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同學回信;10年后,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感召茁壯成長的他們,如今踏上了工作崗位并開啟了青春向黨、強國有我的人生軌跡,其中,有一位共產黨員——盧亞輝。在習近平總書記回信1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他這10年學習思考的心路歷程。
敬愛的黨組織: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人類最偉大的事業(yè)——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作為生在紅旗下的一代,我深知今日的幸福生活皆是來源于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導。今日的中國已不是昨日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而是再次爆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續(xù)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壯麗詩篇的新東方古國。我請求加入這個偉大的集體,更好地為祖國建設出力!
2007年1月15日
(選自入黨申請書)
敬愛的黨組織:
2013年5月2日,對于我們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全體同學來說是個不平凡的日子。4月28日,我們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信中匯報了我們在校園學習和野外考古中的收獲,以及關于對中國夢的認識和體會。沒想到很快在5月2日即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就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這封回信,讓我們乃至全國的考古工作者和年輕學子都備受鼓舞。經(jīng)過田野基層實習的歷練和近些日子的學習,我逐漸擺脫了青年人生之路的一些迷茫,堅定了在考古道路上繼續(xù)走下去的決心。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時鼓勵我們的一句話??脊烹m然只是一個小眾、冷門的學科,但是只要腳踏實地做下去,也能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導我們青年學子該如何做,飽含著對我們青年人的諄諄囑托與殷切期望。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北大同學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好多院系的同學都問我們,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會給你們考古專業(yè)的同學回信呢?
我想,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重視考古事業(yè),是因為一代又一代考古人舍小家顧大家,奔赴祖國各地,扎根田野基層,以扎實的學術成果為研究中國百萬年人類進化史、一兩萬年以來新石器時代譜系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貢獻了重要實物資料,考古學科以極小的從業(yè)人員規(guī)模,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到:“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作為一名青年學子,作為一名青年考古人,應當更加深刻認識自身所肩負的歷史責任。正如李伯謙先生所言,考古的初心是“修國史”,作為青年學子,一定要不忘作為考古學者的初心,牢記“修國史”的使命。具體到考古青年人的身上,就是要以考古學重建古史,塑造對華夏民族的歷史認知,不斷用科學發(fā)掘出土的考古實物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根脈與發(fā)展演變軌跡,在祖國大地上、在希望的考古田野中,用汗水、智慧與手鏟,書寫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史。
2013年5月15日
(選自思想?yún)R報七)
敬愛的黨組織:
2018年博士畢業(yè)之后,我有幸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時光荏苒,如今距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回信也已經(jīng)10年了。
今天,我又重溫這封回信,諄諄教誨猶在耳邊回響,殷殷囑托仍在心間激蕩,現(xiàn)將對回信的再次學習心得和心路歷程向黨組織匯報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fā)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要研究好中國文明歷史,無論是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還是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都需要考古工作者深入?yún)⑴c。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考古工作者,從2009年初學考古,至今已有14個年頭。我們時刻牢記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為激勵我們前行的精神圖騰,把個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與支持下,我們2009級本科團支部不少同學積極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yè)之后不少人在田野一線、高校、博物館等從事考古發(fā)掘、研究教學等工作。
我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守在田野一線,幾乎全年無休。我參與的隋唐洛陽城正平坊遺址考古項目成為2021年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之一,雄縣古州城3號遺址成為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對此,我深感榮幸。
行勝于言。對于我來說,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的最好方式,不是空喊口號,而是要踏踏實實把本職工作做好,把人生理想、學術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大業(yè)中去。對于現(xiàn)階段的我而言,就是看好每一處工地,做好每一個探方,做好每一項發(fā)掘與研究工作。在以后的考古發(fā)掘工作中,我將立足中原漢唐都城與墓葬,為印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與實物資料。
回想10多年的考古發(fā)掘經(jīng)歷,考古由一個小眾、冷門的學科,逐漸被大眾所熟知、所了解,成為青年學子向往的行業(yè),這一轉變離不開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于2020年9月28日就我國考古最新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進行了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2022年5月27日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了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考古工作者所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與顯著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為進一步深化歷史研究與考古學研究指明了前進方向。
我在這里向黨組織保證,一定不忘作為一名考古學者的初心,繼承老一輩專家學者們嚴謹求實、艱苦奮斗、敬業(yè)奉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牢記一名新時代考古人的使命,牢牢把握住前所未有的學科發(fā)展機遇,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貢獻力量。
2023年3月11日
(選自思想?yún)R報十一)
(責任編輯: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