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伶俐 經 剛
(1.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 400715;2.西南大學美育研究院,重慶 400715)
為了達成“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2013;國務院辦公廳,2015;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2020)的目標,美育評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2014 年在教育部主導下,全國各區(qū)縣和學校有力推動了以音樂美術課程為抓手的“美育工作”,一些地區(qū)率先開展了面向全體普通中小學生的“藝術素質測評”或音樂、美術課程“學業(yè)考試”和“美育進中考”等試點,開啟了面向普通中小學生的美育評價的歷程,推動了學校美育的進步。與此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
其一,目標概念不周延。“改進美育教學”應該針對的是整個美育課程的教學,而非僅是音樂、美術以及舞蹈、戲劇、影視等學科藝術的教學(教育部,2022);“提高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是對美育目標概括而明確的表述,顯然不局限于“藝術素質”。面向普通學生的審美教育,除了以藝術美為載體外,自然美、社會美、科技美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據此,“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也應當包括“藝術審美素養(yǎng)”“自然審美素養(yǎng)”“社會審美素養(yǎng)”“科學審美素養(yǎng)”等,所以“藝術素質測評”當然不能等同于“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測評”,更不能等同于整個“美育評價”(趙伶俐,2017)。目標概念的含混,必然導致美育評價指標體系的不周延,也使得將“藝術素質測評”直接等同于“美育評價”的做法倍受質疑。
其二,“美育進中考”提法欠妥。毫無疑問,美育評價必須體現在小學升中學、中學升大學,以及本科升碩士和博士的評價體系中,因此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范圍”(中共中央國務院,2020)的要求,具有合理性。但是這個關于“藝術科目”的“學業(yè)水平考試”政策,卻被轉化成了“美育進中考”的說法。“美育進中考,是實施藝術教育規(guī)范化、普遍化的突破口,是引導實現2022 年開足開齊美育課程目標的有效路徑”,且“美育進中考試點范圍的不斷擴大”,“繼江蘇、湖南、云南等省份后,寧夏也加入美育進中考的改革行列”(安叢,2021)。目前全國已經有4 個省開展了美育中考計分,同時還有6 個省、12 個地市正在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 分到40 分之間。這里的“美育中考計分”或“中考美育的計分”,與用藝術學科考試的方式和成績來實現“美育進中考”,顯然有微妙的卻是本質的差異。這里的邏輯是,既然設置了音樂、美術乃至新近增加的舞蹈、戲劇、影視(教育部,2022)“新三科”,那就應該如同語文、數學、外語、科學、化學、地理、生物等學科那樣進行學業(yè)考試。但是直接以藝術學科考試作為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的評價,有違美育更為深廣的本義。美育與智育、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等一樣,它們都不是一個學科,而是全面發(fā)展教育中的一個領域。目前以藝術學科考試或升學考試來力推學校美育的實施與評價,看上去是重視了美育和美育評價,實際上卻會嚴重傷及“美育”的根本,不僅無助于美育目標的達成,反而還會降低或打擊學生追求美的天性與熱情,阻礙“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使好不容易才得到重視的學校美育,再次蒙上陰影。
其三,評價方法不恰當。教育評價方法通常有兩大類。一類是借助心理學常用的教學、學習與發(fā)展的測評方法—基于常模的測量與評價;另一類是教育領域常用的學科考評方法—基于課程標準的考試評價?!翱荚嚒笔乾F代學校教育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通用手段。目前常見的評價是根據學科目標和知識內容(課程標準)為依據來編制試題試卷,以學生的回答來判定其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水平,屬于認知性的評價。但這種認知性評價顯然不適用于“美育評價”。換句話說,目前的藝術課程的學業(yè)考試或“藝術素質測評”,如果也采用語文、數學、外語等慣用的(但也未必完全合理的)試卷考評方式來進行的話,那將嚴重背離“美育評價”的主旨。(1)美育評價,是“面向人人”的普及性的“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評價,與“面向專業(yè)”藝術人才的選拔、排序和淘汰性的“藝術測評”或“藝考”全然不同。目前正在進行的“藝術學科測評”試點或藝術學業(yè)成績考試,則明顯帶有專業(yè)評價痕跡,違背了美育必須讓學生充分體驗審美愉悅感和自主選擇與創(chuàng)造的內在規(guī)律。(2)即便是學業(yè)考試,教育部新頒發(fā)的課程標準(教育部,2022)規(guī)定的藝術學科已有五門,每門或多門都規(guī)定必須考試也是不合理和不可能的。增加藝術門類,目的應該是為學生的審美活動與發(fā)展提供更多的選擇性和自由度,而哪些藝術門類或內容適合學科考試,哪些不適合,甚至采用哪種考試方式(筆試、表現、展演、集體審美活動)等,也應該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所長來作出選擇。只有“明確美育考試目標,放寬美育考試科目,認同多樣的考試方法”,這才合乎美、審美和美育應該具備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原則和本性(趙伶俐,2020b)。(3)美育評價除了有其規(guī)定性外,更應該允許個性和隨機性的存在。不同個體面對相同審美對象或相同審美提問時,所產生的感知、聯想、想象、判斷和從中獲得的美感體驗,都不相同。這種不同是審美活動的本質特征,甚至會是個人審美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力較高的顯現?!懊栏薪逃驮谟谟柧毼覀內ビ^賞最大限度的美”(尹少淳,2019)。而用相同試題、一張試卷和一個標準答案進行事后評價,往往會掩蓋和抹殺這些寶貴品質,違背美育的目標。
因此“美育就是而且必須是在審美活動與美感體驗過程中進行,審美素養(yǎng)也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體現出來”,“其最適合的評價方式就是過程性體驗式評價”,“否則測評的已非藝術素質,更非審美素養(yǎng),而是知識和情感的回憶結果”(趙伶俐,文琪,2021)??傊?,“體驗式、過程性評價”才是美育評價最適合的方法,它需要讓被評者進入具體審美活動情境,調動各種感官,與對象互動,喚起深度情感,形成共情,獲得審美享受并提升美感體驗和審美素養(yǎng)的真實過程,
在不具備實時測評技術與條件的過去,進行結果性事后性評價是不得已的事。但在信息化、互聯網和各種智能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如果再繼續(xù)使用結果性事后測評或簡單的學科學業(yè)類測試,那就是不明智的了。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yè)性、客觀性”,“改革學生評價,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中共中央 國務院,2020);“補齊發(fā)展短板,強化實踐體驗,完善評價機制”,要“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促進客觀公正評價”(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2020),“創(chuàng)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共中央 國務院,2020)。那么,如何在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美育目標和美育實施體系框架下,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打造一個“過程性”“客觀公平”或“科學性、專業(yè)性、客觀性”的,實時而便捷的智能化可移動的美育評價體系與平臺呢?
