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勇 王世舉 祝德永 李光輝 葛蘊飛
漯河萬邦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冷鏈物流園(一期)建設工程項目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qū)樟江路北側,規(guī)劃經四路西側,規(guī)劃總建筑面積為128326.30 m2。項目分為南、北2 個地塊,南地塊由19 棟單體建筑構成,北地塊由13 棟單體建筑構成。鑒于以往市場在臨街、首層的黃金位置,設置大面積行車屋面的批發(fā)市場不僅是現(xiàn)實需求,也成為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因此,將項目2 個地塊的單體建筑通過二層行車屋面連成整體。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漯河市規(guī)模最大、各項功能最全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對漯河市農產品市場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行車屋面附屬在每棟單體建筑的二層,與交易洽談商業(yè)區(qū)相結合,車道設計寬度為6.35 m,結構設計標高為5.76 m,結構板厚為150 mm,板底縱向和橫向均配置高強冷軋帶肋鋼筋,板頂配置高強冷軋帶肋鋼筋。行車道外側1 m 高的鋼筋混凝土欄板上裝有0.5 m 高的不銹鋼欄桿,內側是結構標高為6.02 m 的交易洽談商業(yè)區(qū)。
行車屋面建筑構造如下:第1,清理干凈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第2,采用20 mm 厚1 : 2.5 水泥砂漿找平;第3,鋪設1.2 mm+1.2 mm 厚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1.3 mm 厚聚合物水泥粘結料;第4,鋪設最薄處約190 mm 厚的C25 細石混凝土,內配Φ4 mm、間距100 mm 的雙向鋼筋網(wǎng)片,表面可撒5 kg/m2的金剛砂。
另外,在每棟單體建筑的行車道中間設置鋼制伸縮縫,并滿足長距離屋面行車道伸縮縫的規(guī)范要求。
本項目行車屋面將南、北地塊的單體建筑連成整體,一層地面主要用于重載車輛的行駛,二層行車屋面用于小型載貨車輛的行駛,整體形成雙層、環(huán)形交通網(wǎng)絡,緩解了批發(fā)市場的交通壓力,提高了通行效率。
從行車功能上來看,首先行車道的縱向和橫向標高要滿足車輛的正常行駛需求,其次要保證面層的耐磨性,最后還要考慮面層的平整度以確保行車的平順和舒適。同時,行車道要具備排水和防滲漏等功能[1]。
行車屋面質量的影響因素包括5個方面:第1,行車道結構混凝土澆筑時要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振搗、養(yǎng)護要到位,避免造成結構層開裂而出現(xiàn)滲水、漏水現(xiàn)象。另外,在行車道的欄板上設置防水凹槽便于防水層收口固定,這也是避免滲漏的關鍵。第2,行車道伸縮縫蓋板的安裝,關系到結構的沉降、收縮和行車道排水等。第3,水泥砂漿找平層是丙綸防水卷材質量的保證。基層凹凸不平會造成防水空鼓,進而破壞丙綸防水層,影響防水質量。第4,丙綸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是避免屋面滲漏的關鍵。第5,精準控制耐磨地坪的坡度,避免積水或排水不暢 ;準確設置頂部鋼筋網(wǎng)片,防止鋼筋網(wǎng)片的保護層過大而起不到防開裂的作用;面層金剛砂的撒布是面層耐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屋面不出現(xiàn)裂縫、面層分縫留置也是質量控制的重要一環(huán)[2]。
由此可見,每一道工序都對行車屋面的施工質量有較大的影響,在施工中想要保證行車屋面的施工質量,必須嚴格把控每一道工序的施工細節(jié)和質量。
行車道結構混凝土澆筑和相鄰洽談區(qū)樓板同屬二層樓板,其高差為260 mm,為了防止行車道屋面出現(xiàn)滲漏,外側1 m 高的混凝土欄板也要同時澆筑??刂苹炷翝仓|量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作,不僅要控制現(xiàn)場澆筑、振搗、養(yǎng)護等工序,更要深入各個環(huán)節(jié)。為了確保混凝土的供應和澆筑質量,項目需要針對行車道混凝土澆筑制定專門的控制體系。
首先,把控混凝土的供應源頭。項目要嚴格把關商混站的入圍和選用,建立把關臺賬,通過考察質量管理體系、試驗能力、試驗設施、計量管理、原材料進場質量驗收管理和儲存管理等,最終確定選用的商混站。
