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珠
【摘 要】小學生習作缺乏作文脈絡,邏輯思維不清晰;想象力缺乏,語言表達形式單一;習作與生活脫離,無法融會貫通。本文分析了學生寫作中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探索了可行的解決策略:構建作文地圖,豐厚作文表達。
【關鍵詞】作文地圖 習作現(xiàn)象 解決策略
小學生習作缺乏作文脈絡,邏輯思維不清晰;想象力缺乏,語言表達形式單一;習作與生活脫離,無法融會貫通。而作文地圖可以發(fā)散思維,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進行輔助創(chuàng)新,作文結構也就更加有序、嚴謹、邏輯鮮明。因此,我們嘗試在作文教學中將作文地圖作為重點來加以運用。
一、當下小學習作的“無跡”現(xiàn)象
(一)缺乏作文脈絡,邏輯思維不清晰
小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shù)小學生表示厭惡甚至害怕寫作。而他們寫作的最大問題是內容缺乏邏輯性。于是,我們總會看見這樣的小學生作文:表達混亂,前后顛倒,內容空洞無物,記流水賬,一味地堆砌華麗辭藻。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得不反省自我,重視上面的種種問題,雖然不拒絕語境的變化帶來的思維變化,但是需要正確引導。
(二)缺乏語言想象力,語言表達形式單一
在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過程中,小學生由中年級的片段性、模糊性逐漸過渡到高年級的整體性、清晰性。然而,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生語言想象力方面應具有的主動性、生動性、豐富性、新穎性、現(xiàn)實性等特質卻日益減弱,甚至嚴重缺失,主要表現(xiàn)為思維程式化、寫法成人化、語言網絡化。
(三)脫離生活情境,敘述內容不真實
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習作大多要么無話可寫,要么無病呻吟。學生對過去不了解,也沒看清楚現(xiàn)實,寫作靠虛構,出現(xiàn)很多不真實的內容。
如一篇“最難忘的一件事”的習作中,有學生這樣寫道:“仲秋時節(jié),到了收獲的時候,我和媽媽一起種下的草莓終于成熟啦!”這個學生認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所以草莓也是在秋天成熟。由此可以看出,這個學生對一些生活常識全然不知,就這樣憑空想象,胡編亂造。
可想而知,像這樣寫作,能寫出內容豐富、情感真摯的作文嗎?
二、作文地圖的概念
作文地圖到底是什么?其實一篇好文章,就猶如一個優(yōu)秀的人,它是由 “腦”“心”“骨”“肉”“衣”這五個部分組成的。
(一)“腦”是思想,文字是思想的載體
寫作的本質是輸出思想,文章不能空洞如流水賬,所寫內容多少要反映出自己的思考或三觀,因此我們奉行的原則是“無干貨,不寫作”,所以每一篇習作都要搜腸刮肚,進行深度思考。
(二)“心”是要有同理心,從讀者利益出發(fā)
首先,要給讀者閱讀的理由,如“標題怎么寫”,要用心思考“我能為你解決什么”,傳遞出讀者利益,以及解決“我為什么要看”的問題。其次,要讓讀者知道你在講什么,“多說白話,少說術語”。同時文章要立意明確,做到最基本的“結論先行,結尾呼應”。最后,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保持積極和有活力的語言。
(三)“骨”是要有邏輯性,這是文章的基礎
寫作內容要符合“上層概括下層,下層支撐上層,同層順序遞進”的金字塔結構規(guī)律。具體可以參考“論證類比法”——結論先行、以下證上、歸類分組、邏輯遞增,以及“MECE原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四)“肉”是要有素材,能佐證文章的觀點
素材能讓文章更圓潤飽滿,比如舉例子,舉例引證,更容易被接納,令人信服;列數(shù)據,用數(shù)據說明問題,讓事實勝于雄辯;修辭手法,如象征、夸張、擬人、比較、設問、雙關等,這些都是讓文章更生動、有趣、有力的法寶。
(五)“衣”是懂講故事
講故事的作用不可小覷,故事可以迎合讀者的情緒,找到可以觸動他們的點。
二、作文地圖,學生習作有效建構的策略探索
(一)構建寫作地圖,理清脈絡
1.思維導圖,讓想象力看得見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思維慢慢地從具象逐漸向抽象發(fā)展,想象創(chuàng)造性也不斷增強。作文地圖以其獨特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層次結構將故事發(fā)展過程展現(xiàn)出來,這點恰好迎合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眼睛和耳朵接收信息,再通過大腦思維的轉換以及手的協(xié)作生成作文地圖,就可以把接收到的信息,用圖像和文字相結合的手寫記憶儲存到腦海中。
如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故事新編》要求學生對 《龜兔賽跑》進行想象,編撰新的故事情節(jié)。想要快速編撰出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但若繪制思維導圖這類的作文地圖就能快速概括出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比如選擇“烏龜又贏了”這個結局,我們由結局倒推情節(jié),想象會有哪些奇遇,在哪里有奇遇,奇遇之中遇到了誰,又發(fā)生了什么,然后篩選出關鍵事件進行整理,就可以繪制出《故事新編》的作文地圖。(見圖1)
在作文地圖的引領下,學生就可以層層剝開故事的情節(jié),找到能夠體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或表達故事主題思想的重要情節(jié),然后抓住故事的主干,這樣就能理清作文的脈絡。
