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靜 徐繼成(連云港市猴嘴中心小學/江蘇省連云港市)
班級是學生學習和參與集體生活的重要場所,更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小學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就是班級管理,而科學、合理地班級管理是師生之間良好關系建立的重要基礎與前提。班級管理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達成教育管理目標。激勵作為常見的班級管理方式之一,其成效受班主任對激勵的內涵以及當前班級管理工作中使用激勵措施存在誤區(qū)的認識的影響。班主任只有巧妙地運用好激勵措施,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本文針對班級管理中激勵的內涵進行了探究,并對現階段小學班級管理教師運用激勵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實施激勵的有效策略,以期實現班級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為了促使小學班主任正確地認識班級管理中的激勵,筆者借助中國知網進行了相關文獻的檢索,對班級管理和激勵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綜述。
班級管理,顧名思義就是以班級為平臺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活動,是學校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班級管理從層次上區(qū)分為班級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兩種。班級的外部管理主體主要包括學校管理人員以及各職能部門,而班級的內部管理中的管理對象指的是班主任和各任課教師,其會在學校管理層和各職能部門的帶領下直接實施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以及各學科教師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實施主體,其需要根據學校管理與教育目標,借助班級內、外管理力量,對班級進行有組織、有指導、有協調和有控制的管理。本文中的班級管理特指班級的內部管理。
“激勵”起源于心理學,特指能夠激發(fā)人類動機,使之產生內驅力,最終使人不斷努力直至目標達成的心理。在管理學領域也能找到激勵的解釋,其曾經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管理原理,由此可見激勵在管理領域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最好的教育在于激勵和喚醒”,德國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給出過這樣的定義。由此可見,學生的發(fā)展離不開激勵。在本文中,激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更加傾向于管理學和教育學相結合的范疇,落實到具體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指的是:班主任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借助各種有效的激勵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釋放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從而讓班級管理朝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前行?/p>
然而,在現實的小學班級管理中進行激勵時,很多事情往往事與愿違,這與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激勵措施的運用不當是分不開的,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筆者通過對教師進行訪談和調查,發(fā)現無論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都對班級管理中激勵的認識過于片面,多數以正向激勵為主,其實從功能上講,激勵分為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兩種。正向激勵多以肯定、表揚和信任為主,而負向激勵主要以警告、處分、批評為主。
很多教師一提到激勵就會想到正向激勵,忽視了負向激勵的重要性。當然也有一部分教師使用了負向激勵,但在激勵后缺少正確地引導,導致負向激勵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因此,負向激勵并不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更多的是想要通過負向激勵讓學生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發(fā)展自我優(yōu)點。
語言激勵和目標激勵是教師最常見的兩種激勵形式,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將兩者合并使用,即經常以語言激勵的形式向學生傳達目標。激勵內容會影響到學生的努力方向,然而在問卷調查中發(fā)現很多教師在運用激勵時,缺乏明確指向的內容,所使用的語言以及指標的目標也較為模糊,甚至存在千篇一律的情況。如教師常采用的目標激勵有:教師希望你更加努力!教師希望你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等等。由于這類目標激勵的指向不明確,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滿足學生的需求,但長此以往學生也會產生疑問:到底應該朝哪個方向繼續(xù)努力呢?我要怎么做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呢?此時激勵的作用就沒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筆者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發(fā)現:65.59%的學生偶爾受到教師的激勵,其顯示出大部分學生受到了教師的激勵,但是頻率不高;11.41%的學生表示沒有受到過教師的鼓勵。在當前大班額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是被教師忽略掉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調查,69.29%的學生期望得到教師的激勵,且女生的意愿更加強烈,1.13%的學生表示不希望得到教師的激勵。綜合對比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教師很難顧及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且頻率也無法實現均衡,即對于總不遵守班級紀律的學生教師很少會對其進行激勵,而教師主要激勵的都是學習成績較為優(yōu)異的學生。而學生被激勵與否,也會造成班級內部學生的分化。
教師的激勵方式往往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不匹配的現象,因而影響著激勵作用的充分發(fā)揮。經相關調查顯示,對于處于不同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對教師激勵的需求也不一樣,常見的有語言激勵、物質獎勵和情感激勵,而對于需求目標激勵和競爭激勵的學生就少了很多,但是通過教師對各種激勵方式的使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學生并不喜歡常見的班級管理中你追我趕的這種激勵,所以這種激勵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甚至還會給部分學生帶來心理負擔。又如在違反紀律時,教師經常使用的單獨談話也與學生期待的給予情感上的信任或多給學生改過的機會存在著差距。
