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顧之川老師告訴我們,寫作都要有個寫作目的,這個目的便是文章的中心。確定文章中心后,就要圍繞著這個中心來寫。本期“作家談寫作”欄目,我們邀請王巍老師,從言之有物、言之有據(jù)、言之有序三方面,將自身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結合名家作品賞析,深層次解讀“寫作的秘密”。
言之有物
從寫作之初,我們就想把心中的故事完美地表達出來。而怎樣盡快進入主題,使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這一直是我們在寫作中探尋的,也正是顧之川老師所講的“圍繞中心來寫”。將文章的開頭寫好,是避免文章云里霧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很多名著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開頭句并不是隨便寫寫,而是有意為之。當看完整個故事,再去回顧那些充滿詩意和美妙的開頭時,我們甚至會發(fā)現(xiàn)許多閱讀時被我們忽略的細節(jié)。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有這樣的開頭: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個句子看似平平無奇,但當我們細讀后會發(fā)現(xiàn),簡單的一句話中包含著三種時態(tài),這也是文學家們一直為之驚奇的經(jīng)典開場。“多年以后”為將來時,“面對行刑隊”為現(xiàn)在進行時,而“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中的“想起”卻在提醒讀者,這是過去時。短短一句話,蘊含這樣豐富的時間表達,實在令人驚奇。而作者的深意不光如此,當我們通讀《百年孤獨》時會發(fā)現(xiàn),第一句中出現(xiàn)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是整本書的主角,這一句中提到了兩件事:“面對行刑隊”預示了他的命運——多次革命,不斷嘗試,最后革命失?。弧耙娮R冰塊”說明了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的性格,因為當時父親帶著大兒子和二兒子(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一起去見識冰塊,大兒子沒有敢去觸摸這“冒著白煙、巨大而透明的冰塊”,二兒子卻勇敢地摸了,所以主角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的性格是勇敢且果斷的。
一句話的開場白用了三種時態(tài),同時又將主角的命運與性格表達出來,簡潔而生動,充滿深意和力量。同樣,當我們?nèi)シ喣切┙?jīng)典作品的開頭,會看到作者此時就已經(jīng)給予讀者大量直奔主題的信息。
卡夫卡的《變形記》是這樣開始的:一天清晨,當格里高爾·薩姆沙從煩躁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大得嚇人的甲蟲。
一句簡單的開頭,作者已經(jīng)明確地寫出,這本書講述的可能是一個童話故事。而從“睡夢中醒來”和“變成甲蟲”這樣簡單的動作,已經(jīng)完成了作品內(nèi)容的“奇異性”,它和我們平時的生活并不相同?!按蟮脟樔恕睅讉€字,也暗示這是一個沉重、嚴肅又離奇的故事。
這些經(jīng)典開場都在提醒我們,文章要追求文字表達的準確性。那些我們選取的人物、場景、細節(jié)都要為文章主題服務,否則,再精彩的情節(jié)、再美好的辭藻都應及時摒棄。這就好比去菜市場買菜,我們本想做西紅柿炒雞蛋,雖然偌大的市場有豬肉、茄子、胡蘿卜等各種各樣的食材,但無論它們有著怎樣的口味和營養(yǎng),對于西紅柿炒雞蛋這道菜來說都是多余的。我們需要買的只是西紅柿和雞蛋,一切偏離西紅柿炒雞蛋的主題我們都不能買。同理,寫作時,只有服務主題的素材和詞匯才是我們需要的,它們有著具體而生動的屬性。
具體、生動的屬性才能使我們的文字表達變得“言之有物”。
