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考古遺址公園景點取名及相關問題的探析*
——以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例

2023-11-29 03:20:24陳樹祥李社教王定興
關鍵詞:文化公園銅綠景點

陳樹祥 李社教 王定興 許 娟

(1.湖北理工學院 長江中游礦冶文化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湖北 黃石 435003;2.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湖北 大冶 435101)

為了“活化”考古遺址的多重價值,為人們游憩、探奇、科研及文化傳承活動提供場所,促進當?shù)亟洕鐣l(fā)展,一個以考古遺址的重大價值為基礎而興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熱潮在全國風生水起。如何做好考古遺址公園內各景點建設及遴取出響亮景名,更好宣傳和傳承遺址的文化價值,創(chuàng)建品牌,是當前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本文以正在建設的銅綠山國家礦冶考古遺址公園景點取名為例,略作些許探析。

各類古遺址的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與遺址內外的環(huán)境資源,是興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重要的物質基礎。所謂“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huán)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①。梳理已建成掛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主要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為基礎而興建,亦有少數(shù)是在配合各項建設工程中獲得重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因其文化內涵十分重要,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等價值。

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建設等標準,最初由國家文物局頒發(fā),因建成后良好的效果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由于考古遺址公園是以考古發(fā)現(xiàn)為核心而展示其價值,對于我國豐富多彩的文化遺存而言,其實施的覆蓋面存在局限性。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建設國家“文化公園” 戰(zhàn)略目標。先后啟動了大運河、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這是保護與傳承中華多線路優(yōu)秀文化工程的系列重大舉措,其覆蓋面和影響力在世界的文化建設中獨樹一幟。2021年3月,考古遺址公園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這表明由國家文物局倡導的專題性考古遺址公園上升至國家文化建設的戰(zhàn)略層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國家文化公園在展示和傳承中華特色文化方面既存在共性,也有個性。就共性而言,皆以公園為空間,對中華百萬年人類史、萬年文化史、五千年以來文明史所涉及遺存進行保護和“活化”,是人們教育、游憩等活動的精神家園。就兩者的個性而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以某個重要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為依托建設的公園,展示獨特的文化價值,具有專題性的特征。國家文化公園則包含的文化史跡多,時空廣,諸如一些文化厚重、影響大、游憩與教育價值高的古建筑、古墓群、古運河、近現(xiàn)代工業(yè)遺產、革命舊址及紀念性建筑,不需進行考古發(fā)掘,可將其中某類文物史跡列為專門性、線路性,或將某地各類遺存組成片區(qū)性、流域性進行系列化文化公園建設,作為傳承文化系列場所。其實,上述已建和正在建設的大運河、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中,有的包含著考古遺址公園內容,反映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內涵具有兼容性與專題性相融合的創(chuàng)新特征。在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推進與實施下,兩類公園的立項建設、竣工驗收、掛牌開放具有齊頭并進趨勢,這使考古遺址公園與文化公園的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從專門性拓展為綜合性,從營建“名牌”轉變?yōu)椤捌放啤钡男Ч?。但?無論考古遺址公園或文化公園,其影響力均離不開公園景點取名的支撐。

