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南劇展中的抗敵演劇宣傳隊

2023-03-28 16:59:15黃偉林
南方文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宣傳隊演劇進行曲

根據桂林市博物館內部出版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文物史料選輯》,共二十九個演出團隊參加了抗戰(zhàn)時期在桂林舉辦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

其中,有三個團隊來自軍委會政治部,它們是劇宣四隊、劇宣七隊和劇宣九隊。

這是三個受到廣泛關注的戲劇團隊。當時就有署名何泛的作者在《力報》發(fā)表文章,稱:

在西南劇展中所參加的三十余個團隊中間,軍委會政治部所屬的三個戲劇宣傳隊,四隊、七隊、九隊,是最受觀眾們注意的團體。不但由于他們幾年在前線、在邊區(qū)、在農村所建立的輝煌戰(zhàn)績,使后方的人欽羨、崇敬,而且,從武漢時代以后,除了那次長沙的一、二、八、九隊會師,直到今天,在桂林,這三個來自不同地區(qū)——柳州、曲江、長沙——的隊伍才有機會再遇在一起。而這一次,演出的意義是更重大的,他們自身需要努力地在藝術上競賽,他們還要面對著一群生疏的觀眾,來度過一場驚險的考驗。①

“劇宣”是抗敵演劇宣傳隊的簡稱。抗敵演劇宣傳隊的前身是抗敵演劇隊和抗敵宣傳隊??箶逞輨£牶涂箶承麄麝牰际侨婵箲?zhàn)的產物,其正式成立是在1938年7月的武漢。

當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成立剛半年,陳誠任部長,周恩來任副部長,下轄三個廳。第一廳主管軍隊政訓,第二廳主管民眾組訓,第三廳主管抗戰(zhàn)宣傳。周恩來主管第三廳。第三廳集聚了當時中國眾多知名文化人,有“名流內閣”之譽,廳長郭沫若。下轄廳長辦公室,主任秘書陽翰笙、秘書傅抱石;第五處(文字宣傳處),處長胡愈之;第六處(藝術宣傳處),處長田漢;第七處(國際宣傳處),處長范壽康②。

1938年的武漢,云集了眾多抗日救亡民眾團體。由上海地下黨建立的十二個上海救亡演劇隊也從戰(zhàn)場撤退到武漢③。軍委會政治部“以匯合于武漢的上海救亡演劇隊各隊為基礎,并選拔戰(zhàn)地工作較久、人才較齊、技術較佳、成績較著的劇團,編成政治部直屬抗敵演劇隊十個隊,九月上旬先后成立”④。

十個抗敵演劇隊為政治部第三廳第六處的下屬組織。此外,政治部第三廳第五處還有四個抗敵宣傳隊⑤。再加一個孩子劇團,就是日后著名的第三廳的十五個劇團。

1938年成立的十個演劇隊和四個宣傳隊,至1944年,演劇隊只剩下五個,宣傳隊剩下一個,這六個戲劇團隊共有三個參加了西南劇展⑥。

參加西南劇展的劇宣四隊、劇宣七隊和劇宣九隊,就是1938年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成立的十個抗敵演劇隊中的兩個和四個抗敵宣傳隊中的一個。

其中,劇宣四隊的前身為抗敵演劇隊第一隊,劇宣七隊的前身為抗敵宣傳隊第一隊,劇宣九隊的前身為抗敵演劇隊第二隊。

一、劇宣四隊(抗敵演劇一隊)

從頭說起,劇宣四隊可追溯到上海業(yè)余實驗劇團。當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上海業(yè)余實驗劇團演變?yōu)樯虾>韧鲅輨£犎?、四隊⑦?/p>

上海救亡演劇隊的隊員有不少后來在中國戲劇史、電影史、舞蹈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如趙丹、鄭君里、葉露茜、瞿白音、陶金、吳曉邦等。

上海救亡演劇隊三、四隊演出的劇目主要有《回春之曲》《故鄉(xiāng)》和“好一記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計》《放下你的鞭子》)。

