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高效、新穎的教學方式,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靈活運用生物知識,提供足夠的思維活動時間和空間,進一步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助力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的思維過程,提升生物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應用策略;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3-007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3.025
高中生物教學的目的不只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還要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潛力,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培養(yǎng)獲取知識和終身學習能力。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生物教學的需要,必須尋求更加新穎的教學方式,改善教與學的途徑。思維導圖既是教師教學的有利工具,也是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它把生物知識間的聯(lián)系用直觀、清晰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提高了學生學習和記憶的效率,增強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是打開學生學習潛力的一把鑰匙。高中生物教師要合理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把日常學習中瑣碎、分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并進行高度概括,形成層次分明、有邏輯、有條理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感受生物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將復雜的生物思維簡單化
和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知識又上升了一個難度,所涉及的領域也更加廣泛,其中的細胞、遺傳、基因等知識,既是高中生物學習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這些知識相對抽象和復雜,讓學生感到頭疼。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不僅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而且很容易出現(xiàn)記得快、忘得快的現(xiàn)象,學習效果不理想。這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學習,把生物知識點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還可以與以前學過的知識構建聯(lián)系,將復雜的生物思維簡單化,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方便記憶。學生還可以自己繪制思維導圖,繪制的過程就是對生物知識的二次記憶,促進了對生物知識的主動構建。
(二)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是以圖文框架的形式出現(xiàn)的,它以一個關鍵詞或中心主題為核心,向外發(fā)散出多個節(jié)點,形成放射性的立體結構,既簡單又高效,從導圖中學生可以看到各級主題的關系,還可以借助顏色、圖像、圖形等強化對知識的掌握,更清楚地看到各個知識點間的隸屬關系,有助于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思維導圖除了可以用在知識呈現(xiàn)上,還可以用在解決問題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推理,把一些看似無關的知識點有層次地聯(lián)系起來,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點,通過知識整合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運用到生物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讓學生一邊預習教材,一邊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把預習成果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來。在課中,教師可展示自己的思維導圖,并與學生的課前預習導圖進行對比,讓學生查找自己預習的不足,完善學生的思維過程,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在課后,教師可指導學生對照思維導圖進行復習,避免知識的遺漏,提高課后復習效果。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課前預習中應用
高中生物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在新的教學形式下,教師的教學重點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要讓學生逐步領會生物學科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熱愛科學的精神品質,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然而,由于高中生物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把生物學習從直觀形象的感知上升到邏輯思維的理性分析仍存在著很多困難。為了實現(xiàn)感性到理性的自然過渡,教師必須重視課前預習,在課前預習中引入思維導圖,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預習效率,最終實現(xiàn)質的飛躍。
教師可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把即將要學的知識點和學過的知識點用一張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清晰、全面、系統(tǒng)地看到各個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了解即將學習的新知識點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占據(jù)的位置,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使課前預習不再單調和枯燥。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簡單的知識框架,要求學生通過預習來完善思維導圖,列出各個分支,分層次地概括出各個知識點,增加生物預習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學生可以把預習中不理解的知識點和存有的困惑在導圖中著重標記出來,這樣教師就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實現(xiàn)以學定教。比如,在教學“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列出一個基本的思維導圖框架,以細胞為中心,分出糖類和脂質兩個分支,然后再讓學生通過預習把糖類和脂類兩個分支加以完善,使生物內容更加豐富,從而既達到預習的目的,又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在課堂討論中應用
現(xiàn)代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更加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強調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頭腦風暴、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課堂交流與互動的機會,引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生物知識,在思想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中收獲更多的新知識、新想法和新經(jīng)驗,增加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有效的課堂討論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與組織,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輔助作用,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課堂討論過程,把課堂討論的結果和思考的“痕跡”用思維導圖記錄下來,為學生做出準確的判斷提供依據(jù),促進課堂討論的深入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提出一些感興趣的、具有探究價值的內容,將其作為課堂討論的核心,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合作探究,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比如,在教學“受精作用”時,減數(shù)分裂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減數(shù)分裂中染色體的規(guī)律性變化,教師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討論“形成受精卵后染色體數(shù)目有什么樣的變化,一個卵細胞能和多個精子結合嗎?”以“時期”為中心點,對不同時期的減數(shù)分裂過程進行探究,先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根據(jù)自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畫出思維導圖,然后進行比較、討論,對思維導圖進行修改和完善,依靠群體智慧最后形成小組成員共同認可的思維導圖,使學生直觀地看到染色體的變化規(guī)律,總結出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的意義,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教師還要在課堂上設計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習成果的分享和相互點評,讓學生從他人的思維導圖中汲取閃光點,促進思維的拓展和延伸。另外,生物教師可以故意給學生發(fā)放存在錯誤的思維導圖,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并且給予指正,以此鍛煉學生的糾錯能力和質疑能力。