當前,湖北立項建設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文化公園分為兩類,具有異工同曲之功能,具體而言:一是國家已立項建設的湖北境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有銅綠山、楚紀南城、熊家冢、盤龍城、龍灣、石家河、屈家?guī)X、蘇家壟、明楚王墓、學堂梁子、擂鼓墩共11處。其中,先后建成掛牌并對外開放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有熊家冢、盤龍城、龍灣、屈家?guī)X共4處,其立項和掛牌數(shù)均位居全國第三、南方省份第一。二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遴選和公布了兩批文化公園共12處,其中,2021年9月5日,首批6家湖北省文化公園被授牌,分別為屈家?guī)X遺址、明楚王墓、龍灣遺址、東坡赤壁、炎帝神農故里、關陵。2022年10月8日,第二批文化遺址公園有古隆中、華新水泥廠舊址、赤壁古戰(zhàn)場、屈原祠、走馬嶺遺址、建始直立人遺址。三是2022年,中央啟動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程,湖北省積極響應,成立專班謀劃,實施了保護、宣傳、傳承、建設長江文化公園的行動,爭取中央將長江文化公園之國家博物館立項落戶于江城武漢,這必將成為湖北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展示和傳承中心,但是萬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如何布局,如何反映長江百萬年來人類足跡,期待國家設計大方案盡快出臺,給長江上中下游有關省市提供指導。筆者認為,落戶武漢的長江國家公園之主體博物館在設計和建設之前,可借鑒湖北已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省級文化公園以及武漢市長江文明館的成果與經驗,研究好長江文化公園外在景點與內在主體博物館有機結合,突出特色。如,湖北4個掛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具有 “一園一館”的共性與不同展示特色。先看定位與特色:荊門屈家?guī)X考古遺址公園主要展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農耕文明;武漢盤龍城考古遺址公園展示商代長江之濱都邑文明;荊州熊家??脊胚z址公園展示楚國王室貴族陵寢;潛江龍灣考古遺址公園展示楚王離宮別苑。再從共性觀察,公園景區(qū)主要由新建的遺址博物館與遺址上考古發(fā)現(xiàn)遺跡組成兩大展示區(qū)。其中,為了避免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破壞遺址風貌和地下遺存,多數(shù)遺址博物館建筑選擇在遺址邊緣地段或遺址保護范圍之外的地帶。兩大展示區(qū)既相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遺址博物館均展示遺址考古發(fā)現(xiàn)出土文物及本地區(qū)歷史文化;遺址區(qū)主要展示考古發(fā)掘所揭示重要遺跡現(xiàn)場??紤]到考古遺跡保護和展示的難度大,目前考古遺跡常常釆用室內現(xiàn)場展示、露天模擬展示、標示性展示3種方法。

上述建成的考古遺址公園與文化遺址公園皆面臨營運質量不高的問題,導致觀眾年均入園人數(shù)少,多重效益不高,這與復雜的主觀因素密切相關。從客觀因素觀察,考古遺址公園因距離現(xiàn)代城市遠近的差異,可將其分為城市考古遺址公園、城郊考古遺址公園、鄉(xiāng)村考古遺址公園、荒野考古遺址公園四種類型。在建的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建成掛牌的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可列為城郊型,熊家冢、龍灣遺址、屈家?guī)X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可歸入鄉(xiāng)村型。由于這幾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置、景點取名、營運質量等差異性,游憩于考古遺址公園觀眾的年均數(shù)量迥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盤龍城年接待觀眾量達百萬,成為火紅的“打卡”之地;熊家冢次之;其他公園年觀眾量較少,有的平時出現(xiàn)門可羅雀現(xiàn)象。因此,當前謀劃待建的長江武漢國家文化公園和尚未竣工的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這些問題列入研究內容,十分必要。

為了將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火紅的“打卡”之地,避免建成開放后門庭冷落的現(xiàn)象,必須謀劃好未來發(fā)展。以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的景點為基礎,按各景點功能進行分類分區(qū),可劃分為遺址博物館展覽區(qū)、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展示區(qū)、礦山自然環(huán)境景觀區(qū)、現(xiàn)代釆礦機械展示區(qū)。當務之急將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的景點取名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對該考古遺址公園即將設計和建設的導覽牌、標志牌,以及媒體宣傳等系列問題提供具有文化性、科學性、趣味性的景名定位。當前,重點是展示博物館室內外景點所蘊含的文化特色,取出相匹配的嘉名,完善建設內容。

(一)銅綠山遺址博物館各展覽主題名稱

銅綠山遺址博物館由老館與新館連接組成室內礦冶文化展陳。其中,老館展示銅綠山7號礦體1號點春秋時期釆礦遺址,這也是國內外唯一保存時間最早、保存最好、規(guī)模最大的釆礦遺跡,具有極大的震撼力。館名由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題寫。

