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重新閱讀《阿Q正傳》,并參考同名題材的電影,有利于我們對阿Q命運進行重新思考,將其置身于時代和現代的雙重維度考察。阿Q性意識覺醒主導下命運抗爭,集合他身邊多種身份群體的“革命觀”。對比影視作品對原著的加工與豐富,我們可以看到如何呈現一個更加飽滿的文學作品形象,凸顯背后不同時代的“阿Q觀”的變遷。
作者:胡漁,本名詹學偉,湖南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
“趙家的女人,你也敢碰?反了,是吧?”
這是根據魯迅先生所著《阿Q正傳》改編的同名電影里的臺詞。
故事背景是,阿Q突然向吳媽求愛未遂,被發(fā)現了,挨了一頓打,逃回土谷祠。地保追過來,自以為是地代趙太爺“替天行道”,索要“精神賠償”,并對阿Q進行質問。
《阿Q正傳》這部經典作品,在魯迅先生誕辰100周年(1982年)之際,搬上了銀幕。由陳白塵改編、岑范導演、嚴順開主演。一經搬上銀幕,讓廣大讀者從另一角度重新認識了舊時代的阿Q。
由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又進行了重構。場景布置、人物對話,還有一些細節(jié)處理讓人物的性格變得更加飽滿,比如阿Q各種豐富的表情,在劇中做了最大限度的還原,讓觀眾切身感受到他一點一滴的變化,時代的創(chuàng)傷在他身上劃下的刻痕也更加顯而易見。從這一點來講,單純的文字描寫就不及影像了。
比如本文開頭的那句臺詞,在原著中,地保是這樣說的:
“阿Q,你的媽媽的!你連趙家的用人都調戲起來,簡直是造反。害得我晚上沒有睡覺,你的媽媽的!……”
如此云云,阿Q被地保教訓了一通,自然無話可說。
阿Q的“精神勝利法”在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是這部作品留給讀者和觀眾最大的一個思考點。自作品誕生以來,相關的評論、研究不計其數,集中一點,就是在批判阿Q的“精神勝利法”。
但看完這部影片,筆者發(fā)現有幾個細節(jié),能帶給我們一些新的觀察點。這種觀察點,涵蓋了影視主創(chuàng)人員的“二次”創(chuàng)作,同時讓原著隱藏的某些細節(jié)明朗化了。
一、阿Q只有冷漠無情嗎?除了對弱者兇狠,就一無可???
答案是否定的。
有兩個細節(jié)可以佐證。一是,阿Q去縣城,目睹革命盛況之后,回到土谷祠,因為一次意外的“機會”,在高舉人家打工,發(fā)了一點小財,心里不免蕩漾起來。他一回到未莊,就去了咸亨酒店打酒吃,此時,碰到了那一群平時經常遇到的酒友。
他們湊過來對阿Q說,阿貴哥,請我喝一碗吧!好的,沒問題。人群里其他人,也跟著吆喝,阿Q很爽快地說:
“都有份,今兒個有的是錢,媽媽的!”
這可以看出阿Q的慷慨。雖然,他自己窮得無立錐之地,不得不“借住”在破廟里,但他的心并未徹底被貧窮和愚昧腐蝕。他身上仍保留著勞動人民淳樸的一面:豪爽、熱情、好客。
二是,阿Q做的夢。他夢見自己成了“革命”的頭目,帶領一群白袍起義軍占領了未莊,打倒了地主,分浮財,義軍開始搬運財主家的東西。平時與他住在一起的孤老—— 大叔,也在他的夢中與大伙——白袍義軍—— 一起幫忙搬東西。正準備走進財主家后院時,阿Q一把攔住他說:
“你年紀大,算了,讓他們搬去!”