評價的難點,首先就在指標體系上。這個指標體系一定要在反應美育目標和美育實施整體框架下來建構。美育實施的整體框架由三大主要層面構成:審美素養(yǎng)(Y)、美育教學(X)和美育管理(Z)。其中,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Y)的提升是美育評價的核心和根本價值所在。讓這三大目標邏輯地統(tǒng)一在一個指標體系中,使“美育評價”突破目前各構成面(教師美育教學、行政美育管理)與美育效應(學生審美素養(yǎng))之間互相斷裂的模式,構建符合美育本質特征和新時代美育意義與發(fā)展需要的新評價體系。當前的智能化技術不僅能夠表達出學生審美素養(yǎng)構成和發(fā)展的情況,且還可以建構出對主要影響因素例如美育教學和美育管理等進行相關分析、因果分析、回歸分析的這樣一個合規(guī)律性也合目的性的項目反應理論模型(希爾倫斯,格拉斯,托馬斯,2000,第126 頁)和可操作性模型(圖1)。
在圖1(左)中,美育管理(Z),指美育政策和行政管理機構的美育工作水平;美育教學(X),指學校美育課程與教師教學水平;審美素養(yǎng)(Y),指學生在美育學習過程中的目標達成水平。圖1(左)直觀反應了美育評價涉及的三大維度之間的立體邏輯關系。而每個維度又分為若干二級維度(圖1 右),它可以通過若干具體的指標體系和方法來表達(見表1)。
就美育評價系統(tǒng)(圖1 和表1)的三大維度或三大變量的數據獲得與評價方法來看,教師美育教學(X)的數據獲得,借助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半客觀化(教學過程數據)和半主觀化(教學設計數據);學生審美素養(yǎng)(Y)的數據獲得,借助智能技術基本上可以做到客觀化;美育管理(Z)的數據獲得,暫時還是采用傳統(tǒng)主觀評價法,但是指標和觀測點簡化了。該美育評價系統(tǒng)(圖1 和表1)的三大一級維度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兩個函數關系來表達:
(1)X=F(Z):即教師美育教學的水平(X)是美育管理工作(Z)的函數。美育管理工作(Z)及其指標體系,目前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2020)和教育部頒布的《中國教育質量檢測與評價指標體系》(2020)兩個文件為準。
(2)Y=F(X):即學生審美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Y)是教師美育教學水平(X)的函數。這是本文所要重點解決的兩個維度,即本文重點闡述的是目前可以在智能化技術和網絡支持下實現的美育教學(X)與學生審美素質發(fā)展(Y)兩個變量及其之間的函數關系。美育教學,即設定的美育教學自變量指標(X),來自于本文第一作者設計的所有美育課程實施的通用“審美化教學”指標;學生審美素質發(fā)展指標(Y),來自審美素質的理論界定、要素分解和目前在智能化技術下可以測得的身心反應指標。
美育評價主要的三個維度或變量,具有相對性。在任何一個系統(tǒng)中,各種因素復雜交織,自變量、中間變量、因變量等在具體的環(huán)境或不同評價者的評價視角中,也會有相對的變化。從美育管理對美育實施或美育教學的影響來說,美育管理是自變量(Z),美育實施與教學是因變量(Y);從美育實施與教學對學生審美素養(yǎng)發(fā)展的影響來說,美育實施與教學是自變量(X),審美素質是因變量(Y)。
本文的重心是解決在美育教學(X)的影響下,美育目標(Y)的達成度,即學生審美素養(yǎng)現狀和發(fā)展水平如何,如何基于這個重心,借助智能技術來構建過程性、體驗式美育評價體系,以實時實地實施美育評價。因此對本評價系統(tǒng)的X 和Y 兩大維度指標體系的構成,及其理論依據和實踐樣態(tài)的討論,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育評價的一大支點,就是美育課程及美育教學過程。學生只有在美育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自變量X),才能通過實際的形式感知審美,喚起美感體驗,以及獲得審美認知、審美價值和行為,最終提高審美素養(yǎng)(因變量Y)。那么,美育教學這個自變量是如何影響因變量即審美素養(yǎng)提升的呢?這是美育評價必須回答的問題。因此,確定美育教學這個自變量的內部因素和結構,以切實掌握和測評兩者(X 與Y)之間的邏輯關系,就成為了美育評價體系和指標體系構建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而已有的“藝術素質測評”,則幾乎脫離了美育或藝術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所進行的音樂、美術學業(yè)考試。
與美育課程構成一樣,美育教學也首先指音樂、美術(含書法)乃至舞蹈、戲劇、影視等“新三科”的教學,當然還包括了各級各類學校開設的藝術拓展課程以及選修課、學科美育課和學科綜合美育課的教學等。美學界普遍認同視覺和聽覺是參與審美活動的主要感官(滕守堯,1998),因此,作為視覺和聽覺最典型代表的美術和音樂,當然就成為了人類進行審美活動、獲得美感體驗乃至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渠道,也因此“學校美育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主體,主要包括音樂、美術”以及“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2020),也就順理成章。此外,美育還有多種多樣的課程,學生在掌握各種審美基礎知識和審美技能基礎上,合并助力“提高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著力提升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chuàng)意實踐等核心素養(yǎng),著力提升學生審美涵養(yǎng)”(趙伶俐,肖向榮,許洪帥,2020a)等,也不可忽視。因此美育教學的內容、方式和過程就必定多種多樣。而美育課堂教學是最基礎保障。換句話說,無論哪類美育課程,都有一個符合基本教學規(guī)律和審美規(guī)律的通用且兼容適應的一般教學模式或教學邏輯結構,即“審美化教學”或“教學審美化”模式。
