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夢雅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容忽略,教師需要深剖析課程標準,積極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從閱讀這一基本環(huán)節(jié)出發(fā),組織開展多篇文本閱讀活動,明確群文閱讀主題以及閱讀方向,引導學生主動涉獵不同形式的優(yōu)質文本,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過程中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的課堂表現科學選擇組合文章,組織開展對比閱讀活動,實現一篇帶多篇;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明確課外群文閱讀主題,引導學生全程參與、自由發(fā)散,實現高效閱讀和深度學習。為了打造品質課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需要抓住群文閱讀教學的關鍵點,綜合、系統(tǒng)地分析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始終堅持生本理念,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含語言表達能力、審美能力、文化發(fā)展以及思維能力,教師需要注重宏觀統(tǒng)籌以及科學對比,分步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實現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能夠在留心觀察、自主積累、大膽想象的同時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深度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維習慣。新課改后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變化,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審美培養(yǎng)以及文化發(fā)展。教師則需要生動直觀地展示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文字,讓學生深入鑒賞不同作品的人物美、內容美和形式美,強化學生的美學體驗和閱讀體驗。確保學生能夠站在文化的視角主動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及奧秘,真正享受整個閱讀的全過程。
群文閱讀是比較典型的閱讀形式,以多篇文本的組合式閱讀為重點,教師會根據學生的閱讀需求以及教學目標將同一類型的文章集中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打開思路,實現個性化閱讀。這種從一到多的轉變符合新課改的本質要求,有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閱讀素養(yǎng)和語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需要綜合系統(tǒng)地分析群文閱讀的基本要求,不再局限于閱讀字數和篇幅的增加,而是深入了解閱讀文本之間的異同點和邏輯關系,明確群文閱讀的側重點和突破口,關注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認知期待,堅持正確的群文閱讀方向,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
在對當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分析時可以看出,各種教學問題頻頻出現:首先,整體的教學質量相對偏低,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得到提升。有的教師沿襲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機械性地拆分文本,學生的思維比較僵化,碎片化特征非常明顯,缺乏自主閱讀多篇文本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有的學生甚至存在排斥心理。其次,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組織多篇文本的對比活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價值以及個體差異性要求,沒有選擇契合學生興趣愛好的教學對策,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導致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得不到提升。最后,教師篩選的閱讀文本內容比較單一和僵化,沒有按照一篇帶多篇的教學模式整合多篇文本,忽略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拓展及延伸,無視閱讀的外延性。學生的思維不夠開闊,閱讀素養(yǎng)得不到提升。
面對復雜多變的教育環(huán)境,小學語文教師應精準定位教學目標,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主導,整合多種閱讀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群文閱讀成了許多教師的首選,這一閱讀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功能比較明顯,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打破時空限制,拉近學生與閱讀文本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的閱讀量以及學科素養(yǎng)。教師可逐步提升閱讀教學所占的比重,給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自主涉獵不同主題、不同題材以及不同作者的閱讀材料。滿足學生的閱讀訴求,確保學生能夠主動串聯多篇文章,真正達到觸類旁通。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整合多種閱讀文章,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強化學生的閱讀感悟,讓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閱讀技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注重系統(tǒng)專業(yè)的訓練,讓學生保持由內而外的閱讀積極性,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自主完成閱讀任務。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質量有所提升后,教師可以抓緊寶貴的教學時間,全方位呈現3~5 篇文章,讓學生自主閱讀。這樣的話,學生的閱讀經驗越來越豐富,進而實現高效閱讀、快速吸收和個性化思考。
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兩者缺一不可,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成績和核心素養(yǎng)。群文閱讀能夠緊密聯系閱讀和寫作,有效協調和平衡兩大教育板塊。教師會在完成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后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的閱讀收獲積極寫作,實現輸入向輸出的順利過渡和轉化。學生會主動學習不同文體的表達方式和某篇布局技巧,嘗試運用多種描述方式表達個人的內心想法,逐步形成個人寫作風格,寫作能力提升非常顯著。
在閱讀多篇文章時,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能夠了解不同閱讀文本的區(qū)別和聯系,個人的閱讀興趣較高。教師也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和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在同一個單位時間內,學生能夠接觸不同表達形式、不同文體以及不同作者的文本,自覺歸納和分析文本的異同點并實現深度思考,從而提升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開闊視野。
