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文化交流和商業(yè)貿(mào)易的不斷深化,華人也把深入骨髓的茶文化帶到了世界各地,同時茶文化也體現(xiàn)在各國華裔作家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中。作為美國文學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華裔美國文學作品當然也不例外,其中較為典型的當數(shù)譚恩美的小說《喜福會》。小說中與“茶”相關的關鍵詞共出現(xiàn)27次,詞匯包括了茶、茶點、茶葉、茶壺、茶幾、茶樓、茶館、茶爐等。在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以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得到不同體現(xiàn)和傳承。
【關鍵詞】茶文化;譚恩美;《喜福會》;母女關系
【中圖分類號】I7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3-002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美國普利策獎小說在中國的譯介與傳播研究”(項目批準號:2018SJA1202)階段性成果。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素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在中國,茶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中國人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中外文化交流和商業(yè)貿(mào)易的開展,茶文化傳向全世界。最早傳入日本、朝鮮,其后由南方海路傳至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17世紀初,茶被引入歐洲,并進而傳到美洲大陸,又由北方陸上“茶葉之路”傳入波斯、俄國等國家。
隨著文化交流和商業(yè)貿(mào)易的不斷深化,華人也把深入骨髓的茶文化帶到了世界各地,同時茶文化也體現(xiàn)在各國華裔作家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中。作為美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美國華裔文學作品當然也不例外,其中較為典型的當數(shù)譚恩美的小說《喜福會》。
一、美國華裔文學主題
美國華裔文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華裔移民開始抵達美國便面臨著重大的挑戰(zhàn),包括歧視、種族主義和被排斥在美國主流社會之外等。因此,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社區(qū),繼承和發(fā)展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而這些傳統(tǒng)也被反映在美國華裔文學中。到20世紀,美國華裔文學開始蓬勃發(fā)展。湯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譚恩美(Amy Tan)和趙健秀(Frank Chin)等美國華裔作家因其作品而獲得認可。他們利用自己作為華裔美國人的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有力而深刻的敘述,探索了身份、同化和文化沖突等主題。
美國華裔文學中最突出的主題之一是身份認同。華裔美國人常常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兩種文化之間的夾縫中,努力協(xié)調(diào)他們的中國傳統(tǒng)和美國身份。湯亭亭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就探索了中國和美國文化價值觀之間的碰撞與緊張關系。
美國華裔文學中另一個常見的主題是種族主義和歧視的經(jīng)歷。華裔美國人在美國的歷史中一直以來遭受著重大的歧視,其最明顯的標志就是1882年的《排華法案》。這種被歧視的經(jīng)歷也反映在趙健秀的《雞舍的中國人》(The Chickencoop Chinaman)中種族主義對華裔美國人身份的影響。
美國華裔文學的其他常見主題包括:家庭和傳統(tǒng)、移民和流放、個人成長和自我發(fā)現(xiàn)等。家庭和傳統(tǒng)是華裔美國社區(qū)中重要的文化價值觀,許多作家探討家庭和傳統(tǒng)在塑造他們的身份和世界觀方面的作用,涉及家庭關系、文化傳統(tǒng)以及傳統(tǒng)中國價值觀和美國個人主義之間的關系。移民和流放經(jīng)歷也經(jīng)常是他們寫作的主題,探討適應新文化的挑戰(zhàn)、成為局外人的經(jīng)歷以及離開自己的家園所帶來的失落和失根感。個人成長和自我發(fā)現(xiàn)經(jīng)歷則包含了更廣泛的身份、文化和歸屬感的主題。
