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始馨
(金陵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69)
《宋會要》(以下簡稱《會要》)是宋代的政書,原本早已亡佚,幸賴《永樂大典》(以下簡稱《大典》)錄其諸事且為清代徐松等輯出,方得在今所通行的《宋會要輯稿》(以下簡稱《輯稿》)中存其大概?!洞蟮洹贰坝米忠韵凳隆?與《會要》體例迥異。徐松等從《大典》輯出《會要》的輯本,又先后經(jīng)繆荃孫、屠寄、劉富曾等不得其法的整理裁剪,遂致其內(nèi)容多有淆亂。20世紀30年代初,北平圖書館于劉承幹處購得徐松輯本,影印兩百部,此即今本《輯稿》。1957年,中華書局再次將《輯稿》影印出版,遂使其廣為流傳。由于《輯稿》已全失《會要》原書面貌,因此今人對《會要》的整理復原工作尤為艱難。本文以《大典》“城”字韻諸城事目所引《會要》內(nèi)容的整理為例,就《會要》方域類諸城部分的體例與《大典》編纂的相關(guān)問題略抒管見,期能有助于《輯稿》研究和整理的深入展開。
《大典》卷八○六三至八一○七均為“城”字韻諸城事目,所引《會要》大部分見于《輯稿·方域》二之二四至二五、八之一至九之二九、一九之四七至四九,另有“軍城”“宋西京城”“宋皇城”“宋京城”輯文被整理者視為復文刪落,此四目原收錄于《大典》卷八○六七、八○七五、八○七七,今見《宋會要輯稿補編》(以下簡稱《補編》)頁三一五至三一六[1]315-316?!遁嫺濉芳啊堆a編》所存的這些內(nèi)容,往往于“宋會要”下或頁眉處題寫“某某城”等標目(1)這些標目或題于“宋會要”下,或書于“宋會要”次行且低三格,亦有題于欄上者,字體格式不同?!遁嫺濉し接颉肪胖晃濉摆M州府城”、九之一六“饒州府城”二標目大字書于“宋會要”次行并低三格,屬徐松抄手所寫無疑,余下多小字書于“宋會要”下,字跡工整,與正文相近,亦似徐松抄手題寫。《輯稿·方域》八之一六“肅寧縣城”,八之二三“王家城”,八之三○“故豳州城”“延安故城”“金湯古城”“綏德州城”,八之三三“古烏延城”,九之一“揚州府古城”,九之四“六合縣城”,九之六“儀真縣城”,九之七“壽州城” “徐州城”,九之一三“建康府城”,九之二一“荊門州城”共十四標目,亦寫于“宋會要”下,大字,筆跡潦草,八之三三“郢城”標目、正文及“宋會要”均字跡潦草,皆為后來整理者添入。又《輯稿·方域》八之三二“籠竿城”“羊牧隆城”“統(tǒng)萬城”“銀川城”,八之三三“震威城”五標目題于欄上,八之三六“平江府”、九之八“和州”、九之九“廬州”、九之一一“宣州”四標目書于“宋會要”下,字跡工整,但與正文不同,與欄上所題路名相近,亦當整理者批注。,其名多屬明人稱呼(2)其中“某府城”,如“杭州府城”“青州府城”“金華府城”“南寧府城”“南昌府城”等,顯然是明代稱謂。又“某故城”“故某城”“某古城”“某廢城”,如“棣州故城”“蒲陰故城”“定遠故城”“故豳州城”“金湯古城”“豐州古城”“揚州府古城”“蘭泉廢城”等,與正文內(nèi)容及宋代地理不符,亦非《會要》原有。另“膠州城”,明膠州,宋為密州;“肅寧縣城”,明肅寧縣,宋為肅寧城;“雄縣城”,明雄縣,宋為雄州;“綏德州城”,明綏德州,宋為綏德城;“儀真縣城”,明儀真縣,宋為真州;“荊門州城”,明荊門州,宋為荊門軍。,查今存《大典》卷八○九一至八○九三,此類皆為其諸城事目名,且排序又依明制,首南京應天府及直隸,末廣東、廣西,故系于其名下的輯文已失《會要》原有體例。
《輯稿》方域類諸城部分輯文編排主要有三種情況。其一,城池建置沿革系于州郡下,與方域類市鎮(zhèn)門相類,如“德威城”云:“會州德威城,在舊清水河,政和六年置。”[2]7451其二,先記建置沿革,后編年敘述與本城相關(guān)者,如“平夏城”[2]7453、“綏德州城”[2]7455-7456等,與方域類州縣升降廢置門部分事目相似。其三,編年以敘事,這類占輯文絕大部分篇幅。另《補編》中“宋西京城”記西京城內(nèi)一百二十坊[1]316,其文并見《輯稿·方域》一之七至八,二者皆言城內(nèi)一百二十坊,然實際僅錄一百一十九,均缺“修業(yè)”坊,似同出一源。查《輯稿·方域》一之七至一一載西京京城、大內(nèi)及皇城等,輯自《大典》卷七六九九“京”字韻“東京一”事目,記西京京城、大內(nèi)、皇城,乃《會要》之西京門。故“宋西京城”或摘自《會要》西京門,與《輯稿》方域類諸城部分其他事目或并非同屬一門。
《大典》“用字以系事”,于各事目下抄錄諸書相關(guān)內(nèi)容,然《輯稿》諸城事目多有名實不符之處,主要表現(xiàn)有二:
其一,內(nèi)容與事目名無直接關(guān)系?!遁嫺濉し接颉钒酥欢烈蝗岸ㄖ莩恰庇腥缦挛淖?