在精心設計群文閱讀教學方案時,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結合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育人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協調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高效組織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從閱讀文本出發(fā),多角度、多方向搜集閱讀議題,明確課文組合的線索以及方向,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如有的教師以文章的風格為依托,積極組合風格比較相近的文本。還有的教師則綜合系統(tǒng)地分析題材以及文體,以此為線索組合文章。文章組合工作相對比較復雜,非常考驗教師的甄別能力和知識儲備,教師需要主動抓住學習和提升的機會,開闊自身的視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嶄新新穎的閱讀素材,避免學生出現思維局限,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參與群文閱讀活動,實現舉一反三。如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中的“神話故事”主題,囊括了許多優(yōu)秀文本,如《精衛(wèi)填?!贰侗P古開天辟地》以及《普羅米修斯》和《女媧補天》,這些文本以神話題材為線索,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師則可以積極組合神話故事,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讓學生自主閱讀《潘多拉的盒子》《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打破課內外壁壘,實現兩者的緊密結合。
在組織群文閱讀活動時,教師需要結合新課改的教育要求和新變動積極實現一篇向多篇的順利過渡,分步驟、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活躍學生思維。如教師可以選擇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讓學生靜下心來深入感悟,調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積累的語文知識。教師要鼓勵學生站在宏觀的視角綜合了解不同文本的寫作背景,分析作者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體驗,拉近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深入作者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如在指導學生閱讀《繁星》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文章主線讓學生閱讀巴金的其他作品,如《春秋》和《家》,提煉出其中的經典片段,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散文,了解整篇散文的謀篇布局。作者巴金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創(chuàng)作情感以及方式大有不同,教師可以以此為縱軸線,將作品的閱讀感受、風格以及文體貫穿于整個群文閱讀的始終,讓學生能夠真正走進巴金的文字。為了保障教學質量,教師還可以采取提煉經典片段的形式引導學生深度評析優(yōu)美句段,領悟其中的情感使學生順利進入閱讀狀態(tài),保持自主自覺的閱讀行為習慣,對巴金這一文學巨匠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如果教學時間比較寬裕,教師還可以圍繞同一主題講解多篇作品,逐步拓展課堂教學容量。如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主題是“童年”,新教材中所收錄的文章比較豐富,教師可以跳出課堂和教材,圍繞“童年”這一話題羅列不同名家的優(yōu)秀作品,對比林清賢的《爸爸的鴿子》、冰心的《小桔燈》以及林海英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全面豐富群文閱讀的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學生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群文閱讀技巧和策略。
對比閱讀是群文閱讀中的一部分,對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有重要影響,教師需要選擇同一類型的文章,在緊密組合的過程中組織群文閱讀。學生在閱讀中深度思考、理性對比和客觀評價,借此機會活躍學生的頭腦,提升思想境界以及學科素養(yǎng)。大部分的群文閱讀文本為同一類人物或同一類主題,作品的刻畫角度和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大有不同,非??简瀸W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應主動調整教學思路,把握教學節(jié)奏,將選擇權交給學生,留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深入淺出地講解閱讀技巧。將教學重心放在對比閱讀上,讓學生能夠理順思路,實現客觀思辨和理性分析。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觀潮》時,教師可以圍繞寫景文章的謀篇布局技巧以及寫作手法搜集其他與“江湖”相關的文章,如《聽潮》《潮魂——錢塘湖抒情》。圍繞“江湖”主題開展對比閱讀活動,讓學生綜合了解不同文本表達方式的區(qū)別及聯系,深入感悟作者的寫作風格和手法。這種以生為本的對比閱讀教學理念契合新課改的初衷,能夠提升語文教學的層次及高度,避免學生局限于一種文本閱讀,逐步開闊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課堂群文閱讀的教學時間和空間比較有限,極大地約束了學生的思維,有的學生閉門造車,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維斷層問題。對此,教師需要主動跳出課堂和教材,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明確閱讀專題,將專題閱讀與群文閱讀融為一體,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自主感知并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著手,明確具體的群文閱讀議題,關注學生的綜合表現,結合學生的情況組織課外專題閱讀活動,避免多文本閱讀偏離主干道。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呼風喚雨的世紀》后,教師發(fā)現大部分學生的能動性較足,對現代科學技術非常感興趣。教師則可以借此機會設置“放飛科技夢想”的議題,引導學生自主利用課外碎片化時間閱讀《巨傘下的城市》《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以及《奇怪的電波》。讓學生能夠在深入品讀科普文章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學意識和探索精神。其次,教師需要注重簡單放權,打造開放課堂和生本課堂,創(chuàng)造多維互動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在課堂中所學習的知識遷移到課外閱讀活動中,嘗試多種科學、高效的閱讀技巧和方法。課外科普短文對學生的吸引力非常足,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精讀活動,將精讀與略讀融為一體,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自由探索,深入感知不同群文閱讀文本的情境和思想內核。最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從微觀視角著手,細致講解群文閱讀文本的表達方法和主要內容,適當補充科普知識,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自覺完成續(xù)寫任務,描寫未來的科技。這種讀寫結合的課外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的初衷,能夠整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真正實現事半功倍。學生也會重拾閱讀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圍繞不同的閱讀主題自由探索、大膽表達,高效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
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需要從閱讀著手,結合學生的閱讀表現、閱讀行為和閱讀需求精準定位閱讀教學目標,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群文閱讀活動,緊密聯系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精心篩選優(yōu)質的閱讀文本,講解形式多樣的群文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主動接觸名家經典作品,接受優(yōu)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教化,形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和意識,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實現樂讀、善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