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蘇軾對白居易的追慕與超越

2023-09-01 04:33:21湯如影
名家名作 2023年5期
關(guān)鍵詞:憂患樂天東坡

湯如影

在唐代就詩名極盛的白居易在宋代同樣受到了極大的關(guān)注,對宋代士大夫產(chǎn)生了全方位的影響,既有詩學(xué)方面的,亦有人生思想方面的。蘇軾與同時代的文人一樣,極力追羨白居易。

令人驚異的是,蘇白的生平軌跡是如此相似:進(jìn)士及第出身,初入仕途之時皆十分坦順,身居要職;喜諷諫上位者,在宦途鼎盛之時遭遇家人過世,無奈離開朝堂;二人均因觸犯上位者利益而被貶謫,且一貶再貶;在年過五十后,二人都認(rèn)清朝局,遠(yuǎn)離黨爭。

蘇軾本人清楚地認(rèn)識到了他與白居易極其吻合的生命軌跡,在出發(fā)赴任密州時,于杭州寫下了一首詩,詩題為:“平生自覺出處老少, 粗似樂天, 雖才名相遠(yuǎn)而安分寡求, 亦庶幾焉?!雹偬K軾:《予去杭十六年而復(fù)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yuǎn)而安分寡求,亦庶幾焉。二月六日,來別南北山諸道人而下,天竺惠凈師以丑石贈行,作三絕句》(其二) , 見王文誥輯注: 《蘇軾詩集》卷三十三,中華書局,1982,第 1762 頁。

一方面,蘇軾仿佛通過白居易看到了自身,在極大程度上表達(dá)了對他的認(rèn)同。另一方面,又保持著一定的疏離與間隔,在對其詩歌、人生態(tài)度和處世哲學(xué)的受容的基礎(chǔ)上實現(xiàn)了超越。

一、蘇軾的“慕白”情結(jié)

(一)以“東坡”為號

蘇軾,號東坡;白居易,字樂天??级俗痔柍鎏?,“樂天”取自《周易·系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白居易以此為字,顯然想要傳達(dá)自身之心性,表明 “死生無可無不可,達(dá)哉達(dá)哉白樂天”的心志(《達(dá)哉樂天行》)。而蘇軾之號“東坡”,則與之“慕白”有關(guān)。

周必大在《二老堂詩話》稱:“白樂天為忠州刺史,有《東坡種花》二詩,又有《步東坡》詩云……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dá),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于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于樂天忠州之作也?!?/p>

由此看出,蘇軾的“東坡”字號可能確實來源于白氏之“東坡”,后人對于他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也頗感興趣。蘇軾由于 “烏臺詩案”貶謫于黃州,自號“東坡”,與白居易任忠州刺史的背景正好一致。蘇軾在《東坡八首》的序中曾談及此事:“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shù)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在馬正卿的幫助下,蘇軾終于有地可耕。在蘇軾鋤地種花之時,他能夠聯(lián)想到白居易在忠州時也有一塊可供栽花的“東坡”,企羨之情油然而生。他的“東坡”字號,隱匿著追隨白氏,樂觀曠達(dá)之旨味。我們已然可以從蘇白二人的字號中察覺出兩人頗具文化關(guān)聯(lián)的信息。

(二)蘇軾詩對白居易詩的受容

蘇軾在詩的創(chuàng)作方面也深受白居易的輻射,表達(dá)了其追慕之情。他大量的詩句引用白詩,化用白詩。我們可以看到在薛瑞生著述的《東坡詞編年箋證》中,蘇詞化用了白詩八十多次。例如,白居易詩云:“在郡六百日,游山二十回?!保ā读纛}天竺靈隱兩寺》)蘇軾在杭州時也寫道:“在郡依前六百日?!保ā队枞ズ际甓鴱?fù)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出處》)白詩有“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初出城留別》)之句以表隨緣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而蘇軾對此也是深有體會,在他流放嶺南的時候作有《定風(fēng)波》詞:“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蘇軾的詩大量引用、化用白居易之詩句,正可見蘇軾對白居易詩之欣賞。王水照評論蘇軾詩“藝術(shù)上有豪健清雄和清曠簡遠(yuǎn)、平淡自然之別”②王水照:《蘇軾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19 頁。??傮w來講,蘇軾的詩包含了兩面性,一面是奔放灑脫之氣,另一面是下語質(zhì)樸。其平淡自然的一面大抵與白氏之詩相近。白居易的詩歌即便是八旬老嫗也能讀懂,可見其詩通曉自然。大多后輩文人都認(rèn)為白詩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蘇詩,比如周必大提及蘇軾對白居易的追慕時就曾說過 “其文章皆主辭達(dá)”①周必大:《二老堂詩話》,中華書局,1981,第656 頁。。何為“辭達(dá)”?“辭達(dá)”即語言的行云流水?,F(xiàn)當(dāng)代時期,謝桃坊先生評價蘇軾說:“蘇軾后期平淡古樸的詩作在藝術(shù)淵源上顯然吸收了白居易的淺易?!雹谥x桃坊:《蘇軾詩研究》,巴蜀書社,1987,第195 頁。