元豐二年五月二日,定州安撫司言:“奉詔俟有機便修展保州關(guān)城。今涿州發(fā)兵夫修城,欲乘此于來春筑保州城。”從之,止作幫筑。
元豐三年六月十二日,詔定州路安撫司給封樁綢絹三萬修保州城。
元豐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建雄軍節(jié)度使、知定州韓絳修保州城畢,賜詔獎諭。
崇寧五年十月十日,詔降元豐城隍制度法式,京畿轉(zhuǎn)運司如增修諸輔,遵以從事。[2]7446
前三條為定州安撫司奏、修保州城,第四條乃依城隍制度法式增修諸輔,皆與“定州城”無直接關(guān)系。又《輯稿·方域》九之四修和州城事系于“六合縣城”下[2]7460,《輯稿·方域》九之七修泗州城事系于“壽州城”下[2]7462,《輯稿·方域》九之九修楚州城事系于“廬州”下[2]7463。若言保州隸定州路,保州修城與“定州城”尚能扯上關(guān)系,而和州與六合縣、泗州與壽州、楚州與廬州皆不在一路,四輔與定州(中山府)亦互不統(tǒng)屬,并置一處,殊為怪異。
其二,內(nèi)容超出了事目名的范圍?!遁嫺濉し接颉肪胖摹傲峡h城”下有文云:
(乾道四年)九月一日,詔揚州、和州、六合縣修城等,入役官兵慮有病患,令逐處守令同統(tǒng)兵官,專差職醫(yī)診視,官給湯藥。[2]7460
顯然,此條并非專記六合縣修城事。又《輯稿·方域》八之二三“畢利城”下實包括畢利城、摖珠堡[2]7452,八之二四“清水城”下實包括古骨龍、清水二城[2]7452,九之一七“長沙府城”下“(元豐)三年五月一日”條實包括潭、全、邵三州[2]7467等。更有如《輯稿·方域》九之二七至二八“廣州府城”載:
(皇祐)五年五月二十三日,詔諸路城池據(jù)沖要者即修筑之,其余以漸興工,毋或勞民。
熙寧九年二月十一日,賜錢五萬貫付廣東轉(zhuǎn)運司,修完轄下州軍城壕。[2]7472
前者記全國諸路,后者記廣東一路,均系之于“廣州府城”下,令人驚詫。
從以上種種情況來看,《大典》諸城事目在收錄《會要》相關(guān)內(nèi)容時,不僅打破了原門目,還依據(jù)事目重加編排,失當之處屢見不鮮,甚至標準不一,隨意處置《會要》條文。前揭乾道四年(1168年)九月一日詔修揚州、和州、六合縣城事,《輯稿·方域》九之一至二“揚州府古城”下削去“一日”“和州、六合縣”諸文字[2]7459,而《輯稿·方域》九之八“和州”下則未收錄[2]7462,顯然沒有統(tǒng)一標準?!洞蟮洹返倪@種混亂加重了《會要》諸城部分體例之破壞程度,不利于今人認識、利用《會要》,故而亟需重加整理,以稍復其原貌。
在展開本部分討論前,須先處理《大典》諸城事目復文問題。除前揭《大典》中“軍城”“宋西京城”“宋皇城”“宋京城”四目已被《輯稿》整理者刪落外,另有“古烏延城”一處[2]7457,實摘自鄜延路經(jīng)略使副沈括、種諤之奏章,其全文見《輯稿·方域》一九之四七至四九,題為“請城山界”[2]7649-7650,屬復文無遺,當刪。已被刪落的四目皆有徐松抄手所批之“宋會要”,其中“軍城”“宋西京城”分別與《輯稿·方域》八之一一[2]7446、一之七至八[2]7332基本相同,確屬復文。“宋皇城”“宋京城”之所載雖亦見于《輯稿·方域》一之一一至二一[2]7324-7329,然行文差異大,內(nèi)容有一定出入,如《補編》建隆三年(962年)五月“命有司案西京宮殿圖修宮城”[1]316、開寶元年(968年)正月“發(fā)近甸丁夫增修京城”[1]316等不見于《輯稿》,并非復文,然不知摘自《會要》何門。查《玉海》卷一七四《建隆修都城》[3],其記建隆至紹圣修都城事與《補編》“宋皇城”“宋京城”幾無二致,且可補 “宋京城”之遺闕,或此二目原為《玉?!肺?《大典》編者誤錄為《會要》。又二目編年以記修都城事,當附入《會要》之東京雜錄門(3)東京雜錄門見《輯稿·方域》一之一一至二一,輯自《大典》卷七六九九“京”字韻“東京一”事目,記太祖建隆三年正月至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十二月東京皇城修筑及其他建置故事。。