銅綠山遺址新館建筑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崔愷院士設計,建筑座落于四方塘遺址西部山坡,由低向高融入銅綠山7號古礦體。新館南部釆用廊道與老館連為一體,俯視館貌如同一條游動蒼龍。新館建筑風格融合了銅綠山礦冶文化的元素,即建筑屋面呈兩坡形的工棚,覆蓋紅銅瓦,熠熠生輝,彰顯銅綠山豐厚銅礦資源和文化特色,成為大冶市一座礦冶文化地標建筑(如圖1)。

圖1 銅綠山新館東門

新館室內分別設計為巷道式展覽室、階梯式礦道、礦井式電梯井等古代井巷元素。新館主題陳列展覽的取名關乎展陳大綱和布展設計的文脈方向,僅陳列大綱設計歷時六年,七易其稿,多次評審,精心打磨才定稿,頗費心血。銅綠山新館主題陳列圍繞“銅綠山之魂脈”展開,分為七大展陳空間。其中,新館地下一層大廳展示主題為 “千年爐場”,主要展示考古揭露的宋代焙燒爐與清代冶鐵爐、炭窯場景[1-2],遺跡場面十分壯觀,觀眾身臨其境,感悟千年礦冶文化傳承(如圖2)。

圖2 千年爐場

一樓序廳墻面和廊墻上由低向高鑲嵌一組長卷式的銅雕藝術,面積500余平方米,展示銅綠山千年 “爐火不滅、青銅故里、南銅北運、銅助楚興”的故事(如圖3),大型銅雕氣勢磅礴,具有極強震撼力。

二樓為臨時展覽廳,現(xiàn)以“大地奇珍”為主題,展示各類罕見的礦物晶體,讓人們欣賞大自然的神奇造物。二樓以上五個巷道式的展廳以“青銅源·銅綠山”為主題,分別以“銅山有寶 “找礦有方”“采礦有道”“煉銅有術”“青銅有源”為標題展示大量出土文物與標本、文獻資料、圖片及視頻等,講述銅綠山礦產資源與考古重大發(fā)現(xiàn)以及考古人的故事,讓人們進入歷史隧道,親身感悟銅綠山采冶萌興和銅助楚強的歷程,以及半個世紀以來數(shù)代考古人員在銅綠山考古發(fā)掘、遺址保護、科學研究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二)銅綠山露天景點的取名

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的露天景點分布于博物館室外,占地面積約240畝。露天景點主要分布在銅綠山7礦體的山上(1—5號古代釆礦點)和山下(巖陰山腳遺址、四方塘遺址),依考古遺跡和自然環(huán)境等特征可細分為4類景點(物):1)考古遺跡景點,對50年來兩輪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的釆礦冶煉遺跡和礦工墓地,分別釆用室內現(xiàn)場、模擬、標志性形式進行展示;2)礦山自然景觀,展示殘存礦山、泉塘、溪流、喜銅植物等;3)公園建設配套景點,有新建的研學工坊、紀念亭、棧橋、礦石林、廣場等;4)重型機械與大礦石,皆為接受捐贈的一批現(xiàn)代大型釆礦系列機械和銅金大礦石。

這4類景點景物皆蘊藏著厚重的礦冶文化,可謂爭奇斗艷,各具特色。因此,針對景點文化內涵取出嘉名,無疑對宣傳和提升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知名度至關重要。梳理大冶古代“八景”之名、大冶鐵山釆礦公園景點之名、有關建成開放的考古遺址公園以及4A和5A級風景區(qū)的景點名稱,其景點景物取名方法各不相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歸納起來有幾種景點取名方式:一是釆取“直白式”取名方法。如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有考古發(fā)現(xiàn)的城垣、宮殿區(qū)和護城河等,皆直呼其名。二是夸張方法:又可細分為“小題大作”和“借題發(fā)揮”。如古大冶八景之一的銅綠山與現(xiàn)代露天釆坑,早上和傍晚常有云霧流動,取名“銅海飛煙”。三是虛緲的方法,對一些“無中生有”新建景點進行取名。如常州市武進區(qū)春秋淹城保護范圍之外修建“諸子百家園”“五霸鬼屋”等景點。顯然“無中生有”景點取名方式不適合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實情,而直白式取名卻不能彰顯出公園自然景點。筆者認為,釆用直白與夸張相結合的方式取名,可反映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相關景點的特色。因此,初步擬定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2處景點(物)名,試分類敘述如下:

1.考古遺跡景點名稱及文化內涵

礦工足跡:該景點在腳印遺跡之上,釆用現(xiàn)代建筑材料模擬復原展示2012年在巖陰山腳下發(fā)現(xiàn)的35枚礦工腳印及選洗礦場(如圖4)。其中,35枚礦工腳印經公安部專家組鑒定,為春秋時期礦工赤足印跡,初步解決了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見物不見人”的問題[3]。

春秋煉爐:景點釆用鋼構玻璃屋,現(xiàn)場展示四方塘遺址春秋時期一座殘橢圓形冶銅爐(編號L1)、一塊用于銅礦石整粒的石砧(如圖5)。冶銅爐底殘存“一”字型風溝,反映了當時筑爐技術和冶煉場景[1]。

圖5 春秋煉爐

戰(zhàn)國煉爐:該景點在戰(zhàn)國煉爐遺跡現(xiàn)場之上部,釆用現(xiàn)代建筑材料模擬展示四方塘遺址揭示戰(zhàn)國早期一座殘橢圓形冶銅爐(編號L7),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冶銅爐場景與爐子的部分結構(如圖6)[1]。

圖6 戰(zhàn)國煉爐

明代焙燒爐:四方塘遺址發(fā)現(xiàn)明代硫化銅礦石火法脫硫的焙燒爐5座。該景點在發(fā)掘四方塘遺址明代焙燒爐遺跡現(xiàn)場之上部,釆用現(xiàn)代建筑材料模擬展示其中一座長條形焙燒爐(L10)及操作坑和廢料堆積坑。焙燒爐底之東邊構建一排火門,具有自然吸風送氧的功能,反映了古人的冶礦智慧(如圖7)[4]。

圖7 明代焙燒爐

礦工墓地:四方塘遺址墓葬區(qū)共發(fā)現(xiàn)夏商周時期礦冶管理者與生產者墓葬246座[1],墓主人依時代可分為三苗后裔、商周時期揚越人、東周楚人及融于楚的揚越人。在部分墓葬現(xiàn)場上部,釆用現(xiàn)代建筑材料模擬展示墓葬5座,標志性展示墓葬118座。墓地綠茵草坪是憑悼和觀覽古代礦工冶匠的場景(如圖8)。

圖8 礦工墓地

商周采礦場:7號礦體西南側,矗立一座小型殘礦山,地下保存經考古發(fā)掘的商周時期釆礦豎(盲)井101個,平(斜)巷36條[5]。礦山東側,將設計和復原一組春秋時期的平巷和豎井,供游客穿越(如圖9)。

圖9 商周采礦場

2.礦山自然景觀名稱及文化內涵

銅草花海:在7號礦體之地表,生長著密集的銅草花(學名“海洲香薷”)。它是古人尋找銅礦的指示性植物,俗語曰:“銅草花,開紫花,哪里有銅,哪里就有它?!便~草花春天萌生,夏天蓬勃(如圖10),秋天綻放(如圖11),層層花海在風中搖曳,花香撲面,蝶舞蜂鳴,美不勝收。

圖10 夏季蓬勃的銅草花

圖11 秋天綻放的銅草花

九曲溪流:7號礦體(大巖陰山)由古代洗礦水、雨水共同沖刷,在山坡下形成彎曲的窄小的古溪(溝),經過疏浚、清淤,兩岸壘石,形成九曲溪流景觀(如圖12)。

圖12 九曲溪流

泉塘映月:7號礦體地下泉水與地表古溪(溝)來水匯合,在遺址公園東門北側形成一泓泉塘,塘底積淀九曲溪流攜帶而來的銅、金等礦物。明月映塘,清波蕩漾,是古代礦工生活、休憩之地(如圖13)。