20 世紀90 年代,中央教科所白天佑研究員和西南大學趙伶俐先后主持了大美育研究的課題,對美育課程和實驗教學效果進行了量化評價探索(趙伶俐,1996);吉林省吉林一中,二十年前就率先進行了高中學科審美化教學模式和實驗效果測評(趙伶俐,楊旬,齊穎華,2000)。江蘇省南箐高中,以《普通高中大美育課程體系建構》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并得到顧明遠先生高度贊賞:“學校全體教師樹立了大美育的觀念,能夠在自己教育教學中發(fā)現美、贊賞美、表現美,教書育美,以美育人,讓教學成為師生欣賞美、體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并將美育實踐的重心下沉至課堂,進行“教學審美化”改造,使“各個學科中都有美“(顧明遠,2022)。這所重點高中,針對大美育課程教學實施提出了“分段評價和分群評價”(馬維林,2020,第221 頁),并制定了審美課堂教學的師生雙向評價指標體系(表2)。這個審美課程或教學審美化評價的指標體系,由教師表現、學生表現和情感表達等三個一級維度11 個二級維度構成。這是一個與一般教學構成因素相融合而構建的,可通用于所有課程教學的高水平和高美感的教學標準體系。遺憾的是,目前尚未見到用這個標準進行實際審美教學評價的數據分析。
表2 審美課堂教學評價表(南箐高中實驗稿)
2017 年,重慶市政府部署了全市十大美育實驗區(qū),其中的渝中區(qū)和北碚區(qū)提出了 “改進美育教學的思路并進行了大量審美教學的實證研究”(汪宏,黃吉元,羅菁,2022)。研究認為,審美化教學,是將所有的教學因素(諸如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手段、評價、環(huán)境等)轉化為審美對象,使整個教學過程轉化成為美的欣賞、美的表現和美的創(chuàng)造活動的過程,進而使整個教學成為靜態(tài)和動態(tài)和諧統(tǒng)一、內在邏輯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從而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習負擔。這是一種使師生都獲得身心愉悅的教學思想理論、操作模式和方法(趙伶俐,2000;范蔚,趙伶俐,2016)?;谶@一思想,該研究構建了各科通用的美育教學評析指標體系(表3),具體包括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成果3 個二級維度和若干三級維度,多個指標強調美育教學的內在邏輯美和外在形式美的結合,構成了高立意與低落點相結合的美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表3 美育教學(X)—審美化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重慶實驗區(qū))
由上可見,美育教學評價的指標體系有多種。但是,無論怎樣的美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乃至美育教學智能化評價體系,其最終目的并不在評價教師教得如何,而是這個過程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審美素養(yǎng)(Y)的提升。然而我們通常在評價美育教學時,往往忽視了這個最重要的根本。換句話說,美育教學(X)的優(yōu)劣,根本上是通過學生審美素養(yǎng)(Y)的發(fā)展水平來評價的。所以,學生審美素養(yǎng)(Y)的現狀和發(fā)展水平,才是評價美育教學(X)優(yōu)劣乃至整個美育評價的核心標準。
學生審美素養(yǎng)水平,是美育評價最為核心的部分。美育的政策、管理、教學和教師等層面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審美素養(yǎng)”發(fā)展。而學生審美素養(yǎng)(Y),只有在教師美育教學喚起的學生審美活動或美感體驗中,才能表現出來。而審美活動指的是對對象的審美感知覺、審美記憶、審美聯想、審美想象、審美情感體驗、審美思維與審美評價、審美表現、審美創(chuàng)造等的全部身心活動的總和。而美感體驗,是所有審美活動所激活的全部身心活動的典型體現或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核心活動所在。沒有產生美感體驗的任何活動—如看似在做藝術活動—都不是審美活動。
大腦和身心的實證研究證明,凡審美活動都伴隨著一系列顯著的心腦體反應或變化,而反應變化的核心就是“審美體驗”。如圖2 所示,人腦和身心對事物的審美反應,包括了基于大腦區(qū)域活動的生化電變化,以及整個神經系統(tǒng)和生理器官活動的變化,這都是由“審美體驗”或“美感體驗”喚起來主導的?!皩徝荔w驗”或“美感體驗”不可避免地會包含著人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和喜好,所以它常常被認為是一個很主觀的事物,然而科學研究證明,美感體驗是一個有著實實在在的客觀生理和心理基礎的科學事實。
圖2 以審美體驗(美感體驗)為核心的審美反應和大腦機制(木韋,2018)
由于先天條件和后天教養(yǎng)的差異,不同的人在審美活動中的美感體驗類型和水平是不相同的,與之相關的審美認知、審美價值判斷、審美行為等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美育或美育教學(X)過程中,學生的心腦體反應或者審美反應,以及由反應表現出來的審美素養(yǎng)水平(Y),包括審美體驗(Y1)、審美認知(Y2)、審美價值觀(Y3)和審美行動(Y4)等四個二級維度的反應和表現水平也是不一樣的。
審美體驗(Y1),是一種令人身心愉悅的且伴隨有顯著身心或心腦體反應的活動。正是因為如此,審美活動和美感體驗才與其他人類活動有顯著不同。古往今來,從不缺乏用以解釋一個物體能夠在審美上令人產生愉悅感的理論,許多哲學和心理學家們都對比例、和諧、對稱、秩序、復雜性和平衡等概念展開過深入研究,認為美存在于觀賞者的大腦中(Castro, 2021),而這也正是當代神經美學研究的一大研究主題。由于對象的形式與內涵、物質與精神與人的生理和心理構成的復雜關系,不同修養(yǎng)的人,面對相同對象也會有不同的情感反應或側重反應,產生不同的情欲、情緒、情調、情趣、情感、情操、情致和情志等生理快感或精神美感。學校美育的積極意義,就是要選擇美的事物,使受教育者超越低級生理、物質和功利的快感,喚起高尚的精神愉悅體驗,因此美育既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育”,是“提升審美素養(yǎng)、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的教育(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2020)。大量實踐和實驗證明,美育是否成功的一項重要標志,便是師生美感的激發(fā)程度(趙伶俐,2017)。亦即,凡是能充分激發(fā)美感,師生雙方都能樂于去求美、求真和求善,也因此有可能形成欣賞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一步有助于美德、啟智、健體的教育,都可以稱為美育(趙伶俐,1999)。