在處理復文及疑似《玉?!肺暮?須再解決輯文之標目問題。據(jù)前文所述,“宋會要”三字下或頁眉處所題“某某城”等標目,乃徐松抄手及后來整理者據(jù)《大典》事目名所添。這些事目名或使用明人稱呼,或直接摘自《會要》。凡使用明人稱呼者,皆應刪去;摘自《會要》者,亦須區(qū)別對待。例如,《輯稿·方域》八之二五“震武城”載“湟州震武城,政和六年以古骨龍城改”[2]7453,“安羌城”載“宣和六年以溢機堡改”[2]7453,前者事目名應刪,后者則需補入正文文首,皆出注說明。
在整理《輯稿》方域類諸城之條文時,一旦刪除這些舊整理者所標《大典》事目名,所余內(nèi)容自會異常凌亂,全無體例。幸賴《輯稿·方域》一二之一二至二一所錄《大典》“鎮(zhèn)”字韻“市鎮(zhèn)”事目摘抄的《會要》文相對完整[2]7525-7530,尚能略窺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編排原貌。這部分《會要》條文雖不乏錯亂之處(4)“市鎮(zhèn)”事目《會要》文錯亂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路分排列失序,筆者在整理時,據(jù)“州縣升降廢置”門路分順序重加編排,應該說是符合原意的。,然其體例輪廓尚存:其一,以路統(tǒng)府州軍,市鎮(zhèn)建置沿革系于諸府州軍屬縣下,即市鎮(zhèn)門;其二,編年以系事,即市鎮(zhèn)雜錄門。
前揭諸城部分輯文編排第一種情況與市鎮(zhèn)門相類,第二種情況亦可歸屬此類,只是相當數(shù)量條文缺少路名乃至州軍名。故整理時當參照市鎮(zhèn)門諸路州軍例重加編排,州軍名及路名缺失者,理應略作考究,并予注明。當然,《會要》文字經(jīng)《大典》編輯后,存在失真的情況,如下面兩條:
會州德威城,在舊清水河,政和六年置。
定羌城,熙寧七年置,在河州境。[2]7451
前者基本保存了《會要》原貌,而后者“在河州境”則是《大典》編輯加工后的文字,整理時可作相應說明。
前揭諸城部分輯文編排第三種情況,即編年以敘事部分,目前僅“修城”事目完全依時間順序編排,余皆散落于諸城事目下,年次淆亂。這些散落各處的條文雖看似雜亂無章,然原本之體例仍有跡可尋,如以下三條:
紹興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孝宗即位未改元。詔尚書戶部侍郎兼權(quán)知臨安府趙子轉(zhuǎn)一官,以修臨安府城畢工推恩也。[2]7343
孝宗隆興元年,詔修真州六合城,以九月二十二日興役。十一月九日畢,北城創(chuàng)立,余增修。[2]7460
隆興元年十二月十八日,權(quán)發(fā)遣臨安府陳輝言……[2]7343
查諸城部分所有輯文,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十一月十三日至隆興元年(1163年)十二月十八日別無事項記載,此三條原本當依次排列,編年之體例顯露無遺,只是囿于《大典》體例,第一條和第三條編于“杭州府城”下,第二條錄于“六合縣城”下。再如“廬州”之“乾道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條末有“是歲,詔修楚州城”[2]7463云云,看似《大典》編纂不精審之故,實正反映了《會要》原文編年紀事之體例。此外,編年體往往于每朝記事之始冠以皇帝廟號,如前揭“孝宗隆興元年”,又有“仁宗天圣三年五月八日”[2]7441、“神宗熙寧元年四月二十三日”[2]7472、“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正月六日”[2]7446、“高宗建炎元年八月十四日”[2]7464,皆屬此類(5)《輯稿·方域》八之二三“南市城”有“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三月二十五日”,顯然,輯文中“大中祥符九年”并非真宗朝記事之始,疑誤。。
