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燁
為了增強中班戶外活動效果,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發(fā)展水平,認真組織并實施戶外活動,呈現(xiàn)不一樣的亮點,提高各種活動的趣味性,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精彩的戶外游戲中,中班幼兒能夠釋放自己的天性,在游戲中展現(xiàn)出真實的自我。因此,教師要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了解幼兒的行為習慣及性格特點,通過指導和干預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好的體驗,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一、生活教育,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
生活教育理念以生活為主要內容,注重對生活的認知和體驗,讓幼兒自主感知、自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筆者相信,教育的真正價值就體現(xiàn)在生活日常中的體驗和實踐,教師應該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特征、興趣愛好、典型習慣和發(fā)展?jié)撃?,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戶外游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還能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化戶外活動是指在戶外環(huán)境中運用生活技能的活動,如野外生存、野外烹飪、野營等,能夠讓幼兒在探索中學習,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野外露營,學習如何搭建帳篷、生篝火、烤食物等,了解如何保護和利用環(huán)境資源。再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手工活動,讓幼兒在林間收集材料,自己動手制作小木船、桌椅等,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學會利用自然資源。
通過戶外活動,幼兒能夠認識自然、了解環(huán)境、增強體魄、提高團隊合作能力。而游戲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需求和意愿,給予幼兒更多的選擇權和決策權。同時,在戶外活動中,安全必須得到足夠的保障。外出時,教師要引導幼兒提前熟悉路線或者繪制相關地圖,采取一些必要的緊急措施,如攜帶保溫杯等。在游戲中,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幼兒的行為細節(jié),讓幼兒在活動中有所收獲。
二、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增強幼兒與環(huán)境的互動
中班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常規(guī)的戶外活動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對幼兒來講,廣闊的活動空間是他們進行自我展示的平臺?;谥邪嘤變旱奶攸c,教師應創(chuàng)設良好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增加幼兒和環(huán)境的互動。蒙特梭利提倡,讓教育成為自然成長的過程。在戶外開展活動時,教師要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注重游戲與環(huán)境的相融性,營造和諧融洽的游戲氛圍,以此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例如,許多幼兒喜歡雨后的戶外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在平整的石面上玩泥巴,讓他們圍繞泥巴展開探討和交流。
戶外環(huán)境對幼兒來說非常重要,教師應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的價值,并對環(huán)境進行重構。例如,教師可以讓中班幼兒為戶外種植園松土,為幼苗除草,通過親身勞作鍛煉身體和增長知識。在活動中,幼兒可以感受到勞動的快樂以及收獲呵護植物生長的成就感。教師還可以設置綜合性的戶外游戲場,如在輪胎小路上,幼兒蹦蹦跳跳,鍛煉體力和耐力;在攀爬架來回攀爬時,幼兒的四肢得到鍛煉;在多功能斜坡上,幼兒享受天然滑滑梯的樂趣。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幼兒參與不同的游戲,感受著不同環(huán)境帶來的快樂。豐富的戶外游戲場景對幼兒來說是必要的,教師創(chuàng)建豐富的戶外活動場景,可以讓幼兒有更多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從而實現(xiàn)陽光體育運動的目的。
三、設計情境,促進幼兒之間的互動
幼兒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幼兒開朗活潑,有的幼兒文靜內斂。但無論什么性格的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都比平時表現(xiàn)得更活躍。游戲活動符合中班幼兒的特點,他們更愿意在體育課程活動中探索環(huán)境,與同伴和教師互動。因此,戶外鍛煉活動是促進中班幼兒成長、互動的一種有效手段。
戶外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類型,為了讓幼兒在游戲中感知,在互動中成長,教師應立足中班幼兒的情況,設計適宜的游戲情境,促進幼兒之間的互動,讓他們在戶外空間享受無處不在的精彩與快樂。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可以通過合作交流,自主選擇戶外區(qū)域、材料和資源,用游戲的方式獲得活動經驗。例如,基于春季的特點,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光明媚,體會溫度的變化,從賞春到探春再到識春。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師可以開展“春天的故事”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和交流,如“春天里藏著什么?”“我們感受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呢?”“如何留住春天呢?”等。有學者提出,戶外教育要順時而為。在自然的空間中,幼兒和同伴一起使用自然材料和低結構資源,開發(fā)游戲,感受快樂,創(chuàng)造美好。教師應正確定位,精心準備,靈活調整,科學引導幼兒在戶外活動中自由自在地玩耍。
