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峻雄
敖包作為蒙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蒙古人文化的載體,同時也在現實生活發(fā)揮著實際功能。起初敖包具有指示方位、祭祀、確立邊界的功能,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它也產生出新的文化內涵。在個人層面上,人的理性化完成了敖包的“祛魅”,集體層面則是空間認同到文化認同的轉向,對于整個鄉(xiāng)村社區(qū)來說,敖包成為共建共享的文化實踐地。敖包儼然成了一個更豐富且更有生命力的文化符號。
敖包內涵的演進
敖包在蒙古語中又叫做“鄂博”,有“堆”或“石冢”的意思,是內亞草原上最為常見的人與自然互動產生的景觀。一般敖包由石頭壘制而成,上面插滿松柏枝杈,樹枝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哈達。它不僅是北方草原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并且也與蒙古族的傳統(tǒng)生計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關聯。
Isabelle Charleux通過對大量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的蒙古旗圖中的敖包進行分析,將敖包分為崇拜敖包和邊界敖包兩大類[1]。崇拜敖包來源于蒙古族早期對自然、祖先、薩滿的崇拜,“敖包”祭祀從最初的山神崇拜演變?yōu)榘_萬象的祭祀場所,如祭天神、地神、河神、雨神,祈求人畜安寧和興旺,“敖包”成了各路神靈的匯聚之所[2]。由此可見早期敖包是人與神、自然溝通的媒介,是神靈在現實世界綜合的體現,是人們與自然達成互惠交換的實踐對象。除此之外,敖包還具有實用功能,許多敖包往往會建立在醒目且背風的位置,方便擺放供品和祭拜,同時還能起到指示地理方位的作用[3]??偟膩碚f,崇拜敖包具有現實生存作用和文化符號象征的雙重屬性。邊界敖包則是清王朝建立之初,對蒙古民族管理過程中所實施盟旗制度的具體表現。盟旗制度將眾多蒙古貴族進行劃旗編佐,各旗管轄地域按照山川、河流等地理走勢固定下來,如果沒有山或河,則設立敖包作為邊界標志,并且清政府命令各旗之間互不侵犯[4]。因此邊界敖包的產生是為了讓蒙古各部眾無法形成統(tǒng)一的意志和力量,方便管理所實施的一種政治手段。
從敖包的發(fā)展路線來看,敖包的內涵在不斷地豐富,逐漸成為一個復合體。它因社會的需求進行價值的再生產,但舊的價值并未就此消失,新舊價值有可能會同時出現在一個敖包身上。邊界敖包也可依據現實中的情景,賦予其神圣、吉祥的內涵,例如在過去旗內寺院的僧人有時會沿著該旗的邊界念誦佛經,為了將祝福傳遞給境內的居民,而僧人舉行儀式的地方往往就是邊界上的敖包。然而大多數情況下邊界敖包不進行祭祀活動,這表明兩種敖包之間并沒有清晰的界限,因現實情境的需要,邊界敖包有可能具有行政和宗教的雙重功能。顯然Isabelle Charleux對敖包的分類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依舊為研究敖包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分析工具,因為崇拜和邊界凸顯出敖包的神圣和政治兩個內涵,基于這種分類體系有利于把握當下敖包內涵變遷的走向。
此次的田野調查點汗德尕特蒙古鄉(xiāng)位于阿勒泰市東部,鄉(xiāng)政府駐汗德尕特村,距城區(qū)23公里。以山地為主,大部分處于汗德尕特河流域,小部分在額爾齊斯河河谷平原。北高南低,山地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地帶海拔540米左右。有哈薩克族、蒙古族、漢族、維吾爾族、回族等多個民族聚居此處,鄉(xiāng)上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為主,共占全鄉(xiāng)總人口的80%,漢族占15.37%,其他民族占1.94%[5]。在調查期間通過親身參加鄉(xiāng)上舉辦的敖包節(jié),并對村民進行訪談,深刻感受到敖包內涵在村民心中變得豐富且實用。主要通過崇拜和邊界兩種類型的敖包,從個人、集體、社區(qū)三個層面對敖包內涵的變遷展開相關探討。
個體理性化對敖包的“祛魅”
早期人類在與自然的互動過程中,需要面臨自然力量的不可預測性和破壞性,在生產或生活陷入困境或遭受不測時,牧民會借助敖包祭祀進行自我調適。兼具宗教和世俗功能的敖包祭祀,具有協(xié)調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功能[6]。
起初大部分敖包的祭祀目的都是為了求雨。人們向敖包獻上牛羊、酥油、牛奶、美酒等祭品,希望棲居在敖包的神明給他們帶來陽光、雨水、肥沃的草地,人們希望通過敖包祭祀實現人、群體與自然三者的和諧狀態(tài)。面臨雪災、蟲災、旱災等一系列自然災害時,在人們的觀念里一樣可以通過祭祀敖包得到調和。現代社會當中,對敖包祭祀所依托的情感并沒有過去那么復雜。汗德尕特鄉(xiāng)蒙古族村民們祭拜敖包的驅動力更多歸結于祈福、傳統(tǒng)習俗和對故人的緬懷。過去草場對于維持家庭生計是關鍵因素,但如今即使草場不肥沃,他們仍可以通過田里種植的青貯、苜蓿,來解決牲畜飼料的問題;面對缺水的情況可以通過引水解決,甚至有能力的鄉(xiāng)還會修建水庫化解難題;碰上雪災,人們可以用棚圈技術飼養(yǎng)牛羊;而蟲害的問題,在科學的指導下也可以得到有效解決。村民解釋道:“現在家家戶戶都會種植草料,一般春種秋收,其間牛羊趕上山,可以把精力放在田地里,即使草料不夠也可以去市場購買?,F在冬季的時候,還會開翻土機將土犁一遍,把藏在土里過冬的蟲子翻出來,來年的時候,就幾乎沒有蟲害了?!币虼耍S著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生計方式的改變,牧民們對畜牧業(yè)生產過程所產生的風險具有了較高的可控性。