其次,澆筑前收集本次澆筑所使用的商品混凝土相關資料,要求以檢驗批次為單位,每批次混凝土的開盤鑒定等資料隨首車配帶,沒有資料嚴禁收貨,以此來控制混凝土的原材和拌合質量。同時,在現(xiàn)場進行坍落度實驗,嚴禁使用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再次,澆筑過程中必須實施旁站管理。派專人監(jiān)管澆筑過程,澆筑時嚴禁私自向混凝土中加水,避免混凝土出現(xiàn)離析或后期強度不足的現(xiàn)象。若出現(xiàn)混凝土坍落度不滿足要求的情況,要及時聯(lián)系供應方解決,嚴禁私自處理?;炷翝仓r,先按圖紙標高將混凝土大致鋪平,再使用振搗棒振搗混凝土,做到既不漏振也不過振。在邊角處應加密振搗,確保振搗到位。振搗移動間距應該控制在振搗半徑的1.5 倍以內,使混凝土密實結合,避免出現(xiàn)蜂窩麻面現(xiàn)象。
最后,收面要采用二次收面的方式?;炷琳駬v完成后進行第1 次收面,在初凝后終凝前進行第2 次收面,抹平壓光,避免混凝土面開裂[3]。
澆筑完成后應及時、持續(xù)地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 d,養(yǎng)護期內行車道混凝土表面應保持濕潤狀態(tài)。要求施工單位留存帶水印的養(yǎng)護照片,從而保證養(yǎng)護到位,提高混凝土強度,防止開裂[4]。
項目采用梳齒型鋼蓋板作為二層行車道的伸縮縫蓋板,沿行車道縱向平均每隔60 m 設置1 道,與二層行車道預留的鋼筋焊接固定。蓋板的質量控制要點主要為安裝坡度和節(jié)點排水構造。行車道的縱向、橫向都需找坡,因此伸縮縫蓋板的安裝要同時考慮縱向和橫向的坡度,確保安裝完成后與行車道完成面平順銜接,避免行車不平順甚至出現(xiàn)“橋頭跳車”的現(xiàn)象。在鋼蓋板安裝前,應根據(jù)坡度深化圖紙準確標出鋼蓋板的控制標高,作為安裝控制依據(jù)。對于鋼蓋板位置滲漏問題,可以在鋼蓋板下部設置不銹鋼水槽,通過導流槽將滲漏和引流的雨水導流至豎向排水管。
水泥砂漿找平層的施工主要控制基層處理和細部節(jié)點處理?;鶎犹幚頃r,要將行車道結構面上的雜物和各工序穿插施工對基層造成的污染清理干凈。水泥砂漿找平層施工過程中,陰陽角部位要抹成圓弧形,確保防水層與基層緊密結合,避免空鼓損壞防水層。另外,行車道欄板防水凹槽內也要施工找平層,便于固定防水層,避免損壞。
丙綸防水層的施工要點是卷材鋪貼。丙綸防水卷材施工的環(huán)境溫度不宜低于5 ℃,施工前注意查看天氣情況,避免雨天施工。在變形縫、水落口、出屋面管道、陰陽角等處應鋪設卷材加強層,進行特殊部位處理。附加層采用400 g 丙綸,長度應不少于500 mm,平面及立面各為250 mm。第1 層卷材施工完成后,應在卷材上攤鋪1.3 mm 厚聚合物水泥粘結料,按照同樣的方法鋪貼第2 層卷材,上下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
同時,應將防水卷材上翻至防水壓槽,采取固定措施,釘壓應牢固,密封應嚴密,防止卷材開口、脫落。防水層施工完成后及時驗收并進行蓄水試驗,不得碾壓及與尖銳物直接接觸,避免卷材破損。丙綸防水層施工驗收合格后,對防水層進行覆蓋保護[5]。
行車道混凝土耐磨地坪施工是行車道屋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針對帶有坡度的大面積金剛砂地坪,需采取合適的施工方法,以確保坡度與平整度。同時,需要重點控制防開裂鋼筋網(wǎng)片的位置和金剛砂的用量及撒布的均勻性。
4.5.1 施工方法
采用分段施工、分段找坡、分段跳倉澆筑的施工方法,確保大面積帶坡度屋面的施工質量控制,按照分塊規(guī)劃、隔塊施工、分層澆筑、整體成型的原則,根據(jù)事先深化的分倉深化圖進行跳倉循環(huán)施工。相鄰兩段間隔時間不少于7 d,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初期部分溫差收縮產生不規(guī)則裂縫。根據(jù)單體屋面圖紙,在分倉部位支設鋼模,按照坡度要求換算內外部模板標高,確保坡度符合要求。鋼模先臨時固定,等帶線調直鋼模并復核鋼模標高后,再最終固定。同時,在其他部位彈線,特別是水落口部位,彈控制線保證混凝土面層標高。由于分倉澆筑施工面積較大,為更加精確地控制坡度,在鋼模與中間臨時設置的方鋼管之間架設鋼滾筒作為初步找平工具,在滾筒找平后,利用振平尺進行精平。局部邊角處由專人進行人工整平,保證地坪的平整度。
精平具體操作如下:第1,澆筑混凝土初平后,由專職負責收面的工人配備3 m 長的水平刮尺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刮杠刮平后,立即用木抹子搓平,由內向外操作,并隨時用靠尺檢查其平整度。以房間為單位重復進行“找平—測量—找平—復測”,直至誤差值在5 mm 以內。第2,施工時激光水平儀的位置不得隨意擺放,否則易引起誤差,可在相關區(qū)域中間放置一塊預制混凝土墊塊。第3,局部無法使用部位采用一前一后兩次刮杠找平,保證平整度符合要求。
