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文琪,金承協,陳穎,劉撫英
位于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qū)丸之內町的東京中央郵便局舊址(以下簡稱中央郵便局)建于1923 年,是日本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近代郵政建筑,見證了東京丸之內地區(qū)在城市化進程中的發(fā)展與變化[1]。該建筑雖然具有重要的遺產價值,但是在最新的一次改造過程中“面目一新”,成為丸之內地區(qū)爭議性很大的地標性建筑之一。本文研究目的是以該建筑為視點,探究日本如何平衡城市中心區(qū)近代遺產的保護與再生的關系,借此為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利用提供思路和借鑒。
中央郵便局所在的日本東京丸之內地區(qū)是很多日本大型企業(yè)總部的所在地。丸之內地區(qū)有兩個特征:其一是歷史悠久,從1891 年丸之內建筑所建成開始,這里建設了大量古典復興、折中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建筑并保存至今,塑造了丸之內地區(qū)的近代風貌[2-3];其二是規(guī)模龐雜,丸之內地區(qū)是東京都規(guī)模最大的商務中心,其開發(fā)建設從未停止[3],使得這里成為了歷史保護與商業(yè)開發(fā)矛盾最為突出的地段之一。本文的研究對象中央郵便局,其保護和再生的模式恰恰反映了這種矛盾。
中央郵便局位于東京站南出口(圖1),其北側是東京站西廣場,東側為火車站及鐵路線路,西側與南側按逆時針分別是丸之內大樓、三菱大廈、丸之內公園大廈、TOKIA 東京大樓,這些建筑高度均為200m 左右,由商業(yè)裙房和商務高層兩部分組成?,F在的中央郵便局與其周圍的建筑一樣,遺產本身作為商場來使用,其西南部分改建為一幢名為“JP 塔”的38 層摩天樓(圖2)[4]。
1 中央郵便局區(qū)位及周圍環(huán)境
2 中央郵便局改造后外觀,引自參考文獻[4]
本文以井上卓朗[5]的研究為基礎,將中央郵便局的發(fā)展和演變過程歸納為5 個階段。此外,中央郵便局建筑曾有過一次重建,因此,本文將重建前后的中央郵便局命名為初代中央郵便局和二代中央郵便局。
1887 年(明治20 年)開始,日本在“殖產興業(yè)”的政策背景下,全國范圍內開始了鐵路線路的建設。日本通信省(掌管交通、電信、郵寄業(yè)務的中央行政機關)依靠鐵路線路開展鐵路郵寄業(yè)務。1889 年,新橋到神戶的東海道鐵路線通車,1908 年日本議會決定將該線路的中央停車場(東京站前身)建于丸之內地區(qū),通信省決定在中央停車場附近建設新的郵局。同時,據1911 年《報知新聞》的記載,當時位于東京新橋地區(qū)的舊中央郵便局的規(guī)模已經不足以支撐快速發(fā)展的郵寄業(yè)務,客觀上需要建設一個新的中央郵便局[6]?;谝陨蟽蓚€理由,通信省于1914 年著手開始建設初代中央郵便局。
初代中央郵便局選址于中央停車場西南側的一個梯形地塊。建設前,郵便局在地塊與東京站之間建設了用于運輸郵件的地下鐵路,該線路比東京最早的地鐵還要早12 年。初代中央郵便局始建于1914 年,建成于1917 年,建筑面積2836m2,為局部二層的木框架結構,外立面由磚砌筑而成。建筑的外部造型采用文藝復興樣式(圖3),主立面正對火車站,呈三段式對稱構圖,屋頂和入口處均有線腳裝飾。建筑平面為梯形布局(圖4),一層主要為郵寄業(yè)務的柜臺、郵件存儲和分發(fā)以及與地下鐵路連接的月臺;二層主要包括局長辦公室、員工休息室等后勤或辦公空間。從平面上看初代中央郵便局的業(yè)務規(guī)模不大,但地下通道的路線、結構和相關設備卻十分考究,可見當時郵政業(yè)務的發(fā)展速度和通信省對鐵路郵寄業(yè)務的重視程度。初代中央郵便局于1922 年1 月4 日遭火災被毀。
