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斌
內(nèi)容提要:《雪山大地》借助兒子的口吻為扎根在高原的“父輩們”樹碑立傳,同時也是偉大的父輩們用生命寫下的一部蕩氣回腸的創(chuàng)業(yè)史。小說極盡虔誠的敘述姿態(tài)讓我們看到了極具奉獻與犧牲精神的父親母親,亦使整個文本呈現(xiàn)出濃郁的浪漫的理想主義色彩。作家所張揚的“理想主義”,為他的作品賦予了一種宏闊的張力,就像雪山回應(yīng)大海,讓我們聽到了叩擊心靈的寂靜之聲。
關(guān)鍵詞:雪山大地 理想主義 凡間英雄 好藏族人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大概這是詩人艾青最為膾炙人口的詩句,正像該詩題目所說《我愛這土地》,人們通常都會熱愛自己的故鄉(xiāng),而詩人作家往往更具有濃重的戀地情結(jié),他們不厭其煩地書寫著基于某一地域的前塵往事或美麗鄉(xiāng)愁,把一個“郵票大小的地方”變成了引人矚目的文學空間。楊志軍無疑也是這樣一位非常熱愛故土家園的“戀地”作家——他的幾乎所有作品都在書寫自己生活的地方:假如他不曾在青海度過半生,大概就沒有《無人區(qū)》《環(huán)湖崩潰》《大悲原》《藏獒》《伏藏》《三江源的扎西德勒》《巴顏喀拉山的孩子》等荒原、藏地系列,假如他后來不曾定居山東青島,或許我們也看不到《你是我的狂想曲》《最后的農(nóng)民工》這類青島故事。西北高原和沿海都市已經(jīng)成為楊志軍最具標志性的敘事場域,這兩種極具反差的地理環(huán)境之所以能讓他縱筆馳騁,當然與作家的生命歷程密切相關(guān),正因有了由西北到沿海的空間跨越,他的作品似乎天然地產(chǎn)生了一種宏闊的張力,就像雪山回應(yīng)大海,讓我們聽到了叩擊心靈的寂靜之聲。
具體到《雪山大地》,這部剛剛榮獲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僅看題目即可知道,楊志軍依舊在續(xù)寫他的藏地詩篇,接著只看正文第一句話,又會發(fā)現(xiàn),他仍舊是在講述父輩的故事:他要汲取“生活的原色”為扎根在高原的“父輩們”樹碑立傳?!堆┥酱蟮亍分械臐h族干部“強巴”,既是敘述人的“父親”,是小說的主人公,更是在作者的高原故鄉(xiāng)巍然屹立的靈魂人物。他與《藏獒》中所寫的父親“漢扎西”構(gòu)成了互為映襯的鏡像關(guān)系,也是作家對其“父輩”給予的更深層次的挖掘和塑造。楊志軍自言:“我是天生的理想主義者,這個不可救藥,所以,我也比較喜歡寫這種氣質(zhì)的作品。”a他還把《雪山大地》與另兩部作品合稱為“理想主義三部曲”,讓“理想主義”的光芒穿透紙背,與點點星辰同明相照。足可見“理想主義”之于他,并非只是一種凌虛高蹈的個人姿態(tài),而是一種踏踏實實的創(chuàng)作追求,他以《雪山大地》書寫父輩的生命史,更以父輩們“永不放棄的愛念”回答了“人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稱其為‘人?!?/p>
一、“我”與父輩們的神話世界
“我想我已退休,不再是校長,有的是時間,為什么不寫出來呢?”b這是《雪山大地》最后一句話。因此,從開頭第一句話“父親住進桑杰家的帳房純屬偶然”c開始,整個小說文本都可看作“我”(江洋)的回憶錄:回憶“我”的父親母親、姥爺姥姥以及“我”和同輩們——前后三代人——經(jīng)歷的時代發(fā)展和“山鄉(xiāng)巨變”。若按照江洋正常的退休年齡推算,小說起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大概跨越了半個多世紀。在五十多年的時間里,以三江源地區(qū)所在地玉樹藏族自治州為地理原型的阿尼瑪卿州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里原本是藏族頭人角巴德吉所屬的沁多部落,雖然經(jīng)過社會主義改造,直接由部落變成了人民公社,但是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幾乎都還停留在原始的游牧時代,以父親為代表的“紅漢人”(第一批黨政干部),就是在這樣一個原始部落開啟了一代人的“創(chuàng)世紀”。