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翠 張愛鄰
童謠古代也稱“兒謠”“孺子歌”等,早在西周末年宣王時便有相關記載,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①。對于童謠概念的界定從古至今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其形式應合樂或是徒歌,其內容反映社會生產生活還是偏向于政治生活,其精神內涵是否能夠對兒童具有教育意義等。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于童謠這個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發(fā)展而來的產物的研究也不斷深入,其在一代一代口耳相傳過程中不斷變化產生的節(jié)奏性、韻律感及所唱內容與音樂本身相融合所帶來的情感體驗也促使我們不再將它僅僅視為兒童文學、民俗文化的形式之一,還應將它視為一種能夠滿足兒童身心發(fā)展、文化學習、情感表達的音樂形式或民間藝術表現形式來解讀。
品味藝術形式并賦予它相應的內涵價值,首先應探尋其美的本質與特征,即何為“美”?“美”在哪?藝術美是人的藝術創(chuàng)造的結晶,馬克思曾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②藝術美的產生離不開社會客觀環(huán)境與人的主觀能動性,這種“美”就在人的主動創(chuàng)造與客觀作品的完美結合中,在作品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tǒng)一中。廣西民間童謠在其特有的社會人文環(huán)境中產生發(fā)展傳承,逐步形成具有其自身特色的藝術審美特征。
一、富有民族特色的音韻美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謂之“盡善盡美矣”“聲振林木,響遏行云”“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矣”,這些都是對于音樂美的描述。音樂的美是作為審美主體的人通過感知覺的參與而產生的對于音樂的體驗和理解③。產生這些體驗和理解的基礎是人們對于音樂本體的感知。因此,音樂本體的結構、形式、體裁等是研究音樂美的基礎。廣西民間童謠的音韻之美便是最基礎、最本質的審美特征。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是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有壯、瑤、苗、侗等10余個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將其富有民族特色的節(jié)奏、韻律融入童謠中構成了具有廣西特色的童謠作品。
(一)節(jié)奏
作為音樂基本要素之一的節(jié)奏是音樂的骨骼,也是兒童參與音樂體驗的早期環(huán)節(jié)。兒童在能夠行走后聽到音樂就會跟隨節(jié)奏扭動身體,2—3歲起節(jié)奏感便開始建立。因此,童謠作為伴隨孩子成長與音樂學習的形式之一,它的節(jié)奏是其音樂性的主要體現。我們可以發(fā)現那些代代相傳的童謠往往具有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的特征。
節(jié)奏的運用是廣西民歌創(chuàng)作過程中展示其音樂性格特征的重要方式,十分具有當地特色。通過對廣西民間童謠在節(jié)奏方面的整理發(fā)現,其節(jié)奏運用的方式與當地民歌創(chuàng)作的手法有相似之處,即多采用“非對稱的節(jié)拍形態(tài)”④,也就是說在同一首童謠中常出現多種不同節(jié)奏型的組合運用。以廣西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材中一首流傳于廣西的壯族童謠《同坐小竹排》為例:“小妹/小弟/乖,同坐/小竹/排,竹排/慢慢/擺,看見/小螃/蟹。嗨啰/哩啰,嗨啰/哩啰/噻——。小弟/小妹/乖,同坐/小竹/排,山青/水也/秀,映進/水中/來。嗨啰/哩啰,嗨啰/哩啰/噻——?!保ā?”的劃分以作品譜例中的節(jié)拍為依據,用來表示四二拍和四三拍的交替變化。)該童謠采用壯族民歌常見的五聲羽調式,采用四三四二拍相結合的節(jié)拍形態(tài)。前四小節(jié)為四三拍,后四小節(jié)為四二拍,前后形成鮮明對比⑤。通過節(jié)奏的巧妙變化使整個童謠傳達的情緒更加自由富有活力,也將孩子們乘竹排在水上漂浮時的快樂心情及壯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性格本質生動地體現出來。
(二)旋律
廣西民間童謠在旋律調式的發(fā)展和運用也與廣西民間音樂發(fā)展有著緊密聯(lián)系,反映出較強的民族特性。