美國華裔文學是華裔美國人生活經(jīng)歷和斗爭的有力反映,探索了身份、同化和歧視等主題,幫助提高了人們對華裔美國人的經(jīng)歷和斗爭的認識,有助于促進對美國華裔文化的更好理解和接受,挑戰(zhàn)刻板印象,促進多樣性。
二、譚恩美與《喜福會》
憑借第一部小說《喜福會》,譚恩美便奇跡般地躋身美國最暢銷書作者的行列,其后又陸續(xù)出版多部小說,包括《灶神之妻》《接骨師之女》《靈感女孩》《拯救溺水之魚》《驚奇山谷》等。
關于《喜福會》的大部分評論都非常積極?!冻霭嬲咧芸贩Q這部小說“極具詩意,想象力驚人,感人至深”,并將其描述為“類似于金士頓的作品,但更容易接受,其東方取向是一種不可抗拒的磁鐵……這是一項重大成就”[1]?!短┪钍繄蠼逃隹钒l(fā)表了以下評論:“譚恩美非常敏銳地意識到她材料中的豐富矛盾。她像蝴蝶一樣嫻熟地觸及不可消除和深刻的問題?!盵2]美國女作家艾麗斯·沃克盛贊這部小說“真誠、感人并極具勇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現(xiàn)了美國華裔婦女、家庭以及母女關系”。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奧維爾·謝爾(中文名夏偉)稱贊譚恩美“獨具慧眼的故事講述,真切入耳的對話描寫,心靈相通的人物刻畫以及誠實直接的寫作方式”[3]。即使是相對不太熱情的評論也承認譚的小說“深深扎根”(波拉德)[4],讀者“無論如何都會被觀察的敏銳度和譚的主題的普遍性所吸引”(科尼格)[5]。國內(nèi)的研究則多數(shù)集中在文化的沖突與融合[6]、中國傳統(tǒng)文化[7]、文化鄉(xiāng)愁、敘事策略[8]、身份認同、創(chuàng)傷記憶[9]、母女關系等方面[10],提出了解決以中美文化為典型的異質(zhì)文化沖突的更佳方式——適應與共生。[11]
《喜福會》圍繞四位第一代的中國移民母親與各自在美國出生的女兒的故事展開,講述了母女兩代人身處中美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迷惘與彷徨 、母女的分歧以及事業(yè)與婚姻上所遭受的挫折等,是一部關于創(chuàng)傷、韌性和身份的故事。故事在時空上不斷變換,兩大洲、兩代人、兩種文化,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中國到五十年代后的美國。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第一代移民母親們只能通過記憶甚至想象去回憶過去,她們?nèi)匀汇∈刂袊鴤鹘y(tǒng)文化和老派觀念,與已然美國化的女兒們矛盾沖突不斷,中國式的母女情與純美國式的母女關系形成清晰鮮明的對照;事業(yè)婚姻遭受挫折,美國社會邊緣人地位的女兒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中國根,真正對中國文化認同,進而擺脫身份迷惘;女兒們也從最初的排斥到逐漸消解與母親們之間的誤解隔閡,血緣和愛最終使兩代人的矛盾趨向和解。通過移民母親和她們在美國出生的女兒的敘述,這部小說呈現(xiàn)了一個復雜的探究創(chuàng)傷經(jīng)歷如何塑造人們身份的過程。雖然人物常常在調(diào)和過去和現(xiàn)在的過程中掙扎,但小說最終肯定了人類精神在創(chuàng)傷中鑄造韌性身份的力量。小說以樂觀的筆調(diào)結(jié)束,為任何經(jīng)歷過困難并尋求機會茁壯成長的人提供了希望。
三、《喜福會》中的“茶”文化
根據(jù)細讀文本完全統(tǒng)計,《喜福會》小說中與“茶”相關的關鍵詞共出現(xiàn)27次,詞匯包括了茶、茶點、茶葉、茶壺、茶幾、茶樓、茶館、茶爐等。[12]茶出現(xiàn)的背景又分成中國和美國兩地。
在中國,茶作為一種飲品可以是個人的一種雅好,另一方面其中也蘊含著中國文化待人接物的傳統(tǒng)禮節(jié)。中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說法,其中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人來訪應馬上奉茶接待,奉茶前還應先請教客人對于茶的不同喜好,綠茶、紅茶還是烏龍茶等,根據(jù)客人喜好奉上;如有點心招待,應先將點心端出,然后再奉茶;這些都是中國茶文化最基本的禮節(jié)。
而小說中許安梅的舅母在見到許安梅母親回到娘家,“瞟了她一眼后,就再也不搭理她,既不招呼她入座,也不給她泡茶”[13]。請客人入座泡茶本應該是基本的禮數(shù),許安梅的舅母完全不顧及禮數(shù),對許安梅母親置之不理,一方面反映了舅母對母親的不屑和不歡迎,另一方面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舅母的粗鄙和不識禮數(shù),連基本的招呼入座泡茶都不知道,那就更談不上斟茶、品茶、添茶等其他一系列與茶相關的禮數(shù)講究。