上述散落諸城事目下之條文不僅原本依時間編排,還與“修城”事目文字同出一門,二者既無時間沖突,亦不乏相互呼應之處,如《輯稿·方域》八之三“治平四年六月八日”下注“神宗即位未改元”[2]7442,《輯稿·方域》九之二七“廣州府城”載“神宗熙寧元年四月二十三日”[2]7472云云。治平四年(1067年)六月八日與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二十三日間并無其他記載,此二條亦屬前后相連。又《輯稿·方域》八之二“(景德)四年三月五日”有“近徙祁州”[2]7441之文,所指即《輯稿·方域》八之一七“蒲陰故城”記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二十四日修蒲陰城為祁州事[2]7449。
以上分析表明,編年部分原為一門,《大典》收錄時摘取條文編于相應諸城事目下,余下未能摘出者仍依時間排列,設“修城”事目以統(tǒng)之。至于原門名,目前尚難確定,《唐會要》《五代會要》均為宋初王溥所編,其中皆有“城郭”門,記城池修筑,為編年體?!遁嫺濉し接颉钒酥挥姓碚咚鷺四俊靶蕹恰?下注“諸城修改移并上”[2]7441,《輯稿·方域》九之一頁首又有“諸城修改移并下”[2]7459,亦皆整理者所批,是否門名已難查考。從《會要》各門定名習慣來看,或門名乃“諸城”亦未可知。
徐松等從《大典》輯出《會要》時,往往保留事目名,這既有助于后人整理《會要》,也有助于發(fā)現(xiàn)《大典》編纂中的一些問題?!洞蟮洹贰坝庙嵰越y(tǒng)字,用字以系事”[4],然由于編纂中處理失當,因此出現(xiàn)了諸如前揭諸城事目名實不符等舛誤之處。從“城”字韻諸城事目摘引《會要》的情況來看,《大典》編纂中的問題約略有以下三種:
其一,改動原文。在《大典》摘錄的《會要》禮類文字中,屢屢出現(xiàn)明代地名,陳智超先生通過比對《元一統(tǒng)志》原本與《大典》輯文,證明《大典》確實會按明初地名及建制修改原文,且指出其方式有三,即增、改建制和改地名[5]。具體到《會要》方域類,除“節(jié)鎮(zhèn)升降”“州縣升降廢置”“市鎮(zhèn)”等門目外,改動原文的情況亦時有發(fā)生,諸城事目即是如此,其文字之失真前文已略作說明。由于與《會要》體例不同,《大典》摘編時文字有所變化也無可厚非。但同屬諸城事目,表述卻并不一致,如前揭“德威城”與“定羌城”,前者接近原文,后者則已作改動,殊為怪異。即使變動說法,亦當行文統(tǒng)一,然如“定羌城”“寧(懷)遠城”相鄰兩事目,一言“在河州境”,一言“隸河州”[2]7451,未免隨意性太強。
其二,理解錯誤。編纂者理解上的偏差導致諸城事目出現(xiàn)兩處明顯的錯誤。一為“來賓縣城”,其文云:“來賓城,崇寧三年以癿當川置。”[2]7451按《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載,來賓城屬樂州(湟州)[6]2167。而來賓縣,宋屬象州[6]2241,明屬柳州府[7]1155?!稌穪碣e城并非來賓縣城。另一為“興平縣城”,其文云:“興平城,舊灰家觜新寨,元符元年改今名?;食歉笔辜婧祥T通事舍人種樸遷文思使,以統(tǒng)制兵馬進筑興平城、橫山寨也?!盵2]7454按《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載,興平城屬環(huán)州[6]2152。而興平縣,宋屬京兆府[6]2144,明屬西安府[7]994。《會要》興平城亦非興平縣城。顯然,《大典》編者顧名思義,妄將來賓城、興平城錄于“來賓縣城”與“興平縣城”下。