上海救亡演劇隊三、四隊在演出過程中,遇到國民政府軍委會政訓處的鄧文儀,鄧文儀勸他們改編為政訓處抗敵劇團。

趙丹夫婦等人不愿被政訓處收編,在鎮(zhèn)江離隊。上海救亡演劇隊其他人物開入南京,編隊受訓,成為政訓處下轄的劇團。到武漢后,由于政訓處撤銷,軍委會成立政治部,上海救亡演劇隊三、四隊便改稱軍委會政治部抗敵劇團⑧??箶硠F曾奔赴多個戰(zhàn)區(qū)進行戰(zhàn)地演出,至1938年9月,抗敵演劇隊十個隊先后成立,抗敵劇團改編成為抗敵演劇隊第一、二兩隊⑨。

抗敵演劇隊第一隊的成員主要有徐韜、魏曼青、舒模、李超、張客等人。

根據田漢的記錄,抗敵演劇隊從武漢退出后分別出發(fā)各戰(zhàn)區(qū),抗敵演劇隊第一隊出發(fā)第四戰(zhàn)區(qū)⑩。

1941年,軍委會合并演劇隊和抗宣隊,抗敵演劇第一隊因為在第四戰(zhàn)區(qū)而改稱“抗敵演劇宣傳第四隊”,簡稱劇宣四隊11。

也就是說,參加西南劇展演出的劇宣四隊,乃是由上海業(yè)余實驗劇團,上海救亡演劇隊三、四隊,軍委會政治部抗敵劇團,軍委會政治部抗敵演劇隊第一隊演變而來。

西南劇展開幕之際,《大公報》記者專門采訪了劇宣四隊:

他們特地從柳州趕到桂林來參加這次的劇展。魏曼青隊長告訴記者:他們在七八個年頭中,足跡所到,已經有十省了。以縣市來計算,足有二百三十五縣市。在這串漫長的日子之中,他們共演出了多幕劇二十二個,獨幕劇五十三個,新劇二十八個,共演出四百七十九場,并且擁有二十一萬軍隊和六十余萬民眾的觀眾。有許多劇本,是他們自己編撰的,反映黑暗,反映爭斗,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舞臺上上演,曾引出了臺下人的歡笑和眼淚。他們是從抗戰(zhàn)劇團蛻化到今天的,前后的隊員共有八十人,現在只有三十五人。12

根據《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文物史料選輯》西南劇展有一個三十五人的籌備委員會,劇宣四隊的魏曼青和舒模是籌備委員。劇宣四隊在西南劇展演出了《蛻變》和《家》兩個話劇。

事實上,劇宣四隊在西南劇展上演出的劇目并不只是《蛻變》和《家》兩個話劇。

根據李超的回憶,1944年2月15日,西南劇展開幕式上,劇宣四隊第一個登臺亮相,演唱了《大家唱》《挑夫曲》《大青山》三首歌曲,還演出了活報劇《七年了》13。

《七年了》的開幕詞說道:

七年了,這是血淚交織的日子,我們在這苦難的日子中為祖國貢獻著我們的一切,我們也在苦難中教育了自己。我們這一群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我們毫不掩飾地將自己的缺點揭露給大家看,我們也嚴酷地和自己的缺點搏斗,為了更健全地成長……14

這番誠摯的開場白感染了觀眾。一位署名海洋的作者在《新華日報》以《劇兵的自我批評》為題發(fā)表評論,認為“晚會中劇宣四隊的活報劇《七年了》深深感動著每個人”,認為這個作品“是一幅活生生的現實圖案,真切而動人,不僅是劇宣四隊自己的鋒利的解剖刀,也是每一個劇團的明亮的鏡子”15。

除《七年了》之外,劇宣四隊還演出了另一臺活報劇《傷兵醫(yī)院》,是在1944年4月19日的活報劇大會串上演出16。而在1944年5月18日西南劇展的閉幕晚會上,劇宣四隊又演出了短劇《父歸》,而且是作為閉幕晚會第一個劇目上演17。