他們建起了第一所學校、第一所醫(yī)院,開辦了第一家商店、第一家超市,蓋出了第一座樓房,讓牧民變成了市民,不僅吃上了蔬菜,跳起了廣場舞,而且用上了煤氣、電腦、智能手機,讓他們趕上了被落下二十年都不止的現(xiàn)代化進程,直接進入了與內(nèi)地人同步的“神話世界”——原本貧窮落后的阿尼瑪卿草原成了“中國最美草原”,三代人接力營建的沁多城成了“高原最佳景觀城市”,“父輩們”靠著樸素的信念和“愛的速度”,開創(chuàng)了天堂一般的“理想國”。所以,從故事層面上看,《雪山大地》完全可以概括為一部創(chuàng)城記,同時也是偉大的父輩們用生命寫下的一部蕩氣回腸的創(chuàng)業(yè)史。
如果把《雪山大地》看作一部虛構(gòu)的史傳,那么它的傳主就是強巴,與雪山大地同在的漢族干部強巴支撐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強巴傳”。所以,這部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作品主人公并不是“我”,而是“我”的父親強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雪山大地》延續(xù)了《藏獒》所采用的全知型第一人稱,在“我”講述父輩們的故事時,往往突破了第一人稱的視角限制,把“我”變成了無所不知的說書人。因此小說中的“我”不像《堂·吉訶德》中的“我”那樣只是單純的敘述者或作者的代言人,也不像《孔乙己》中的“我”那樣只是一個起到穿針引線作用的影子人物,《雪山大地》中的“我”是作為主人公的兒子、作為一個配角,講述作為主角的父親的一切。這樣,就把父親放置到了相對客觀的全知視角中,既弱化了“我”的主觀色彩,突顯了“父親”作為一號人物的重要地位,又讓敘述者保持一種本然的回憶狀態(tài),以后知后覺的方式獲得言說的自由。作為兒子對父輩的回憶,小說的敘事語態(tài)盡顯謙卑和虔誠,表達了對父輩一代的緬懷和崇敬。這種假托于兒子的敘事姿態(tài),讓我們看到了有如圣徒圣女的父親母親,亦使整個文本呈現(xiàn)出濃郁的頌圣色彩。再加上前置于每一章開頭以及夾雜在文本中的大量頌詩,更是這種頌圣體的直觀表現(xiàn)。在風也唱著“扎西德勒”的頌圣氛圍中,作家筆下的“雪山大地”便是護佑天下蒼生的神性空間,父輩們注定了要抵御蠻荒走向一個幾無瑕疵的神話世界。
二、“好藏族人”
盡管小說刻意淡化、簡化甚至模糊了半個多世紀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有時只用“在那個艱難苦澀的歲月里”d、“這是一段荒涼的歲月”e來籠統(tǒng)帶過,但是父輩們遭遇的一場場苦難卻是無法回避的。所以《雪山大地》的背景就不只是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原因造成的貧窮落后,更有接踵而至的“不可抗力”帶來的苦難時世,父輩們的命運注定要和這樣的現(xiàn)實膠著在一起,不得不受其牽累、戧害,又不得不與之周旋、對抗,哪怕最終成了無辜的替罪羊,成了自身難保的“泥菩薩”,也要做一個“真正的藏族人”。按照草原上的習慣,“好藏族人”是正面的褒獎,“不是藏族人”則是負面的貶抑。小說里的父親剛一出場的時候,不僅說得一口流利的藏話,“連表情都成了地道的藏族人”。這位“吃糌粑已經(jīng)吃了好幾年”,“藏化”得和藏族人沒什么兩樣的漢人干部,只是缺了個藏族人的名字。所以,原為部落“頭人”的公社主任角巴,為他取了一個藏名,叫強巴。小說主人公“我”父親——從此就以強巴為名。通過后文可知,小說的敘述人“我”叫江洋,但是父親的原名,甚至姓氏,從未出現(xiàn),他認同了這個尊貴的藏族名字,至死都叫強巴。