其三,失于審裁。如果說《大典》編者表述、理解上的偏差尚能容忍的話,失于審裁導致的失誤則實屬不該,如下面幾條文字:
元豐二年五月二日,定州安撫司言:“奉詔俟有機便修展保州關(guān)城。今涿州發(fā)兵夫修城,欲乘此于來春筑保州城?!睆闹?止作幫筑。[2]7446
元豐三年六月十二日,詔定州路安撫司給封樁綢絹三萬修保州城。[2]7446
元豐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大名府路安撫使司言:“博州軍資庫有熙寧元年河北安撫使滕甫、吳充用空名敕告召人進納見錢九千九百四十五緡,乞以修治本路州府城櫓。”從之。[2]7450
紹興元年十一月十八日,康州奏:“據(jù)本州居人通直郎伍士偕等狀,本州系是主上昨來潛藩。竊見肇慶府元系端州,道君皇帝即位推恩,展拓城壁,朝廷降錢二十四萬貫。今來軍興之際,不敢過有耗費,只乞支度牒四十道,付轉(zhuǎn)運司,應副建雙門一座,以揭府牌及量修城壁等。”詔令禮部修寫廣南東路空名度牒三十道,應付支用。[2]7473
前兩條載保州修城事,卻系于“定州城”下,第三條記修大名府路州府城池,卻系于“大名府城”下,末一條所述乃康州(德慶府),然系于“肇慶府城”下,實屬不該?;颉洞蟮洹肪幾胝哐垡姟岸ㄖ荨薄按竺薄罢貞c府”字樣,便摘錄于后,其粗心之可見一斑。又有忽略編年體之體例,前揭“廬州”之“乾道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條末誤抄“是歲,詔修楚州城”云云,亦見編者之疏忽。
正由于編纂者的失于審裁,諸城部分事目出現(xiàn)了本不該載的內(nèi)容,除前揭數(shù)處外,另有“杭州府城”之“紹興二年十月十四日”條[2]7343,“定州城”之“崇寧五年十月十日”條[2]7447,“六合縣城”之(乾道四年九月)“十三日”條[2]7460,“廣州府城”之(皇祐)“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條、“熙寧九年二月十一日”條、“元豐三年六月九日”條[2]7472。其中,“六合縣城”之(乾道四年九月)“十三日”條言和州修城事,應編入“和州城”,余下并非專記某府某州,而是一路乃至全國,當留在“修城”下。同時,“修城”亦有條文本該錄入相應城名事目下,如前揭(景德)“四年三月五日”條,其言“近徙祁州”云云,即“蒲陰故城”景德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詔修蒲陰城為祁州事,未及摘出,實屬大意。又“修城”有文云:
(景德)三年二月十五日,詔聞貝州調(diào)民修城,頗亦勞苦,即罷之,第用州兵以漸給役。[2]7441
宋貝州,慶歷中改為恩州[6]2125,明初降為恩縣[7]946,依《大典》例,當有“恩縣城”一目,編入此條。然《大典》并未摘出,或亦失于審裁之故。
由于《大典》與《會要》體例不同,《大典》在抄錄《會要》時,往往會打破《會要》原有體例,甚至出現(xiàn)比較復雜的情況,諸城部分即是一例。諸城部分依明制,于諸城事目下抄錄《會要》方域類不同門目之文字,既有以州郡系城池之建置沿革,亦有編年以敘事,當分別整理,方能稍復其原貌。又《大典》編纂者表述、理解上的偏差,加之其中部分人員責任心不強,失于審裁,造成抄錄過程中出現(xiàn)竄改原文及錯亂顛倒之處,整理時需謹慎對待。與諸城部分相類,《大典》“寨”字韻寨名事目、“堡”字韻事韻所引《會要》亦兼具地理、編年之文字,改動很大,且諸城、諸堡、諸寨三者不乏相互關(guān)聯(lián)之處(6)諸城下偶有堡、寨之記載,諸堡、諸寨亦類此,且《輯稿·方域》二○之一六有眉批“堡寨城壘雜錄”。,問題復雜,尚待進一步研究。
致謝:本文寫作、修改過程中,承陳智超先生、樓勁先生的悉心指導,受益良多,謹致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