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娟
中國—中亞峰會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西安為絲綢之路的起點,2?000多年前張騫的鑿空之旅溝通了中國與中亞的合作。2?000多年后的今天千年古都再次成為中國與中亞國家加強合作的連接點。古老的絲綢之路見證了中國同中亞互通有無、互學互鑒的悠久歷史。中國—中亞峰會的舉辦對中國和中亞的發(fā)展意義深遠,中亞地區(qū)是“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在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中國—中亞峰會的舉辦,無疑具有標志性的時代意義。中亞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又是“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中國—中亞峰會將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聯(lián)系了起來,讓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來了一場歷史的對話。下面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對絲綢之路來一場時空之旅吧!
一、絲綢之路的發(fā)展歷程
漢武帝時期,為了解決北方匈奴的威脅,在更多出于軍事需要和政治目的的情況下,漢武帝募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從起點長安,經河西走廊,到達中亞、西亞和南亞,最終達到歐洲的絲綢之路。漢代人把陽關和玉門關以西,也就是現(xiàn)在新疆和更遠的地區(qū),稱為西域。絲綢之路作為當時陸上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使中國的絲織品傳向中亞、歐洲等地區(qū)。這條商路同時對文化交流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西漢時期,也開辟了東西方海上的商路,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在這里同學們要重點掌握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不同之處及西漢陸上絲綢之路興盛的原因。同學們可以從政治和經濟等角度對西漢陸上絲綢之路興盛的原因進行分析。政治上,西漢采取積極的對外政策,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積極參與;西漢時期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絲織業(yè)發(fā)達;羅馬等地區(qū)對絲綢的需求旺盛。
唐朝,國運強盛,絲綢之路的貿易活動進入鼎盛時期,同時東西方的思想文化交流也出現(xiàn)了高潮。玄奘西行取經和鑒真東渡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氖论E。唐朝,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并舉,進入全面繁榮時期。宋代,絲綢之路以海運為主,陸上絲綢之路中斷或者受阻。在這里,同學們要注意分析宋代陸上絲綢之路中斷或者受阻的原因。宋代,遼和西夏少數(shù)民族政權阻礙陸上絲綢之路發(fā)展;宋代經濟重心南移,商品經濟發(fā)展;宋代造船和航海技術先進;宋代政府鼓勵海外貿易。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宋代形成“陸上絲綢之路受阻或者中斷,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的局面。元明清時期,陸上絲綢之路一度恢復,海上絲綢之路再度繁榮并走向衰落。在這里,同學們要注意分析明清對外貿易衰落的原因。同學們可以從政治和經
濟、思想等角度對明清對外貿易衰落的原因進行分析。經濟上,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影響保守封閉;政治上,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束縛,實施重農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思想上,受重義輕利、天朝上國等儒家理學思想的影響。
二、絲綢之路的現(xiàn)代啟示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這一倡議正是在我國古代開辟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基礎上提出的,是中國根據(jù)國內國際現(xiàn)實問題對中國歷史智慧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今天的“一帶一路”以古代的絲綢之路為基礎,但是它的內涵、范圍和意義是不同的。因此,未來高考試題有可能以中國—中亞峰會為情境材料,考查古代絲綢之路對“一帶一路”的啟示,或者考查“一帶一路”與古代絲綢之路的不同,或者考查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一帶一路”中得到的啟示。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一帶一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經濟社會的繁榮是基本的動因;政府主導與主體參與是客觀的要求;和平穩(wěn)定是必要的前提;開放包容是重要的支撐;文明互鑒是動力源泉。全球化是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偉大歷程。目前我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源于改革開放,古代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的顯著特征就是開放?!耙粠б宦贰笔侵袊鎸κ澜缧蝿莸淖兓蛧鴥劝l(fā)展的實際提出的與沿線國家共同發(fā)展的倡議。相比古代的絲綢之路,它的內涵、范圍更寬、更廣,意義將會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