3 中央郵便局初代外觀(東北側),來源:日本通信省綜合博物館
4 初代中央郵便局平面,根據《東京中央郵便局沿革史草稿》所藏插圖繪制
通信省在初代中央郵便局被燒毀后立刻開始了二代中央郵便局的設計并于1923 年8 月完成,但次月發(fā)生的關東大地震迫使設計進行重新打磨,最后由通信省建筑師吉田鐵郎完成。二代中央郵便局建于初代原址上,1929 年8 月動工,1931 年12 月竣工,地下1 層、地上3 層、局部5 層,建筑面積36,479m2,為型鋼混凝土結構。建筑的外部采用現代主義樣式,表面鋪有白色人造石方磚,方形大窗配有純黑的金屬窗框,除檐口有簡單的線腳以外無任何裝飾(圖5)。建筑平面依舊是梯形布局,但對比初代向西擴建了一倍大小。月臺、郵件調度等功能區(qū)域被移至地下一層,地上一層至三層主要為郵寄業(yè)務的柜臺和郵件裝配空間,四層和五層為辦公室、宿舍和倉庫等輔助功能。二代中央郵便局配有傳送帶、升降機、螺旋溜管、氣壓傳送管等先進的郵件處理系統(tǒng)(圖6)。二代中央郵便局的建筑面積是初代的13倍,但建造時間與初代相同,這不僅體現了日本近代施工水平的飛速發(fā)展,也反映了現代主義建筑在施工效率方面的優(yōu)越性。此外,該建筑與歐美地區(qū)的現代主義建筑在設計方面基本達到同一水平,不僅體現了設計者純熟的現代建筑設計手法,也反映了當時日本建筑設計思想的進步性。
5 二代中央郵便局外觀(北側),引自參考文獻[4]
6 二代中央郵便局各層平面及部分功能,根據參考文獻[7]收錄歷史圖紙繪制
二代中央郵便局經過短暫繁榮后,1941 年東京站擴建工程占用了郵局的地下通道,二戰(zhàn)時期日本頒布的《金屬回收令》也要求二代中央郵便局地下通道的鐵軌拆除上繳,這些事件影響了其鐵路郵寄的能力。戰(zhàn)后經濟復蘇期地下通道并沒有被重新修復,且高速公路的建設與航空業(yè)的發(fā)展使得郵政業(yè)務對鐵路的依賴逐漸降低。1978 年,東京站的鐵路郵寄業(yè)務停止,二代中央郵便局的地下通道被徹底廢棄。1986年郵政省(由前通信省拆分而來)取消了鐵路郵寄業(yè)務,火車站周圍的各個郵局被相繼關停,二代中央郵便局只保留了窗口業(yè)務。2007 年日本郵政民營化,二代中央郵便局逐漸不再主營郵政業(yè)務。
民營化后的日本郵便株式會社決定將二代中央郵便局進行改造和業(yè)態(tài)轉型以適應丸之內地區(qū)商務中心的功能定位。2009 年二代中央郵便局開始改造。改造項目保留了中央郵便局東北部分,將建筑的西南部分改建為高層摩天樓。新建部分的外立面是通體玻璃幕墻,大面積的玻璃與極窄的窗框與老建筑形成虛實對比,旨在減少新建筑對老建筑的視覺影響。內部功能上,保留部分用于商業(yè)和展覽,新建的高層部分用于商務辦公。
中央郵便局建成至今已有90 余年的歷史,1999 年被DOCOMOMO Japan 評選為“20 個日本近代建筑”,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近現代建筑之一,也是東京站西廣場景觀塑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郵便局的遺產價值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中央郵便局的建立與日本鐵路郵寄業(yè)務的發(fā)展密切相關,中央郵便局的選址與地下通道的建設反映了鐵路郵寄業(yè)務興起時的客觀需求與技術革新,中央郵便局的龐大規(guī)模和健全的郵政設施體現了日本鐵路郵政業(yè)務發(fā)展時期的繁榮,中央郵便局的功能轉型也預示著日本鐵路郵寄業(yè)務的衰落。中央郵便局的背后折射出日本郵政業(yè),特別是鐵路郵政產業(yè)興衰的影子,這是研究日本郵政產業(yè)歷史變遷重要的實物依據。
