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陽
【摘 要】英文作為一門語言工具,需要學生不斷地重復與強化學習。在這種漫長、略顯枯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英文兒歌童謠,提升學生的學習愉悅感。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跨時空、拓途徑,引導學生定時定量學;跟進度、諧課堂,拋磚引玉學;隨生活、設情境,身臨其境學;搭舞臺、亮風采,寓教于樂學;造氛圍、塑文化,取長補短學。通過多樣化學習方式,保證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真正達成。
【關鍵詞】兒歌童謠 多途徑 文化自信
英文兒歌是反映兒童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生活的歌曲,作曲者用簡單的音符編寫出獨特的反映兒童不同階段的樂曲;英語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diào)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它們在語言學習中起著顯著的啟迪作用,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有效工具。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對兒歌童謠的使用提出了很多要求,提供了很多范例,這應該引起廣大英語教師的注意,思考如何在教學中全方位應用兒歌童謠,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增強核心素養(yǎng),塑造文化品格。
一、兒歌童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英語兒歌童謠大多內(nèi)容豐富、語言淺顯、節(jié)奏明快、音韻自然和諧,便于唱誦。在我們使用的閩教版英語教材里,每一個單元都有一首配套兒歌或童謠,安排Sing a song或者Lets chant環(huán)節(jié),契合學生學習語言的階段特點和思維維度,適應學生語言發(fā)展的水平,易于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另外,很多作品著力于對人和事物的具體描繪,突出它的形態(tài)感、色彩感和動作感,增強了作品的形象性。同時,兒歌童謠常具有和諧的韻律、明快的節(jié)奏、有規(guī)律的反復,能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愉悅感,而且唱誦過程中加入各種肢體語言,可以給學生全方位的學習體驗。
因此,英語兒歌童謠在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首先,學生大多樂于參與唱誦,這在課堂上能夠消除他們的焦慮,營造活潑輕松的氛圍,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課外還能吸引他們主動學會更多的兒歌童謠,增加語言積累。其次,作為非第一語言的學習者來說,他們往往面臨語言環(huán)境缺失、學習途徑單一、自然習得機會匱乏等問題,而大量的多角度、差異化的兒歌童謠,能夠提供足夠的語言輸入,以便學生更好地輸出。再次,兒歌童謠雖然都是短句、簡單句,但是都包含著詞匯、簡單詞法語法、語音語調(diào)、斷句語感等知識,不斷地重復可以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領會、掌握相關知識。
二、兒歌童謠的全方位應用
鑒于兒歌童謠的重要性,筆者認為不能僅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還要探索如何全方位使用,確保學生從中汲取營養(yǎng)、提升技能、增進素養(yǎng)。
1. 跨時空、拓途徑,定時定量學。
除了課堂教學,筆者每周布置1~2個誦記任務(提前一周于周五布置,要求學生周末通過網(wǎng)絡自學)。筆者不糾結于題材內(nèi)容,同時保證所選材料符合大部分學生的水平,輕輕一躍而可得就行,使大部分學生都能順利完成;要求學生晨起自行誦讀,早上進班級時兩個學生看住前后門,進班級的學生用一兩句每周任務的句子作為password,效果很好。另外,晨讀時段,筆者引導學生用三分鐘集體唱誦每周任務,進一步加深學生記憶;周五晚上利用微信群或英語學習小程序,引導每個學生上傳自己的每周任務作品,并組織英語組長檢查(學生之間也可相互欣賞),最后教師進行抽檢,強調(diào)一些共性問題和注意事項,表揚優(yōu)秀學生和進步學生,如此及時反饋,使學生揚長補短、再接再厲。
近年來,我們地區(qū)開始實行課后延時服務,我們趁此良機,開發(fā)“作業(yè)輔導+兒歌童謠誦讀+看英文電影學英語”的半日課程,以一種輔助途徑大力配合學生的視野開拓和語言習得,因而吸引了大量學生進入課外樂園。
2. 跟進度、諧課堂,拋磚引玉學。
閩教版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Olympic Games,本單元教材安排了Sing a song You and Me,Lets chant? One World,One Dream。在教學Part A部分時,筆者用Sing a song You and Me導入新課,自然引發(fā)學生對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關注,激發(fā)學生對奧運會的起源、賽程、項目等方面的探究,為學好本課知識開了好頭。
在教學Part B時,筆者使用Lets chant One World,One Dream,通過誦讀這個chant,讓學生知道奧運會口號:Faster, higher, stronger;北京奧運會口號:One World,One Dream,從口號、歌曲、旗幟等相關內(nèi)容層層推進,使整個課堂條理清晰,知識傳授得以達成??梢姡{歌曲的合理應用能夠很好地盤活整節(jié)課堂。
在3-6年級的教材里,像Parts of Body、Weather、Seasons等課時里,新單詞很多。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兒歌童謠,反復唱誦,能很好地避免單純單詞操練記憶的枯燥乏味,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課堂里不知不覺地達成了學習目標。
3. 隨生活、設情境,身臨其境學。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課程標準》也時刻要求我們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真實的生活體驗出發(fā),這在兒歌童謠教學里同樣十分重要。例如,閩教版三年級上冊Unit 6 Colors,安排了Lets chant Traffic Lights:
A red light says,“stop!”