2.框架提綱,讓邏輯看得見
思維導圖的形式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適用,到了高年級,他們更適合用列提綱的方式來構建屬于自己的作文地圖。設計提綱時要注意五點:①組織材料。文章內容的先后順序,全文分為幾段,每段寫什么,可以副標題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順序來組織材料。② 確定重點。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確定內容的主次,并標注明確;將關鍵部分分好層次,確定好先后順序,并列出關鍵部分編寫的具體步驟和順序。③確定開頭與結尾。開頭和結尾一定要結合作文的主題思想,起到點題和升華中心的作用,所以契合主題是關鍵。④設計點題。設計出點明主題的時機和具體方式、方法。⑤注意銜接??紤]好段落和段落之間的流暢連接和轉換,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并簡單地做好標記。
如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的《“漫畫”老師》,可以這樣設計提綱:
主要內容:寫老師鼓勵“我”競選班長這件事,體現(xiàn)老師的可親可愛。
總(開頭):總的介紹老師的形象(外貌),寫老師給人的印象。(略寫)
分(主要內容):老師鼓勵“我”競選班長,在動作、語言、神態(tài)上表現(xiàn)出老師的可親可愛,也可從側面“我”的感受寫出老師的可親可愛。(詳寫)
總(結尾):點明中心,表達對老師的喜愛與贊美。(略寫)
3.明確立意,讓讀者利益看得見
作文確定立意其實就是確定主題,新穎而深刻的思想意味著文章應該體現(xiàn)別人沒有看到的、表達別人沒有想到的,這就強調文章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透過生活的現(xiàn)象,可以“從小事看大”,揭示出能夠反映時代風貌的本質問題,同時要讓讀者感同身受,將同理心發(fā)揮到極致。
如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一《我的樂園》,它的寫作素材就是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快樂場景,“小小的樂園”也許在學生的筆下就變成了“在我的樂園我很開心,我的樂園很美麗”,而筆者在教學時旨在讓學生由小到大、由有到無、由實到虛,深挖立意。“我的樂園”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可以是母愛的搖籃、友誼的橋梁、童年的回憶,等等。
要讓學生在寫作地圖中觀察、思考、分析、綜合,提煉出讓讀者利益看得見的立意。
(二)憑借寫作地圖,謀篇布局
1.利用寫作地圖,整體建構骨架
寫作地圖的形式將復雜煩瑣的內容可視化,根據《故事新編》的方法,很容易總結出構建作文地圖的方法:找到主要人物或事物,構建具體事件情節(jié),體現(xiàn)作文中心。而列提綱的方式則更加注重對文章從頭至尾的邏輯架構,關鍵是找到中心事件或主要事物后如何謀篇布局。
以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二《我的奇思妙想》為例,利用寫作地圖和列提綱可以快速建構整體作文骨架。(見圖2)
2.利用寫作地圖,豐厚細節(jié)
寫作地圖為學生寫作提供了階梯式的輔助,學生能快速進入習作狀態(tài)。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小學生擁有最純粹的童真,所以他們的想象也會天馬行空、豐富至極,教師應站在學生的立場,使學生充分地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在平時的課文和古詩詞教學中,筆者往往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想象教材和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感受意境。在作文教學中,也應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不要直白地表達他們所觀察到的事物。
比如,學生可以賦予動植物以人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讓它們擁有人的個性,這樣的文章就會讓人感受到學生與動植物之間的深厚感情,感受到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學生寫鮮花,往往不是寫“鮮花五顏六色”,而是想象鮮花是美麗的舞者,花瓣是它鮮艷的裙子,花枝隨風擺動,是舞出優(yōu)美的舞姿。這樣的作文就非常生動。
3.利用寫作地圖,提升思想靈魂
作文具有社會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即我們常說的“做人”和“作文”。正因為如此,學生的作文不能浮于表面,而應透過現(xiàn)象深挖其本質內涵。其根本途徑是從生活經驗中思考,關注生活,書寫個人生活經驗,這就要求在構建寫作地圖時關注生活和生活經驗。
筆者探尋當下小學習作的“無跡”現(xiàn)象,確實發(fā)現(xiàn)了小學習作的許多問題,故而筆者竭力尋找一種能夠很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作文地圖便是其中一種方法。在小學習作的道路上,作文地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如何正確地使用作文地圖,筆者更是層層剖析,從理清脈絡、謀篇布局、立足語文實踐等方面一步步來實現(xiàn)作文地圖的策略探索。讓我們在小學作文教學的道路上,獲得新的體悟。作文地圖用形象可視的方式標記了學生作文的路徑,學生按照這樣的地圖行走,也必將找到作文的前行之路。
【參考文獻】
謝玉雄.金字塔原理[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