這一句提醒足見阿Q內心的善良,也說明他的心還是和底層勞動人民一樣。這種善良平日里雖然被生存和各種封建勢力壓迫束縛著,但此時,卻還是在夢境里蘇醒。此時的阿Q并未徹底麻木,也意味著還有挽救和覺醒的可能。
大叔,也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在與阿Q相依為命的過程中,大叔對他樸素的關懷在潛移默化中感染了他。所以阿Q在夢中,才會有這么一句溫暖的提醒。這是阿Q的“回報”,也是底層勞動人民之間的一種情感“互助”。
從深層次來看,阿Q并非無可救藥。因此我們不能像一般讀者或傳統(tǒng)研究者那樣,只是一味批判阿Q,并籠統(tǒng)地將阿Q定義為底層麻木國民的代名詞,這樣會給阿Q的人格判一個“死刑”,讓他再一次跌入人生的深淵,萬劫不復。
二、阿Q的“愛情”:性意識成為生命意識覺醒的先導。
在小說開頭,魯迅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阿Q的背景和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而在電影開頭,不得不集中更大的戲劇沖突以集中展現人物的個性。
在未莊的河邊,阿Q被人鼓動之后,終于鼓起足夠的勇氣,摸了小尼姑的頭。先前,他還遭受眾人的辱罵,被稱之為“斷子絕孫的阿Q”,他想他應該有個后代,具體說就是應該有個孩子,要有孩子就得先有女人做老婆,然后才可能生個孩子。
看客的唆使最初或許只是為了取笑阿Q,但在客觀上激發(fā)了他對自身命運的思考,他為什么就不能有一個老婆呢?
在這種雙重動力的驅使下,他狠狠地摸了小尼姑的頭,哪怕是在眾人的哄笑之中,哪怕最終得到的只是小尼姑的一連串咒罵,他也毫不畏懼。這一“摸”,其實更多是看客內心的欲念在阿Q身上的外化與投影。
因為,阿Q是希望自己有后代的,希望有“二Q”“三Q”,甚至N代“Q”。雖然,他目不識丁,身無分文,但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就開啟了覺醒,首先表現為性意識的覺醒。但這不是單純的生理沖動,這種沖動藏著阿Q對未來生活的“理想”—— 延續(xù)下一代。
到后來,吳媽喊他去趙太爺家打短工—— 舂米。因為能夠近距離地與吳媽接觸,這份短工給阿Q在客觀上造就了一處可以戀愛的場所。這樣的戀愛,肯定不及那些生活在城里的人,他們可以坐在安靜的亭子間,輕聲細語,凝視彼此。阿Q沒有這樣的條件,未莊也沒有這樣的環(huán)境。因為要趕工,阿Q到了晚上,不得不繼續(xù)點燈多干一會兒活。吳媽的關心似乎讓他找到了一種家的歸屬感,這種 “歸屬”促使阿Q為了“理想”又一次勇敢地付諸行動了。
吳媽在燈下納鞋底,阿Q本打算努力去舂米的。吳媽關心他,你那么急做什么,言外之意,是可以歇一會的。
這也給了阿Q獨自端詳吳媽的機會。吳媽雖人到中年,但還有幾分姿色,要不然,趙太爺家也不會請她做傭人的。因為單找會做事的人到處都有,在趙太爺家做工,還是得講一點面子,至少外表看上去,不能太砢磣了。
阿Q在油燈下,內心似乎是被吳媽的關心給喚醒了,情不自禁地說出了那句話:
“我和你困覺,我和你困覺!”
阿Q忽然搶上去,對伊跪下了。霎時,屋中寂然?!肮蛳隆鼻髳?,也許是阿Q去城里一趟,耳濡目染學來這種洋式“求愛法”;也許是因為自己不名一文,只能以犧牲男人的雙膝來表明自己愛的誠意。無論哪種原因,阿Q都破天荒地說出了那句話“我和你困覺”。他省略了,或全然不知這中間還要有愛情,還有那三個字“我愛你”的過渡。
當時的吳媽,絕沒料到阿Q會如此表白!她被嚇得邊哭邊跑,當然剛開始是驚嚷。這是阿Q第二次性意識的覺醒。但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挨打,賠償,失業(yè),先前幾天的工錢全部泡湯!
三、阿Q的“革命”:他試圖改變人生,但每次都歸于失??!