從上表可看出廣西民間童謠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童謠常使用三聲、四聲音列,在調式上采用民族調式為主,從我們所收集整理到的內容來看,以羽調式和徵調式較多。
(三)韻律
韻律是詩詞中的字詞平仄格式和押韻的規(guī)則,也反映音響的節(jié)奏規(guī)律⑥。好的童謠作品在韻律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皼]有圖案不成侗錦,沒有韻律不成侗歌?!雹邚V西侗族的民間童謠在韻律的使用方面與侗歌較為相似,具有與一般歌謠不同的韻律特征。侗族民歌中常見的押韻方式即“正韻”“勾韻”“內韻”⑧。
“正韻”是主韻,也可稱為“腳韻”,一般是一韻到底,使作品具有一氣呵成之感。以《蜻蜓蜻蜓莫飛遠》為例(如上圖所示),如唱詞中的“遠(yuan)、轉(zhuan)、山(shan)、鹐(qian)”為“正韻”,皆壓“an”韻。“勾韻”指上下句相押韻,也可稱為“腰韻”,能夠增加作品結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上下呼應之感,如在第一句最后一個音節(jié)與第二句第二音節(jié)的“遠”?!皟软崱敝竿鋬瘸霈F的押韻,也可稱為“句內韻”,是作品更富有美感,悅耳動聽,例如作品第三句中“進”與“林”。獨特的韻律使用使童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
二、淳樸稚趣的內容美
每首廣西民間童謠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作品,其內容同樣具有獨立的審美特征。通過對已有童謠文獻中有關內容方面的整理看出,對于內容以分類探析為主,主要集中于兩種方式:一種是對于題材的分類,例如“游戲歌、謎語歌、數數歌、搖籃曲、童話歌、常識歌、勞作歌、親情歌、滑稽歌、吟景詠物歌”等⑨;另一種是對于其內容中所體現的精神內涵進行分類,例如《桂林方言童謠傳統(tǒng)民族精神內涵分析》中對桂林方言童謠內容中所蘊含的“慈孝悌的家庭觀”“誠信的價值觀”等民族精神內涵進行分類⑩。這兩種分類方式同樣也對應了藝術作品內容含義的兩個方面。本部分對于“內容美”的探析主要對廣西童謠內容題材中蘊含的“美”進行初步的解讀,其內容中反映出的精神或者情感的“美”將在后文中進一步分析。
(一)游戲類
高爾基曾提到“玩樂是兒童的天性”,游戲類童謠也是在孩子們進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的。游戲類童謠內容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較強,親子之間或同伴之間在唱童謠的過程中或依據童謠內容設計游戲或根據游戲創(chuàng)編童謠,二者的融合不僅僅能夠使游戲者之間進行情感交流,更有助于增強其社會交往,這同時是美育教育與兒童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方式。
廣西壯族有這樣一首童謠:“正月來造地造地,二月里來造田造田,樓雙也呃啦也嘟哪哈哎?!边@是孩童們踢毽子時所唱的童謠,邊踢邊唱,如果中斷必須從頭唱起,毽子不掉歌不斷者獲勝。孩子們邊做游戲邊唱童謠,童謠如同是游戲的組成部分一樣,增加了游戲的難度,也讓游戲過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并且體現壯族兒童天真爛漫、好玩好動的性格。
再如,廣西靖西市壯族的童謠《斗雞》:“我家養(yǎng)的雞,難數有幾只,母雞帶小雞,項雞下蛋圓魯魯。公雞喔喔啼,催人早早起,公雞吃飽米,同逛相斗飛過籬,公雞斗公雞,眼花轉得急,輸的咯咯去,贏的喔喔啼。”11這首童謠將傳統(tǒng)民間娛樂活動的形式生動地記錄下來,斗雞是廣西多地過年過節(jié)時常見的娛樂活動,兒童不僅可以觀看斗雞表演,還可以兩人一組穿上斗雞演出的服飾扮演公雞,再由一位成人扮演給雞喂食者,三人一組進行斗雞活動的模仿。這首《斗雞》便是兒童在觀看和參與活動時最常念的童謠。
(二)生活類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論,認為真正的教育應是從生活中來,兒童所獲得的知識經驗要從生活中來并能運用于生活中。而廣西民間童謠中有大量與廣西當地人民衣食住行、生活生產相關的內容,這也是其“內容美”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傍P凰單車大連餅,上海手表勒手頸,車只婦娘去睇電影,去到半路買只木薯餅,一口又親親?!边@是廣西玉林20世紀八九十年代流傳的一首童謠,質樸的語言將當時生活場景描述出來。再如“水街多少南寧味,讓我一一來細數……”一首白話童謠描寫了南寧水街10余種特色美食?!肮旁刺焯焐シ?,天天一碗吃不厭”不僅寫出特色食物,同時也將南寧人吃粉這一生活習慣生動展現。還有描寫天氣、衣著、節(jié)日習俗,如《落雨澥澥》《賀元宵》等。此類童謠充分展現了廣西民間童謠內容質樸親切的特征,兒童在唱童謠的同時既能獲得生活經驗,又能學習到本地人民善良淳樸的優(yōu)秀品質。
(三)傳說類