吉田鐵郎1919 年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前身)建筑學科,受其父親影響畢業(yè)后成為日本通訊省的主要設計師。如今能夠確認的吉田鐵郎的建筑作品共119 件,早期作品主要受到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后在設計實踐以及對日本文化的探索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日本本土化功能主義的建筑風格[8]。晚年的吉田鐵郎任教于日本大學,期間用德語和英語撰寫了《日本的住宅》《日本的建筑》《日本的庭院》,系統(tǒng)地整理了日本本土的建筑樣式,是將日本建筑文化向世界傳播的先驅[9]。
中央郵便局是吉田鐵郎現代主義建筑風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對研究該建筑師以及日本建筑師的風格譜系具有重要意義。中央郵便局不僅體現了吉田鐵郎對現代主義建筑風格的深入理解,也體現了日本建筑師在世界建筑發(fā)展浪潮中開始跟上歐美的腳步。中央郵便局也因此成為了之后日本郵政建筑的樣板,影響了包括丹下健三香川縣廳舍在內的許多公共建筑的設計。
初代和二代中央郵便局建筑風格的差別反映了日本20 世紀初建筑思想的發(fā)展與變化。初代中央郵便局建成的1914 年是明治歷史主義思潮的尾聲。隨著執(zhí)著于歐洲樣式的第一代建筑師的退場,第二代建筑師的探索使日本的建筑思想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初代中央郵便局雖然立面形式仍然承襲了歐洲古典建筑的設計邏輯,但是從細部裝飾能看出其受到新藝術運動的影響,室內的空間布局也更加注重功能性。
新藝術運動結束后,日本建筑師在此思想上演進出分離派、表現派、現代主義等設計流派[10]。1929年建成的二代中央郵便局是日本現代主義的代表作之一。建筑師吉田鐵郎解讀自己的作品時說道:“(中央郵便局)的正面與周圍的建筑和廣場互相協調,并且?guī)в幸欢ǖ募o念性;背面則是退臺、避難樓梯、郵件收發(fā)站臺、車庫、煙囪等必要的建筑要素,這些展現了現代建筑的構成美。”[11]這座建筑不僅是吉田鐵郎現代主義建筑的代表作,其純粹的幾何形體、簡潔的立面、不加掩飾的功能構件也反映了日本當時現代主義設計思想已經十分成熟。
中央郵便局自建成以來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見證了日本郵政產業(yè)的發(fā)展,承載了4 代郵政工作者的努力成果,已經成為了日本郵政產業(yè)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同時,中央郵便局處于天皇住所與東京站的主軸線上,通過建筑語言表達著近代日本的政治訴求、文化傾向、科技成果。如今的中央郵便局是東京站西廣場范圍內除東京站外唯一保留下來的近代建筑遺產,其與東京站隔街相望、融合共生,共同構建了東京站西廣場的近代景觀風貌,對傳承日本近代記憶具有重要作用。
中央郵便局采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在近代日本具有建造技術上的先進性,對日本建筑技術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鋼筋混凝土結構于1910 年前后從美國傳入日本,在日本關東大地震(1923 年)后才開始受到普遍重視[10]。中央郵便局在關東大地震后進行了抗震方面的設計優(yōu)化,嘗試使用抗震性能和經濟效益都十分優(yōu)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中央郵便局在建筑材料的配置與施工、裝飾材料的樣式與鋪設方式方面,均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12]。這些技術成果在中央郵便局的東立面與北立面得到了完整的保留,日本建筑史學者鈴木博之評價中央郵便局:“其材料的選擇、技術的應用、施工的方式均是該時代的先驅”[13]。