審美認知(Y2),是與美感體驗伴隨出現或交替出現的感性認知和理性認知活動的總和。審美體驗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的形式感知與內涵理解所觸發(fā)的,這其中包括了審美注意、審美感覺和知覺(審美直覺)、審美聯想與想象、審美思維、臻美推理與評價等認知活動。正是因為每個人對各種各樣的美有不同的認識熟練程度(新穎性),才使得我們對生活世界無盡的美會有不同的感性感知或理性認知。通常認為“審美理性對審美感性有消極影響”(趙伶俐,2004)的傳統(tǒng)觀念,即使在藝術和審美活動大量信息化、數字化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乃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仍然存在,仍然是阻礙美學、美育乃至美育評價科學實施的一大障礙。
審美價值觀(Y3),是一個人根據自己的審美需要,伴隨美感體驗和審美認知的長期培育和凝練而形成的評判事物是否美丑的尺度和觀念。它也是一個人在教育、學習、日常生活與工作環(huán)境中的宇宙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等多重觀念碰撞和交融后逐步形成的判斷美或丑的尺度。在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力量”和“人按照美的規(guī)律建造”(馬克思,1979)的理論基礎上,李澤厚和蔣孔陽等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重要命題“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李澤厚,1962;蔣孔陽,2006)。審美移情論創(chuàng)始人里普斯認為,“人在審美過程中并不是針對某個對象進行欣賞,而是針對自我的欣賞”。用現代神經美學來解釋的話,這就是“人腦借助先前內存的客觀世界的感性元素(聲、光、色、線條、氣味、物理感覺)及構件材料”,“基于眼前對象的感性特征和主體的感知圖式”來“重構主觀經驗”,進而形成一個融合了自我本質力量和價值感的“充滿期待、添加和修飾的創(chuàng)造性表征過程”(丁峻,2010,第32 頁)或“鏡像反應”。因此審美和審美教學的本質,就是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欣賞美好的對象,進而投射自我、發(fā)現自我和再造自我,從中獲得審美認知、愉悅情感、求美愿望和行為。
審美行動(Y4),指美感體驗、審美認知和審美價值觀外化為可感成果的一種人類實踐活動。“理性的最高行動是一種審美行動”(黑格爾,2011),它包括欣賞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或對美的模擬、再現和創(chuàng)造性表現。其中,內模仿活動,是主體在內心中以意念方式或輕微的內在生理運動對外部審美對象的形式、輪廓及運動狀態(tài)進行象征性或表象性的模擬,如觀賞舞蹈時,主體內心和生理會有似跳現象(林崇德,2003);而外模仿則是通過身體肢體語言對審美對象的形式、輪廓及表現狀態(tài)進行研學和模擬,比如一邊聽音樂一邊實際動口跟唱等。一般來說,成人的內模仿力比兒童強,兒童的外模仿力比成人強。審美行動是比較注重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過程,在審美初級水平向較高級水平發(fā)展的過程中,審美行動是審美學習的重要方式。
不管人腦對美的反應在大腦中是否有區(qū)域定位,但可以肯定的是心腦體對美的事物必有反應,且這個反應會表現為腦電波的變化,甚至牽涉到心臟、血液乃至肌肉、激素水平的變化。因此,如果通過某種技術將這種電波變化收集起來,畫出其波動圖,就可以看到人的心腦身體在審美活動中發(fā)生的實際效應和變化。具體在審美教育或美育教學場所中,也就能看到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審美活動反應,或者學生接受教育、教學和學習所發(fā)生的變化。這種變化(Y)既與人的先天生理素質構成條件有關,更與教師后天教育或教學現場的教學方式、水平和內容等(X)直接相關。因此,在一定的環(huán)境(例如實驗室)和技術條件(例如網絡遠程定位和移動數據傳輸,智能化數據收集、接受、處理與分析)下,就能比較(X)對(Y)影響的大小、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建設一個美育平臺和實驗室,使這一切環(huán)境和條件、美育對象(學生)、美育實施(教師教學)和美育身心效果(審美素養(yǎng)與表現)等因素,都統(tǒng)一在某個時空范圍,以探求彼此之間的相關和因果關系,就顯得十分迫切。
教育評價,無論傳統(tǒng)評價還是現當代借助智能技術實現的評價,都需要將評價指標轉化為量化表述或數據表述的方式,才能采集和分析,進而得到比較確實的評價結果。這樣的量化評價方法,就是實證方法。歷史上關于美、審美乃至美育能否進行量化和實證的問題,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盡管如此,在不同領域仍然有大批學者對此進行著不懈探索。
古希臘蘇格拉底說“美是難的”。基于美而進行的審美、美育和美育評價,自然是難上加難。難點在于審美被認為是直覺和感性、多樣化和模糊性很強的活動,沒有邏輯性和數量化的可能,所以也不可實證。而科學是邏輯性很強且可以精確定量和實證的。兩者之間的這種矛盾,如一條鴻溝不可跨越。然而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明,事實并非如此。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一切審美和藝術活動,如演唱、作曲、形態(tài)、色彩等都可以在數據層面按照邏輯來精準運算和分析。美感體驗的啟動、過程、強度、幅度等,也可顯示為電腦屏幕上變化著的一條曲線。這些被認為是隨機、直覺、模糊和不可捉摸的審美活動與現象,只要條件和手段具備,都可以如科學研究那般精確計算和清晰把握。另一方面,科學也并不是全部都富有邏輯性和精準性的,如液體中的分子運動(布朗運動)、量子力學中的量子運動等,都是不能精確預測和表達其運動軌跡的。但是再換一個角度看,宇宙間所有審美和科學的現象,其實都有著共同的邏輯和數學規(guī)律,例如對稱既是審美規(guī)律,也是數學或科學定律;勾股定理是莊嚴穩(wěn)定的幾何定律,也可以演變出形態(tài)怡麗的畢達哥拉斯勾股樹。以此類推,教育教學中給學生成績打出的優(yōu)、良、中、差,看上去是所謂質化而非量化評價,其實也都是在100 分系統(tǒng)中,給予了100—90、89—75、74—60、59—0 之間的區(qū)間分數而已。