4.5.2 鋼筋網(wǎng)片施工質量控制
鋼筋網(wǎng)片的設置非常關鍵。耐磨地坪設計厚度最薄處為190 mm,坡度為縱向0.8%、橫向0.5%,因此地坪最厚處約為240 mm。鋼筋網(wǎng)片需設置在距離面層50 mm 的位置,才能達到防止耐磨地坪開裂的效果。若鋼筋網(wǎng)片與面層距離過大,則起不到防開裂的作用;若鋼筋網(wǎng)片與面層距離過小,則容易在澆筑過程中被踩踏破壞,同樣影響防開裂效果。
經過分析,確定采用后設置鋼筋網(wǎng)片的方法,即先澆筑一部分混凝土至預設鋼筋網(wǎng)片的位置,在混凝土初凝前放置鋼筋網(wǎng)片,再澆筑剩余的混凝土并進行找平。施工過程中既要保證坡度又要保證平整度,坡度采用分段支設、分段找坡保證,平整度采用滾筒找平保證。先利用控制線、鋼筋插釬檢測厚度初步找坡,再利用振平尺精平,局部邊角處由專人鏝刀整平,保證面層的平整度。
4.5.3 金剛砂施工質量控制
金剛砂撒布是確保行車道屋面耐磨性能的關鍵,因此金剛砂的用量和撒布的均勻性至關重要。撒布時,要在現(xiàn)場設置電子秤,嚴格按照5 kg/m2的用量進行。此過程中,根據(jù)分區(qū)面積均勻撒布并及時打磨成型[6]。
要保證面層的觀感、質量和成型效果,關鍵是控制金剛砂撒料時間以及兩次撒料的作業(yè)安排,可根據(jù)耐磨骨料與混凝土的粘結與剝離情況以及混凝土的水化反應速度綜合判斷,防止混凝土陷腳或者與骨料結合困難,適時調整撒布時間,保證成型質量。在混凝土整平、初凝后,腳踩混凝土有淺腳印痕跡時,即可開始撒布耐磨材料。耐磨骨料分兩次播撒,用料比例分別為65%、35%。前期混凝土硬化較快的各邊角部位先行均勻撒布,并讓工人用抹子人工壓抹。
混凝土表面硬化至指壓稍有下陷時,撒布第一次耐磨骨料,待耐磨材料呈現(xiàn)濕潤狀態(tài)再用磨光機碾磨作業(yè)。磨光機的轉速及角度應視硬化情況調整,使耐磨骨料與基層混凝土充分黏合。待耐磨骨料硬化約1.5 h 后,開始第2 次撒布金剛砂。先用激光水平儀或者刮杠測量水平度,并調整局部不平部位。第2次撒布方向垂直于第1次,且第二次撒布量為全部用量的35%。第2 次撒布金剛砂材料后,30 min 內抹平、磨光,并重復磨光機作業(yè)。磨光機作業(yè)時應縱橫向交錯進行3 次以上,均勻有序。耐磨層顏色加深、地面開始變亮、用手指按壓地面無壓痕出現(xiàn)時,或者僅稍有指痕、手指有濕潤感時,停止磨光。局部抹光機作業(yè)后,面層的抹紋比較凌亂,為了消除抹紋,采用薄鋼抹子對面層進行有序、同向的人工抹壓,完成修飾工序。
4.5.4 面層切縫施工質量控制
金剛砂面層施工完成,均應設置縱、橫向縮縫,并控制好切縫時間及切縫間距。在金剛砂地坪施工前,對面層進行分倉縫及切割縫的圖紙深化,需按照柱間距合理深化切縫間距,以4 ~6 m 間距為宜,并將施工方案及深化圖報各方審核。審核通過后,對施工隊伍進行技術交底,必須著重強調彈線、深度、位置等切縫注意事項。夏天切縫時間控制在地坪面層施工完畢后24 h 內,根據(jù)切縫深化圖進行定位,用墨斗彈線,保證切縫順直度。切縫采用圓盤切割機,要控制好切縫速度,以保證切縫深度及直度,切縫深度宜為混凝土厚度的1/3。如若圓盤切割機在柱邊無法切到,則應采用人工補切。
綜上所述,本文在二層行車屋面施工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通過優(yōu)化屋面伸縮縫以及大面積金剛砂地面各構造層抗?jié)B抗裂施工,提高屋面成型質量和使用效果,解決行車屋面開裂、滲漏等突出質量隱患,達到抗?jié)B抗裂的施工效果,形成一套成熟可靠的大面積行車屋面綜合技術成果,確保施工質量的穩(wěn)定和優(yōu)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從各個環(huán)節(jié)著手,嚴格執(zhí)行工藝流程,確保每個步驟都按照規(guī)范和要求進行。
同時,注重施工中的細節(jié)管理,嚴格履行工序交接手續(xù)并做好記錄,確保施工過程的連續(xù)性和流程性。通過“自檢、互檢、專檢”的三檢制度,對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多重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糾正,保證施工質量全面可控。通過一系列努力和改進,成功控制了二層行車屋面的施工質量,使其完全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的要求,為城市交通的高效運行和批發(fā)市場交通壓力的緩解做出了積極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