在戶外活動時,自由活動必不可少,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合作游戲,如老鷹捉小雞、拔河比賽、丟手絹等。在游戲中,幼兒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感受,全身心投入其中,積極與同伴互動,能夠有效鍛煉專注力。同時,在合作游戲中,由于每個幼兒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他們可能會出現(xiàn)爭吵行為,對此,教師可以此為契機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讓他們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四、俯下身去,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
在戶外游戲中,教師應俯下身去,關注幼兒,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對于幼兒的提問,教師應及時予以解答,當幼兒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要給予提示和啟發(fā),鼓勵他們進行自主探究。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在和幼兒的互動過程中,教師要俯下身去,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不但要真正了解幼兒,還要給予他們更好的引導。作為幼兒的觀察者和引導者,教師除了要觀察幼兒的行為是否安全,還要考慮幼兒的行為是否得當。
另外,在和幼兒的互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進行探索學習。當幼兒之間發(fā)生矛盾時,教師要幫助幼兒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一起探尋問題解決的方法。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可以讓幼兒玩得安全、玩得盡興。在筆者看來,幼兒喜歡戶外游戲不僅僅是可以玩耍,還有同伴的陪伴、教師的關注和自身成就感的疊加。
五、尊重差異,讓戶外成為幼兒發(fā)展的平臺
戶外空間相對開放,教師需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戶外成為中班幼兒發(fā)展的平臺。在開展戶外活動時,教師要傾聽幼兒的心聲,了解不同幼兒的生活背景和活動需求,讓幼兒自主選擇伙伴、參與游戲。通過對幼兒的跟隨觀察和隨機調整教學策略,教師要力求關注到每一個幼兒,將他們吸引到戶外活動中。例如,在“落葉鋪滿小樹林”戶外游戲中,幼兒可以選擇多種游戲方式,如彎下身子“搭建拱橋”,和同伴玩穿越和翻越游戲,鍛煉運動能力。又如,幼兒可以嘗試挑選各種形狀、色彩的樹葉,為自己做一頂帽子。幼兒還可以利用手邊的工具,和同伴一起,提水和泥,制坯成型,制作一個《綠野仙蹤》里面的“銅皮人”……只要符合幼兒實際能力和現(xiàn)有情況,教師就應為幼兒提供條件,鼓勵他們進行自主活動。在真實的戶外背景下,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個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夠主動參與,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的快樂。
六、讓家長走進來,促使幼兒愛上戶外活動
身心健康是幼兒快樂成長的基礎。無論何種課程,都應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和探索興趣。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中班幼兒對家長的依戀感較強,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契機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并尋求家長的支持。例如,部分幼兒不喜歡戶外體育活動,教師的說教無法改變現(xiàn)狀。基于此,教師可以嘗試打開戶外活動空間,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晨間活動,以激發(fā)幼兒參加戶外體育鍛煉的熱情,讓家長和幼兒一起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晨間活動,一起跳“梅花樁”、過“繩梯”、做早操等。另外,教師和家長應統(tǒng)一教育理念,共同提高幼兒參加戶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家長要采取引導策略,經常帶領幼兒參加戶外親子體育活動,以增強幼兒的體驗感,讓幼兒產生“體育活動也好玩”的想法。在家長的帶動下,幼兒會逐漸對戶外活動產生興趣,體會到親子戶外體育活動的樂趣,進而增強體質,促進全面發(fā)展。
結語
戶外活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不僅能夠幫助幼兒認識世界,讓他們樂于參加,還能夠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發(fā)展。教師應以生活教育理念為指導,在活動中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和幼兒的成長規(guī)律,注重安全保障,將戶外活動融于生活,豐富幼兒的實踐體驗。通過戶外游戲活動,幼兒能夠在自由和開放的氛圍中快樂成長。幼兒天真爛漫,他們的很多游戲行為是習慣的延伸。教師要鼓勵幼兒在更廣闊的游戲環(huán)境中放松身心,和同伴進行互動,并在此過程中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潼江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