丸之內國際性商務商業(yè)中心的定位確定了其較高的建筑容積率(《大手町、丸之內、有樂町地區(qū)規(guī)劃(千代田區(qū))》)。在此背景下,2007 年民營化的日本郵政開始著手中央郵便局的活化再生工作。經過由日本都市計劃學會牽頭組建的“東京中央郵便局歷史檢討委員會”的論證,考慮到平衡遺產的真實性保護與提升土地使用強度之間的矛盾,最終決定保留中央郵便局面朝東京站長150m、進深12m 左右的部分,其余部分拆除后建設高層辦公樓。具體而言,中央郵便局的改造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中央郵便局的保存范圍為建筑的北部和東北部,修復原則是主入口周圍使用原材料、新工藝進行修復,而立面的其他區(qū)域采用高仿材料、新工藝的方式進行修復(圖7)。改造工程將建筑外立面人造石材質的貼磚全部拆下,將有保留價值的貼磚進行篩選,通過鹽酸、硝酸、表面活性劑等化學物質的洗滌,物理打磨和燒制、堿化處理等工序,清潔貼磚上面的粘結材料、油污、酸性污染物等雜質后,鋪貼于人流較多的主入口附近,其他區(qū)域則以新貼磚代替。新貼磚不僅對磚面顏色、磚面斑點的密度和尺寸、釉質光澤度等物理性質進行嚴格把控,其生產也選擇了原貼磚產地的生產工廠,保證了新貼磚與老材料外觀一致。出于安全性的考慮,鋪貼采用了較為先進的工藝和材料。改造前鋼制窗框老化、腐蝕情況嚴重,大多數已經無法再重新利用,僅把保存相對較好的部分經過重新清潔、打磨之后利用在主入口附近,考慮到隔聲、隔熱、密閉性等現代需求,新窗框采用鋁制材料涂漆并嵌入原有的玻璃進行復原。此外,除了建筑材料外,為了能夠真實完整地反映當年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建筑原有的煙囪、南側的避難樓梯等結構也得到了保留和修復[1]。
7 中央郵便局改造后立面,根據參考文獻[6]收錄歷史圖紙繪制
改造后的中央郵便局是集文化、展覽、購物、飲食于一體的商業(yè)綜合體,其內部裝修由隈研吾擔任總設計師。老建筑的北部與新建筑直接相連,老建筑的東北部、東部與新建筑之間建有一處5 層通高的中庭(圖8)。中庭不僅作為集交流、集散、慶典、防災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公共空間,也成為了新老建筑之間的紐帶,在中庭中可以從“剖面”的角度欣賞到老建筑整體的內部結構(圖9a、9b),由中庭帶動的新舊室內環(huán)境和結構的對比,可以強調建筑遺產時空的交錯性和相容性。
8 改造后中央郵便局部分平面圖及部分功能,根據參考文獻[7]收錄歷史圖紙繪制
老建筑保留了十分具有時代特色的六邊形立柱,并根據原有的柱網結構經過重新區(qū)劃,在延續(xù)了過去的空間序列的同時,也滿足現代使用需求。中庭處被拆除的立柱也用地磚鋪設出相應的標志,體現了設計師對建筑原型的尊重(圖9c)。老建筑被劃分為兩個區(qū)域:東北區(qū)基本上全部被改造為商店和餐廳;北區(qū)則被賦予了文化展覽和公共服務功能,其中B1 層、F1 層仍作為郵局使用,F2 層、F3 層改造為關于JP 塔的學術文化綜合博物館,F4 層為會議廳,F5、F6 層為普通店鋪。
建筑有兩處重點區(qū)域得到真實性修復。第一處是建筑主入口(圖10a),這里原為中央郵便局的業(yè)務柜臺,改造后延續(xù)了原本的郵政功能,該區(qū)域依據歷史照片和文獻資料還原為建成時期的樣貌,不僅充分利用了原本的裝修材料(如柱子和墻面腰線的黑色大理石等),在燈光、色彩和鋪裝上也還原了當初的氛圍[14]。第二處是位于F4 層轉角的舊局長室(圖10b、10c),此處大部分使用了原有的材料,根據歷史照片和資料進行了復原,但是考慮到防火、避難等必要因素,在其逃生路線上使用了防火性能更好的現代材料,門窗也換成仿古的防火門窗[14],這些部分僅保留了外觀上的真實性。
