wǎng)絡宣傳方式單一,群眾參與積極性較差。
4 新基建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高質量發(fā)展的賦能路徑
健康中國、全民健身和體育強國等系列戰(zhàn)略推動下,當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已初具規(guī)模。隨著科技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研究認為新基建作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發(fā)展的基礎保障,將從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生產、供給及治理三個層面賦能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見圖1)。
4.1 從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生產層賦能
“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以高質量發(fā)展為導向,推動生產性服務業(yè)融合化發(fā)展,促進生產性服務業(yè)向專業(yè)化與價值鏈高端延伸。新基建正向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信息網(wǎng)絡以及5G產業(yè)落地轉型,加強協(xié)調合作以及優(yōu)化制度供給是高效推進新基建優(yōu)化發(fā)展的路徑。從新基建與其他行業(yè)融合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看,一是做好大數(shù)據(jù)及人工智能等現(xiàn)代化要素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生產要素的深度融合。如全民健身基礎設施服務上,利用新基建的服務功能輔助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供給,促進基本的場地設施服務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健身需求;在智慧健身指導上,利用數(shù)字技術進行人體動作模擬和人體姿態(tài)識別,監(jiān)測動作的發(fā)力和科學性,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們實現(xiàn)多種功能,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生產內容的豐富和產品品質的提升。二是支持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生產上,漸進式探索體育組織建設和品牌賽事等領域創(chuàng)新,通過不斷加入新基建元素融合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內容生產與產品生成,促進全民健身體育組織轉型升級,打造系列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滿足人民群眾對健身競賽的體驗需求[16]。
4.2 從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層賦能
高質量服務生產決定了服務供給質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生產推動了服務供給提質增量。首先,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內容和產品多元化。新基建在技術革新和產業(yè)變革的過程中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生產內容不斷豐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服務等保障內容和品質得到提升。其次,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均等化。新基建促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組織活動平等科學,不僅輻射到更多的城鄉(xiāng)區(qū)域,還能讓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的輻射范圍更廣、力度更強。再次,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精細化。新基建能夠通過AI智慧健身指導進一步分析群眾對于健身的特色需求,幫助政府準確辨別需求的真?zhèn)?,例如,通過大數(shù)據(jù)繪制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知識圖譜,準確提取、凝練與辨別群眾的實際體育需求,有效避免需求信息采集過程中的各種錯誤、遺漏和重復。最后,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便捷化。夯實新基建有利于將全民健身賽事服務內容和產品及時、準確、高效遞送給人民群眾,讓他們能夠及時了解和關注自己喜歡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有效推動居民參與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輸送機制的便利化和正規(guī)化。
4.3 從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治理層賦能
首先,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標準體系。依托新基建全面收集社區(qū)居民的體育健康需求大數(shù)據(jù),各相關服務部門針對各自情況編制相應服務承諾標準,保證政府管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生產和供給有據(jù)可依。其次,搭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支撐平臺。政府選擇智慧社區(qū)體育綜合體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通過新基建搭建智慧健身社區(qū)一站式信息網(wǎng)絡平臺,為社區(qū)居民提供無縫隙的整體健身指導服務,以全域全過程控制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效率提高。再者,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績效評估機制。通過數(shù)據(jù)支撐從內外兩個維度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進行績效評價和政策規(guī)劃,并建立相應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考評制度,以制度化的方式進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市場化治理。例如,培育發(fā)展網(wǎng)絡體育社會組織開展線上服務供給,搭建網(wǎng)絡智能化平臺引導公眾進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滿意度評價等手段,將進一步促進未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治理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盧文云,王志華.多重需求疊加下我國全民健身發(fā)展戰(zhàn)略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2,46(1):10-19.
[2]馬德浩.新發(fā)展理念視域下的中國體育發(fā)展方式轉變[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9,43(6):6-15.
[3]李冬梅.我國大眾健身公共體育空間供給現(xiàn)實窘境與發(fā)展對策[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2,41(1):83-89.
[4]陳元欣,陳磊,李震,等.新發(fā)展理念引領大型體育場館高質量發(fā)展的方向與路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2,46(1):72-85.
[5]劉紅建,高奎亭,徐百超.中國全民健身政策體系演進歷程、優(yōu)勢特征及效能轉化研究[J].體育學研究,2022,36(1):91-102.
[6]鄭家鯤.“十四五”時期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機遇、挑戰(zhàn)、任務與對策[J].體育科學,2021,41(7):3-12.
[7]陸東東,王帥,盧茂春,等.多元共治:體育健康促進治理現(xiàn)代化的路徑選擇[J].體育與科學,2021,42(6):70-77.
[8]劉國永.對新時代群眾體育發(fā)展的若干思考[J].體育科學,2018,38(1):4-8+17.
[9]邱希,杜振?。敖】抵袊?030”背景下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fā)展的基本態(tài)勢及發(fā)展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1,55(11):41-49.
[10]王春順,向祖兵,李國泰.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路徑與策略[J].體育科學,2019,39(8):87-97.
[11]侯光定,余磊,史文文,等.新時代全民健身提升民眾獲得感的挑戰(zhàn)與出路[J].四川體育科學,2022,41(1):81-84.
[12]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EB/OL].[2019-07-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
[13]史小強,戴?。笆奈濉睍r期我國全民健身發(fā)展的形勢要求、現(xiàn)實基礎與目標舉措[J].體育科學,2021,41(4):3-13+59.
[14]歐吉林.小康時代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公共服務體系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6(2):142-148.
[15]孫文樹.體育強國:城市體育高質量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體育強國精神建言獻策雙向交流會”學術綜述[J].體育與科學,2021,42(1):6-11.
[16]侯光定,孫民康,楊水金,等.后疫情時代下全民健身的功能、任務與路徑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21,4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