比如,我們想寫“有個人到這來了”,怎樣才能具體而生動呢?首先,我們想一想自己要寫的是什么樣的人,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他有著怎樣的身份,是學生還是白領,或者是個手藝人。接下來,我們可以考慮這個人到“這”,到底指哪里?是村莊還是學校,或者更具體的,是不是到了以前你曾買過冰淇淋的便利店。如果想讓這個句子更加豐富,我們還可以考慮,“有個人”是自己來的,還是和別人一起來的。
這句話之所以做到了言之有物,是因為它有著豐富的信息量,而且每個信息都很具體。很多同學在寫作時喜歡用寬泛的詞匯,讀者就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小張同學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我們改寫一下:張曉明作為班級里年齡最小的孩子,經(jīng)過兩個月的不懈努力,終于在這次期末考試中取得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我們仔細觀察第一句,“小張同學”不具體;“在一定程度上”也沒有說清楚到底是什么程度;“有所提高”沒有寫出到底提高到什么程度。所以整個句子顯得空洞乏味。將所有細節(jié)都具體化后,句子大大縮小了范圍,變成特定的人和具體的成績。這樣就不是隨便哪一個人都適用于這句的內(nèi)容,整個句子就有了具體而生動的屬性,令讀者印象深刻。
言之有據(jù)
顧之川老師告訴我們:“文中提供的信息是真實的,講的事情是靠譜的,所作的評價是可信的”,文章內(nèi)容必須“有理有據(jù)”。那么,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如何把握這種真實性呢?我們寫作時的真實性和生活中的真實性存在怎樣的差異呢?
在這里,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如果有一天,學校邀請了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給我們講述當年參戰(zhàn)的經(jīng)歷。40分鐘的講述結束后,老師要求我們把聽講座這件事寫出來,要怎樣寫呢?我們需要把老兵從進教室到站在講臺前,以及講述的40分鐘內(nèi)容一字不差地寫出來嗎?這是寫作時應該遵循的“真實性”嗎?
當然不是,這就好比我們用相機拍照和作家作畫。相機拍照時,照片記錄下的是真實場景。如果是一片海灘,那么照片中不光有藍天、白云、海浪、沙灘,可能還會有沙灘上的垃圾。而當一位畫家來畫同一片海灘時,他眼中的大海也許更加蔚藍,天空也許更加純凈、海灘上的垃圾也許不復存在。畫家畫出來的畫,同樣是真實的,是藝術的真實。
歌德曾說:“藝術絕不該和現(xiàn)實一樣,和自然毫無二致是不能體現(xiàn)藝術的?!备璧滤f的藝術,我認為和寫作的真實性是一致的。如果我們寫兩個人吵架吵了兩個小時,就不可能把每句話都一一記錄下來,而需要整合、加工、選取后進行描寫。我們在寫作時,不能當照相機,也不能當鏡子,而是通過自己的頭腦,對事實梳理、合成、加工后得到的真實。
所以,當老師要求寫抗美援朝老兵講戰(zhàn)爭故事這一題材時,我們要增加聽完故事后自己的認知,讓最深刻的情感和內(nèi)心的觸動共同作用,來完成寫作。
同樣,在生活中,真實事件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寫作素材。舉個例子,有一天,在母親送你上學的路上,恰巧碰見了一只動物園出逃的東北虎。東北虎在馬路上左顧右盼,行人和車輛有躲閃的、有好奇的,原本秩序井然的交通變得擁堵不堪,導致的結果就是你上學遲到了1小時。你如實告訴老師,在上學路上遇到了東北虎,東北虎如何阻礙交通,最后導致上學遲到。
如果我們站在老師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很多老師會將信將疑,因為東北虎出逃這類事件太離奇,但這是真實發(fā)生的。所以,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還是有差別的。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這樣說:“一樁不可能發(fā)生而可能成為可信的事,比一樁可能發(fā)生而不可能成為可信的更可取?!焙芏辔恼?,過于拘泥生活的真實性,或?qū)⒑┥喜槐匾睦嫵鰜?,或?qū)㈢R子中美人臉上不好看的痣描寫出來,都會影響文章的藝術表達,讀者在閱讀這類文章時會感到力量不足、缺少深度。