中央郵便局改造的原因不僅在于提升用地強度、改善使用效率的客觀需求,也是為了應對建筑材料和結構的老化以及現代防災的需求。關于建材老化和防火方面的應對措施上文已有提及,抗震設計方面[12]值得重點介紹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中央郵便局的整體結構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為了改善建筑防震性能而增加的抗震壁和抗震梁均分布于地面層樓板之下,以此來保證地面層以上部分結構的真實性。
(2)建筑物的外部裝修材料先全部去除,補足鋼筋的混凝土覆蓋厚度、中和混凝土PH 值后用原有的裝修材料重新鋪設,保證真實性的同時更兼顧其實用性和安全性。
(3)由于建筑的功能發(fā)生了變化(郵局→商業(yè)),對避難樓梯和走廊等通行區(qū)域進行了加建和擴寬,保證歷史建筑改造后符合現代防災的相關規(guī)范。
(4)建筑物軀體加固區(qū)域會超過用地邊界,因此采用了“建筑移位”的保護手段,將建筑物向西南方向平移了約1m 的距離,用現代技術手段解決了文物保護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
中央郵便局的更新改造涉及到了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保護的問題,人民群眾為了保護這座建筑而開展了文物保護運動,其中,最為活躍的市民組織為“東京中央郵便局評為重要文化財促進會”(東京中央郵便局を重要文化財にする會,以下簡稱促進會)。促進會以本地的市民為基礎、以建筑師和研究學者為指導、以政治家為紐帶與政府和日本郵政進行協商和交流,目的是促使日本文化廳將中央郵便局選定為重要文化財以避免對其進行拆除或改造。
促進會的活動持續(xù)了15 個月,期間不僅向日本總務省總務大臣、文化廳、東京都議會、千代田區(qū)議會上表請愿書,也與總務大臣、文化廳廳長進行會面和交流,舉辦過多次關于中央郵便局及建筑師吉田鐵郎的學術會議,也有多場面對市民的座談會。促進會的活動不僅推動了中央郵便局的保護工作、也提升了市民的歷史保護意識、間接促進了對東京近代建筑遺產的研究[15]。雖然促進會試圖完整保護中央郵便局的目的最終沒有達成,但其活動也讓中央郵便局更多的部分得到了保留(保留面積約為原方案的2倍),使改造工程能夠更為科學地進行設計和施工,為本文提到的保護和開發(fā)提供了監(jiān)督和理論支持。關于遺產的保護運動,東京還有“紅磚東京站愛護市民會”“丸之內守護會”“文化學院愛護會”等市民團體,這些市民團體的活躍使包括東京站在內的很多文化遺產得到了保留,團體的活動經驗、與各地區(qū)市民團體構建的組織網絡亦有利于日本文物保護事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9a-9c 中央郵便局中廳內景
10a-10c 郵局業(yè)務柜臺與局長室內景
相較于日本,我國文物保護工作尚未建立完善的社會參與制度。我國文物保護制度強調各級政府的權力義務,建筑遺產的調查、研究、保護和開發(fā)也多采用政府牽頭、文物保護相關部門和研究機構(如高校、企業(yè)等)執(zhí)行的模式,群眾的參與度相對較低,保護意識也相對薄弱。雖然有個別地區(qū)也成立了社會性質的文物保護組織[16-17],但其多數缺少系統(tǒng)的制度建設,也鮮有跨區(qū)域間交流的組織架構。日本建筑遺產的保護制度(特別是文化財的登錄制度)重視群眾的參與和建筑遺產所有者的利益,加強了群眾參與文物保護工作的積極性。東京中央郵便局的保護與開發(fā)實踐,不僅體現了市民組織對文物保護工作的積極作用,也證實了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市民組織能夠有效提高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促進群眾參與文物保護事業(yè)。因此,日本這種“自下而上”的文物保護模式可以為我國文物保護工作提供新思路。