廣西民間童謠作為民間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對于民間傳說的描寫也是其特色之一。這類童謠雖無法確定其真實性,但同樣反映著廣西鄉(xiāng)土文化特色。如“塘里螞
叫連連,想討老婆沒得錢,端張板凳門前坐,等了一年又一年”,這首童謠從文字內容上看講述的是一個叫作連連的人討不到老婆的事,實際上卻是有關桂林米粉來歷的一個傳說故事。傳說有一天連連在江上打魚,救起一條紅鯉魚,紅鯉魚告訴他,自己是東海龍王的三公主,為了報答連連便贈予他一根魚須,說今后如遇到困難,把魚須放碗里就可以了。后來連連母親病重,魚須放在碗里變成了一碗米粉,母親吃下后病就好了。在那之后連連就不打魚改賣米粉,也娶了老婆,傳說就是那位三公主12。還有“劉三姐,劉三姐,為什么她叫劉三姐……”講述劉三姐與阿牛哥的傳說。一首首民間傳說類的童謠不僅使兒童構建了有關本地區(qū)的傳統(tǒng)的文化記憶,也使童謠內容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之“美”體現出來。
三、真摯豐富的情感美
無論是形式美或是內容美其探討的出發(fā)點首先是作品本身,而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不僅僅“美”在作品本身,更值得探尋的是形式與內容組合之后所迸發(fā)出的背后深層次的情感,也正是這種情感使作品與審美主體產生共鳴,使審美主體自然而然體會到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美”。
(一)親子之情
親情常被認為是人類社會中最親密、最普遍的感情13,重視親情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父母都將最好的東西給予自己的孩子。廣西民間童謠中“……拜謝娘娘喂奶漿,奶漿多系娘娘血……”講述的就是嬰孩時期母親哺乳的場景,通過童謠的形式告訴孩子,媽媽的奶水實際上也是由身體中的血液產生的,每個母親都是用生命來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通過這樣真實的記述,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母親的不易進而產生應孝敬父母的情感。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陪伴在幼兒時期是非常重要的。“點蟲蟲,蟲咬手,阿媽來,放蟲飛!”14便是廣西民間成人陪小孩玩游戲時所唱童謠。母親與孩子對坐在一起,邊唱童謠邊用手點著小腳丫,當唱到“放蟲飛”的時候,母親來抓孩子的小腳丫“飛”出去。通過親子之間的互動增進兒童與父母間的情感,使父母與幼兒之間更加了解,同時也能在幼兒早期教育過程中幫助幼兒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家國之情
作為跨多學科的研究對象,童謠內容中所體現的社會性、文學性、歷史性等常常具有引領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傾向。廣西民間童謠在其獨具特色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下產生,其悠久的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有助于從小樹立兒童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對本民族文化產生自信心和自豪感,進而提升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有助于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等教育目標的實現及新時代紅色基因、紅色血脈的傳承與賡續(xù)。
“走上前去啊,曙光在前……高舉我們少年的旗幟,我們是工人和農民的少年先鋒隊”15是土地革命時期的一首歌謠。左右江革命老區(qū)是黨在土地革命時期較早創(chuàng)建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曾在鄧小平等人的領導下進行了百色起義、龍州起義等武裝起義,出現韋拔群等革命英雄人物。該地區(qū)的紅色歌謠是在歷史發(fā)展下為加強根據地建設、組織發(fā)動群眾參與農民運動、歌頌紅色政權而產生的。這首《少年先鋒隊歌》就是當時活躍于右江地區(qū)的童子團所唱的。他們通過這種形式從精神上與行動上支援革命。通過傳唱這類童謠使兒童對于革命斗爭、農民運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心理上、情感上更加體會打擊消滅敵人,擁護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正是一代一代革命先驅為我們創(chuàng)建的,雖已時過境遷但革命精神依然鮮活在童謠作品中。因此,我們應珍惜這保留下來的紅色資源并將其運用在兒童音樂教育過程中,通過這些紅色資源為兒童講述一個個紅色歷史故事,使紅色的種子深深扎根于他們的內心。