所以,我們在寫作時,要立足于真實,敢于突破真實,讓想象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比如,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真的有“三千尺”之高嗎?當然沒有。這是作者夸張的藝術表達,卻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很多畫家筆下的山水畫從來不拘泥于山水本來的形態(tài),而是給人以神韻的淋漓盡致。這好比我們寫作,要寫出基于現(xiàn)實的故事形態(tài),但不過分貼近生活,只與生活的真實保持一致。
李瑛的《一月的哀思》里有這樣一句話:“多少家庭的多少窗子,此刻都一齊打開,只為要先給你由衷的敬意?!边@篇文章是為悼念周總理而作。當時正是一月份,天寒地凍,有沒有可能北京所有人家的窗戶都打開了,且是一起打開呢?這個問題不是我問的,是有讀者寫信給作者李瑛問的。李瑛在信中這樣回復:“是的,論季節(jié),當時是深冬,這是生活的真實。但這里卻是藝術表現(xiàn)的真實,如果在藝術表現(xiàn)上寫成‘門窗緊閉倒反而是不真實的了。生活的真實,不等于藝術的真實。”
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過濾掉不貼合主題的部分,經(jīng)過加工與思考,圍繞最想表達的那部分,讓生活的真實和寫作的真實達到統(tǒng)一,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表達效果。
言之有序
我們聽不同的人講同一件事,常會產(chǎn)生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明明是一件事,為什么有的人講起來妙趣橫生,有些人講起來卻平平無奇?這就與如何講述故事情節(jié)的順序有關。這種順序有時是立體又交織在一起的。我們可以稱之為結構。
寫作時,結構至關重要,它就像文章的骨骼,我們想搭建一只貓咪的骨骼還是一條魚的骨骼,是描繪馳騁草原的駿馬還是體積龐大的象群,都要在動筆前設計好。至于我們能寫出東方的貓還是西方的貓,描摹出河里的鯽魚還是海里的三文魚,就要交給詞語來修飾了。
那么,文章結構到底是什么呢?
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什么呢?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
還有一部叫《盜夢空間》的電影:一個人在做夢,然后一群人去他的夢里看看他在干什么,從第一層夢進入第二層夢,第二層夢進入第三層夢……這種結構是不是有些眼熟?與那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的故事有一致性。
這種結構我認為有些像俄羅斯套娃,不斷地分解循環(huán)。這種寫作方式在文學中,被稱為“中國套盒”式結構。結構決定著文章的骨骼,至于最后是變成了“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的故事,還是《一千零一夜》,或者是《盜夢空間》,就取決于不同的作者對素材的選取和加工了。
我們在平時的閱讀中,應多注意積累并比較不同文章的異同點,從而將這些本質(zhì)相近的結構化為己用。
前文中,我們提到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有很多人翻閱過這本書,卻不是所有翻閱過此書的人都能將它讀完。當我問他們?yōu)槭裁礇]有讀下去的時候,有些人告訴我,他們看到一連串拗口的名字就已經(jīng)不想讀了,而且越往后讀,越發(fā)現(xiàn)不同的人卻用了相同的名字,云里霧里,分不清誰是誰。但很多讀完的小伙伴知道,這種名字類似或相同的寫法其實是作者有意為之——有相同名字的人物擁有相同的性格和命運。在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寫作結構,其帶來的沖擊力與回旋感讓我們在讀完整本書時,仿佛看到了那些不斷重復的名字中閃爍出璀璨的金色光芒。
很多同學在寫一件事的時候,習慣按照事情發(fā)展的時間順序?qū)?。當我們閱讀了更多的書籍后就會發(fā)現(xiàn),即使按照時間順序?qū)?,我們也可以將時間變成一個彈簧,在某些地方不斷加大時間的寬度,即使是稍縱即逝的1秒鐘,也可以用頭腦中的意識寫出一個人的一生;即使是百年的時間跨度,我們也可以用兩句話完成對事情的敘述。文章中時間的閾值掌握在每一個作者手中,我們可以按照想要呈現(xiàn)的樣貌來隨時調(diào)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