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秦簡中的“ 壻” 字

2023-11-05 18:15:12野原將揮
出土文獻(xiàn) 2023年2期
關(guān)鍵詞:音變古音秦簡

野原將揮

摘要:秦簡中的“揖”字表示{壻}。在戰(zhàn)國竹簡中,“足”和“疋”混而不分。一般認(rèn)為此字中的“口”并非“口”字而是“疋”字的省形。然而,從字音的演變來看,筆者認(rèn)為“口”為“疋”的省形之說并不妥當(dāng)?!墩f文》的說解、中古音和方言讀音均顯示“揖(壻)”來源于上古的緝部。

關(guān)鍵詞:秦簡揖壻上古音

一、秦簡中的“贅壻”

睡虎地秦簡、岳麓秦簡習(xí)見“贅壻”一詞,寫作“贅揖”。睡虎地秦簡整理者指出:“贅壻,一種身分低的貧苦人民,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稘h書·賈誼傳》說秦人‘家貧子壯則出贅,事實上贅壻不限于秦,例如淳于髡就是‘齊之贅壻,漢代七科謫戍中也有贅壻?!稘h書·嚴(yán)助傳》:‘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注引如淳云:‘淮南俗賣子與人作奴,名曰贅子,三年不能贖,遂為奴婢。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贅下字認(rèn)為:‘贅而不贖,主家配以女,則謂之贅壻?!雹僭缆辞睾喺硇〗M指出:“秦漢時期,壯年男子家貧入贅女家為壻者,其社會地位低賤?!雹?/p>

就“贅壻”的身分,學(xué)者之間還存在些不同的意見,③但是,根據(jù)上下文,“贅揖”讀為“贅壻”應(yīng)該沒有問題?!耙尽敝稳绫?所示,右部可以分析為兩部分,上部從“口”,下部從“耳”,可視為“咠”字。但我們難以判斷左部所從是“士”還是“土”。據(jù)《說文》,左部該是“士”。④將此字隸定為“揖”是妥當(dāng)?shù)?。此外,董珊先生也舉了武威漢簡的“聟”等有關(guān)字形,可參看。⑤

不過,從語音的角度來講,“揖”讀為“壻”從聲符看難以解釋。關(guān)于“揖”的聲符,至少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疋”省聲,另一種是“咠”聲。值得關(guān)注的是《說文》的說解,許慎認(rèn)為“壻”從胥聲,但其讀音卻與“細(xì)”同?!凹?xì)”上古屬于脂部,①與魚部的“胥”完全沒有關(guān)系。那么,“揖”的聲符到底是“胥(疋)”還是“咠”?下面我們討論一下“胥”省聲說和“咠”聲說。

二、“疋”省聲說:“疋”與“足”的混淆

在古文字中,“足”和“疋”是一字分化的同源字。湯余惠先生指出:“古文字中的‘足和‘疋,字形相似,字義相同,字音相近,因此時常互用?!瓘墓盼淖值膶嶋H來看,‘楚字甲骨文、金文并從‘足,小篆變?yōu)閺摹?,便是‘足、‘疋互用的一個例證。”②何琳儀先生也指出:“足,甲骨文作(類纂0883)。下從止(趾之初文),上象脛肉之形(或說象踝骨之形)。借體象形。金文作(免簋)。戰(zhàn)國文字足與疋始分化。疋作、,承襲金文。足作、、、,上從口形與疋有別。故足、疋一字之分化?!S慎所謂疋字‘亦以為足字,反映戰(zhàn)國文字疋、足偶而相混的現(xiàn)象,……不過戰(zhàn)國文字疋、足形體大多涇渭分明?!雹倏梢姡榜狻迸c“足”到了戰(zhàn)國時期才開始分化。