圖13 泉塘映月

青岡櫟林:大巖陰山山腳,一片青岡櫟林英姿挺拔(如圖14)。青岡櫟木質細密堅硬,多用于古代井巷支護;用其燒制的木炭,還是古代上好的冶煉燃料[5]。

圖14 青岡櫟林

銅山滄桑:7號礦體東部,聳立一座裸露礦山的斷面,各類礦物或赤紅、或墨綠、或閃銀,讓人目睹和感知礦山的風化與重生(如圖15)[6]。

圖15 銅山滄桑

3.新建輔助景物及文化內涵

銅源廣場:銅綠山古銅礦是商周時期的礦冶遺址,其探礦、開采、冶煉、運輸?shù)借T造,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閃耀著古人的智慧與汗水。銅源廣場原為銅礦石外運的一條通道?,F(xiàn)建有6 000平方米開放性廣場和內廣場,廣場上擬營建大門樓和一座游客服務中心。廣場邊緣樹綠花艷,是游客聚集和休閑的場所。

青銅故里山川圖:這是一幅設計的《青銅故里山川圖》作品,鐫刻著青銅之都——大冶銅綠山礦區(qū)及周邊的山川風貌(如圖16),擬用銅材制作成地雕,將鑲嵌于研學作坊大門前,供人們觀瞻。

圖16 青銅故里山川圖

研學工坊:由冶鑄工坊和精工車間及輔助用房等建筑組成。其中,冶鑄工坊建筑外觀如工棚,室內可仿建一座冶煉銅爐、一座熔鑄爐、一座青銅器模范烘干爐,形成系列化的冶鑄爐子(如圖17)。東邊為精工車間,對鑄造好的青銅器粗件進行精加工。讓青少年體驗古代冶銅鑄器工序及“爐火照天地”的勞動場景,感悟古代冶匠的個中辛苦與聰明才智。

圖17 冶鑄工坊

棧橋攬勝:起伏有致的鋼結構棧橋沿著新館東側拾級而上(如圖18),向東可俯視古代礦工墓地、九曲溪流等景點,遠眺則大冶城區(qū)風光盡收眼底。

圖18 棧橋攬勝

廊橋遠眺:新館二樓西側建有高空觀景長廊橋,向西可俯瞰現(xiàn)代大露天釆礦坑等風景,亦是休閑品茗的廳堂(如圖19)。

圖19 廊橋遠眺

礦石林:7號礦體5號古代釆礦點地段,堆放一片銅綠山礦山釆集的大礦石,其造型各異。礦石中包含有銅、鐵、金、銀、云母等礦物,色彩斑斕,反映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與奧妙(如圖20)。

圖20 礦石林

思鄉(xiāng)亭:7號礦體3號點為大巖陰山最高峰,近山頂建有一座思鄉(xiāng)亭(如圖21),登高遠眺,心曠神怡。

圖21 思鄉(xiāng)亭

洪爐亭:7號礦體通往“礦工足跡”景點的人行道旁,建有一座紀念大冶建縣的洪爐亭(如圖22),是游客休閑之地。舉目北望,“天地一洪爐,舉世無雙冶”的大冶城市高樓雄姿收入眼簾。

圖22 洪爐亭

楚興亭:巖陰山腳遺址通往四方塘“礦工墓地”景點和新館的人行道旁建有一座涼亭(如圖23),既是紀念春秋時期楚成王和睦揚越、銅助楚興之處,亦是游客臨時休息的場所。

圖23 楚興亭

4.機械與礦石展示區(qū)及文化內涵

采礦機械:新館北側,展示一批銅綠山現(xiàn)代露天開采系列大型采礦機械與車輛(如圖24),包含電鏟車2臺、推土機1臺、運礦車1組、自卸運輸車3輛、灑水車1輛、發(fā)電車1輛、火車頭2輛。這些采礦機械如今已經成為難得的工業(yè)遺產。

圖24 采礦機械

銅金礦石:3塊較大的銅金礦石豎立于四方塘遺址冶爐旁,形成景點(如圖25)。礦石來自銅綠山西北桃花嘴礦區(qū)地下交接結構與塊狀構造帶,其中,最大的一塊重達5噸。礦物成分有黃銅礦、黃鐵礦、斑銅礦、磁鐵礦、金、方解石等,由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捐贈。

