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敏
(白銀市景泰縣第二小學 甘肅 白銀 730400)
新課改下勞動教育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旨在全面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然而經(jīng)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勞動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新課改明確要求重視勞動教育,但是在不同地區(qū)差異性較大,在教學水平相對較發(fā)達地區(qū),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發(fā)達地區(qū),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從而勞動教育發(fā)展較好,但是在欠發(fā)達地區(qū),教育觀念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學校、家長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勞動教育。學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忽略學生的勞動教育,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對于勞動教育的研究與分析,在潛意識里認為勞動教育不重要,這對于勞動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是非常不利的,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發(fā)展。
(2)對閱讀文本中勞動教育資源的挖掘不夠
全新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勞動素材,但是學校方面沒有組織培訓,沒有將勞動教育劃歸到教學目標之中,小學語文教師缺乏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對于勞動教育課程按照以往的做法省略,沒有深入探究如何開展勞動教育,久而久之,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潛意識中就自動忽略了勞動教育部分,缺乏對于勞動教育資源的深挖學習,與新課改要求下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背道而馳。
(3)勞動教育融合路徑單一
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將閱讀教學與勞動教育相融合,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摸索融合方式方法,確保完成既定目標,但是在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受場地因素、設備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原因,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只能有依靠簡單的方式,兩者的融合途徑較單一,效果不僅人意,這嚴重制約了小學語文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
(4)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
小學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相融合是全新的教學理念,如果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不利于兩者融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農(nóng)村整體的教育環(huán)境,在大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學生本身在放學后就需要參加家務勞動,這就導致農(nóng)村地區(qū)教學觀念落后,認為如果在學校開展勞動課還不如幫助家里干農(nóng)活,從而整體環(huán)境抵觸勞動教育。在學校的考核評價目標中放棄了勞動教育,讓勞動教育缺乏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是勞動教育的評價標準不一致,小學語文教師開展勞動教育時,對于學生的勞動表現(xiàn)無法準確衡量,所以一般都是整體性鼓勵,打擊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開展勞動教育課程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倫凱勒有一句名言“美德在勞動中產(chǎn)生”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收獲美德,人的一生中要不斷的勞動,勞動也是為他人服務,這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任務。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勞動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小學生的價值觀不太成熟,通過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的相融合,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學習憫農(nóng)這首古詩詞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囊龑В骸拔覀兯缘拿恳涣<Z食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苦勞動所換來的,作為農(nóng)村地區(qū)新時代的少年,你們在日常都幫助家里做過哪些農(nóng)活呢?”這時就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出他們幫助家里所做的有意義的勞動:收玉米、割韭菜、挖洋芋、除草等等。學生通過干農(nóng)活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一部手機就可以足不出戶宅在家中,長時間的缺乏勞動,導致身體素質直線下降,生活精力日漸消退。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完成學業(yè),勞動量嚴重不足,導致體弱多病,極易引發(fā)懶惰心理,這無論對于學習還是生活都是非常不利的。通過開展勞動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價值觀,弘揚勞動精神。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引導學生熱愛勞動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責任,小學語文教師充分把握教材,從日常生活出發(fā),將勞動教育融合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一步一個腳印,通過勞動書寫偉大的篇章。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通過學習課本知識,獲得大量的理論基礎,小學語文教師適當?shù)拈_展勞動教育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讓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感受到語文教學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1.1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隨堂滲透勞動主題
素質教育要求學校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加強學生勞動能力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勞動教育有效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讓學生可以身心健康的學習。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平常的教學中適時滲透勞動主題,讓勞動和語文教學互相輝映,防止出現(xiàn)兩者割裂的情況。例如,在《秋天》這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因為農(nóng)村的學生大部分家里都是務農(nóng)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幫助父母去豐收果實,等上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勞動體驗,同學之間互相分享自己周末都幫父母干了哪些活,讓學生明白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勞動的意義,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中時刻教導學生勞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積極勞動。
3.1.2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挖掘勞動教育內(nèi)容
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度挖掘語文教材中設計勞動教育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將小學不同年級的語文勞動教育整合起來,引導學生對關于勞動的文章仔細研讀,讓學生深刻理解勞動的價值。教師可以將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關勞動的文章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例如,教師在講授小學語文古詩詞《憫農(nóng)》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的父母在收麥子的時候是否也存在古詩上表達的這種情形,讓學生聯(lián)想實際生活加強對勞動意義的認識,在學習《勞動的開端》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下自己是否和作者一樣為了生計挑媒,是否有因為饑餓而自己通過勞動去解決溫飽問題,再讓學生想一下自己的父母為了生活付出了多少勞力,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放映人民勞動的情景,讓學生直觀感受。如在學習《愚公移山》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師時引導學生勞動的創(chuàng)造力,從勞動的角度對這篇文章展開論述,愚公在自己和孫輩們不畏艱苦的勞動下,終于創(chuàng)造了奇跡,教師要在教學中弘揚勞動之美,讓學生從小就熱愛勞動,樹立勞動正確的勞動觀。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滲透勞動教育,還要在課后布置勞動任務,小學語文課堂時間有限且勞動要注重實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有效利用課后時間,讓學生實際勞動起來,提升學生的生活勞動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可以設計勞動的作業(yè),如讓學生幫助媽媽做飯、洗衣服、在周末幫助爸爸在田地里種土豆等,等土豆豐收的時候,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去收土豆,這樣學生會親身感受到自己的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而且一方面讓學生也會對父母的不容易感同身受,加強學生對父母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動手感受勞動的美和勞動的價值,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每天花費十幾分鐘時間固定的打掃家里的衛(wèi)生,讓學生養(yǎng)成勞動的習慣,讓學生明白人無時無刻都在勞動,勞動是生活中非常常見且長期存在的,幫助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
首先教師在講述文章時,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勞動之美,如在學習《秋天》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感受勞動者豐收的喜悅,讓學生對勞動產(chǎn)生熱愛之情。其次,教師可以根據(jù)勞動者的人物描寫,加強學生對勞動品質的認識,如在學習《勞動的開端》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分析文章人物的良好品質,如作者在貧困的家庭環(huán)境下,沒有想著去乞討或祈求別人的幫助,而是用自己小小的身板通過挑媒去解決生活的困境,作者在挑媒過程中身上被劃傷,但作者并沒有因此而覺得傷心難過,學生通過這篇文章人物感受到生活的艱辛,也感受到勞動人民不畏艱苦的形象,感受到勞動的偉大,讓學生明白歷史就是勞動人民用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
總而言之,將小學語文教學和勞動教育相結合,對于提升農(nóng)村小學生生活能力非常重要?,F(xiàn)在很多小學生在家長的溺愛下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生在心理上也習慣了享受現(xiàn)狀和依賴別人,對優(yōu)秀勞動文化存在認識偏差。因此教師要通過語文教學提升學生文素養(yǎng),也要通過語文教學提升學生勞動素養(yǎng),讓學生學會獨立能力和必備的勞動技能,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