在科學觀念和技術革新的影響下,許多隱藏在敖包背后的面紗被揭開,人們的思考邏輯并非依靠過去的“相似律”和“接觸律”。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與抽象的理性思維方式成為人們生存的主要依據。或者說現代性的后果在汗德尕特鄉(xiāng)敖包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祛魅”,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理性思維對周圍事物做出判斷,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各種社會規(guī)范對自己的要求,建構起自己的社會角色、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例如在文化上,村民表示大年初一的個人祭祀敖包與清明節(jié)的祭拜先祖并無很大的差異,他們把這種祭祀看作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而非建立在鬼神觀念之上。生產上,在農作物施肥時間的選擇上更講究周期性和科學性,而不是通過占卜選取日子。汗德尕特鄉(xiāng)的蒙古族村民依靠現代技術,通過理性思維將生計生活的維持方式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同時也令人們的價值觀念逐漸轉向世俗化和理性化。
從空間認同向文化認同轉變
過去邊界敖包是各旗成員識別自己身份的重要空間標志。清政府明確規(guī)定蒙古人禁止越過本旗的邊界,如果他們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在本旗之外被抓到,會遭受嚴厲的懲罰。但起初這種規(guī)定只停留在文書上,各旗管理者并未去實施。一直到了1864年清政府頒布新的法規(guī),才成功在各旗之間劃定了明確的邊界線,并且在各旗邊界上設立相應的敖包。之后由于對各旗地區(qū)內自然資源的需求,1907年清政府命令各省和各旗按照農業(yè)、林業(yè)、牧場、礦產等資源分布,重新繪制各自領土地圖,這進一步加強了各旗成員依靠空間界限的身份認同。地圖遂進入了一個可以無限再生產的系列之中,能夠被印制到海報、官式圖記、有頭銜的信紙上,因其立即可以辨認與隨處可見的特質,作為識別標志的地圖深深地滲透到群眾的想象中[7]。因此,敖包邊界的設立和地圖的制作,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社會成員產生了各自的空間認同。
在當下邊界敖包的功能被鄉(xiāng)與鄉(xiāng)之間的行政劃分所代替,草場的界限也由畜牧局劃分,因此,邊界敖包所帶來的空間認同也發(fā)生了轉變。汗德尕特鄉(xiāng)通常會在5月份舉辦敖包節(jié),該節(jié)日的舉行促進了群體內部成員關系的維護和不同群體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對于鄉(xiāng)上蒙古族村民來說,雖然不同年齡層對敖包節(jié)的參與程度有所不同,但彼此對敖包文化都有很高的認同。年輕人由于學業(yè)、工作、家庭等原因,雖然參與敖包節(jié)的人有所下降,但他們仍十分關注親朋好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的節(jié)日內容。中年人則依舊對敖包節(jié)保持著相當高的關注度,但因勞作的原因,往往會派家中的代表前往參加。老年人盡管腿腳和身體不像以前方便,他們依然熱衷參加敖包節(jié),在敖包節(jié)的現場甚至能看到不少老人騎著馬來參加活動。對于處于蒙古文化圈外的其他民族,每年舉辦敖包節(jié)時,他們的目光都會有意或無意地集中到這項大型活動身上。一些漢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村民都表示參與過敖包節(jié)活動。另外對于在鄉(xiāng)里開商店和飯店的村民,每年這個時候所吸引的游客是他們增加營業(yè)額的關鍵對象。在敖包節(jié)圈內的個人與集體依靠的現代科技手段縮小了二者之間的距離,個人情感在信息的分享當中找到了歸屬,同時節(jié)日的參與也增強了圈內人的集體認同與凝聚力。雖然這種認同也存在邊界,但是地理空間的邊界相較于這種社會邊界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和開放性,這促成了圈外人向敖包文化圈內流動??傊?,如今敖包節(jié)的舉辦,從過去的以空間為基礎的認同轉向了以文化為基礎的認同,為小群體和社區(qū)群體塑造了團結感,也緩和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疏離感。
從敖包的權力彰顯到敖包共建共享
在清代人們擁有的土地權力因社會角色的不同而不同,土地的所有權歸皇帝,旗中的執(zhí)政管理者擁有占有權,牧民僅有使用權。地圖的繪制過程往往也成為各旗權力相互博弈的過程,邊界敖包的建立、標識具有權力表述的功能。當旗內執(zhí)政者將中央賦予他的印章蓋在地圖上時,其抽象權力通過現實中的領土得到體現,有爭議的土地的歸屬得到確認,而牧民在放牧時不得侵犯其他旗的土地,換個角度說邊界敖包本質上是權力的象征。對于崇拜敖包來說,在過去它的所有權雖然屬于民眾和執(zhí)政者所共有,但是二者在崇拜敖包面前所展示的關系截然不同,對于民眾來說強調的是敖包與個人的關系,而對于政治領袖來說,卻彰顯著權力。英國學者Pollard-Urquhart于1935年經過錫林郭勒盟(內蒙古東部)的時候,被邀請參與盟長組織的敖包祭祀。他觀察到盟長在隨從簇擁下的政治表達,反映了地區(qū)領袖和政治下屬之間的關系[8]。領導人現身敖包祭祀的場所強化了他們對土地以及下屬的權利,由此看出,在過去集體敖包儀式具有很強的政治話語表達功能。由此可見,在過去無論是邊界敖包還是崇拜敖包都具有某種權力的表述,因為對空間的指揮是社會權力的一個基本和普遍來源[9]。