藏語中的強巴,指的是藏傳佛教中的強巴佛(漢地佛教中的彌勒佛)。梵文“彌勒”意譯即為慈氏、慈愛。正因如此,當父親接受了“強巴”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意味著接受了藏族人角巴對他寄予的厚望,讓他一輩子都是心存慈悲的“好藏族人”。所以,強巴的一生也可以說是致力于做一個“好藏族人”的一生:在角巴成為替罪羊面臨牢獄之災的時候,他挺身而出代為受過,哪怕是受了處分丟了官職;在陷害過他的老才讓命懸一線時,他又不計前嫌,先后兩次救其性命;在老才讓恩將仇報,制造了牽連多人的“強巴案”時,他卻自投羅網(wǎng),主動充當了負刑下獄的“首犯”;而在參與保護草原生態(tài)、推動城市建設(shè)等有利于民生大計的決策部署的時候,他還能主動團結(jié)老才讓,把好事辦好。這位彌勒佛一樣的“藏族人”,從一開始到牧區(qū)蹲點,到后來實行“大包干”帶領(lǐng)牧民致富,最后又致力于環(huán)境保護,要把變壞的草原變回去,不管是當干部,當校長,還是做牧民、做商人,好像,他傾其一生,只是要做一個“好藏族人”,好像,他就是為雪山大地而生的。在他臨死前,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在心里敬畏雪山大地,跟朝拜是一個樣子的,所以不光是今天,我時時刻刻都在朝拜,說到底,工作就是朝拜,需要虔誠,還需要一絲不茍?!眆這是強巴阿爸不經(jīng)意留下的遺言,他就死在把工作當朝拜的路上:“坐下來的父親再也沒有起來,直到幾分鐘后離世而去,都還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望著圣潔的雪山?!眊活著“一絲不茍”,死也“端端正正”,這位“好藏族人”無愧于強巴這個未來佛的名字,他把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雪山大地。
再來看“我”母親,苗醫(yī)生。這位省醫(yī)院的女曼巴,來到缺醫(yī)少藥的藏區(qū)縣城,從無到有把機關(guān)診所擴建成了縣醫(yī)院,還要到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別離山創(chuàng)辦麻風病醫(yī)療所,結(jié)果反被誣為“投機倒把”,父親強巴獲刑入獄,苗醫(yī)生也成了逃犯,只好躲進與世隔絕的醫(yī)療所,專心救治被遺棄的麻風病人。雖然后來冤案得到平反,苗醫(yī)生卻沒能重獲自由——她也染上了麻風病菌,最終死在了親手創(chuàng)建的醫(yī)療所。醫(yī)術(shù)高明的苗醫(yī)生,一向被牧民當作“活菩薩”,她和強巴一樣,的確堪稱救苦救難的“菩薩”,最后也如強巴一樣,把生命獻給了她所致力的“工作”。無疑,苗醫(yī)生也是無愧于雪山大地的“好藏族人”。
至于土生土長的藏族人角巴德吉——小說中干脆非常直白地說他“古道熱腸,肝膽照人”——當然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藏族人”。他原本是沁多部落的世襲頭人,解放后不但順應(yīng)政策主動把部落改造成了公社,而且善于發(fā)揮進步頭人的影響力,屢屢?guī)椭鴱姲徒鈶n困,渡難關(guān),無論是辦學校、搞經(jīng)營,還是建醫(yī)院、護草原,都有他出錢出力想辦法,強巴之所以做成好多不易做成的事,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角巴的功勞。這一個重情重義、顧全大局的“好藏族人”,最終也被雪山大地收走了——為了給陷于風雪的牧人探路,他掉進了深不見底的雪淵。
此外,才讓哥哥也是作家著力塑造的“好藏族人”之一。這個藏民后代被強巴阿爸收養(yǎng)后便離開了牧區(qū),在城市長大,并到美國留學,后又回來擔任副市長,效力于強巴阿爸的建城搬遷計劃。可惜就在即將大功告成之際,他卻猝死在辦公室里——死于黎明。就像角巴爺爺、強巴阿爸和苗苗阿媽一樣,第三代“好藏族人”才讓哥哥也以最后的犧牲回報了雪山大地。就像小說所寫,三代人前赴后繼留下的精神資源已經(jīng)“變成了空氣,變成了雨露,變成了花朵的種子,播撒在了人們的心里,年年月月都在綻放?!県大概,這也是作家苦心營造的一種“理想主義”。