“小河流水嘩啦啦,界碑旁邊是我家。先拔草,后提水,小手輕輕把碑擦。碑上‘中國多醒目,敬個禮來再回家?!边@是一首廣西防城港地區(qū)的童謠《護界碑》,以邊防小朋友放學回家的路上擦洗界碑的故事為原型創(chuàng)作,唱出邊疆兒童熱愛家鄉(xiāng)的深厚情誼。同時將邊區(qū)將士保衛(wèi)國家的民族精神融合進來。通過歌唱童謠對兒童進行國防教育,“界碑旁邊是我家”通俗易懂的一句話將家國情懷、保衛(wèi)國家的神圣使命生動形象地傳達出來。這不僅使兒童了解保護界碑的重要性,更是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一次生動闡述,同時也能更好地增強兒童對于國家民族凝聚力的體悟。
每個人對于美的感知、審美的態(tài)度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不斷體驗過程中獲得的并且?guī)в袝r代和民族的印記16。我們從童謠作品中獲得美的體驗,一方面是其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tǒng)一,同時也離不開我們對社會生活的體驗,之所以認為它美也是因為作品中體現了我們所熟悉的風格,感受到了作品中對于整個民族和時代有益的內容。新時代國家及社會所要培養(yǎng)的是能夠擔負歷史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接續(xù)奮斗的接班人。音樂教育、美育也正需要通過廣西民間童謠這一兒童所能接受的形式引領兒童感受時代精神中所蘊含的情感美,從而潛移默化使其樹立起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實現中國夢奮斗,為我們的國家富強民族興旺而努力,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結語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藝術生活化”“教育即生活”等理念,廣西民間童謠作為來自生活服務于生活的藝術形式,其所具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韻美、童真童趣的內容美及真摯豐富的情感美的審美特征將童謠這種藝術形式中美的品位生動地呈現出來,為兒童構建了母語文化、民族文化的學習環(huán)境,使兒童的審美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yǎng)與提升,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與時代的需要。作為音樂教育者與學習者,我們應把握廣西民間童謠所具有的審美特征中的優(yōu)秀成分,將其運用于更多傳統(tǒng)民間童謠的收集整理、新時代童謠的創(chuàng)編及童謠教學活動中,使廣西民間童謠煥發(fā)自身生命力的同時為新時代美育教育提供有益支持!
【注釋】
①張夢倩:《中國傳統(tǒng)童謠研究——在教育世界的邊緣》,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第96頁。
②③16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第278、278、259頁。
④朱創(chuàng)偉:《廣西民歌創(chuàng)作中民族元素“音聲”的運用》,《民族藝術》2015年第1期。
⑤曾婉、愛群、錦華編《中國民間兒童歌曲集》,人民音樂出版社,1991,第243頁。
⑥日孜完故·卡迪爾:《中國傳統(tǒng)童謠音韻之美特點研究——以〈中國傳統(tǒng)童謠書系〉為例》,新疆師范大學,2020。
⑦⑧11王光榮:《歌謠的多學科研究》,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第190、190、285頁。
⑨劉幼玲、林朝虹、莊曉渲:《方言童謠引入學前教育的價值、困境與路徑》,《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
⑩黃文敏:《桂林方言童謠傳統(tǒng)民族精神內涵分析》,《廣西質量監(jiān)督導報》2021年第6期。
12姚古、秦一:《桂林板路十不料》,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3黃啟祥:《親子之情探源》,載楊永明主編《當代儒學(第九輯)》,2016。
14陳朝珠:《北海童謠的修辭藝術特征》,《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15簡華春:《右江革命根據地時期的紅色歌謠初探》,《百色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黃文翠、張愛鄰,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