劇宣四隊演出的兩個核心劇目都是中國現代戲劇史的名作?!锻懽儭窞椴茇膭”?,《家》亦是曹禺的劇本,但是根據巴金的《家》改編。

西南劇展期間,組織了一個十人評議團,規(guī)定看完一場戲后,集中一起討論,然后由一人執(zhí)筆,代表大家撰寫文章在報紙上發(fā)表18。

十人評議團由田漢、周鋼鳴、韓北屏、秦似、華嘉、秦牧、陳邇冬、洪遒、孟超、駱賓基組成。他們在《大公晚報》上發(fā)表了對劇宣四隊演出的《家》的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十人評議團對劇宣四隊雖然有極其善意的肯定,但對《家》的演出,卻有相當負面的批評,文章認為:

《家》在劇作的本身上,對反封建問題是有著嚴重的錯誤見解的,不能與今天的現實要求嚴密吻合。四隊之選擇這一劇本,也許是企望于達到所謂后方演劇水準吧??墒牵覀兯诖趹?zhàn)斗的演劇團隊的,是更簡樸有力的舞臺,更激壯昂揚的情緒,打破后方瑣碎低沉的空氣。在這點上,我們對《家》的演出,是感到遺憾的;同時,如《家》這樣的所謂更細致的演出,在演劇運動上看,也未曾提高了它本身的水準。19

這樣的批評與今天文壇的酷評不是一回事。今天的酷評往往是對批評對象的整體否定,而十人評議團對劇宣四隊本身是高度肯定的,但對其話劇《家》的演出,卻有如此冷峻的批評。這是那個年代才有的作風。多年后,秦似在紀念西南劇展40周年座談會上還說道:

在那個時候,各演出團隊對待批評、評議是很重視的。這一點,我感到很難得。而當時,我們也是有好說好,有缺點就說缺點,實事求是,態(tài)度認真,不搞模棱兩可,不捧場,也不搞一棍子打死。這幾條,我覺得在當時也是注意到了的。因此,我感覺到那個時候文藝上的批評自我批評的空氣是比較正常的。20

有趣的是,劇宣四隊另一個話劇《蛻變》得到的評價也不高。

劇宣四隊和七戰(zhàn)區(qū)藝宣大隊各自演出了《蛻變》。

署名秋鶚的作者在《力報》發(fā)表評論《兩個〈蛻變〉在劇展》,文章對兩個團隊的演出都有較直率的批評,談到四隊的演出,作者認為:“四隊亦不能把握著全劇的感動力,使一氣呵成的灌輸進觀眾的內心。”21

二、劇宣七隊(抗敵宣傳一隊)

劇宣七隊的前身為抗敵宣傳隊第一隊。

抗敵宣傳隊第一隊1938年7月成立于武漢,1941年改名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抗敵演劇宣傳隊第七隊”。

1938年9月,抗敵宣傳隊第一隊的工作地區(qū)被安排為西南五?。汉?、廣東、廣西、貴州、云南。

1938年底,抗敵宣傳隊第一隊在桂林從“八一三歌詠隊”、廣西學生軍和桂林中學招收了一批青年。

抗敵宣傳隊第一隊的主要成員為吳荻舟、徐方略、徐洗塵、劉建庵、張曙、蔣柯夫、章枚等人。

西南劇展開幕之際,《大公報》這樣報道劇宣七隊:

他們是以演歌劇而馳名國內的,《農村三部曲》《新年大合唱》《軍民進行曲》等歌劇,都曾在桂林、曲江、衡陽、長沙等地轟動一時的。他們的隊長吳荻舟,精通優(yōu)美的旋律,并且手著了《詩人與國王》,這是一部做傀儡劇的劇本,在國內還不多見。