目前,學(xué)者一般把“揖”當(dāng)作“壻”的異體字(“胥”省聲)。如黃德寬先生把“壻”字收錄在心紐疋聲組,歸為魚部字。②

睡虎地秦簡和岳麓秦簡的“揖”右上部的確是“口”形。若“疋”省聲說成立的話,右上部的“口”應(yīng)該是“足”或“疋”的省形。在燕系璽印中,習(xí)見“”字。表2例8“”的右上部“疋”已發(fā)生簡化而變?yōu)椤翱凇毙危ú皇且话愕摹翱凇弊?,短橫應(yīng)該是“止”?。孩?/p>

雖然燕系“”字的右上部已開始變?yōu)椤翱凇弊中?,但此部分仍表示“疋”。因此,可以推測秦簡中的“揖”也經(jīng)過同樣的簡化:右上變?yōu)椤翱凇毙危ㄗ蟛俊笆俊庇锌赡軄碓从凇榜狻钡南虏浚?。若采用“疋”省聲說,秦簡中的“揖”字似應(yīng)隸定為“”。

我們還要考慮的是“耳”字。對比秦簡中的“耳”和“取”字(表3),“揖”的右下部無疑是“耳”字。

有趣的是“耳”的豎筆方向。單字“耳”(例9、10)的豎筆是往右下寫的。而“取”字右部有“又”旁,所以例11—14的“耳”旁豎筆是往左下寫的,此時“耳”形有點像“月”字(9睡乙28貳、岳麓壹·質(zhì)0575)。而秦簡“揖”字的“耳”旁豎筆是往右下寫的,與“月”字完全不同。從這一點來講,“揖”和“胥”相差甚遠(yuǎn)。①

三、“咠”聲說:以字音為例

如上所示,從字形來講,“疋”省聲說或許是妥當(dāng)?shù)模ā岸弊钟悬c問題)。但是我們還要考慮“揖”和“壻”的字音。許慎一方面說從“胥聲”(魚部),另一方面說“讀與細(xì)同”,他似乎認(rèn)為“壻”不該屬于魚部,而是與“細(xì)”同音。實際上,“壻”和“細(xì)”的中古音同屬蟹攝齊韻開口四等心母。中古齊韻不可能來源于上古的魚部。另外,方言中“細(xì)”與“壻”往往同音,如表4:②

在上述方言中,“細(xì)”與“壻”大多同音(其原因是中古音相同),而北京、西安等地(包括普通話)的讀音[Gy5]應(yīng)該說是例外(與“胥”讀音相近)。③此例外讀音也許是“壻”字所從“胥”旁的讀音引起的。另一種可能性是同化,即“女壻”的“女”的元音影響到后字的元音。④無論如何,“壻”原來不是撮口呼而是開口呼。不妨參考閩語中的“壻”字音(表5):

可見,《說文》的說解、中古音和方言都不支持“疋”省聲說。因此,筆者認(rèn)為“揖(壻)”原是“咠”聲字,即上古音緝部的*-訓(xùn)ps或*-ips。雖然上古的緝部變?yōu)橹泄乓酏R韻去聲的例子不多,但是按照秦簡的字形、《說文》、中古音和方言等材料,“揖(壻)”只能來源于緝部。“揖(壻)”和“細(xì)”的音變?nèi)绫?所示。中古音之前(大概后漢時),“揖(壻)”與“細(xì)”已開始合流。但我們難以判斷“揖(壻)”應(yīng)歸為*-訓(xùn)ps還是*-ips。

若“揖(壻)”歸為*-訓(xùn)ps,其音變與“逮”和“棣”平行。②《廣韻》“逮”有兩種讀音,一為咍韻去聲(代韻,徒戴切),另一為齊韻去聲(霽韻,特計切)。這兩種讀音在意義上沒有區(qū)別,應(yīng)該反映的是不同方言的兩種讀音(表7中的a方言和b方言)。③“揖(壻)”的音變恐怕是與“逮b”的音變平行的。④

