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陽濤 冉華慶
[摘要]在互聯(lián)網時代,作品著作權保護面臨的主要矛盾在于原有的以復制權為核心的著作權保護體系與極大提高復制技術效率、大大降低復制技術門檻的網絡信息技術之間的錯配,即現有的著作權保護制度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術作品在網絡環(huán)境中的高效率傳播,從而使得學術作品權利人的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出現失衡的情形。開放獲取模式是在現有的著作權制度框架下平衡學術作品權利人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一種許可模式,對該許可模式在制度層面予以規(guī)范有益于我們在保護著作權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傳播優(yōu)勢,在利益平衡過程中實現傳播效率最大化。
[關鍵詞]著作權;開放獲??;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
一、學術作品著作權保護面臨利益平衡的難題
近年來學術界關于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中如何應對學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問題的討論較多,部分人主張完善原有的著作權保護法律體系并在制度層面予以回應,部分人主張在網絡環(huán)境中運用新型技術手段解決著作權保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但如果我們僅強調學術作品的權利保護,復制方式的快速發(fā)展則容易打破復制權所包含的利益平衡,產生復制權的內部擴張趨勢,如果我們按照傳統(tǒng)模式賦予復制權則會加強著作權人對著作權的控制,影響公共利益[1]。學術作品的價值主要體現為促進廣泛的學術交流,以提高社會科學技術水平,其蘊含的公共利益高于其他類型的作品。從公共利益視角出發(fā),能接觸學術作品的社會公眾越多,越能提高社會公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從而推動社會科學文化的發(fā)展。社會科學文化越繁榮,產生的學術作品也就越多,從而形成對科學研究的正反饋,促進整個社會科學文化的持續(xù)發(fā)展。然而,著作權畢竟是私權利,盡管學術作品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但其中的作者人身權、財產權以及傳播者的鄰接權都應當受到保護。對學術作品權利人的保護也就意味社會公眾在接觸學術作品時需要支付相應的對價,根據需求曲線,社會公眾獲得學術作品要支付的對價越高,社會公眾對學術作品的需求就會越少,故而在傳統(tǒng)的作品出版模式中,著作權法律制度在平衡作者私權利與公共利益的過程中就面臨較難平衡的狀況。因此,我們在運用制度與技術手段保護學術作品著作權的同時,也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來實現學術作品權利人的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目前,開放獲取模式成為學術界傳播作品的主要方式。
二、開放獲取模式旨在充分保障學術作品的公共利益
開放獲取模式是國際學術界、出版界和圖書情報界為推動科研成果、利用互聯(lián)網自由傳播而采取的一種新型科研信息交流方式和出版模式[2]。開放獲取的特點是用戶獲取及使用研究成果時不受任何限制,即不需要支付費用,也不需要獲得許可授權。開放獲取源于西方,先是由學術界主張研究成果共享的小團體提出,逐漸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最終引發(fā)一場世界范圍內的學術研究成果授權模式的改變。一方面,開放獲取的學術成果必須呈現數字化特點,數字化的學術成果能夠經由互聯(lián)網被廣大公眾免費接觸。在網絡環(huán)境中,學術作品展現為數字化形態(tài),這也意味著學術作品能夠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進行無限復制,在復制成本與效率方面大大優(yōu)于實物形態(tài)的學術作品。另一方面,網絡能夠實現精準傳播,從而提高傳播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換言之,傳統(tǒng)的學術作品借助出版發(fā)行平臺進行傳播,要經過一系列的宣傳推廣活動才能讓廣大公眾了解到其基本信息,而公眾同樣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找尋能滿足需求的學術作品。整個交易過程時間成本較高,交易效率較低。而在網絡環(huán)境中,開放獲取數據庫的建立可以為作者與公眾搭建能夠提供一站式對接服務的共享平臺,其通過大數據算法還能快捷及精準地將特定學術作品或者文章片段對接給有特定需求的公眾,從而大大節(jié)約雙方的交易成本。
三、開放獲取模式能更好地平衡作者私權利與公共利益
