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由山東省費(fèi)縣來到了長白山腳下的頭道松花江畔的一個小山村——靖宇縣前進(jìn)村落腳,安家,娶妻生子,后又搬到了撫松縣的仙人橋小鎮(zhèn)。他先后當(dāng)過農(nóng)民、代課教師、社辦會計、煤礦工人,甚至當(dāng)過食堂管理員。
而今,年近九十的父親身體硬朗,過著恬淡素樸的生活。
父親的身影
著名作家、人參研究專家王德富老師寫過一本書叫《人參女》,滿族人老翁頭是長白山區(qū)的原著居民,七十多歲依然精神矍鑠,腳步生風(fēng),上山可爬樹,下河能捕魚,雙手能舉起二百多斤重的石磙。這個人的原型就是王老師聽了我父親親身經(jīng)歷的一些故事加以創(chuàng)作的。
在我父親搬到仙人橋小鎮(zhèn)的一個周末,我從漫江鎮(zhèn)回來,聽母親講,年近七十的父親竟然爬樹打回來二十多個松塔。原來父親是去采蘑菇的,回來的路上,路過一片人工栽植的紅松林,發(fā)現(xiàn)了一棵漏掉的松樹上結(jié)了很多松塔。父親研究了一番,便砍來一棵韌性強(qiáng)且?guī)с^的細(xì)長小樹,掛住松樹下方最結(jié)實的一個分枝,憑著自己的臂力并輔助腿腳技巧爬了上去。盡管這事證明了父親的智慧與體力都很好,但我還是很后怕,姊妹幾個狠狠地把父親“訓(xùn)”了一頓,此后再也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事。
父親不僅外面的活干得干凈利索,家里的活也不差,盡顯了家庭中男人的擔(dān)當(dāng)。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之后,原來熟知的家務(wù)活都淡忘了。兒女都在外地,為了照顧好家庭,父親除了忙碌外面的活、照顧母親之外,還學(xué)會了洗衣、做飯,就連蒸饅頭、包餃子等一些面食也學(xué)會了。
與人為善是父親的為人處世之道。在村里時,誰家有個紅白喜事,總能看到父親的身影。在仙人橋時,鄰居家有個大事小情,父親就喜歡忙前跑后。
來我家住的時候,習(xí)慣住平房的父親開始主動適應(yīng)住樓房的環(huán)境。妻子的朋友來家里做客時,父親熱情款待。外出遛彎時會往家里買一些青菜和水果,有時看到我和妻子比較忙時,還幫我們拖地、打掃衛(wèi)生。有一點,妻子跟我說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老人家從來不踏進(jìn)我和妻子住的房間。
冬季下雪后,父親常把二樓公共區(qū)域的積雪清理掉。今年初夏,一、二棟樓之間的臺階維修完之后,垃圾放了幾天也沒人管,父親就找來笤帚給清理干凈了。
父親的小菜園
在我家老屋的后面,有一片四分多的小菜園。父親年年都精心侍弄著,翻土、打壟、播種、除草、搭架、采摘、晾曬,從春到秋,父親無不親力親為,盡管快九十歲的年齡了,卻從未放棄和糊弄過。除了自己吃之外 ,更多的是為了讓子女和左鄰右舍能吃上更多的綠色有機(jī)蔬菜。
在老屋通往廁所甬路左側(cè)大約五米長的四壟地成了我的“自留地”,每年種啥、栽啥都是我說了算。這樣做,一是減少父親的勞動量,二是給自己爭取了一點鍛煉的機(jī)會,不至于把農(nóng)事的活兒忘光了,能收多少菜倒顯得不重要了
父親對我這片自留地格外上心。今年四月下旬的一個周五,我接到父親打來的一個電話:“憲華,家里老房的菜地弄好了,這個周末買點菜苗兒,回來栽上吧?!?/p>
周六一大早,我去早市買了黃瓜、菜椒、茄子和芹菜苗兒,驅(qū)車回到了仙人橋。在小菜園里,我發(fā)現(xiàn)這四壟自留地已經(jīng)被父親用鐵鍬翻好了。父親問我買了什么苗兒后,便和我一起栽種。先是用鎬又翻了一遍土,撒上農(nóng)家肥,然后用耙子找平,兩壟起一畦,覆蓋上地膜后便開始栽苗,扶正好以后開始澆水覆土。在栽芹菜苗時,父親糾正了我的一個錯誤——給苗覆土不要埋過芹菜苗的芯,否則,芹菜會慢慢死掉的。整個栽種過程,既體驗到了父子共同勞作的愉悅,也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也許這就是父親的良苦用心吧。
五月中旬,再回到仙人橋老家,看到我的那片自留地被父親栽上了西紅柿,黃瓜苗也被架上了,還留了十幾埯,過些天種晚黃瓜。
夏秋時節(jié),父親喜歡在小鎮(zhèn)生活,那里有山有水,有他熟悉的一草一木和鄰居。我和妻子便?;氐芥?zhèn)子上看望老人,順便也到我的那片自留地摘取一些蔬菜帶回?fù)崴煽h城。每每吃上這些應(yīng)季的蔬菜,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父親在田間勞作的身影,也會感覺到其中父愛的滋味。
一片自留地,情牽兩代人,寄予了父親對子女的那種深沉的愛。
父親的親情
父親兄弟姊妹十個,只有大姑在東北,其余的都在山東。因此,故鄉(xiāng)情愫一直羈絆著父親。隨著年齡的增長,常回老家看看成了父親最大的愿望。
二〇一七年夏,我?guī)е赣H回山東老家探望,小住了七八天,暢敘多年的兄弟姊妹親情,父親很是興奮,回到撫松后還常常念叨。
二〇二三年正月二十二,七十五歲的五叔不遠(yuǎn)千里來到撫松,看望他八十九歲的二哥。我和愛人做了十幾道地方特色菜用以款待遠(yuǎn)道而來的五叔、堂妹及妹夫,小酌幾杯,相敘甚歡。
晚上,我又安排五叔和我父親睡一張床,這哥倆天南海北地嘮到了下半夜。從他們的聊天內(nèi)容中得知,我三叔十九歲來過東北,在父親的拉扯下成家立業(yè);五叔和七叔也曾來過,但最終都回到山東,娶妻成家。
第二天吃完早飯,我開車?yán)细鐐z、堂妹及妹夫,來到了十五公里外的靖宇縣前進(jìn)村,看望八十七歲的大姑。在大姑家,兄妹三人格外興奮,難忘、難舍之情令我們晚輩為之動容。
令我高興的是,父親兄弟姊妹十個,至今都健在。我大伯今年已經(jīng)九十一歲了,我父親排行老二,三叔八十三歲,四叔也八十了,我的叔輩的年齡超過八十歲的占了五人。很多人羨慕我的家族,說是有長壽基因,這一點我不否認(rèn),也想探究其原因。
在我父親身上,有三個生活習(xí)慣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一是不挑吃穿,以勤為本;二是早睡早起,從不睡懶覺;三是喝酒,但從不喝大酒,所喝的酒基本都是人參泡制的,每天中午和晚上吃飯都要喝上一杯,一天大約二到三兩酒。后來生活條件好了,每年冬天的交九天,我父親都要吃上一兩只本地雞燉人參。
除了這些遺傳基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還應(yīng)該感謝我們生活的時代,是這個時代給了我們健康而美好的生活。
作者簡介:石憲華,系吉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新文化報》《吉林日報》《長白山文藝》等報刊發(fā)表過多篇作品。
(責(zé)任編輯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