因為“逮”跟“眔”互用,在表7中給“逮”構(gòu)擬唇音韻尾*-ps。⑤《說文》:“眔,目相及也。從目,從隸省。徒合切?!倍斡癫眉幼椤白x若與隸同也”。但至于有沒有韻尾*-p,學(xué)界還沒有定論。這是因為“逮”和“眔”在字形上沒有任何關(guān)系。如上所說,“揖(壻)”也有來源于* ssips的可能性(表6)。

除了漢語內(nèi)部的證據(jù)之外,“揖(壻)”的音變或許和原始藏緬語* krwy也有關(guān)系。①但是,暫時我們無法判斷“揖(壻)”來源于*-ps還是*-ips。

董珊先生早已指出“揖”是“壻”的早期構(gòu)形。②筆者也認(rèn)為{壻}的初文應(yīng)該與秦簡中的“揖”字有密切關(guān)系。后來其右部“咠”經(jīng)過訛化而變?yōu)榱恕榜恪?。許慎把“揖”理解為已訛化的“壻”字。但其讀音不跟魚部字相近,而跟“細(xì)”字音近,所以許慎加了一條“讀與細(xì)同”。

小結(jié)

據(jù)《說文》的說解、中古音和方言讀音,“揖(壻)”并不從“疋”聲,也不是上古的魚部字。筆者認(rèn)為“疋”省聲說是不妥當(dāng)?shù)?。《說文》的說解、中古音和方言讀音顯示“揖(壻)”來源于上古的緝部。換而言之,秦簡中“揖”的字形反而證明許慎的說解(“讀與細(xì)同”)、中古音的音類和方言的字音是正確的。

附記:筆者2021年論文投稿時,沒注意到董珊先生的論文(《秦武公銅器銘文的新發(fā)現(xiàn)》,《秦漢銘刻叢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第3—16頁)。此外,據(jù)董珊先生的文章(第12頁),復(fù)旦大學(xué)的李豪先生在博士論文《古文字的諧聲系統(tǒng)與相關(guān)古音問題研究》中也已指出“壻”是從“咠”得聲的。2022年,筆者讀到了李豪先生的論文(《“壻〔婿〕”字古音考》,《出土文獻(xiàn)》2022年第2期),該論文對“壻(婿)”的字音進(jìn)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值得參考。

本文基于京都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研究所共同研究班《秦代出土文字史料の研究》中的討論,謹(jǐn)此深致謝意。感謝編輯部及匿名審稿專家的寶貴意見。文中不當(dāng)之處概由筆者負(fù)責(zé)。

(責(zé)任編輯:徐衍)

猜你喜歡
音變古音秦簡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從上古文獻(xiàn)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gòu)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體系的幾個問題
云夢睡虎地秦簡,讓秦史“活”起來
金橋(2018年4期)2018-09-26 02:25:12
“分”的音變構(gòu)詞及其句法語義特征
從中古音看陜西紫陽縣方言聲母的演變
秦簡“識劫 案”發(fā)微
古代文明(2015年1期)2015-06-25 07:39:13
漢語單數(shù)人稱代詞音變式的功能演變及性質(zhì)
語言研究(2015年4期)2015-05-28 12:21:30
送你一片風(fēng)景
秦簡《吏道》、《為吏》所見格言疏釋
内江市| 宜阳县| 临夏市| 文山县| 鲁山县| 阿坝县| 永修县| 安岳县| 金平| 无棣县| 隆昌县| 会东县| 绥德县| 青龙| 盖州市| 建昌县| 抚松县| 乌苏市| 望城县| 新兴县| 郓城县| 绍兴县| 绥中县| 类乌齐县| 漳平市| 永善县| 栖霞市| 鸡泽县| 湟中县| 奉化市| 六枝特区| 布尔津县| 从化市| 富蕴县| 蒙城县| 武宣县| 福泉市| 久治县| 通山县| 阿巴嘎旗|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