審美認知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直覺的而非邏輯的,因此與科學認知形成了明顯分界線。從所謂邏輯的本質看,它與聯系、規(guī)律等概念有著高度內在的同一性。任何復雜事物,包括美與審美現象,都是有著普遍聯系的、有規(guī)律可循的邏輯,因而審美認知也應當是有邏輯的。這一類打破傳統(tǒng)二值邏輯構架而建立在多值邏輯基礎上的現代邏輯學,以及與此相照應的現代計算機原理與技術、現代藝術和審美實踐等都充分證明了審美邏輯是現代多值邏輯最典型、也是最極端的存在式。承認并研究審美的邏輯問題,發(fā)現審美—這一人類精神或心理世界最為復雜現象與活動獨具的邏輯面貌,及其獨具的定律、演算系統(tǒng),對于豐富和健全認知心理學理論,建立科學的審美教育和整個教育的審美化體系,從而真正實現用“美的規(guī)律”去“建造物體”和塑造人類自身,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趙伶俐,2003)。
同樣,美育評價既也不可能完全回避量化問題,也不能喪失其直覺、美感和浪漫的色彩,兩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恰恰相反,是互為依存和共存的一個硬幣的兩面。而這,正是歷史上的審美實驗,乃至后來的神經美學、教育實驗、美育實驗和美育評價等可能展開科學研究的客觀邏輯基礎。
實驗美學(Empirical Aesthetics)開啟了世界上第一個科學意義上的審美實驗,也是美育實驗和美育評價的早期形態(tài)。德國心理物理學家、實驗美學創(chuàng)始人費希納(Gustav Theoder Fechner)采用實驗方法,以“十年時間研究心理物理學”,要建立“身心函數的關系或其相互依存的關系的精密科學”后,再“以十年光陰(1 8 6 5—1 8 7 6)研究美學”,創(chuàng)建了自下而上的“實驗的美學”(波林,1982,第318—319 頁)?!罢袼磳Α匀徽軐W’的模糊象征體系一樣,他也同樣反對‘來自上面的’美學,反對制定美的原理從中演繹出個體的美。他開始測定書、牌、窗和這一類的日用品,以找出可以判斷為美的線條的數量關系。他用個這個方法來研究繪畫藝術的杰作,找出藝術家無意識運用過的線條關系”,這種實驗美學,用科學的方法“對身心關系問題所給予的那種同樣謙虛而又無限細致的探討”(墨菲,柯瓦奇,1982,第124 頁)。費希納開啟了人類對復雜的看上去很主觀的審美現象及審美規(guī)律的客觀的科學探究的歷程,擺脫了哲學美學(Philosophical Aesthetics)的形而上的先驗思辯方式。進入20 世紀后,國際心理學會(華盛頓)和國際美學會(阿姆斯特丹)在過去多次討論的基礎上,于1965 年在巴黎大學美學和藝術科學院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實驗美學(也翻譯為“經驗美學”)大會,會議由國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導師弗朗密斯博士發(fā)起,并由法蘭西研究院院士蘇里奧教授主持,會上介紹了法國、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各國將科學方法特別是心理學實驗方法應用到美學中的一系列成果。從此,實驗美學正式走上了國際學術平臺。
美育心理學(Psychology of Aesthetic Education)是與實驗美學有關的審美心理及其與美育、藝術教育等結合的產物。我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美育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劉兆吉認為,“美育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的一部分,也可以獨立成為一門心理學的分支學科”(劉兆吉,1989,第1—2 頁),它主要“探討如何通過音樂、美術、文學的藝術美”,或藝術、自然、社會、科學等各種美的事物,發(fā)展學生的“美德和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評價美以及識別美與丑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習慣,促進他們的智能和身體的健康發(fā)展”(劉兆吉,1985,第251—252 頁)。換句話說,就是通過美的事物來提升學生“真善美統(tǒng)一”的高尚精神品質。劉兆吉領銜的著作《美育心理研究》一書,是國家社會科學“七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的研究成果,由全國12 個地區(qū)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等各教育階段的34 份有關調查和實驗報告組成,在審美心理發(fā)展特征、美育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性、美育與思想品德行為、美育與人生價值觀形成、美育與普通藝術教育、美育與家庭教育、美育與教師發(fā)展的關系等方面,做了許多填補空白的嘗試(劉兆吉,1993;劉兆吉,2016)。其中若干報告被指定譯成外文轉載,劉兆吉先生也因此多次被邀參加各國和國際心理學研討會(曾欣然,2019)。他的研究生趙伶俐和李紅及他們所組織的研究團隊,帶領著碩士生和博士生們,繼續(xù)深入到美育課程和教學中,進行以美育人的效果實證。代表性的成果有:《美育的直接心理效應》(李紅,劉兆吉,2000);《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與教育》(李紅,高雪梅,吳睿明,2004);《大美育實驗研究—美育對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影響》(趙伶俐等,1996),并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1998)和教育部面向基礎教育改革一等獎(1999);《大美育效應》(郭成,趙伶俐,2016);《審美的身心基礎》(陳麗君,趙伶俐,2016);《德性心理、美育心理研究》(曾欣然,2019)等。這些成果在中國美學、美育和心理學研究領域獨樹一幟,也為當代美育評價的量化和客觀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某種意義上,美育評價也是美育心理學的一個實踐領域,是在美育和審美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身心活動的特點和效應的測評。2013 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提出要“改進學校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開啟了新時代學校美育評價的新征程,美育評價也被提高到顯性層面。