(三)蘇軾對白居易人格的欣賞

在人格、思想方面,蘇軾對白居易也多有稱譽(yù),極力推崇。白居易在甘露事變之后寫有“當(dāng)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③白居易:《白居易集》,中華書局,1979,第734 頁。等句?!顿Y治通鑒》里說:“涯時年七十馀,被以桎梏,掠治不勝苦,自誣服,稱與李訓(xùn)謀行大逆”,而白居易由州刺史被貶斥為江州司馬,正因王涯上疏,故而有人認(rèn)為這首詩是白居易幸災(zāi)樂禍的產(chǎn)物。蘇軾對這樣的說法激烈陳詞,勃然辯解:“白樂天為王涯所讒,謫江州司馬。甘露之禍,樂天有詩云:‘當(dāng)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恢咭詾樾业湣诽熵M幸人之禍者哉?蓋悲之也?!雹苋A東師范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東坡志林 仇池筆記》,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3。蘇軾的辯詞可以說暗合了樂天旨味,是蘇軾對于白居易人格思想的深度體察。他在《醉白堂記》中贊揚(yáng)了白居易:“效于當(dāng)時,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窮達(dá),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碧K軾對白居易人格的欣賞與稱贊也就顯而易見了。

二、蘇軾對白居易的超越

(一)蘇詩對白詩的超越

白居易以其淺切的詩風(fēng)在中唐獨樹一幟,是眾多古代評論家所公認(rèn)的“尚俗”派詩人。針對白居易詩的“尚俗”傾向,蘇軾在《祭柳子玉文》中做出了“元輕白俗”的評價,認(rèn)為其淺切通俗的詩風(fēng)存有瑕疵。蘇軾所謂的“白俗”并非就白詩題材的淺俗而言,而是說白詩淺俗有余而高雅不足,缺乏味外之味,在精神上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超然。如《自詠五首·其五》:“官舍非我廬,官園非我樹。洛中有小宅,渭上有別墅。既無婚嫁累,幸有歸休處。歸去誠已遲,猶勝不歸去?!?/p>

《自詠五首·其五》的詩意浮于表面,讀來無味,沒能做到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提高到有韻味的詩境中。

蘇軾非常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妙趣,同時又擁有書寫妙趣的能力。即使是平凡的生活日常,他也常常能夠從中挖掘詩歌題材,賦予詩歌諧趣、奇趣和理趣。恰恰是這“三趣”,將略顯俗氣的詩材充滿高雅意蘊(yùn)。以《東坡》為例,“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葷確東坡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僅僅是一次日??梢姷男袨椋K軾卻能憑借鏗然的拄杖之聲,傳達(dá)出對于閑適瀟灑、無拘無束的生活之熱愛,我們似乎也跟著蘇軾浮出真切的向往。

蘇軾在《書黃子思詩集后》中云:“唐末司空圖,崎嶇兵亂之間,而詩文高雅,猶有承平之遺風(fēng)。其論詩曰:‘梅止于酸,鹽止于咸。飲食不可無鹽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w自列其詩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韻,恨當(dāng)時不識其妙。予三復(fù)其言而悲之。”由此看出,蘇軾看重的是“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的“遠(yuǎn)韻”。而他的審美意趣在其創(chuàng)作之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七引《遁齋閑覽》評蘇詩:“東坡《詠梅》一句云:‘竹外一枝斜更好。’語雖平易,然頗得梅之幽獨閑靜之趣。”該評論評得精準(zhǔn)妥帖。蘇詩用語自然平易卻又蘊(yùn)含雅韻,使得其詩意境高于白詩,更勝一籌。

(二)蘇軾對白居易“富貴利祿觀”的超越

對于白居易來說,閑適曠達(dá)的生活和心境往往依賴于外在的物質(zhì)條件,其知足觀念與物質(zhì)上的豐足有一定關(guān)系,試以白居易的《達(dá)哉樂天行》論之。

