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正在從理性、秩序、確定、穩(wěn)定、均衡等理念的“確定性時代”,越來越趨向于非理性、復雜性、脆弱性、失序性、流動性、變動性、風險性等為特征的“不確定性時代”。 不確定性是當代社會的一個核心特征,并成為當代世界思想界的基本共識。在不確定時代如何尋求“確定”,并通過制度的方式“療愈”“性別”,是本組文章的核心主旨。
將“療愈”視角引入法律與性別,起初出現(xiàn)在精神衛(wèi)生法領域,但隨著“療愈”“內(nèi)在基因”對其他部門法的吸引,具有強烈社會法屬性部門法,比如家庭法、老年法、兒童法、婦女法、殘疾人法、監(jiān)護法、繼承法、反家庭暴力法等,相繼接受法律的“療愈”面相。換言之,法律的功能從“承擔責任”的“懲罰性”轉(zhuǎn)變?yōu)椤罢w考量”的“療愈性”。這就使得法律及社會制度的設計考量,不僅應考慮具體的“原子化”個人,還應該考慮社會結(jié)構、社會整體利益,這實際上是對“現(xiàn)代性”“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以“原子化個人”為思考原點的反叛顛覆,在思想史變革上極為重要。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療愈”的功能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法律制度上,譬如針對性騷擾、家庭暴力的法律治理,而且也體現(xiàn)在一般的社會制度上,譬如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如白族“蓮池會”的這種民間社會組織上。
進行跨學科、融合式研究是當代“新文科”“新法學”的必由之路。從不同學科就同一主旨進行多視角、多維度研究,呈現(xiàn)研究主旨的多面性,是當代學科融合的一個基本方法。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面到體。只有“體”的思維方式,才能展現(xiàn)學術研究的復雜性。實際上,學術研究的核心,恰恰是要揭示這種“簡單的復雜性”,從而加深人們對研究主旨的認知深度、拓寬其廣度、提升其維度。本組文章,正是在這種思考下的初步嘗試。
楊熊端的《白族M村落婦女社會組織“蓮池會”的人類學研究》,利用作者自身的白族身份,展現(xiàn)“童子功”,通過對我國云南省大理市銀橋鎮(zhèn)M村白族中老年婦女“蓮池會”的個案實證調(diào)查,揭示出借助特定媒介,白族中老年婦女通過民間組織“蓮池會”,不僅獲得深層次的精神慰藉,更得到進行進一步社會認同的機會。“性別”的“療愈”面向,實際上“活態(tài)”存在于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中。馮源與曹鐔文合作完成的《工作場所性騷擾中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的規(guī)范邏輯》,從法教義學的視角,專門研究了“工作場所性騷擾中單位承擔侵權責任”這一主題。文章指出,只有在建立復合權利視角的前提下,從整體結(jié)構上理解單位責任,才能對上述主題進行周延的法律解釋。整體而非割裂的思維方式,正是在“療愈”面相下的具體展示。李春斌的《不確定時代反家庭暴力法哲學觀的療愈法理學之維——兼論<反家庭暴力法>第22條的修正》則直接以“療愈法理學”作為方法論,應用在《反家庭暴力法》法哲學理念的分析上,在對比懲罰性和療愈性兩種法哲學觀的基礎上,通過梳理和分析《反家庭暴力法》的具體法條,指出在個案中或擇懲戒,輔之以療愈;或選療愈,輔之于懲戒。個案處理,剛?cè)嵯酀`活機動,陰陽和合,威猛與陰柔共存,懲戒和療愈并舉,一分為三,“時中”“中庸”,因時而化,進退得中。文章認為:一種不再將法律,人為割裂為“立法、執(zhí)法、守法、司法”四階段的“融合法律”理念時代,正在醞釀。融合而非分裂、聯(lián)通而非隔絕的新療愈部門法理學時代,正在萌發(fā)、創(chuàng)生!
三篇文章分別應用了人類學、社會學、哲學、法學等學科方法,對“法律、性別與療愈”這一主旨從不同面向,選擇“性騷擾”“家庭暴力”“蓮池會”為具體對象,從不同視角揭示了 “療愈”這一面向,實際上深刻地存在于人類社會中。在“上帝已死”、“終神退卻”、“人類黃昏”、信仰逐步瓦解的“解構現(xiàn)代主義”時代,世俗社會中包括法律制度在內(nèi)的制度設計,如何部分填補傳統(tǒng)信仰世界的療愈屬性,是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
道阻且長,任重道遠,愿與讀者諸君共同努力,直面人類大變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