美育實驗與效果測評,是在審美實驗和美育心理實驗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教育實驗領域,主要集中在學校美育課程設置、審美化教學和美育效應的評價上。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的《大美育實驗研究—美育對學生審美》,21 世紀初的《審美化教學原理與實踐研究》,都包括了多學科美育如道德美育、欣賞性德育、化學美育等課程對學生審美觀念影響調查研究(李遠蓉,1996)。這些成果從美育課程設置、審美化教學模式構建、美育教學效果測評的角度,探討了美育評價及其量化問題,為美育原理、實踐體系、學校美育課程設置和審美化教學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視點結構審美化教學下,我們以“審美概念理解作為審美理性活動的典型式”,探索審美理性與審美感性兩者的實際關系,發(fā)現了審美遷移效應的邏輯路徑。該實驗對象分為A 類普通被試組(包括小學生5 年級組和大學生2 年級組)和B 類大學生藝術專業(yè)被試組。實驗結果表明,通過審美概念的學習訓練,AB 兩類被試的審美概念理解程度和審美感受總體水平都有顯著提高;當然數據也表明,“審美理性對審美感性所具有的積極影響,在一定條件下是有限的”(趙伶俐,黃希庭,2002)。
神經美學(Neuroesthetics),由視覺神經科學家Semir Zeki 于1999 年首創(chuàng),同時他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神經美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Neuroaesthetics)。這也是實驗美學發(fā)展百余年來基于神經科學而建立的新型實驗美學。就其研究范疇以及方法而言,它可視為心理美學(Psychology of Aesthetics)的子學科,目的是深度探究人類審美心理活動的腦機制和生物學基礎。近期腦科學前沿網站發(fā)布了106 個腦科學前沿話題,其中的第106 個就是關于“人腦中存在美的加工中心嗎?”(Castro,2021)這一神經美學的討論。有研究者認為,神經美學采用神經科學的技術手段,從審美認知加工過程的角度來探討審美的心理學原理及其神經機制。研究發(fā)現,與審美加工相關的腦區(qū)主要涉及感知覺、運動、情緒以及獎賞等機能系統(tǒng),因此,神經美學的三個重要研究主題是真與美、離身認知與具身認知以及認知與情緒之間的關系(黃子嵐,張衛(wèi)東,2012)。神經美學亦是美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的多重交叉綜合體,它基于客觀性、心腦貫通性和學科交叉性視域和多維標準,分析事物之所以引起人的主觀美感體驗的本體審美價值與創(chuàng)造性特征(丁峻,崔寧,2018)。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從某個層面大力助推美育評價的科學進程。
神經美學與認知心理學結合,產生了認知美學(Cognitive Aesthetics)或審美認知(Aesthetic Perception)研究領域。1965 年在國際心理學會下面成立了國際經驗美學學會,并發(fā)展至今。它的宗旨就是要“以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美學領域的研究”,主張“用實驗心理學、神經科學、實證社會科學的方法,結合創(chuàng)作過程研究和藝術教育理論來探索美學問題”,包括“繪畫、雕塑、舞蹈、文學,還有自然環(huán)境美學、建筑設計”等方面的認知過程和體驗機制(陳麗君,2012)。還有學者依據認知科學成果提出了“審美機器人”的設想。該理論認為,審美活動的開展以形式知覺模式的形成為前提。例如,人在沒有功利性需求時,既可以處于審美的待機狀態(tài),同時也可以產生審美態(tài)度和審美注意,這種經由形式知覺而產生的愉悅感,就被稱為美感,而引發(fā)美感的事物就是美的事物。這一理論模型對歷史上關于“美”和“美本質”的傳統(tǒng)看法,提出了挑戰(zhàn)(李志宏,2011)。在上述有關研究基礎上,還有學者提出,以認知心理學、實驗美學、語言學、神經科學為方法基礎的“作為一個美學流派”的“認知美學”—已“呼之欲出”(胡俊,2014)。期間,以實驗和社會調查及量化研究為鮮明特點的廈門大學認知美學實驗室,西南大學審美認知與行為(美育與心理)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應用美學實驗室等先后相繼建立,這在中國美學和美育發(fā)展史上,都具有劃時代意義。
隨著當代科學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科學化與跨學科綜合化的趨勢不可逆轉,智能技術、區(qū)塊鏈、大數據等已經高度滲透在人類社會生活各個方面,而藝術與審美文化隨著高科技發(fā)展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精致且豐富的階段。智能化美育的一步一步發(fā)展,打破了美學和藝術學中對模糊現象(信息)進行科學化研究和數字化處理的堅冰,為美學與多學科領域的深度結合與應用拓展“帶來了新思路、新方法和嶄新前景”(趙伶俐,2011)。因此,我們有更大信心直面美育評價現代化這一艱難而意義深刻的問題。
“給我一個支點和一個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來”(阿基米德,1 9 9 8,第212—287 頁)。能否撬動地球的關鍵是這條杠桿的“支點”是否得力,是否有“足夠的長度”(趙伶俐,2017),以及是否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美育評價作為撬動整個美育系統(tǒng)健全運動的杠桿,其“支點”必是美育目標與課程教學(趙伶俐,2017)。而杠桿的“長度”是評價指標的輻射力,例如是否能輻射到美育課程和教學所影響到的所有區(qū)域?!皬姸取本褪鞘占头治鰯祿男Ф群蜕疃?。“韌性”在于數據分析、解釋和應用是否能兼容群體性和個性,能否剛柔相濟。傳統(tǒng)上的醫(yī)學實驗室、心理實驗室和生物學實驗室等,往往是在一個相對獨立空間,使用一臺儀器,對一個人進行測驗,這就導致各儀器測得的數據之間缺乏邏輯連接,難以進行綜合分析。西南大學于2005 年自建的“審美認知與行為”(美育與心理)實驗室也是如此,一臺多道生理儀,一臺電腦,每次實驗只能做一個對象或樣本,因此要收集一組完整數據,往往需要幾天時間,期間還會受到無法預知因素的影響。更不用說,那些僅靠提問和回答來實施的問卷測評,所獲的數據更是無法避免主觀性和無關因素的干擾。