中國飲茶的禮儀還包括:“倒茶不滿”,即倒茶時切忌滿杯,因為茶杯倒?jié)M熱茶,客人接手時茶杯很熱,容易燙著客人的手,并可能導致茶杯掉下地打破,造成難堪或危險;放置茶盅時不可發(fā)出聲響,無論賓主在喝茶時,都要輕手放置茶具,盡量避免發(fā)出聲響,否則就有“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之嫌。
《喜福會》小說中多次提到喝茶,如“邊喝茶嗑瓜子邊聊天”“與母親一起在房里吃茶點”“喝杯茶,與她閑聊寒暄幾句”以及“泡茶館”等。喝茶吃茶點聊天可以是家人之間閑暇時的休閑和消遣,也可以是朋友之間“以茶會友”的社交活動等。家人邊喝茶邊聊天,更有助于和諧、和睦的家庭氛圍的營造;朋友通過飲茶聚在一起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小說中,在舊中國的母女坐在一起喝茶,母親教會女兒待人接物做人的道理。而身處美國的母女的溝通卻常?!俺蔀橐环N折磨,以不快而告終”;母親糾結(jié)于菊花茶和綠茶,女兒甚至認為與母親“命定就是互相沖克的”,母女溝通出現(xiàn)障礙。
《喜福會》中茶除了喝之外還被用作其他用途。許露絲的弟弟不幸失足落水失蹤后,母親許安梅企圖通過迷信施法期望能找到已然無望尋回的兒子。她帶上熱水瓶、一只茶杯和一本白色人造革面的《圣經(jīng)》來到兒子墜海處。她先是用美國的方式,拿著《圣經(jīng)》呼喚“親愛的上帝”,希望得到上帝的恩典和賜福,把兒子還回來。在嘗試無果后,許安梅搬出了中國的方式來祭海,以期平息龍王的怒氣。她把茶倒入杯中,加了白糖,以此來祭海,并把自己母親的遺物一枚珍貴的藍寶石戒指也投入大海,獻給龍王,希望龍王會放出自己的兒子。
隨著中國古代飲茶之風的逐漸普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茶被用于各種重要場合:茶葉成為結(jié)婚大典上宴客的必需品,稱為“喜茶”;茶葉又是喪葬習俗的重要祭品和隨葬物,所謂“無茶不在喪”,以茶祭天、祭地、祭神、祭佛,也可祭鬼魂等。小說中,母親許安梅身在美國,卻不忘中國的舊傳統(tǒng),希望通過供上茶,并在茶里加上糖,甚至搭上珍貴的藍寶石戒指以此獻祭賄賂龍王,放回自己的兒子,凸顯了偉大的中國式的母愛,雖然明知無望仍然不愿放棄對子女的愛。
小說還分別從母親和女兒兩個不同視角展現(xiàn)了一個極具隱喻意義的意象—— “茶幾”。中國茶幾最早是從明朝的香幾中分離出的,到了清代之后才開始盛行,通常放置于一對扶手椅之間,很少單獨擺設,用來放置茶杯和泡茶用具茶壺等。小說中女兒家的茶幾卻與傳統(tǒng)的中國茶幾有明顯不同:首先,女兒家的茶幾是白色大理石臺面,而且被放置在了臥室;而傳統(tǒng)中國茶幾往往都是實木的,并且擺放于客廳。母親對女兒家里的一切都看不順眼,包括這張茶幾,覺得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玩意”“華而不實的,只為了好看,有的甚至連好看都談不上”。這張茶幾是女兒的美國丈夫在學生時代的“杰作”,在母親看來,“床邊這只茶幾,一根細腳伶仃的黑支架,支著一張沉甸甸的白色大理石臺面。明眼人一看就該明白,這張桌子頭重腳輕,上面根本不可能再置放什么東西。而這張茶幾上,顫巍巍地放著一只只夠插一朵花的蜘蛛腳一樣細的花瓶。只需稍稍搖動一下茶幾,花瓶就會傾倒?!辈⑶遥瑥目吹降姆N種險象,母親預見到了危機,而女兒卻對此渾然不覺,盡管她也不明白為什么丈夫?qū)@張茶幾如此引以為傲,在她看來這只茶幾“設計造型實在不怎樣”“線條笨拙,沒有一點哈羅德所講究的‘流暢和‘動感”。這個顫顫巍巍、遲早會倒塌的茶幾實際上隱喻了女兒與美國丈夫的婚姻狀況的搖搖欲墜,內(nèi)在文化差異的難以調(diào)和,而這一點,母親看在眼里卻又無計可施。最后,當女兒與丈夫發(fā)生爭吵時,樓上臥室的大理石茶幾終于倒塌了,上面的黑花瓶也跌成兩爿,花瓣散落一地,母親是茶幾倒塌摔碎唯一在現(xiàn)場的人。
母親在中國時就曾經(jīng)為家具擺放而操心,搬移沙發(fā)、椅子、茶幾等家具,甚至把一面大圓鏡從一面墻移到另一面墻上。用母親的話說就是“相克”“不平衡”,而在女兒看來,母親指的是視覺上的不平衡,而不是感覺上的不平衡。顯然,母親考慮的是“風水”。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所謂“風水”主要關乎建筑選址、坐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進而也涉及家居內(nèi)外裝修設計以及家具的擺放,比如“風水”認為鏡子的擺放會影響個人財運、事業(yè)、家庭等。正確的擺放會增加運勢,而錯誤的擺放則會影響本來好的運勢,母親口中的“相克”說的就是這層意思,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把茶幾等家具搬了又搬。