他們一共有三十二人,本月月底就可以來桂林了。22

劇宣七隊為西南劇展準備了三個劇目,分別為話劇《家》《法西斯細菌》和歌劇《軍民進行曲》。由于劇宣四隊也排了《家》,劇宣七隊慷慨地將《家》的演出機會讓給了劇宣四隊。

《法西斯細菌》是夏衍的話劇劇本,劇中第四幕場景在桂林。根據司馬文森的說法,劇宣七隊是首次將《法西斯細菌》在桂林舞臺上呈現23。司馬文森是夏衍戲劇的擁躉,他自稱在中國作家中他喜歡夏衍的作品24。他對劇宣九隊的演出也相當滿意,認為:

導演和演員們事先的研究工作都做得很充分,能夠把握得住原劇的精神和特點,一拉開幕,觀眾就能感觸到夏衍底氣氛,淡的色調,輕松的動作,調皮而發(fā)人深省的對白,到演出尾聲的時候,夏衍底味道全熬出來了。尾聲我認為是夏衍在這個劇作中寫得最動人的一幕,在演出的時候,也和原作一樣動人……25

夏衍是西南劇展演出劇目最多的編劇,有《法西斯細菌》《愁城記》《水龍吟》《戲劇春秋》四個劇本,前三個為他獨立編劇,最后一個是他與于伶、宋之的合作編劇。由此可見夏衍在西南劇展以及整個桂林文化城的影響力。

《軍民進行曲》是西南劇展展出的唯一一個歌劇。劇宣七隊本來是抗敵宣傳隊,在音樂舞蹈方面相對內行。因此,對歌劇有較大興趣的陳志良認為:“劇宣七隊對于新歌劇運動的努力,及其在演出上的成就,大可為話劇及歌詠界開辟一條新的道路?!?6不過,陳志良在肯定《軍民進行曲》的前提下仍然指出了它的不足,他認為:

現實的題材,純熟的演技,漂亮的布景,優(yōu)美的音樂,動人的歌聲,使人感動、悲戚、興奮、痛恨、歡舞,確是一首“抗戰(zhàn)史詩”,較佳的歌劇。但是嚴格而論,他們專重于音樂與歌唱,忽略了舞蹈對白與歌劇的聯系性,只是較長的歌詠而已。27

在對《勝利進行曲》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討論之后,陳志良提出了一個觀點:“希望不要專以西洋為偶像,應該大膽地創(chuàng)造出一種‘中國式的新型歌劇來?!?8這個觀點,后來確實得到了踐行。

三、劇宣九隊(抗戰(zhàn)演劇二隊)

劇宣九隊的前身是抗敵演劇隊第二隊。

抗敵演劇隊第一隊和第二隊源頭相同,皆為上海業(yè)余實驗劇團。上海業(yè)余實驗劇團先是演變?yōu)樯虾>韧鲅輨£牭谌⒌谒年?,然后演變?yōu)榭箲?zhàn)劇團,再后演變?yōu)榭箲?zhàn)演劇隊第一、第二兩隊。

抗敵演劇隊分發(fā)第四戰(zhàn)區(qū),因此后來更名為劇宣四隊。抗敵演劇隊第二隊分發(fā)第九戰(zhàn)區(qū)29。

抗敵演劇隊第二隊主要人物有鄭君里、呂復、趙明、許之喬、許秉鐸、嚴恭、石聯星、朱琳、刁光覃等人。

1941年,軍委會政治部鑒于抗敵演劇隊與抗敵宣傳隊都已不齊全,決定將演劇隊和宣傳隊合并,改稱抗敵演劇宣傳隊,番號按所在戰(zhàn)區(qū)番號更改。因為抗敵演劇第二隊在九戰(zhàn)區(qū),故改名為抗敵演劇宣傳隊第九隊(簡稱劇宣九隊)30。

也就是說,參加西南劇展演出的劇宣九隊,乃是由上海業(yè)余實驗劇團,上海救亡演劇隊三、四隊,軍委會政治部抗敵劇團,軍委會政治部抗敵演劇隊第二隊演變而來。

1944年2月18日,《大公報》這樣報道劇宣九隊:

現在他們在長沙待命,如果軍委會政治部當局要他們什么時候來桂林,他們便即刻動身。他們和劇宣四隊同時改編而配屬戰(zhàn)區(qū)工作的。他們的奮斗史,和一支軍隊一般地艱苦。他們前后經過了蘇、皖、贛、鄂、豫、魯、粵、湘等八個行省,據他們的統(tǒng)計,他們曾做了一萬五千余里的戲劇長征工作。因為本戰(zhàn)區(qū)當面有敵人,所以,他們還得在前線演劇,就為這,西迄洞庭,東到鄱陽,都有他們的足跡,他們已擁有六十余萬觀眾了。31

劇宣九隊在西南劇展上演出的話劇是《愁城記》《勝利進行曲》。

十人評議團對《愁城記》劇作以及劇宣九隊的演出進行了評論?!冻畛怯洝返淖髡呤窍难?。夏衍是左翼作家。十人評議團的組織基本以左翼作家為主。也就是說,十人評議團的政治立場與夏衍是契合的,雙方可以說是同一條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從十人評議團對《愁城記》的總體評價“《愁城記》是可以說是小人物的從暗夜跨到黎明的一個紀程碑”32亦可以看出,十人評劇團對《愁城記》劇本的總體評價是相當高的。

但這并不影響十人評議團對《愁城記》劇本的具體內容做出負面評價,文章寫道:“劇本背景是淪陷后的上海,但對于控制那樣的環(huán)境的一個絕大的勢力——日本侵略者,卻沒有一筆正面的觸到,因此就減弱了劇本的現實意義,也限制了這劇本更大的感動力量?!?3說了這個總體感覺還不夠,文章繼續(xù)從劇本的主題、情節(jié)、人物性格多方面討論劇本的不足。

而對于劇宣九隊的演出,十人評劇團認為:“他們在人物創(chuàng)造上的認真,導演、舞臺工作者、演員的融洽熱烈精神,使我們覺得大體上已經能夠傳達劇本,甚至好多地方更賦予了劇本充溢的生命。”34

《勝利進行曲》是劇宣九隊原創(chuàng)的劇本,但已經演出過很多場次。十人評劇團的評價是:

這個戲是表現軍民合作的,但是舞臺上只看到民眾的比重過多的活動,而沒有很清楚很著重的介紹軍隊,有的只是一些傷兵、落伍兵和負有特種任務的兵,這是不夠的第一點。其次,這個戲的第二主題是表現敵軍的衰弱,劇作者雖然寫了很多場面來渲染,但是,他忽略了敵軍殘暴面的描寫,至少是他忽略了描寫敵軍暴行所引起的人民的仇恨。假如加強了人民仇恨心理的一面,將更能有力的引起觀眾共鳴。再其次,嚴格一點說,《勝利進行曲》只是場面與場面的連串,并沒有琢磨得很完整。許多問題是接觸到了,然而缺少過程。35

當然,這個冷峻的評價并不一定代表當時演出的主流評價。劇宣九隊編印的該隊宣傳冊子稱:“《勝利進行曲》的演出,像一朵奇花,立即引起了全桂林的注視,‘演劇隊,這個名字也跟著響亮起來了。很多過去對于演劇隊非常冷淡的人這時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了”,“一般的批評也都認為這個戲有它獨特的風格:潑辣、鮮明、有力,是戰(zhàn)地演劇的代表作”36。

綜上所述,以上三個抗敵演劇宣傳隊奉獻給西南劇展的多為當時中國戲劇界的名劇。六個核心劇目中,《蛻變》《家》皆為曹禺劇作。其中,《蛻變》為曹禺原創(chuàng),《家》為曹禺根據巴金小說改編;《法西斯細菌》《愁城記》皆為夏衍劇作,夏衍是當時左翼文壇重要的劇作家之一。此外,《軍民進行曲》是由王震之、天蘭作詞,冼星海作曲的歌劇,《勝利進行曲》則為劇宣九隊的原創(chuàng)話劇,這兩個劇目分別是劇宣七隊和劇宣九隊的保留劇目。也就是說,六個核心劇目,五個為名家名作,一個為團隊原創(chuàng),但無論是《軍民進行曲》還是《勝利進行曲》,都是劇宣七隊和劇宣九隊演出很多次且廣受歡迎的劇目。