在著作權法律體系中,法定許可與合理使用制度是限制作者權利范圍、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規(guī)定,但是在平衡學術作品權利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過程中,法定許可與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并未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例如,相關的法定許可并未將學術期刊納入權利限制范圍,而就合理使用制度而言,雖然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合理使用的情形涉及學術期刊,但學術期刊合理使用的目的和對象受到較為嚴格的限制,且需要權利人默許。近年來,由于網絡環(huán)境對原有著作權保護體系的沖擊,有學者開始探討法定許可與合理使用之外的第三種限制模式,即構建默示許可制度的可行性。究其法理,默示許可制度旨在將默示作為一種特定的意思表示行為,并以此為依據使用權利人的作品。默示許可制度與法定許可制度的不同之處在于,法定許可制度是以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形式授予特定的作品使用人以許可,而默示許可制度是原有的明示許可制度的延伸,即將權利人的“不反對”當作一種許可。與明示許可相比,默示許可制度的優(yōu)點主要是能夠以沉默的意思表示方式允許廣大公眾接觸權利人的作品,從而提高作品的傳播效率。其缺點是容易產生侵權糾紛。因此,對學術作品而言,通過開放獲取模式、以默示許可制度允許廣大公眾接觸權利人的作品是能夠實現作者私權利與公共利益平衡的方式。目前,開放獲取模式已經從最初科研小團體提出的理念發(fā)展到在學術界引起廣泛共識的知識共享模式,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政府也開始參與開放獲取模式的政策制定及法律制度設計,在國內外已經過數十年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規(guī)范,逐漸成為各國的共識[3]。我國政府也對開放獲取模式予以高度重視。例如,李克強同志在全球研究理事會2014年北京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明確提出,“支持建立公共財政資助的科學知識開放獲取機制,促進中國和世界科學事業(yè)共同發(fā)展”。該模式在充分尊重權利人著作權的基礎上,降低社會公眾接觸學術成果的成本,在平衡作者私權利與公共利益的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中著作權的保護面臨諸多難題,原有的以控制作品復制從而控制作品傳播的著作權體系在網絡大數據環(huán)境中適用性不夠強,這也意味著原有著作權體系在平衡作者私權利與社會公共利益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平衡的局面。如果將原有的著作權體系照搬至網絡環(huán)境中,那么傳統(tǒng)的著作權權利轉讓與許可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效率,與互聯(lián)網開放、便捷、快速、共享的特性不相契合。部分作品權利人為了應對網絡環(huán)境帶來的挑戰(zhàn)紛紛采取一系列的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這些措施猶如在作品權利人和社會公眾之間構筑一道無形的圍墻和柵欄[4],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術成果的傳播。而學術作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屬性,即與其他作品相比,學術作品帶有鮮明的公共利益色彩,與公共利益關系更加緊密。出于優(yōu)化資源配置、促進社會科學文化水平提升的公共利益考量,我們理應讓社會公眾接觸學術作品的條件相較于接觸其他作品的條件更加寬容。開放獲取模式的主旨是讓公眾通過免費的途徑接觸學術作品,這有利于促進科技知識的傳播,從而促進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
四、開放獲取模式與保護作品權利人的利益相一致
開放獲取模式與著作權保護并不沖突,二者具有價值同一性。開放獲取并不意味著不保護學術作品的著作權,事實上其能充分體現作者的自主性,即作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讓渡自己的著作權利從而通過開放獲取平臺免費向社會公眾提供學術作品。開放獲取以著作權法律制度的規(guī)則允許為前提,即作者在保留自己部分著作權的基礎上,通過自愿放棄大部分著作權的方式向社會公眾讓渡大部分權利,以保障社會公眾對作品的免費獲取和使用[5]。開放獲取既不屬于法定許可,也不屬于合理使用的具體情形,更非學術界正在討論的默示許可制度的具體應用,而是原有的著作權授權許可體系在網絡環(huán)境中的發(fā)展與演化,故開放獲取模式在理論上與學術作品權利人的利益保護并不沖突。從作者的角度而言,在學術作品開放獲取后作者不僅無法獲得學術作品許可收入,還需要承擔學術作品發(fā)表與傳播的費用。但開放獲取不具備強制性,而是賦予作者充分的選擇權。若學術作品的作者所追求的并非稿費收入,而是學術作品能夠借助開放獲取模式得以廣泛傳播,提高學術影響力,作者自愿選擇負擔相應的費用,這樣的收費模式顯然是合理的。
五、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是開放獲取模式解決著作權問題的有效路徑
作者選擇開放獲取模式時,可先與學術期刊簽署協(xié)議以授權學術期刊出版發(fā)行其學術作品,隨后作者可選擇相應的著作權許可協(xié)議以決定其讓渡的權利范圍及內容,其中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是最為常見的著作權許可協(xié)議。這也意味著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是開放獲取模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是由美國知識共享組織設計的一系列向公眾免費提供作品的使用許可協(xié)議。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并非固定單一的協(xié)議文本,其實質上涵蓋一系列許可協(xié)議,而這一系列許可協(xié)議表現為授權要素。