中央郵便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在丸之內地區(qū)高容積率開發(fā)的規(guī)劃下,中央郵便局被局部拆除改建為高層建筑。雖然這種開發(fā)模式頗具爭議,但正因如此,中央郵便局對我國近代遺產的保護和開發(fā)更具有參考價值。我國有大量的近代建筑遺產保存在城市的中心區(qū),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同樣面臨著保護和開發(fā)之間的矛盾。本文通過對中央郵便局的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借鑒。
(1)科學辨證的保護理念、專業(yè)的施工團隊、標準化的修繕工藝有利于近代遺產的持久且廣泛的保護。中央郵便局在主入口位置充分利用原材料、原構件、原工藝進行還原,保證了該部分的真實性。與此同時,在盡可能地還原建筑原貌的大原則下修繕工作充分利用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特別是建筑表面的砌筑工藝和隱蔽材料也進行了技術升級,延長歷史建筑的使用壽命,保障使用者和行人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不僅保證了建筑真實性,也滿足了現代化的使用需求和防火、防震需求。我國對城市中心區(qū)的近代建筑的修繕也不乏先進的新技術、新工藝,但許多近代建筑修繕的施工團隊經驗不足、工藝較差,修繕后再次毀壞的情況屢有發(fā)生。另外,很多新技術往往是針對個別案例進行攻堅,缺少標準化的設計與施工操作流程,造成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等情況,不能高效地推廣到其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實踐中去。
(2)應多元化、可持續(xù)、與時俱進地引導城市中心區(qū)近代遺產的活化與再生。我國城市中心區(qū)保存的建筑遺產當中,用作商業(yè)建筑的遺產占很大的比重。如上海的外灘、人民廣場,武漢的江漢路,天津的和平路、濱江道等均為十分典型的案例。許多近代遺產沿用過去“百貨商店”的銷售模式,在后疫情時代的資本市場中表現出使用效率低、游客引力小、同質化嚴重等問題。本文研究的中央郵便局,根據丸之內地區(qū)的高強度開發(fā)政策、自身便利的交通環(huán)境、建筑的近代風貌以及民營企業(yè)的商業(yè)決斷確定了中央郵便局的商業(yè)、商務功能和現代化的室內設施。從文物保護的層面來看,對建筑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有一定程度的損害,但從建筑使用的層面來看,中央郵便局不僅使用效率高、客流量大、也不乏獨特魅力的空間環(huán)境塑造,表現出其改造成功的一面。
(3)近代遺產的保護工作需要群眾的了解、支持和參與。我國近代遺產保護主要是由文物保護部門牽頭、其他相關政府部門協助、相關領域專家參與的模式,許多地區(qū)群眾對文物保護工作表現出參與度低、參與意愿差、保護態(tài)度不積極等問題。除需要政府落實文化建設與科普教育之外,更應該通過文物的保護和開發(fā)提升本地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避免與群眾基本的利益訴求相對立,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群眾對文物保護事業(yè)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除中央郵便局的改造工程,日本的很多近代遺產保護項目中均有民間團體的身影,這些團體不僅有研究者、建筑師、政治家,也有很多本土居民參與其中,團體成員在遺產保護工作中既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經驗,又與其他地區(qū)的相關團體建立起緊密的聯系,對文物保護工作的推進與監(jiān)督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