從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目標和語言評價存在激勵不明確的現象。由于目標和語言激勵是當前小學教師常用的激勵方式,因此在進行目標和語言激勵時就要求目標準確、內容清晰。同時,目標和語言激勵又是教育評價的主要載體,所以教師可以將語言激勵、目標激勵與教育評價有機融合。首先,可以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明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努力目標,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狀況,包括學生的以前和過去,結合學生在校的行為、學習成績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發(fā)展目標。目標激勵法的應用能夠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學習動機,要求目標選擇不能盲目,同時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最好能夠接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基于以上的目標才是有效的目標。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學生量身打造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目標。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目標:“本次考試你比以前進步很多,你的努力教師都看在眼中,教師希望你下次能夠注意學習方法的梳理,做到同類題型舉一反三,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夠做得更好!”這樣的目標設計既肯定了學生的努力,又能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學習指導和建議,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也便于理解和實施,教師再配合語言上的激勵,效果會更好!其次要把教育激勵與評價進行有效結合。為此,教師應將激勵滲透到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在班級管理中實現定性評價向定量評價的轉變,多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如有的班主任教師會在學生的期末評語中進行創(chuàng)新,采用“七言律詩式期末評語”,把對學生的評價凝練成一首七言詩句,每人一首,同時把孩子的姓名巧妙地嵌入進去,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改變了傳統(tǒng)的評語形式,實現了班級管理的目標也實現了潛移默化的激勵效果。
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注意自己的管理對象是班級的全體學生,而班級又是由學生獨立的個體組成。然而在現實的調查中可以看出,依然有一些學生未能夠獲得教師的激勵,即多數學生僅僅是偶爾可以被教師激勵。所以,教師需要認識到教育激勵要面向全體學生,即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激勵,而不僅是關注到學生的個體。
教師在進行教育激勵時也要巧妙利用各種力量。教師既要利用好來源于班級內部的教育力量,也要利用好來源于班級外部的力量。例如,小學教師可以借助每次的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教育激勵。由班主任對一周的班務工作進行總結,參與的學生和教師可以進行點評。在班會課上,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班級整體得失,進而進行客觀評價,如此有利于發(fā)揮教育激勵的作用。班級外部的教育力量包括學校評優(yōu)、評先活動以及專項類比賽等等,引導全班學生集體參與,實現對班集體的群體激勵。
激勵在教育中的有效應用是建立在對學生身心發(fā)展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的,為此,教師在教育中應用激勵時,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需求。而有效了解學生實際需求的途徑就是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在平等的情感交流中讓學生真正地敞開心扉。
由此可見,小學階段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激勵。一方面是情感激勵,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與時間,另外一方面,學生的基本需要是愛和尊重。以上兩者都要通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進行傳達,因此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
1.提高言語激勵內容的豐富性
通過調查了解到,大約有50%的學生期望得到教師的言語激勵,更有高達60%的學生期望在自己學習成績進步時,教師能對其進行言語激勵。同時,小學教師最常用的激勵方式也是言語激勵,作為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和豐富自己的言語激勵能力,實現言語激勵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從訪談的結果看出來,小學教師經常使用“你真棒!”“你很優(yōu)秀!”“教師今天重點表揚XXX同學?!钡雀袷交募钫Z言,學生長期聽到這樣的言語激勵就會覺得沒有新鮮感,激勵效果自然不如一開始好。在使用言語對學生進行激勵時,教師需要注意激勵的方式與內容,不可以格式化的、統(tǒng)一的內容與方式進行激勵,這樣激勵學生十次的效果可能也達不到一次具有針對性的言語激勵的效果。教師應用言語激勵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優(yōu)化的有:注意變換表揚的語句,如“你真厲害!”“你好棒!”變換成“教師發(fā)現你有所進步!”“這段時間你的表現很好,變得很懂事!”如“教師今天要表揚XXX同學?!弊儞Q為“XXX同學十分熱愛勞動,我們應該向他學習這種優(yōu)秀的品質”?!氨敬慰荚囍蠿XX同學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家可以和他交流下學習上的好方法?!比绱私钥梢詫我坏募钭儞Q成與情境貼合的話語。另外,教師在應用激勵時,還可以借助肢體上的語言來表示激勵,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眼神關注來表示對某一名學生的表揚,走到想要表揚的學生前,輕輕拍下學生的肩膀,有時候一些肢體語言上的激勵的效用要遠超于言語上的激勵。
2.積極構建富有特色的班級內部激勵機制
在現實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的激勵理論為一線的班主任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撐,但是一些班級激勵理論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點。此外,每一位教師管理的班級既具有共性又具有特殊性,而這些特殊性便來自班級中學生的個體。甚至是同一位教師接手的不同班級都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激勵時要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學情特點靈活使用教育激勵。總的來說,每一位教師都要善于構建符合自己特點的班級激勵機制,而這些機制的建立要區(qū)別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競爭機制,具體表現在班級內部的激勵機制要綜合使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激勵,形成完善的激勵機制,而傳統(tǒng)意義上的競爭只是通過競爭氣氛的營造對學生進行激勵。為構建符合自己特點的班級激勵機制,教師就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基礎之上綜合使用各種激勵方法,這種激勵應具有長久性和有效性。在實行這種機制時,教師要學會放棄傳統(tǒng)的“積分制”“競爭制”等低效的激勵方式。
由此可見,在構建符合自己特點的班級激勵機制時,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教師的激勵要緊隨學生的心理變化而變化和調整。其次,激勵不僅僅是要讓學生看到小紅花數量,更多的是從情感上向學生傳遞激勵的力量,比如可以借助班級活動對學生進行激勵。最后,教師要面對整體學生進行激勵,借助班會的內部力量和學校提供的外部力量,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得班級激勵機制具有教師獨特的風格。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和教師的激勵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教師的激勵往往也有著較高的期待。所以,小學教師除了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科教學水平以外,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班級管理,不單單需要成為“一專多能”的教師,同時還要成為“終身學習”的“學生”,日常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提高與自我完善,緊隨時代的發(fā)展并不斷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學習與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