(三)在課堂筆記中應用
記課堂筆記是學生在生物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學習活動,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大多是用文本的形式進行記錄,形式單一,筆記內容主要以知識點的摘抄為主,缺乏總結、歸納和提高,筆記所呈現(xiàn)的知識體系層次性不強。為此,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改變學生記筆記的方式,使其從筆記中找到生物知識的本質特征,學習動力更足,為課后復習做好鋪墊。用思維導圖快速記錄課堂筆記是一項能力,需要學生經(jīng)過不斷的嘗試和訓練,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不要過度向學生施壓,可以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優(yōu)等生為學困生講述學習心得,以先進帶后進,實現(xiàn)教育改革的目標。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抓重點、抓關鍵,把教師著重強調的相關概念或某些詞語記錄下來,并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把這些概念和詞語串聯(lián)起來,整理出一個具有焦點的思維結構圖,把整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都總結到一張思維導圖中。在教學時間充裕的條件下,教師可以結合各個知識點進行適當?shù)难由旌屯卣?,把更多相關的知識有機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理清知識點間的邏輯。在運用思維導圖記筆記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以關鍵詞為中心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和聯(lián)想,把一些主要的分支進行更細的劃分,不斷把學過的相關知識填寫到相應的細小分支上,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又能復習舊知識,完善學生的思維。為了突出知識點的重要程度,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聽講中用不同的顏色或符號在思維導圖上做出相應的標記,比如用“?”表示在某處知識點上存有疑惑,用“*”表示重點,用“▲”表示難點等。做出標記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實際,在課堂答疑環(huán)節(jié)中向教師進行質疑或提問,做到“當堂問題當堂解決”,提高課堂聽講的有效性。
(四)在解決問題中應用
高中生物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有大量的生物概念、生物現(xiàn)象需要學生理解和記憶,但是僅僅依靠記憶來解決實際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鑒于此,教師可以把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生物解題中,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把學生思維與題目要求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對核心知識的綜合處理,幫助學生找到科學的解題思路,讓學生的思維具象化,不再遺漏有用的知識點,提高解題效率。思維導圖是提高學生生物成績的秘籍,高中生物教師應規(guī)范學生的審題思路,挖掘隱藏條件,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探究思維,使其整個解題思路更清晰。
生物學科與現(xiàn)實生活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在高中階段很多生物知識都隱藏于生活背景之下,當學生拿到這些以現(xiàn)實生活為背景的生物問題時,總會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滲透生物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還要講解基本的解題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從問題描述入手,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找準問題的定位,從中分析出問題的關鍵詞,并以關鍵詞為中心向外輻射,找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點。比如在“細胞癌變”教學中有這樣一道習題:“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癌細胞在條件適宜時可以無限增殖;B.癌變前后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有明顯差別;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fā)癌變;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fā)生異常增殖?!睆倪x項的設置中可以看到,細胞癌變是本道題考察的核心知識點,教師就可以以細胞癌變?yōu)橹行牧_列出癌細胞的特點、致癌因子、與基因關系、對機體影響等分支,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有效回顧,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步驟與要求,也可以使學生在解題時能夠想得更加全面,從而根據(jù)題目要求作出具體化的回答,使枯燥的解題過程變得更加靈活、輕松。
(五)在復習總結中應用
在高中生物復習課堂中應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由核心詞匯進行知識的拓展和聯(lián)系,學生的復習效率得到大幅的提高,打破了傳統(tǒng)復習課中以教師重復講解、反復強調為主的教學方式。在復習課中,生物教師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根據(jù)復習主題自己制作思維導圖,使得每一個思維導圖都充滿個性,提升記憶的持久性。教師可以給出思維導圖的主干和枝干,讓學生將其細枝末節(jié)補充完整,鍛煉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比如,在復習細胞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給出核心詞“細胞”,并為學生延展出細胞結構、細胞功能、細胞的各種變化等分支內容,然后引導學生把學過的關于細胞的各種知識添加進去,把思維導圖的枝干繪制得更加密集,構建出一個系統(tǒng)的關于細胞的知識結構。
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但在復習階段,教師不可能讓學生把所有的生物實驗再重新做一遍,實驗復習成為生物教學的難點。為此,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制作思維導圖,把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等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將學習過程由教師講授轉變?yōu)閷W生自學。教師還可以在思維導圖中加入實驗的操作視頻或動畫模擬過程,再現(xiàn)實驗操作步驟,鞏固學生對實驗的印象,實現(xiàn)邏輯的清晰化和科學化。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把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典型習題按照一定的特點進行分類、整理,并利用思維導圖加以呈現(xiàn),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與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題目之間的變化和聯(lián)系之處,總結出解決一類題的思想方法,鍛煉學以致用的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將教學中用到的思維導圖等資源上傳到學習平臺上,打通生物復習最后一公里,收獲更好的復習效果。
三、結語
總之,在生物課堂運用思維導圖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降低了教學難度,增加了學習的樂趣。高中生物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思維導圖科學合理地運用到生物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生物知識,拓展學生的生物思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華軍.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20(46).
[2] 胡坤.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0(15).
[3] 褚會麗.探究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1(3).
[4] 劉小麗.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及其優(yōu)勢探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