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平
摘 要:詞塊理論是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可以應用在寫作、口語交際、閱讀等多個方面的活動中,并且與相應的語境、語意以及語法等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掌握知識點的應用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根據(jù)目前對詞塊理論和高中英語實際教學情況的了解,詞塊理論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對此教師探索并且實踐多種應用詞塊理論的方法,以全面優(yōu)化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有效性,進而提升學生英語能力以及素養(yǎng)。
關鍵詞:詞塊理論;高中英語;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5-004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16
高中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學生英語口語交際、寫作等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因此要重視高中英語教學。但是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內容涉及面廣、學生多且復雜,加上學生需要背誦大量的單詞、記憶很多的語法知識等,導致學習難度較高,英語也就成為很多學生的“頭痛科目”。那么,教師可以借助于詞塊理論進行教學,突出重難點的同時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快、更高效地吸收知識,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高中階段學生學習英語時存在單詞儲備量低、使用不恰當、不習慣使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等情況,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能力與素養(yǎng),如果使用詞塊理論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對英語的理解會更透徹,積累的單詞等知識也會更豐富,逐漸習慣使用英語交際和寫作等,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
首先,有利于強化學生記憶效果。詞塊是大量的單詞構成塊,有時可能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此時將詞塊作為學習英語時的記憶單位,那么學生一次性能夠記住很多的單詞,且記憶的難度并不會因為單詞量的增加而增加。這是因為詞塊是在特殊的語境中使用,記憶難度相對于單獨背誦單詞更低,且記憶的時間也相對延長,準確性較高,從而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其次,有利于提高單詞使用的準確性。以詞塊模式學習單詞,在語境中使用合適的單詞就是一個最為直接的效應,進而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準確性[1]。再次,有利于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整體性與連貫性。學生如果能夠合理地將詞塊搭配在一起,利用好詞塊的穩(wěn)定性特點,那么在使用英語時就會相對容易地構建出基本結構,表達的條理也會相對清晰,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單詞使用不準確、語句不通順的情況;如果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塊且能夠熟練使用,那么在使用英語時就會從腦海存儲的知識中快速找到合適的內容,從而保證表達的準確性與連貫性。最后,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以及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生掌握的單詞量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產生直接影響,如果使用詞塊理論教學,那么學生積累的單詞量就會增加,記憶效果也會更好,既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又能夠提振其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學生的解題能力也會隨著單詞積累量的增加而逐漸提高,此時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就會更加濃厚,并且有利于學生將知識進行關聯(lián)性轉化,進而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水平??梢?,教師要合理使用詞塊理論設計并實踐教學活動。
二、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增加學生對詞塊理論了解
高中階段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單詞,加上學習任務很重,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學習技巧、規(guī)律以及科學的方法,那么學生學習壓力會很大,此時就需要教師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單詞教學,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效果,并且在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主動性,強化學生對單詞的使用能力。因為詞塊是在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下使用,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會降低單詞的記憶難度;與此同時,詞塊組合沒有固定性,學生只需要掌握相關規(guī)律就能夠靈活地在各種語言環(huán)境下使用詞塊,從而有效避免學生機械性地學習、記憶和使用單詞以及詞組等,可提高學生單詞使用效果。為了保證詞塊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使用效果,教師需要在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前向學生介紹相關內容,增加學生對詞塊理論的了解,掌握詞塊學習的基本方法。詞塊具體包括單詞、習慣性表達方式、限制性短語表達方式、多詞單詞、句子結構的一部分,教師在學生了解這些基本內容后使用詞塊理論教學,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辨別不同類型的詞塊,進而發(fā)展學生“切塊”的能力,為學生學好英語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