我們知道,抗敵演劇宣傳隊的職責是抗敵宣傳,是喚起和激發(fā)軍人和百姓的抗戰(zhàn)斗志。這個方面,他們是無可非議的。然而,西南劇展固然也有抗敵宣傳的職責,但同時也有藝術切磋的功能,主辦者歐陽予倩甚至希望“使戲劇成為教育、成為學術,成為富于營養(yǎng)性的精神的食糧,成為化除一切腐舊的不良習慣的藥石”37。這就使得西南劇展于抗戰(zhàn)宣傳之外,有了藝術展示、藝術提升的目標。這就導致參加西南劇展的各個團隊在提交展覽劇目的時候,不僅立足于抗戰(zhàn)宣傳,而且著眼于藝術提升,這是他們不約而同選擇名家名作的原因。

另一方面,西南劇展在藝術提升方面的目標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付諸實行。十人評議團的組建和評論就是一個重要的舉措。本文引用了不少十人評議團的評論文字,乍一看,似乎多是對演出劇目的負面評價,但如果全面閱讀這些文字,會發(fā)現十人評議團的良苦用心。十人評議團的評論并非出于一己之見,更非傳達極端之詞,而是在對劇作全面認知的前提下,從劇本創(chuàng)作到舞臺呈現,好處說好,壞處說壞。不能說他們說的都是真理,但不得不承認他們說的都是真話,是認真負責的話。這種對抗戰(zhàn)宣傳以及戲劇藝術的雙重責任感,貫穿于他們的每一篇評論當中。

演劇隊確實是西南劇展中備受關注的三個重要戲劇團隊,他們所提供的六個劇目也是西南劇展中影響較大的劇目。盡管以十人評議團為代表的戲劇評論對他們的演出有客觀、審慎的評價,但并不影響他們給當時觀眾思想情感和藝術審美的沖擊。如果說演劇隊的演出受到了觀眾的高度贊揚,那么,十人評議團的評價則是促使他們在藝術精進的道路上繼續(xù)前進的動力。應該說,以十人評議團為代表的西南劇展戲劇評論,對今天的文藝評論確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發(fā)。他們實際上提出了一個戲劇如何在時代價值和藝術價值兩者間達成平衡,如何在藝術精品和演出效果兩者間實現雙贏的問題。當時一位署名樂棻的評論者針對《勝利進行曲》就發(fā)表了這樣的觀點:“本劇作為一個宣傳作品而存在,自有其相當價值,不過司馬先生卻強調著它的‘藝術價值,實在不敢茍同。”宣傳有當時的作用,藝術有久遠的價值。真正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既有演出(發(fā)表)當時良好的接受效果,也必須經得起時過境遷久遠的接受考驗。客觀地說,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文藝創(chuàng)作如何既普及又提高的問題。

總而言之,以十人評議團為代表的西南劇展評論對時代價值與藝術價值等問題的探討,是對中國現代戲劇的總結性推進,即便放在今天的中國戲劇場域,也是富于建設意義的命題。

【注釋】

①何泛:《看三個劇宣隊的戲——〈家〉〈勝利進行曲〉〈法西斯細菌〉》,原載1944年3月28日《力報》,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161頁。

②⑤參見李揚:《從第三廳、文工會看國統(tǒng)區(qū)抗戰(zhàn)文藝》,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第16-27、27頁。

③陽翰笙:《風雨五十年》,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第247頁。

④⑦⑧⑨⑩29田漢:《關于抗戰(zhàn)戲劇改進的報告》,原載1942年出版的桂林《戲劇春秋》第1卷第6期,第2卷第2期、第3期,轉引自《田漢全集》第15卷,花山文藝出版社,第394、396、397-399、403、395、395頁。

