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芹
兒童詩是現(xiàn)代詩歌的一個分支,它聚焦于兒童這一群體,抓住兒童這一類受眾的特殊性,適合于兒童聽賞、吟誦、閱讀,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兒童詩符合小學生所處年紀和成長階段,語言簡單,含義易懂,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豐富良好的語感,并注重語言體驗,為以后深入進行語言學習做好啟蒙和打下基礎。教師要利用兒童詩讓學生體會詩中的意境情趣,提高學習能力。接下來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十八課《童年的水墨畫》為例,淺究如何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教活兒童詩。
一、做好預習,興趣自然來
兒童詩符合學生想象力豐富,好奇心與探索欲強烈的發(fā)展階段特點,但同時兒童詩與平常教學中的短文也有所區(qū)別,語言更加簡練,需要學生換一種學習思路。提前進行課前預習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他們對詩歌產生了好奇,預習可以保留和放大學生的新鮮感,在一開始就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童年的水墨畫》是一首蘊藏著豐富的生活趣味與活力的兒童詩,是張繼樓老師結合自己切身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首貼近兒童心理的詩歌。“溪邊”“江上”“林中”三部分都是兒童在童年時常見的場景,“垂柳”“蜻蜓”“鴨群”這些意象彰顯著童真童趣,描繪了三幅充滿生機活力的畫面。如今的學生大多生活在城市中,與這些自然環(huán)境缺少接觸和認識,所以在課前預習的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尋找與這些場景和意象相關的圖片,認識到詩歌中究竟寫到了哪些內容。教師也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家長陪同孩子,到大自然中一個真切的環(huán)境里去進行感受,由此創(chuàng)造一個更為立體的環(huán)境空間并引起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與大自然的交流與接觸中,培養(yǎng)對美的觀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童年時發(fā)生過的一些趣事,學生從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件入手,能更加貼近文本,在故事的分享中,學生提高了自身的語言組織和應用能力,對童年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從而在學習時能更好地體會作者描寫的是怎樣一個童年,又為什么會稱它是“童年的水墨畫”。課前預習也是讓學生增加對現(xiàn)代詩這一題材了解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讀過文本之后,再去選取其他同類型的兒童詩作為課前預習閱讀材料,體會兒童詩之間的聯(lián)系。作為詩歌,它們在題材和語言使用時有沒有什么共同點?在不同的作者筆下,同一個事物是否又有不一樣的描寫方式?或許學生現(xiàn)在并不能將這些內容講述清楚,但是這些問題會在他們心中種下種子,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注意到這些點,從而加深對現(xiàn)代兒童詩的理解,使語文學習更近一步。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在產生對課文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會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理解,教師應注意詢問和收集,綜合采納這些意見,并進行合理借鑒,將這些內容加入自己教學備課的重點中,從而使課堂上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課前預習是學生邁進學習課堂,激發(fā)學習興趣的一把鑰匙。古人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作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立足于課文整體進行初步把握,激起學生對詩歌的好奇與興趣,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在后續(xù)學習時,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對于詩歌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刻。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在初步感悟和想象中獲得詩意化的情感體驗,既是陶冶情操,促進思維的發(fā)展,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和語用能力。
二、整體感知,課堂好融入
兒童詩在保留了現(xiàn)代詩歌本身存在的短小精悍和意境韻味的同時,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在課堂教學初期,教師要讓學生對整首詩歌進行初步的感知,熟悉文本。兒童詩不能只是簡單的識文斷字,在教學時要注重整體把握,讓學生產生聯(lián)想和畫面感;兒童詩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通過文字讀懂兒童詩,還要通過這一類兒童詩培育學生的審美意識,教師要緊扣兒童詩類型的教學核心,推動培養(yǎng)學生詩歌誦讀能力的提升。
在《童年的水墨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提問:“一提到童年,大家想到哪些物品呢?”由此引入課堂,讓學生與課堂產生共鳴,在師生互動中調動學習氣氛。接著扣住主題,教師提出“這首兒童詩的作者描寫了哪些與童年有關的內容”的問題,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出《童年的水墨畫》這首洋溢著國風和童趣的兒童詩。這種引入式的教學方式,比起只是強調字詞的割裂式教學,既有利于保持學生的興趣,也有助于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建自己的情境。朗讀也是學會整體感知的重要步驟。朗讀應在通順的基礎上,有情感,有深意。教師帶領學生體會文本中哪些內容要用重音,哪些可以連讀,讓學生明白怎樣更好地表達語境。教師也可以適時詢問:“文中的一些詞能不能更換?例如‘戲耍換為‘打鬧,這樣更換后,文章讀起來又會有什么感覺?”學生在這樣的體驗中,明顯感覺到文本一旦發(fā)生詞語的改動,讀起來就不押韻了,這就讓學生感受到文本是一個整體,各個字詞間的相互聯(lián)系保證了詩歌的韻味。整體感知也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概括和總結能力,教師可以提問:“既然是‘童年的水墨畫,那詩中描繪了哪些圖?”讓學生根據(jù)詩歌內容以一個“圖”的形式進行概括,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悟畫面,讀出兒童詩中體現(xiàn)的童年生活的快樂,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做到有機結合。