通行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的內容條款包括署名、非商業(yè)性使用、禁止演繹、相同方式共享四要素,其中署名要素內容為許可他人自由復制、發(fā)行、展覽、表演、放映、廣播或通過信息網絡傳播以及演繹本作品,但使用者必須就許可人指定的作品進行署名;非商業(yè)性使用要素內容為許可他人自由復制、發(fā)行、展覽、表演、放映、廣播或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以及演繹本作品,但使用者不得以商業(yè)目的使用本作品;禁止演繹要素內容為許可他人自由復制、發(fā)行、展覽、表演、放映、廣播或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本作品,但使用者不得以修改、轉換或以本作品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作,即不得進行相關的演繹創(chuàng)作;相同方式共享要素內容為使用者只有在演繹作品選擇與許可人相同的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的情況下,才能發(fā)行其演繹作品[6]。作者可以選擇相應的要素內容做出許可,從而決定讓渡著作權權利范圍。我國的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在四要素基礎上進行完善和發(fā)展,形成六種有效的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從而給予作者更多的選擇權。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為開放獲取模式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與可選擇性的內容條款,為開放獲取模式實際應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
六、構建以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為核心的開放獲取著作權保護制度
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本身蘊含的私權利與公共利益的平衡關鍵在于有效調和大數據環(huán)境中普遍的二次創(chuàng)作即數字化重塑行為所引起的私權利沖突,改變當前現實需求無法律明確回應的現狀[7]。然而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畢竟是非營利性組織自行創(chuàng)制的著作權共享協(xié)議,由于目前我國著作權法律制度中并未規(guī)定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的相應內容,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國內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在應用中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導致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應用中存在較多問題與不便,故而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法律無明確回應的問題,但協(xié)議本身缺乏法律的權威性。因此,我國構建開放獲取著作權制度,通過法律形式統(tǒng)一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標準,有利于減少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應用中的爭議,擴大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的使用范圍。隨著開放獲取模式在學術界的廣泛普及,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政府也在討論從法律制度層面進行開放獲取模式設計的可能性,我國也應在制度層面明確知識共享許可協(xié)議適用條件及各要素內容,從而為開放獲取模式中的學校作品提供應有的權利保護。
[參考文獻]
[1]馮曉青,付繼存.著作權法中的復制權研究[J].法學家,2011(03):99-112,178.
[2]宛福成.開放獲取運動、政策與服務綜述[J].情報科學,2006(11):1746-1751.
[3]柴玥,楊中楷.中國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實現路徑探析:基于成本收益視角[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11):1340-1344.
[4]楊東.學術期刊網絡化的嘗試:開放存取與知識共享協(xié)議[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04):99-103.
[5]夏勁鋼.開放獲取版權保護模式中國化探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6):140-147.
[6]鄧朝霞.網絡版權的公共領域研究:以知識共享協(xié)議為例[J].電子知識產權,2018(12):35-45.
[7]石超.規(guī)制數字化重塑行為的思路:知識共享協(xié)議[J].中國出版,2016(17):28-30.
[作者簡介]申陽濤(1990—),男,河南鶴壁人,成都文理學院文法學院助教;冉華慶(1979—),女,四川成都人,成都文理學院文法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