⑥參見《中央實驗話劇院副院長、原劇宣九隊隊長呂復的講話》,載紀念“西南劇展”四十周年座談會辦公室編印《紀念“西南劇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1984,第53頁。

1113141617李超:《硝煙劇魂——抗敵演劇一隊回憶錄》,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第96、133、134、134、134頁。

12《大公報》記者《劇展中的話劇團(之一、之二)》,原載1944年2月16—17日《大公報》,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上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253頁。

15麥漢、海洋:《西南劇展拾零》,原載《新華日報》1944年3月22日,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上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174-175頁。

18秦似:《西南劇展的前前后后》,載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376頁。

19田漢、周鋼鳴、韓北屏等:《家》,原載1944年3月30日《大公晚報》,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70頁。

20紀念“西南劇展”四十周年座談會辦公室編印《紀念西南劇展四十周年座談會資料集》,1984,第133頁。

21秋鶚:《兩個〈蛻變〉在劇展》,原載1944年6月11日《力報》,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275頁。

2231《大公報》記者《劇展中的話劇團(之三、之五)》,原載1944年2月18—19日《大公報》,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上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260-261、259頁。

232425司馬文森:《門外人語——評〈法西斯細菌〉》,原載1944年3月23日《大公晚報》,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151、151、152頁。

262728陳志良:《從劇宣七隊的演出說到新歌劇運動》,原載1944年5月23—24日《力報》,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286、287、289頁。

30中共上海市文化局黨史資料征集領導小組主編《八千里路云和月——演劇九隊回憶錄》,第401頁。

323334田漢、華嘉、秦牧等:《論〈愁城記〉劇作及九隊的演出》,原載1944年4月14日《大公晚報》,轉引自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196、196-197、198頁。

35田漢、周鋼鳴、孟超等:《〈勝利進行曲〉評》,原載1944年4月22日《力報》,收入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128-129頁。

36覃柯:《〈勝利進行曲〉小史》,收入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下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148頁。

37歐陽予倩:《關于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收入廣西戲劇研究室、廣西桂林圖書館主編《西南劇展》上冊,漓江出版社,1984,第43頁。

(黃偉林,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桂學研究院)

猜你喜歡
宣傳隊演劇進行曲
哦,南圣河
當代音樂(2023年9期)2023-04-29 15:15:20
演劇危險:雍正間演劇案件及其戲曲史價值
戲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6:38
“富社”天津演劇活動考論
戲曲研究(2021年1期)2021-11-02 07:21:42
清宮演劇研究之回溯
戲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18
短暫生命在戰(zhàn)地宣傳中閃光——緬懷寧化籍的紅軍宣傳隊長孫益
紅土地(2018年11期)2018-12-19 05:10:58
春之進行曲:看現場春意盎然
科學中國人(2018年8期)2018-07-23 02:26:30
MAKE COOL 夏日清涼進行曲
Coco薇(2017年7期)2017-07-21 22:19:48
宣傳隊的跳舞骨干當年風韻今朝不減
北廣人物(2017年23期)2017-06-19 18:01:47
永遠的進行曲——田漢和聶耳
明清時期立春節(jié)日演劇習俗考
閱江學刊(2015年5期)2015-06-22 11:05:25
元阳县| 会泽县| 若尔盖县| 黎川县| 肥乡县| 汽车| 礼泉县| 西平县| 田东县| 永兴县| 阿鲁科尔沁旗| 静宁县| 德钦县| 津市市| 商南县| 仪征市| 富民县| 屯门区| 上林县| 乌恰县| 大安市| 宁津县| 浦东新区| 营口市| 牡丹江市| 柳林县| 河东区| 石屏县| 工布江达县| 铜川市| 大冶市| 南和县| 永州市| 中西区| 怀化市| 嘉荫县| 宾阳县| 富裕县| 辉县市| 新邵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