教師要在詩歌的情境意蘊和整體感悟中徐徐展開教學,由初步感知文章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把握整首兒童詩的框架后,逐步體會到詩歌的深意,體悟意象美、題材美這兩種層次,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審美視野和能力,為下文自己研讀文本做好基礎。
三、研讀文本,逐句體深意
在初步感知后學生對兒童詩有了宏觀把握,要讓學生細致地分析詩歌的語言,從而發(fā)現(xiàn)詩歌中的深層意蘊。在現(xiàn)代兒童詩的教學中,教師要分析字詞,使學生充分理解詩歌的情感,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鑒賞能力,感知作者以兒童視角寄托的情感,分析和學習作者在寫作時用到的手法,使學習更加深入。
《童年的水墨畫》描寫詳盡而生動,其中字詞的運用都經過斟酌,既符合了文本的意境,又沒有使用過于深奧的詞匯,用簡單樸素的語言將這一幅幅畫面生動地勾勒了出來。教師可以將語句拆解,讓學生體會作者這樣寫的用意。為什么要強調人影是“染綠的”?為什么作者不直接寫蜻蜓而要表明是“紅蜻蜓”?文本中有很多表示顏色的詞,這些顏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它們組合到一起你又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再如,作者在表現(xiàn)戲水兒童的歡樂時,沒有直接說他們是笑得如何開心,而是抓住了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意象:銀牙。隨著想象,學生又可以從作者的寫作中學習思考作者為什么會選擇這樣描寫,學生既學習了語言使用時推敲斟酌,又鍛煉了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兒童詩寫作思維跳躍,想象天馬行空,在研讀時不僅需要將文本簡約的內容講解細致,更需要教師重視語言文字運用和情感的理解。從修辭手法上看,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擬物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一副動靜結合、色彩斑斕的世界,充滿童真童趣。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作者運用色彩對比的方法,寫一只紅蜻蜓在一片綠色的世界中,通過動靜結合,表現(xiàn)了充滿生機活力的畫面。從語言角度看,本詩語言活潑輕快,思維跳躍,并且在詩的末尾押韻,不僅讓詩歌有節(jié)奏感、音律美,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從情感方面看,本詩重點突出了兒童的快樂和童真,吸引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其實是引導學生用童心讀童詩,用童心與生活共鳴,感受共通的樂趣。教師要帶領學生在推敲文字的過程中分析欣賞其運用的特點和美感,探究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和深意,與作者進行情感上的共鳴。
逐字逐句地分析研讀,讓簡單通俗的兒童詩成為學生初步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模板,有助于學生豐富語言知識儲備,及時表達從分析研讀中得到的心得。教師在進行兒童詩教學時,要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分析,主動理解和思考詩歌情感內涵,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思考能力,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詳盡的分析有助于學生以詩入境,感受詩歌輕快的節(jié)奏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體會作者寫詩的旨趣。
四、實踐互動,讀寫相促進
葉圣陶曾言:“高效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最后才寫得好。”
課后的寫作實踐讓學生能將學到的內容內化吸收,并為自己所用。“以讀為基,學寫于讀,寫中促讀,讀寫并行?!痹诮洑v過課前預習和學習文本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實踐中將所學進行復習,讓學生在加強記憶的同時,也有助于發(fā)展綜合能力。
兒童詩歌的創(chuàng)作是兒童純真和樸實的感情展露的最佳表現(xiàn)。教師讓學生從兒童的視角來觀察,進行仿寫練習,能使學生與作者之間,與詩句之間,與自己的精神世界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走進兒童詩的內涵,感悟詩的意境。在《童年的水墨畫》里較為突出的是“擬人”和“比喻”這兩種手法,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進行單句表現(xiàn)手法的樸素模仿和改寫,這兩步實際上是想教會學生一種簡單的,詩意的,可模仿的寫作技巧。如“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針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這一句,讓學生進行在固定句式下的仿寫練習,學生可以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結合其中,從而明白生活就是寫作的素材庫,要在平時多注意觀察和收集。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幫助與鼓勵,幫助其挖掘具體素材示例,激發(fā)學生想象,引導他們打破固有的思維與認識,順應兒童自身具有的創(chuàng)造力和自我中心性,發(fā)展他們的思維發(fā)散性。最后教師可以運用評價這一方法,讓學生主動思考和反思,鍛煉其思辨能力。例如,可以選擇學生小組之間互評,這種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在與同齡人的交流和學習中發(fā)現(xiàn)并彌補自己的不足。也可以選擇家庭評價,讓家長進一步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之中,營造學生身邊讀詩寫詩的氣氛。教師也可以安排交流互動,讓優(yōu)秀的學生來分享寫作經驗,把所學能真正運用起來,達到讀寫互促這一最終目標,讓學生在課后構架起屬于自己的詩歌小天地。
通過課后實踐的仿寫訓練,學生可以達到更深層次上的理解,以寫促讀,促使學生去自主了解并且閱讀更多文學詩歌,而隨著閱讀的積累又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加,從而形成一個有益的閉環(huán),達到讀寫互促這一最終目標。
綜上所述,兒童詩在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和審美意識上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耐心啟發(fā)和拓寬學生的思維,積極發(fā)掘兒童的特點,讓學生在積極有趣的課堂中感悟學習詩歌的樂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