白居易以此詩專寫自己的曠達(dá),探其表面——行樂坐禪,不問家事,甚至連死生都無可無不可,似乎確是曠達(dá)。然而,白居易無法擺脫對物質(zhì)的依賴,有園有田有宅,甚至還能“獲緡二三千”,一半用來作酒肉錢。白居易的“心之所向”僅僅“只是豐富舒適物質(zhì)生活基礎(chǔ)上的個體身心的恬適和暢悅”⑤劉方:《文化視域中的宋代文論》,學(xué)林出版社,2006,第91-92 頁。,而并非真正忘情于軒冕。也正因為如此,白居易的詩中有大量對于衣食、品秩、俸祿的記載。朱熹有言:“樂天,人多說其清高,其實愛官職。詩中凡及富貴處,皆說得口津津地涎出。”⑥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中華書局,1986。所以歸根結(jié)底,白居易的心性仍沾染著世俗,他一方面宣稱要逍遙齊物、忘懷得失,另一方面又對自己富足的物質(zhì)生活洋洋自得。

與白居易相比,蘇軾的眼光更為廣闊,不再關(guān)注功名利祿這些物質(zhì)方面的吸引與誘惑,而是將目光轉(zhuǎn)向精神的解放。即便身處世俗之中,依然能夠保持其雅性。蘇軾在《于潛僧綠筠軒》中寫道:“可使食無肉, 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 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 士俗不可醫(yī)?!蔽镔|(zhì)需求在蘇軾處已達(dá)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他被貶謫到海南后,在外在條件如此惡劣的情況下,依舊內(nèi)心豁達(dá)平靜:“尚有此身, 付與造物, 聽其運(yùn)轉(zhuǎn),流行坎止,無不可者。”(《答程秀才三首》其一)黃庭堅也曾做過蘇軾與白居易兩人之間差異的評價:“樂天名位聊相似, 卻是初無富貴心?!保ā渡焦燃肪砭拧蹲诱叭q春侍立邇英子由秋冬間相繼入侍作詩各述所懷予亦次韻四首》其四)可見白居易和蘇軾對待“富貴利祿”態(tài)度的大不同。

(三)蘇軾對白居易憂患態(tài)度的超越

盡管白居易晚年之時“閑居泰適”①白居易:《白居易集》,中華書局,1979,第1475、734 頁。,但他前半生坎坷。此外,白居易本人乃“多于情者”②李昉:《文苑英華》,中華書局,1966,第4201 頁。,他在其很多詩中抒寫了自身的憂情。白居易所處的中唐時期,整個王朝走向了衰落,政治氛圍惡劣,黨禍頻繁,牽涉慘烈。即使曠達(dá)如白居易也無法避免對貶謫遭際的窮愁戚戚。長期的被貶生涯導(dǎo)致了白居易愈加濃厚的政治憂患。后來為了躲避黨禍,主動上書請求外放。目睹了“甘露事變”的白居易,內(nèi)心無比驚惶,發(fā)出了沉重的嘆息:“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雹郯拙右祝骸栋拙右准?,中華書局,1979,第1475、734 頁。于是,白居易在人生的后期表現(xiàn)出了對于人生憂患的逃離和出于自我保護(hù)意識過度的自我分離。

不僅僅是政治憂患,或許是因為白居易在青年時期體弱多病,所以他的內(nèi)心總是縈繞著生死之患,詩中也會常常表現(xiàn)出人生易逝去、生命無常之慨嘆。他早年的作品《重到渭上舊居》,正是借對于過去的追念與故地重游的傷懷,來抒發(fā)生命短暫的憂傷。在他的晚年時期,這樣的生命憂患愈演愈烈,在其詩文中出現(xiàn)得更為頻繁。然而,白居易無法尋到抒情譴懷的有效方法,他盡力排遣這些人生憂患,卻無疾而終。白居易遣懷的失敗以及對于這些憂患的逃避,限制了其生命形態(tài)的舒展與開闊,也就無法達(dá)到真正的深光博大。

蘇軾對人生憂患的感悟并不比白居易淺,白居易說:“百年隨手過,萬事轉(zhuǎn)頭空?!保ā蹲栽仭罚┨K軾更進(jìn)一步:“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是夢?!保ā段鹘隆て缴教谩罚┡c宋代同期文人相比,蘇軾所經(jīng)歷的苦難,所感悟到的人生悲涼,要遠(yuǎn)比他們深重:“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 黃州惠州儋州。” 這首《自題金山畫像》已然概括了其悲涼的人生際遇和悲涼的內(nèi)心底色。