如今,我們在初建的實驗室和近期以手機為終端的美育教學評價平臺基礎上,經過綜合設計,目前已進入完善建設過程中的是一種更為先進的“美育評價智能化平臺”。它在智能化技術的支持下,由美育管理(Z)、美育教學(X)和學生審美素養(yǎng)(Y)這三大變量(表1;表2)構成。這是一個集教育實驗和心理實驗為一體的新型現代化實驗教室,它能夠根據美育課程教學的實際過程,實時實地、即時同步地收集數據,分析顯示美育教學(X)和學生審美素養(yǎng)(Y)的變化水平及兩者關聯性。盡管到目前為止,這三大維度的具體指標構成還有待完善,但某些典型的指標,我們已經可以優(yōu)先選擇試用。
我們之所以稱之為“實驗教室”,是因為它打破了以往單人實驗格局,而設有32 個座位(還可根據需要和條件擴容)。該實驗教室其實也是一個完整的日常教室場景,它借助網絡和GPS 定位技術同步精準收集數據,對處在美育教學和審美活動過程中的全體被試學生和主講教師的身心反應信息或電波(Y),包括腦電(Y1)、心電(Y2),以及后期會陸續(xù)增補的眼電(Y3)、肌電和運動電(Y4)甚至激素電(Y5)……等進行監(jiān)測。這些數據通過平板電腦和無線定位傳輸到中樞電腦后,對應因變量指標(表3)會自動建立數據庫,再通過已連接的SPSS 軟件進行實時數據分析與比較、實時顯示分析結果,最后制作成可視化圖表(數據檢驗表、直方圖、餅圖和趨勢曲線圖等),進而判斷或評價個體與群體的審美反應特點或審美素質水平(Y)及其各項指標水平(Y1、Y2 、Y3、Y4……)之間的關系。例如通過心電的頻率變化、幅度變化等,判斷審美情感或美感體驗(Y1)的喚起、強度和持續(xù)性;從腦電的頻率變化、幅度變化等,判斷審美認知(Y2)的速度和深度;從眼動聚焦、移動軌跡和停留時間等,評價其優(yōu)先審美點、審美關注點、審美旨趣等審美價值觀(Y3);從皮膚的電變化頻率、強度和松弛度等,評判其審美行為(Y4)的傾向和動機、積極性和隱形的審美內模仿或一些顯性外模仿行為等。
從純技術和數據運算層面上看,該系統(tǒng)的完整命名為“基于美育教學過程與身心反應的美育測評督導智能化平臺”(The Platform of Assessment and Supervis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Based on Teaching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s,縮寫:PASAE),由“六環(huán)”統(tǒng)整的邏輯流程構成(圖3)。其中的第1—2 環(huán)節(jié),以美育教學活動作為起點,伴隨整個師生教學活動過程,按照指標(表1)持續(xù)定位采集每位學生的身心反應數據。第3—4 環(huán)節(jié),通過無線傳輸技術,把采集到的學生身心反應數據通過數據清洗、數據計算(模型)進行建庫存儲。第5—6 環(huán)節(jié),應用SPSS 工具,連接數據庫,讀取存儲在數據庫中的學生身心數據,在專家操作下進行數據實時分析,可視化呈現,形成分析和評價報告。如果僅從數據收集和分析角度看(這是關鍵),該系統(tǒng)其實是由三大相互關聯的子系統(tǒng)構成。(1)桌面—課堂互動教學及信息采集入口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支持教師、學生、研究者、管理者乃至家長和公眾使用,但最基礎的使用者是教師和學生。教師使用該系統(tǒng)完成美育教學設計、資料上傳和發(fā)布,進入教室后,完成教學準備、實施教學活動、控制教學環(huán)節(jié),然后查看師生數據采集結果,并準備推送數據;學生在教師教學指導下使用該系統(tǒng),完成美育課堂學習與審美活動,或者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學模式,完成審美學習和身心反應測驗程序,與教師協調準備推送數據。(2)隱層—身心反應數據采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運行于平板端,與弧帶型裝飾性的“頭箍”和“手鐲”設備配合,避免使用者產生不適感,用于完成單個學生的身心反饋數據獲取及傳輸存儲等系統(tǒng)底層運行,用戶不可見。(3)深層—數據分析系統(tǒng):數據分析系統(tǒng)功能主要由“SPSS 系統(tǒng)”完成,有關技術主要解決的是數據與“SPSS 系統(tǒng)”2.0 版本上加載的變量或指標體系的自動對接,并利用“SPSS 系統(tǒng)”2.0 版本的分析功能繼續(xù)分析數據,分析結果可用于教師了解學生審美反應、發(fā)展狀況和調整教學,專家點評和進行美育及教學研究以及管理者進行美育督導等。
圖3 基于美育教學過程與身心反應的美育測評督導智能化平臺
基于該智能化評價平臺,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維度和指標,隨時隨地測評美育教學是否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與人文素質”,而且可以細化為對“藝術審美素質”“自然審美素質”“科學審美素質”和“道德審美素質”等信息進行分類測評。此外,還可以鏈接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及其各科課程學習成績,鏈接幼小中大和中職高職的有關課程教學和學生發(fā)展數據,分析“審美和人文素質”與“全面素質”“個體素質”“專業(yè)素質”發(fā)展之間的相關性、因果性和對人格整體發(fā)展貢獻最大的因素,為進一步調整學校辦學方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針對性的、客觀的和科學的策略。同時,還可以打造一支能使得美育教學以及各科課程教學與智能化深度融合的“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美育教師隊伍”;也可以“加快推進邊遠貧困地區(qū)農村學校美育教學質量,解決美育教師不足,美育評價不到位的問題。只要借助移動通信的空間系統(tǒng)和地面系統(tǒng),就可以輕松打破城市和鄉(xiāng)村的鴻溝,讓每所學校、每個教室和每位師生聯網交流,打破世界各國交流的鴻溝,讓世界各地的每所學校、每個教室和每位師生聯網交流,獲取全國城鄉(xiāng)乃至全世界教育教學現場的學生活動、互動與發(fā)展數據,比較和評價世界各地各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發(fā)展水平。該智能化平臺的功能遠遠比傳統(tǒng)實驗室的數據收集、分析和評價的支點可靠,它也有足夠的強度、長度和韌性,為深度推進美育評價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若干年前,要想隨地隨時收集和處理教育教學數據,這還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而如今的智能化評價平臺超越了傳統(tǒng)實驗室的局限,可以在實驗教室之外更大范圍的空間中,同時對數十位的教師美育教學(X)和審美學習者的審美反應和審美素養(yǎng)水平(Y),以及美育行政管理決策和舉措(Z)等,進行實時實地、定位和移動的分析測評。隨著科技力量的發(fā)展和強大,我們的智能化評價平臺和實驗教室建設會愈加完善。