圖25 銅金礦石

以上已建和待建景點的文化內涵與所取景名,具有表里緊密相連的特質,可形成系列化的礦冶文化景點特色。誠然,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景點正在設計和建設之中,如銅源廣場大門樓和游客服務中心、商周釆礦場東側仿古巷道等景點正在設計,景點取名也應跟進和完善。

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從發(fā)掘、保護、利用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部分景點竣工與試運行,歷時50多年,見證了領導、專家對礦冶遺存從保護到“活化”“打卡”的認識理念轉化和進步,鑒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多重價值的唯一性,每個認識理念的產生到實踐,經歷了“肯定—否定—肯定”的循環(huán)錘煉,這次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景點取名亦然,其目的一是彌補設計和建設公園景點方面的不足;二是為了讓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聲更好地響起來、名片更好地亮起來,并為下一步設計和建設公園內的導游圖(牌)、豎立說明(標志)牌、二維碼,以及宣傳推介、導游員(講解員)引導觀眾游覽活動,講好銅綠山遺址公園的故事,推進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掛牌等提供支撐。大冶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設計和建設前后,由于受到疫情、建設資金不能及時到位等因素的影響,存在對遺址公園景點邊施工、邊修改,新增項目邊設計、邊施工等問題,這給地下文物保護、景名遴選和工程竣工等帶來一些困難。通過對過往工作問題及研究,獲得了一些啟示,筆者認為,考古遺址公園景點取名應事先融入考古遺址公園設計之中,需從源頭抓起,從關鍵環(huán)節(jié)上堵塞漏洞,完善公園特色。具體而言:一是考古遺址公園的設計者要加強與考古項目負責人溝通,吃透考古發(fā)現(xiàn)的多重價值,樹立考古公園景點品牌理念,深刻把握好所設計的考古遺址公園景點的文化內涵、表現(xiàn)形式與景物取名的關系,做到“一園一策”,突出特色;二是文物主管部門必須組織考古發(fā)掘項目負責人和文物、建筑等方面的專家,對考古遺址公園設計圖紙進行多視角的評審,完善設計施工圖,達到“一園一特色”的目標;三是建設單位要籌措好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資金,確保工程如期竣工,避免因建設資金問題而中途停工,形成“胡子工程”,導致考古遺跡的損壞;四是考古遺址公園施工期間,建設單位應聘請文物專家駐在現(xiàn)場指導和監(jiān)督,避免新建筑過度干擾地下遺存和地面原生態(tài),確保文物景點工程質量,使公園景點外觀與景名合美融洽,充滿吸引力和震撼力。

總之,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設計建設是個系統(tǒng)工程,只有各方參與者充分謀劃,群策群力,精工細作,才能建成特色品牌公園,成為人們向往的精神家園。

注 釋

① 參見2022年國家文物局組織修訂和頒布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

猜你喜歡
文化公園銅綠景點
積極推動江蘇國家文化公園立法
唯實(2022年4期)2022-05-06 03:03:22
臨沂市銀雀山兵學文化公園開園
孫子研究(2021年5期)2021-03-22 06:26:58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 就“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開展專題調研
打卡名校景點——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學景點
密洛陀文化公園游記
小主人報(2018年11期)2018-06-26 08:52:28
槲皮素改善大鼠銅綠假單胞菌肺感染
中成藥(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1
英格蘭十大怪異景點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7
共代謝基質促進銅綠假單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沒有景點 只是生活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19:52
景點個股表現(xiàn)
高阳县| 宣化县| 龙里县| 德昌县| 宁远县| 古田县| 陵川县| 浏阳市| 昭苏县| 文昌市| 贵州省| 满洲里市| 来宾市| 正宁县| 杭锦旗| 铜山县| 吉安市| 建宁县| 辽中县| 镶黄旗| 昌图县| 绿春县| 南漳县| 宝坻区| 丹寨县| 新巴尔虎左旗| 金昌市| 农安县| 富源县| 通榆县| 随州市| 本溪| 长乐市| 江达县| 密云县| 兴城市| 平度市| 栾川县| 颍上县| 普兰店市|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