雖然蘇軾偶爾也會滿腹牢騷,時常表達(dá)對短暫生命的思索與疑惑,甚而幾次對浮沉人生產(chǎn)生厭棄。但是,蘇軾大體上呈現(xiàn)出的是主體精神,以此來克服憂患之情,將心態(tài)放得尤為從容、坦然。黃州在蘇軾的生命中是一個極大的轉(zhuǎn)折,在經(jīng)歷“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謫黃州,死而后生。在那里,他完成了此生最優(yōu)秀的藝術(shù)作品。甫至黃州,蘇軾便寫下了后來廣為流傳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痹庥隽藰O大的政治打擊,內(nèi)心惶惶然的蘇軾仍不向苦難妥協(xié),依舊有所堅持,懷抱磊落,不肯與世俯仰,隨波逐流。在貶謫時期,面對著種種苦難,蘇軾仍然能夠在當(dāng)時的艱苦生活中發(fā)掘快樂與舒愜:“但胸中廓然無一物, 即天壤之內(nèi),山川草木蟲魚之類,皆是供吾家樂事也?!保ā杜c子明兄一首》)蘇軾達(dá)觀的心態(tài)加上他深厚的文學(xué)底蘊(yùn),使得平日生活中的日常景象煥發(fā)出怡人的詩美和難以言說的魅力。蘇軾在《答李端叔書》中寫道:“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蘇軾腳著草鞋,流入下層市民之中,為醉漢推搡,那個曾名滿京城的清貴之士成為與普通人無異的“凡夫俗子”,他的驕嬌之氣被一掃而盡,此時的蘇軾終于脫胎換骨,他的生命完成了領(lǐng)悟、超越和升華。即便蘇軾在晚年一再被貶,至嶺南、海南,當(dāng)時的生存條件可謂艱險,蘇軾卻仍可以在初至惠州時欣喜“仿佛曾游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十月二日初到惠州》),北還時高唱“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面對生命的短暫,蘇軾同樣如此,他在《百步洪·其一》中寫道:“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里,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但應(yīng)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cè)缥岷?。”歷史長河滾滾流淌,無窮無垠,在宇宙的觀照下,生命顯得如此渺小。但是,如果能做到“心無所住”,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縛,那么就能夠穿越時間之所限,領(lǐng)悟到崇高的精神自由。而這就是蘇軾“超越”的內(nèi)涵,苦難個體超越了困境,超越了本我,超越了各種人生憂患。這樣的“超越”支撐著其飽滿的精神內(nèi)核和文化內(nèi)核,使蘇軾的文化品格遠(yuǎn)超白居易和同時代文人。

三、結(jié)語

借白居易之意趣為字號,追隨白居易的政治理想,為白居易辯護(hù)到底,深信其人格,又屢形詩篇,我們不難看出,蘇軾確如宋人所言“獨敬愛樂天”,表現(xiàn)出一種仰慕與趨步。同時,蘇軾又以曠達(dá)超拔的情懷,祛除了榮辱得失、俗世富貴的雜質(zhì),在詩歌審美、心性、思想等方面實現(xiàn)了對白居易的“揚(yáng)棄”與超越。

猜你喜歡
憂患樂天東坡
High-fidelity quantum sensing of magnon excitations with a single electron spin in quantum dots
《樂天》
畫里有話
哲理漫畫
青春1919:心懷憂患、擔(dān)當(dāng)奮斗的湖南青年
東坡詩元代接受論
憂患、悲憫、歷史滄桑感——我讀楊強(qiáng)詩詞
中華詩詞(2017年6期)2018-01-22 02:19:24
宜興:東坡書院憶東坡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49
東坡畫扇
财经| 阿坝县| 突泉县| 洪雅县| 瓦房店市| 涪陵区| 阿城市| 弥渡县| 汉中市| 溧水县| 乐清市| 汶上县| 都昌县| 金门县| 东宁县| 温宿县| 富顺县| 永丰县| 伊春市| 西宁市| 石首市| 长岛县| 西峡县| 安国市| 文山县| 奉化市| 营山县| 大安市| 稻城县| 正阳县| 太保市| 大洼县| 鱼台县| 丘北县| 山阳县| 新晃| 绥芬河市| 柘城县| 平泉县| 湖北省|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