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顏
小時候,我們會相信那些不合常理的故事,被臉譜化的人物欺騙。那些人物在我們心中種下了好和壞的對立概念:好人永遠是高大上、真善美的,至于壞人嘛,自然都是壞到無可救藥的。
長大以后,我們多少懂得了些相對論,加之被生活一次次地教育,才明白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人,也找不出全無一丁點長處的壞人。
的確,現(xiàn)實中的每個人都具有多面性。復雜、多樣才是人性的真諦。一個備受稱贊的熱心人,可能會在某個特定的時候露出乖戾的一面;一個重案在身的刑事犯人,也可能會在某些時候對他人表現(xiàn)出真誠的善意。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物必須完美無缺,明白了這一點,提筆寫作的時候才不至于被局限在一個無法啄破的繭中,才能有更加開闊的思路。
譬如這篇文章中的天榮老師,他率性、真誠,所有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不加掩飾。我清楚地記得,他有時會帶著酒氣、面紅耳赤地來到教室。但他同時又是一個極度負責任的老師,對每一個學生都深懷父親般的關愛,時有責罵,也不乏關心。他讓我們害怕,也讓我們尊敬。
天榮老師的形象,代表了20世紀90年代部分教師的形象。他們也許由于受教育程度不一,教學水平各有參差,但愛學生如子女的感情幾乎如一。他們被家長和學生無條件地信任著,也傾盡所能地承擔著為孩子的前程一路護航的角色。
每當回憶起天榮老師,我心中總是升騰起一種感激。然而在寫到他的時候,我并不認為只能展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因為無論優(yōu)缺點,都是一個人不可抹去的真實。他對我施加的每一份影響,至今仍在我的生命中起著或好或壞的作用。
所以,寫這篇文章時我使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直接將他對我英語口語水平的影響端了出來。乍一看,人們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事實上,他用獨特的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方法,助我躍出農(nóng)門,改變命運。這對一個農(nóng)村孩子來說,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
何須完美無缺呢?在我心目中,他儼然是當之無愧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