四、結(jié)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喜福會》的一個核心主題,小說中的母親所深深扎根的中國文化和傳統(tǒng),與美國出生長大的女兒所接受的美國價值觀之間的差異,反映了中美文化價值觀之間的張力與沖突。小說中的中國傳統(tǒng)信仰和實踐,例如運氣和命運的重要性、祖先的角色以及使用迷信和儀式帶來好運等,無不反映了人物深厚的中國文化根源。
《喜福會》最早的中文譯名《喜樂僥幸俱樂部》,直譯自英文小說名The Joy Luck Club。四位母親別國離家去到舊金山之初商討籌建聚會時都是帶著樂觀美好的愿望的,希望能夠喜樂僥幸,她們一起喝茶、吃飯、打麻將,希望一切都還保留熟悉的中國時的樣子。母親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充滿自豪感,正如她們提到猶太麻將和中國麻將的區(qū)別時認為,“猶太麻將只需記自己手里的牌,玩猶太麻將只要用眼睛就行了”,而玩中國麻將則必須好好動腦筋,非常講究技巧。女兒們由于從小受美式教育熏陶影響自認是美國人,但美國社會又將她們列為“少數(shù)民族”而排除在正宗的美國人之外;中國母親又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規(guī)矩去要求她們,對女兒習以為常的美國方式生活“游戲規(guī)則”嗤之以鼻。由此,女兒們倍感身份焦慮、認同危機,而解決的方法只有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去找尋文化認同與歸屬。正如小說結(jié)尾的尋親之旅,其實也是女兒的尋根之旅,女兒在經(jīng)歷過人生的挫折與不幸之后,漸漸意識到母親所賦予自己的、與生俱來的文化根基,重修審視以往不以為然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最初的不了解、不認同到逐漸重拾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根。
參考文獻:
[1]Feldman,Gayle.The Making of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M].Publishers weekly.Jul 07,1989.
[2]Spalding,F(xiàn)rances.The Joy Luck Club[M].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4 August 1989):19.
[3]SCHELL,ORVILLE.Your Mother Is in Your Bones[M].NYtimes.March 19,1989.
[4]Pollard,D.E.Much Ado About Identity[M].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27 July 1989):41.
[5]Koenig,Rhoda.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 22.12(20 March 1989):82.
[6]程愛民,張瑞華.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對《喜福會》的文化解讀[J].國外文學,2001,(03):86-92.
[7]高合順.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對《喜福會》中的母女關系的文化解讀[J].山東社會科學,2009,(08): 150-153.
[8]張瑞華.解讀譚恩美《喜福會》中的中國麻將[J].外國文學評論,2001,(01):95-100.
[9]顧悅.論《喜福會》中的創(chuàng)傷記憶與家庭模式[J].當代外國文學,2011,32(02):100-110.
[10]劉昀.母女情深——論《喜福會》的故事環(huán)結(jié)構(gòu)與母女關系主題[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06):51-55.
[11]袁霞.從《喜福會》中的“美國夢”主題看東西文化沖突[J].外國文學研究,2003,(03):82-85+173.
[12]譚恩美.喜福會[M].程乃珊,嚴映薇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
[13]Tan,Amy.The Joy Luck Club[M].Penguin Books. 1989.
作者簡介:
王建新,男,江蘇南通人,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美國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