(二)從不同角度應用詞塊理論
1.應用在“聽”的教學中。在很長一段時間的教學中,高中英語教學都將重點集中在單詞和語法知識上,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大量的單詞和語法知識,但是無法以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將這些知識應用在英語口語交流和寫作中。這一現(xiàn)象引起教師的反思,認識到語言單位的組成是詞塊。因此,教師使用詞塊理論進行英語“聽”的教學。
首先,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詞塊理論意識,提高學生對詞塊以及詞塊搭配的敏感性。教師要對詞塊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有正確且深刻的認識,了解到詞塊是非常理想的英語教學單位,避免孤立地介紹單詞的含義、讀音等,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詞塊敏感性,使其注意使用詞塊的語境,關注單詞與單詞之間、與短語之間的搭配,在實踐教學的影響下促使學生認識到詞塊對于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自主辨別、提取和應用課文中的詞塊,強化學生的詞塊意識[2]。
其次,加強學生記憶和輸出詞塊的練習。按照詞塊理論進行聽力教學時,需要針對學生從聽力資料中辨別詞塊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找出資料中的重點單詞、詞組、新詞、舊詞新意或者容易出錯、解耦股特殊、難以理解等類型的詞塊。在講解詞塊時,教師要突出其話語功能以及構成形式,引導學生轉移學習焦點,在學習語言規(guī)則時也重視詞塊學習,掌握從詞塊中歸納語言規(guī)律的方法并且將其融入自身的語言體系中。聽和說是英語教學以及交際中非常關鍵的兩個因素,二者具有相互依存和促進的關系,因此可以在應用詞塊理論的基礎上將聽力與口語訓練結合起來。一是利用可以理解的、有意義的原聲聽力資料進行輸入教學,使學生在資料呈現(xiàn)的語境中學習并且記錄詞塊,在口語表達時可以直接使用聽力資料中的內容,二是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口語訓練,促使學生學會詞塊知識的靈活使用,鞏固已經(jīng)成功輸入的詞塊知識,二者互相輔助、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在這樣的訓練中,要保證先“聽”后“說”,避免母語習慣影響詞塊的使用準確性。
再次,指導學生自主積累詞塊知識。腦海中積累的詞塊越多,組詞的能力也就越強,在聽力中理解聽力資料的速度也就越快,理解能力越好。因此,為了在聽力教學中發(fā)揮詞塊的積極作用,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教材中的詞塊進行整理和總結,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英語課外閱讀,自主從閱讀資料中提取、積累詞塊,并且在寫作以及口語訓練中盡量增加詞塊的使用量,增加輸出訓練的機會。只要教師和學生能夠長期堅持積累詞塊,那么學生聽力水平也就會隨之提升,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能力和素養(yǎng)。
2.應用在“說”的教學中。學習第二語言不僅需要讀懂、聽懂,還需要會說、會用。因此,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閱讀和寫作教學,還要重視學生英語“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從而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對英語“說”的教學和能力的重視度不足,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語法、詞匯等方面的學習,忽視實踐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英語“說”的能力不足。
基于詞塊理論,英語“說”的教學要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以便提高學生“說”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思維。使用詞塊理論進行“說”的教學,教師可以嘗試以下方法[3]。首先,從詞塊角度加強口語輸出。輸入詞塊不僅會擴大學生積累的單詞量,還要以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輸出這些詞塊,進而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詞塊輸出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即:替換練習、造句以及翻譯等低層次的輸出;口語表達以及寫作的高層次輸出。詞塊在輸出時是否會成為公式性語言,形成強烈的語言環(huán)境效應,與詞塊語境匹配性、語義豐富性以及詞塊本身的范例性有關。因此,可以在一定的語境下進行詞塊輸出,從而提升學生英語“說”的能力。其次,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語境下詞塊的敏感性。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培養(yǎng)學生識別和使用詞塊的能力,促使學生自主獲取詞塊知識。教師需要轉變單詞教學的傳統(tǒng)理念,并將新的理念傳遞給學生,將詞塊作為中心,使學生掌握不同的詞塊知識并且應用在相應的語境中,增加學生與真實材料接觸的機會。這樣的方法還能夠避免學生機械化地模仿詞塊組合與使用方法,提高學生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將所學知識應用在“說”中,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此外,創(chuàng)新詞塊的學習方法以及形式。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境,采用多元化的形式進行教學,多角度地展開詞塊訓練,這樣便于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提高詞塊教學有效性,提升學生“說”的能力。