Stop, stop, stop.
A yellow light says,“Wait!”
Wait, wait, wait.
A green light says,“Go!”
Go, go, go.
學生對紅綠燈和交通規(guī)則都非常熟悉,在教授這個chant時,筆者在課堂中模擬等待紅綠燈的真實情境:有的學生drive a car(乘車),有的學生walk(步行),有的學生take a bus(乘公交車)。這樣的設計下,學生對三個顏色單詞和三個動詞的掌握非常到位??傊滩闹杏性S多場景、很多課文都來自生活,教師在設計教學程序時,一定要依托教材,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挖掘語言中真實的東西,才能更好地引起共鳴,使學生習得知識、獲得體驗、提升技能、增強素養(yǎng)。
4. 搭舞臺、亮風采,寓教于樂學。
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學段學生特別喜歡表現(xiàn)。搭建舞臺,讓學生亮出風采,體驗成功的喜悅,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很大動力。學生學習了那么多的兒歌童謠,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展示成果。例如,課前可以個別、小組、男女、全班唱誦;大課間學生鍛煉時,也可以結合韻律操,讓學生邊運動邊唱誦;放學后,引導有時間的學生在操場繼續(xù)唱誦,讓會樂器的學生伴奏。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效果較理想。
學校層面,可以通過英語素養(yǎng)比賽兒歌童謠專場,或在節(jié)日文藝匯演中讓學生做這方面的展示,激發(fā)全校學生的學習渴望。我校每年都會舉行英語節(jié),為期一周的英語節(jié)涵蓋許許多多的好玩節(jié)目,當然也少不了兒歌童謠的唱誦。去年,英語節(jié)的主題歌曲為The more we get together,開幕式上由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唱,在班級中由英語教師帶唱,同時校園廣播每天循環(huán)播出。這一周,學校到處是濃濃的英語學習應用氣氛,學生熱情高漲,效果顯著。
5. 造氛圍、塑文化,取長補短學。
英語兒歌童謠教學可營造輕松、活潑、自由、向上的校園氣氛,塑造自信、好學、合作、互助、寬容等校園文化。例如,我們通過Merry Christmas等了解外國人文風情,通過Hello,my dear friend學習如何禮貌對人;通過I want to fly告訴自己全力以赴,展翅飛翔;利用You raise me up互相鼓勁,直面困難……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英語兒歌童謠為抓手,滲透對學生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教育。這就是英語教學的“取長”作用。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文化自信,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像持續(xù)幾年的新冠疫情,我國提出了應對策略,已經(jīng)取得了偉大的階段性勝利,為世界提供防控疫情的中國方案,對比其他國家,我們自豪,我們驕傲!我們據(jù)此創(chuàng)作了不少抗疫主題的兒歌童謠,比如Virus,go away:
Friends,take care,
Virus,here and there.
Friends,mask worn,
Virus,go away.
Chinese,have no scare,
Work hard,study hard,
Tomorrow is better.
通過兒歌童謠唱誦,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生命教育、愛國教育,塑造學生的文化自信,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學好知識、報效祖國。
綜上所述,英語兒歌童謠因其自身特點,極受學生的喜愛。在教學過程中它們的使用,已經(jīng)被證明在激發(fā)興趣、夯實基礎、習得知識、訓練技能、提升素養(yǎng)等方面大有裨益。當然,只在課堂上使用的話其局限性十分明顯,如何在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全方位、多途徑、大面積使用,值得每一位英語教育工作者不斷思考、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