如果再加上為救強巴而死的賽毛(桑杰的妻子,才讓的生母),為了保育院的孩子被狼吃掉的姜毛(角巴的妻子),在火災中為救人而死的央金(角巴的二女兒),為大家操勞一生最終走失的姥姥,以及差不多裸捐出了全部積蓄的桑杰阿爸和卓瑪阿媽(角巴的大女兒),以強巴和角巴為代表的漢藏兩家人無疑構(gòu)成了“好藏族人”的巨幅群像,即使不算走失的姥姥,這兩家三代人先后竟有六人不幸罹難犧牲,他們生生死死都像雪山大地一樣圣潔,他們就是雪山大地最完美的象征。
綜上可見,為了表現(xiàn)“好藏族人”之好,《雪山大地》極力塑造了一批大公無私、不畏犧牲的凡間英雄,在敘述者不吝贊美的浪漫回憶中,“父輩們”幾乎就是神話一樣的存在,即便他們沒有說過什么豪言壯語,沒有超凡脫俗的過人之處,卻都像登上了以雪山大地為背景的神圣舞臺,似乎每個人的動作對白都表現(xiàn)得無可挑剔,哪怕他們不經(jīng)意揚起了塵埃,那塵埃也會自帶光芒?!堆┥酱蟮亍肪瓦@樣寫成了一部凡人神話,作家所謂的理想主義,大概就是這樣: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奈何而勇猛前行。
三、老才讓和盜馬賊之歌
《雪山大地》可以說是一部“好藏族人傳”,不過也有個別次要人物“不是藏族人”。比如一直和強巴作對的老才讓,強巴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卻幾次三番痛下黑手,甚至把強巴送進了監(jiān)獄。在小說的前半部,這位藏族干部依仗手中的權(quán)力排除異己、尋私謀利,完全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反面”人物,簡直“不是藏族人”,但是到了小說后半部,這個原本大肆破壞草原生態(tài)的人,卻和強巴走到了一起,轉(zhuǎn)而變成了保護草原的人,最后終于和眾多對手、政敵和解,甚至把酒言歡?!安皇遣刈迦恕钡睦喜抛?,似乎也在雪山大地的感召下轉(zhuǎn)化成了“好藏族人”?;蛟S小說有意回避了具體的政治背景,所以從人物的行為看,老才讓的許多表現(xiàn)都顯得莫名其妙,好像前半生只是為了壞而壞,后半生又為了好而好,這樣一個本來可能更復雜的人物,最終成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兩面人。
再如盜馬賊秋吉,不僅是令人痛恨的強盜,還是背負了三條人命的殺人犯,這種死有余辜的壞蛋當然“不是藏族人”。可是老才讓卻將他保護起來,因為他不光有探尋金礦的本事,還能馴出黑妖馬,把牧民的馬匹引誘得不知所蹤。尤其可恨的是,他還盜走了草原上最好的馬——日尕,它是強巴最為鐘愛的坐騎。但是這樣一個壞人,最后卻做了一件有“功德”的大事:他培養(yǎng)妖馬,引誘日尕,再讓日尕領(lǐng)著馬群去往不為人知的宗宗盆地,竟是為了保護阿尼瑪卿草原,使牧民們不再養(yǎng)馬為患。對于這件“功德”,強巴亦為認同,但是他的殺人之罪卻是無法抹除的。小說沒有把他寫成嗜血的惡魔,而是揭出了他殺人的原由:因為那家人想要圖財害命,他才把毒酒倒到了對方碗里。當然這只是他自己的說辭,不過從他最后的自殺,多少也能看出這個強盜身上或許還存有“好藏族人”的成分。盜馬賊喝多酒時唱了幾句歌:
我偷拿搶奪的禍害人知道,
我半夜三更的憐憫天知道,
我是夾巴窩里出色的強盜,
我也曾祈求雪山大地關(guān)照。i
這個過場人物盡管微不足道,卻有可能是小說中最接近真相的人。也只有在講述一個人所不齒的盜馬賊的時候,敘述者才可能放下頌圣的負擔,在雪山大地的背影里發(fā)現(xiàn)生動的顏色。
最后再引述一段話:
人身上最難懂的就是臉上橫七豎八的皺紋,但是父親的皺紋我們都懂,那是跟雪山和草原一樣自然而然的褶子,是為了母親為了所有人的刻痕,是“人”的標記。j
這部近六十萬字的小說大概就是為了寫好一個“人”字,作家把這個“人”字寫到了雪山大地的褶皺里,寫到了故土家園的歷史記憶中。為什么這個“人”字如此巍峨如此肅穆?因為偉大的父輩們永遠站在高原之巔。
注釋:
a張嘉:《楊志軍:人要有“翅膀”,才可能破土而出》,《北京青年報》2023年03月07日。
bcdefghij楊志軍:《雪山大地》,作家出版社2022年版,第672頁,第2頁,第39頁,第267頁,第658頁,第658頁,第672頁,第608頁,第6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