3.應用在“讀”的教學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影響學生閱讀能力最為顯著的因素就是單詞儲備量不足,加上學生都是零散地背誦單詞,缺少以詞塊的形式記憶單詞的意識,導致學生單詞學習效果不佳。有的學生表示自己能夠理解閱讀內容中每一個獨立的單詞,但是將這些連起來,學生就不理解詞組和句子的含義,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沒有意識到將獨立的單詞組合成新的、有特殊意義的詞塊。因此,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使用詞塊理論。首先,培養(yǎng)學生詞塊辨別能力。閱讀活動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辨別閱讀資料中的詞塊,標記認識的詞塊,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能力。學生在閱讀時慢慢體會每句話,了解其中每個單詞的意思,但是對于整個句子的意思卻沒有理解,此時可能是幾個單詞在特殊的語境下組成詞塊,而整個詞塊的含義不是單詞意思的簡單疊加。此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自己認為是詞塊的內容標記出來。其一,有的詞塊是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解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會快速被辨別出來,在又一次的學習中鞏固詞塊知識,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4]。其二,對于沒有學過的詞塊,學生可能意識到這些新的詞塊,就會主動去查閱詞塊是否真的存在及其含義,這樣學生對詞塊的敏感性也會提升,進而積累更多的詞塊。教師還可以借助日常教學活動,加強辨別詞塊的訓練,以便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其次,通過閱讀指導學生積累和使用詞塊。在提高學生詞塊辨別能力后,逐步引導學生積累和使用詞塊。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詞塊,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理解和識記這些詞塊,這是因為在課文的語境中有利于學生理解詞塊含義,可以避免死記硬背,還能夠促使學生學會聯(lián)系語境學習英語知識,這樣學生不僅高效地積累詞塊知識,也能夠掌握詞塊的使用方法,進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4.應用在“寫”的教學中。單詞是英語教學中的基礎內容,是為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英語內容做前期鋪墊不可缺少的內容,并且是學生寫作中非常關鍵的內容。高中英語有很多單詞,學生在看到這些內容時常常感到恐懼、擔憂,產生畏懼心理,而單詞的學習效果不理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質量。因此,教師要重視在寫作教學中利用詞塊理論優(yōu)化教學流程以及內容,保證詞塊理論應用的合理性,強化單詞教學效果,進而提高寫作教學質量[5]。首先,重點培養(yǎng)學生識別以及提取詞塊的能力。要想在寫作中靈活使用詞塊,增加學生對詞塊組合以及含義的了解非常重要,有利于學生在句子和文章中快速分辨詞塊結構中的可變部分、固定搭配以及類型。在時間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完成所有詞塊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強化學生的詞塊意識,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積累和使用詞塊知識,引導學生脫離傳統(tǒng)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在腦海中形成詞塊概念,學會舉一反三,進而在寫作中應用詞塊理論。其次,提高學生鞏固以及應用詞塊理論的能力。提取詞塊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應用,學生只有真正學會詞塊知識,將其靈活地應用在寫作中,才能實現(xiàn)鞏固詞塊知識的目的,并且在使用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詞塊知識,進而提升寫作水平。與此同時,按照詞塊理論以及記憶理論,要想在寫作中靈活使用詞塊,就需要持續(xù)性地復習和使用。因此,教師可在寫作教學中鼓勵學生應用學過的詞塊,練習遣詞造句,最后形成文章。在具體應用詞塊理論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進行以下實踐:給學生提供幾個重點詞塊,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的詞塊;利用限制作文、漢譯英、英譯漢等形式展開寫作訓練。
新時期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保證學生高效地學習,并且靈活使用詞塊知識就是教師思考的重點,也是教學活動的難點。教師需要對詞塊理論有正確的認識,意識到單詞是詞塊教學不可缺少的基礎,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詞塊意識和能力,加深學生對詞塊理論的理解與印象,為提高學生英語詞塊學習和應用能力奠定基礎,為提升英語教學水平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高寶光.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校園英語,2022(39):16.
[2] 謝恕.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喀什大學,2022.
[3] 崔麗.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2):36.
[4] 杜小蘭.高中英語翻譯教學中詞塊習得理論的實踐探究[J].山西教育(教學),2022(3):75.
[5] 錢萍.基于詞塊理論探究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策略[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