如今敖包的權力話語,從特有、專有的等級區(qū)分轉向共建共享的文化實踐。在2006年祭敖包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敖包文化成了蒙古民族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當地政府更多是將敖包節(jié)作為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對象,例如2021年夏季舉辦的汗德尕特文化旅游節(jié),2022年的“駝鹿之鄉(xiāng)”汗德尕特文化旅游節(jié)等一系列圍繞敖包節(jié)展開的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在舉行完敖包祭祀活動后,往往有賽馬、射箭、摔跤等民族體育賽事表演,還有傳統(tǒng)的奶制品、特色手藝品等商品的銷售,表演者和銷售者都為鄉(xiāng)上的村民。敖包節(jié)舉辦對官方來說,是為了充分挖掘、利用現有文旅資源,發(fā)展汗德尕特鄉(xiāng)獨特的旅游文化優(yōu)勢,提高汗德尕特的知名度,同時吸引八方游客,從而產生經濟效益,促進鄉(xiāng)村經濟的發(fā)展。作為文化繼承者的蒙古族村民通過敖包節(jié),一方面實現了對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自身收入。在與蒙古族村民交談當中,人們說道:“敖包節(jié)一方面是讓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文化,另一方面如果人來得多,也能促進鄉(xiāng)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泵嫦虼蟊姷陌桨?jié),不僅讓鄉(xiāng)上的社會成員可以加入敖包文化的共建之中,同時也增大了蒙古族傳統(tǒng)文化分享范圍。如今,當地政府和村民都將開發(fā)作為敖包的表述核心,一方面是蒙古傳統(tǒng)文化對現代化適應所做的地方實踐,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敖包成為社區(qū)成員共建共享的集體文化資源。
當下的敖包是人們理性化的后果,是空間認同到文化認同的轉向,是神圣空間、行政邊界和政治話語的場所,還轉變?yōu)榱斯步ü蚕砝砟畹膶嵺`地。敖包作為人與自然、社會互動的一個重要媒介存在,這種互動難免會置身于一種局域性的情景之中,從而在文化的變化過程中衍生出自己的“獨特風格”。正如格爾茲所認為的,知識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生成并且得到辯護,變化既是一種繼承又是地方群體對未來的能動選擇[10]。未來敖包對于汗德尕特鄉(xiāng)村民,尤其對于蒙古族的意義還會發(fā)生變化,但無論發(fā)生何種改變,其依舊是蒙古族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敖包成了一個復雜且有生命的文化符號。
參考文獻
[1]Charleux I,Marissa 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Points of transition:Ovoo and the ritual remaking of religious, ecological,and historical politics in Inner Asia[J].Points of Transition,2021(52).
[2]迪木拉提·奧瑪爾.阿爾泰語系諸民族薩滿教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3]杜衛(wèi)紅,蔣玉華.呼倫貝爾地區(qū)敖包分布及旅游文化價值研究[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22,30(04):17-20+31.
[4]包春麗.敖包的起源與盟旗制度[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8.
[5]馬祥琛,惲芝艾.阿勒泰市志[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6]滕馳.蒙古民族生存智慧的文化人類學闡釋——以敖包祭祀為例[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7,26(01):23-29.
[7]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步[M].吳叡人,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8]Arthur Lewis Pollard Urquhart A L.An Oboo Festival of Western Sunit[J]. Journal of the Royal Central Asian Society,1937(24):459.
[9]戴維·哈維.后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M].閻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10]克利福德·吉爾茲.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M].王海龍,張家瑄,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