在理念層面上,我們構建了比較理想的美育教學評價指標,搭建了理想的智能化評價平臺和美育實驗教室,要利用這個系統(tǒng)或類似系統(tǒng)進行美育評價,似乎已經沒有太大的障礙了。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評價者們還需要具備更多的個人條件,才能夠真正落地實施。目前,在教師的美育教學(審美化教學、教學審美化等)水平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身心反應等)的數據統(tǒng)計分析評價,以及美育管理督導者對政策和美育教學、美育評價的理解等方面,都還面臨重重困難。
所以,要實現“改進學校美育教學”的任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其中的困難之一,是在美育教學或活動中,教師能否喚起學生真正的審美活動和美感體驗,而這又是學生能否產生審美身心反應的關鍵。因此,美育評價,首先要通過美育教學證明美育有助于學生審美素養(yǎng)及其某些構成因素的水平的提升。以一堂以小學三年級學生為對象的美術綜合美育教學為例:該課堂從“對稱”的這個美術知識點切入,從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兩個因素來考察審美化教學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在評價方式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過程評價方式主要采用專家人為測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表現評價方式主要采用專家人為測評、學習結果測評和生理表現三者結合。研究結果表明:審美化教學較之常規(guī)教學能顯著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邏輯能力的發(fā)展,能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理解和知識遷移;審美感受、審美體驗、審美表現等感性的審美因素對審美化教學效果的發(fā)揮起著中介作用;審美化教學評價作為藝術素質測評的方法和手段,具有可行性(汪宏,2021b)。但美育教學要達到這一水平,教師除了“要有嫻熟的形成性評價理論和操作能力,還要有較高的審美素養(yǎng)和具體審美領域的知識和技能”(趙伶俐,文琪,2021),而這也是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改革,對全體藝術教師、學科美育教師和綜合美育課程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zhàn)。
教師們還面臨另一個新的挑戰(zhàn),即對美育評價智能化平臺各項技術的理解和操作系統(tǒng)的熟練掌握以及自如應用。我們在已初步建成的以手機為終端的美育教學評價平臺上,對使用了兩年多的29 名評價者和15 名授課教師進行調查,發(fā)現有超過70%的授課教師和評價教師認為這個評價指標體系和智能化平臺,能夠顯著提升美育教學評價的開展(表4)。從表5 可知,有86.7%(f=13)的受訪者還十分肯定這種評價方式能夠提高自己的美育教學水平(汪宏,2021a):
表4 美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與智能化平臺使用情況分析
表5 美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與智能化平臺促進美育教學開展的價值認同
同時,在被調查的評價者和教師之外,仍有不少評價者和授課教師認為這個平臺的使用還不夠便捷,且費時太長等。這一方面說明平臺需要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說明目前的教師們對掌握智能化技術和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等,還缺乏耐心或有較大心理障礙。而且,這一初步建成的智能化平臺,還只能對審美活動和審美體驗過程進行實時數據的分析與評價,而數據來源還是依賴于評價者的打分,因此仍然沒有完全排除主觀性。這正是我們以初建平臺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建構評價指標,進一步深度開發(fā)智能技術相關應用的切入口。
即便有著一定統(tǒng)計學基礎的教師、研究者和管理者,也面臨實踐上的轉型困難。因為,如果要能在準確收集到的各變量數據基礎上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這不僅與評價者(管理者、專家、教師、學生)的數字化素養(yǎng)和智能化素養(yǎng)緊密相關,而且跟他對相應評價方式的掌握也有直接關聯?!懊總€上過統(tǒng)計學課程的人都知道,人類收集和分析數據的歷史十分悠久。那么,現在的數據分析有什么新鮮和不同的地方呢?一是數據的規(guī)模變得十分龐大,二是新的計算技術似乎能在某些方面對人腦進行模擬”,甚至能夠在復雜數據處理的速度、精確度、推理和建模方面遠遠超于人腦,“所以二者意味著我們或許能發(fā)現關于意識,乃至審美、倫理、認知的某些隱藏的奧秘了”(卡普蘭,2018,第38 頁)?!岸@個以數據為中心的新方法有許多名字,最常見的一個名字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ning)。你或許從媒體上聽到過‘大數據’(Big Data)和‘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的概念,它們都是機器學習的方法”或機器思維和處理信息的方法,當然“不是唯一的方法”(卡普蘭,2018,第39 頁)。因此,我們不僅要在觀念上明白,美育評價乃至智能化評價,都必須與數字化或數據分析打交道,而且伴隨著智能技術的突飛猛進,數據收集和分析必將成為所有教師、學生、管理者和公民的基本素養(yǎng)。
要實現“美育評價現代化”,“乃至推動整個教育的現代化進程”(趙伶俐,文琪,2021),我們不僅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大量相關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還需要各級地方政府配合國家政令,協同規(guī)劃人、財、物的投入,只有全教育系統(tǒng)和各級各類學校上下聯動和共同參與,才能建立起一個覆蓋全國的大美育課程、教學、活動的智能化評價平臺,才能建起大教育實施與評價的巨型實驗教室。
(趙伶俐工作郵箱:3658851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