阿Q第一次聽到“革命”這個詞語時,應該是他去城里打工時聽到的。當目睹了“革命”的威力,還有可能帶來的好處時,他萌發(fā)了也要“革命”的念頭。他雖不了解革命的本質,但知道革命和利益相關,通過革命可以獲得更多的特權和利益——包括為所欲為。
阿Q對革命是怎么認識的呢?
“革命也好罷,” 阿Q想,“革這伙媽媽的命,太可惡!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黨了?!彼鼥V地認識到,革命就是為了個人利益,而且可以隨便想“革”誰就“革”誰。這其實就是清末一個中國農民對革命的認知,短期內他也無法超越這種認知。
他還是忍不住要反抗了。因為他知道,革命可以打擊自己憎恨的人,可以實現自己想要的東西。革命在他眼里成為了一種工具和手段,和社會進步無多大關系。
那么,對于阿Q來說,他要實現什么呢?
他要秀才家娘子的寧式床,他也能睡得;尼姑的頭,就只許你摸?他也摸得;打砸搶,發(fā)財的夢,他也可以有。
雖然他不知道革命的意義,但就是要去革命。這里面包含著一種樸素的反抗精神,雖然這種反抗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革命。阿Q認識到,革命就是要去反抗某些人和自己看不慣的東西。
阿Q在城里看過革命黨被殺頭,夏四嫂的兒子夏瑜就是革命黨,被自己的舅舅白舉人給告密了,據說還拿了不少賞銀。但阿Q和他的那幫朋友不知道,也不會去討論和深究革命的意義—— 他們只對白舉人是獲得了50兩還是25兩賞銀感興趣。
阿Q他們可能成為舊社會的破壞力量,也可能會成為革命的追隨力量。但當時主導革命的,是留學生和一部分先覺者,包括開明的士紳階層。城里的舉人們以及略懂進化論的權貴們,對革命一知半解,決不允許下層人民搶在他們前面“革命”,更看不起阿Q這樣的追隨力量。在清末新黨革命之初,權貴們就想壟斷“革命權”,認為阿Q這類人是不配參與革命的。
那再看看鄉(xiāng)村知識分子代表—— 趙太爺,他都搞不明白為什么要革命。他說,曾經告密革命黨的白舉人現在都成了新政府的民政幫辦,趙家的兒子怎么就不能“革命”了?在他們眼里,“革命”其實是權貴們之間的利益妥協(xié)與交換—— 如何更好地平穩(wěn)地把各種利益進行轉移保護,或在革命名義下再分配,和那幫“泥腿子”又有什么關系呢?
于是,趙家少爺跟著“假洋鬼子”去尼姑庵“革”了一回命—— 這無疑是上層對社會底層的再一次搜刮與壓迫。這就是當時上層社會對革命的認識。革命成了新老權貴們的“專利”,他們不許阿Q革命。因為阿Q要是去革命了,最終會找到他們頭上算賬。
恰恰后來的劇情也是這么發(fā)展的。權貴們害怕阿Q參與革命,更害怕他們這類人覺醒了,真正認識到革命的意義,就急著提前“革命”了,這樣可以徹底斷了阿Q的念想,將阿Q排除在“革命隊伍”之外,也就能更好地保護趙太爺之流的利益,讓這利益從清末平穩(wěn)地“轉移”到民國。
魯迅在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時,諷刺的是辛亥革命的不徹底,不少地方政府是換湯不換藥,敲掉幾塊瓦片,以示革命之“破壞”,縣衙變政府,巡撫變督軍。所有的地主、鄉(xiāng)紳、貴族搖身一變,都咸與維新了!
由大清入民國,一切都沒有多大改變,哪怕夏瑜的墳頭被陌生人獻上了一朵小花,那就代表了人民群眾對革命黨的理解和默認嗎?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是”與“不是”之間,恰恰給廣大覺醒的知識分子留下啟蒙的空間。
那不僅僅只是一朵小花,也是革命者的悲哀和寂寞。這悲哀,也是前行者的悲哀,孤軍奮戰(zhàn),脫離大眾,無法形成民族前進的強大合力;這寂寞,就像革命者墳頭孤獨搖曳的野草,等待更先進的革命力量去緬懷。
參考文獻
[1] 魯迅. 魯迅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