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臣臣,黃 英,楊明華,李志娟,趙素梅*
(1.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重點實驗室,云南昆明 650201;2.云南省畜牧總站,云南昆明 650225)
抗生素在養(yǎng)殖業(yè)中的主要添加方式為飼料添加劑、注射和灌服等,對促生長性能、維護機體健康、降低成本等極為重要。然而,人們秉持著“無病、防病”的觀念,造成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甚至濫用,引發(fā)了細菌耐藥性、環(huán)境污染、過敏和中毒等問題。基于此,我國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頒發(fā)了第194號公告,飼料生產(chǎn)企業(yè)將從“2020年7月1日起停止生產(chǎn)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公報,2019)。因此,尋找新型、綠色安全飼料添加劑已迫在眉睫。益生菌、噬菌體、抗菌肽、溶菌酶、低聚糖、酸化劑等作為新型環(huán)保型添加劑具有安全無毒、無污染、無耐藥性、無殘留等優(yōu)點,有利于改善宿主微生物比例、維護腸道屏障、改善腸道發(fā)育、提高能量吸收、減少腹瀉、提高免疫防御能力、減少疾病發(fā)生等。然而,實驗研究與生產(chǎn)實際應用中存在參差不齊的效果,原因可能跟動物種類、年齡、劑量、加工、消化生理、飼養(yǎng)階段、飼養(yǎng)環(huán)境、添加方式、飼糧(配方)組成等因素有關(guān)。本文對以上添加劑在畜禽和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應用效果進行綜述,以期為我國綠色養(yǎng)殖提供應用參考。
1.1 益生菌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糧食農(nóng)業(yè)組織(FAO)的定義:益生菌是一種活的微生物,適量攝入時可以給宿主帶來健康(FAO/WHO,2001)。益生菌大體上分為四類:乳桿菌類、雙歧桿菌類、革蘭氏陽性球菌及有益酵母菌,這些菌種又分為單菌制劑和復合益生菌制劑(陳培煉,2019)。常用的益生菌菌種包括:健康三益菌(干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與雙歧桿菌)(張利環(huán),2022)、乳酸桿菌、酪酸梭菌、腸球菌、嗜熱鏈球菌等(董沛晶,2017)。定植在腸道和生殖系統(tǒng)內(nèi),通過平衡宿主菌群,增加對病原微生物抑制,同時分泌營養(yǎng)和激素物質(zhì)(多糖、多種酶、促生長因子、各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等),改善宿主對營養(yǎng)物質(zhì)消化、吸收,提高生長性能,調(diào)節(jié)黏膜屏障,刺激免疫防御能力,減少炎癥反應,緩解氧化應激,提高抗氧化能力(付文娟,2021)。此外,它們是純天然、安全無毒、環(huán)保型細菌添加劑,養(yǎng)殖應用中不會造成藥物殘留和環(huán)境污染。抑菌作用機制包括: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上皮屏障,增加黏膜黏附,抑制病原體黏附,競爭性排斥致病微生物(Collado,2010),其可作為潛在抗生素物應用畜牧養(yǎng)殖中。
張利環(huán)等(2020)將復合益生菌制劑(干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和雙歧桿菌)分別按比例混合并于牛乳發(fā)酵后添加雛雞飲水中,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平均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顯著提高,且混合配比為2∶1∶1時生長性能最佳,但對屠宰性能無明顯影響。Wang等(2019)在斷奶仔豬日糧中加入107CFU/g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添加劑,表明該菌可減輕大腸桿菌K88對腸上皮組織的病理損害,促進其再生和修復,空腸組織ZO-1和Occludin的緊密連接蛋白表達升高,免疫因子IL-17和TNF-α減少,IL-10增加,減輕感染K88大腸桿菌引起的炎癥反應,預防仔豬空腸損傷。另外,雛雞使用干酪乳桿菌也可維護腸道健康,減輕沙門菌對雛雞黏膜的損害,調(diào)節(jié)炎性因子表達,從而加強腸道的免疫功能(王秋珍,2021)。Geng等(2021)在仔豬斷奶時飼喂復合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GGATCC53103和植物乳桿菌JL01添加劑,結(jié)果表明,盲腸瘤胃球菌-1(Ruminococcus-1)和瘤胃球菌-UCG-005(Ruminococcae-UCG-005)的相對豐度顯著降低,減少了琥珀酸和棕櫚酸的積累;回腸和盲腸中普雷沃菌-9(Prevotella-9)和腸球菌的相對豐度顯著提高,增加了門靜脈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牛磺酸脫氧膽酸(TCDA)的積累,調(diào)節(jié)了抗炎細胞因子IL-10和TGF-β1的轉(zhuǎn)錄,減少促炎細胞因子IL-1β、IFNγ和TNF-α等的分泌,從而提高生長性能、改善菌群平衡和免疫力、減少腸道感染和炎癥。García-Galán等(2020)研究發(fā)現(xiàn),牛分枝桿菌增殖會引起生殖疾病(如輸卵管炎),當奶牛宮頸陰道中乳酸桿菌濃度超過108CFU/mL該病原體會受到抑制。表明該菌作為反芻動物有益菌添加劑有增強疾病抵抗力的作用。劉玉輝(2020)以米糠為主麩皮為輔和復合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植物乳桿菌)進行固態(tài)發(fā)酵,菌酶協(xié)同發(fā)酵緩解了斑馬魚對偶氮二異丁脒鹽酸鹽(AAPH)誘導的氧化應激,提高了抗氧化能力,并釋放出更多活性成分(黃酮、多酚、蛋白)。
1.2 抗菌肽 抗菌肽又稱“宿主防御多肽”,分為植物抗菌肽(硫堇)、昆蟲抗菌肽(天蠶素)、哺乳動物抗菌肽(防御素)、微生物抗菌肽(乳鏈菌肽)等(Konno,2007;吳金梅,2005)。自1972年發(fā)現(xiàn)到現(xiàn)在種類已超過七千多種,廣泛分布于細菌、病毒和動植物內(nèi)的一種小分子多肽,在熱穩(wěn)定性、水溶性、分子質(zhì)量、酸堿適應性等方面勝似抗生素,也是宿主先天防御的第一道防線(馮露雅,2022;徐博成,2017)。抗菌肽通過破壞細胞膜完整性,抑制蛋白質(zhì)、DNA和RNA的合成,與某些細胞內(nèi)靶點相互作用來裂解病原微生物,進而提高動物的抗病性(Lai等,2021;Bahar等,2013)。如,Buforin II抗菌肽可以擴散到細胞內(nèi),與DNA和RNA結(jié)合使細胞枯萎(Park等,1998)。研究表明,抗菌肽結(jié)構(gòu)復雜,很難產(chǎn)生耐藥性,G+菌和G-菌均能殺滅,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還具有改善腸道健康和促生長等積極作用(孫建祥,2022;Xiao等,2015)。
Wang等(2020)在雄性Arbor Acres肉雞日糧中添加0.5 mg/kg和1 mg/kg抗菌肽microcin J25,結(jié)果表明,其可影響微生物菌群組成(抑制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增加雙歧桿菌和乳酸菌),提高十二指腸和空腸的絨毛高度,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達,改善機體生長性能和腸道形態(tài)及減少炎癥;同時,抗菌肽-p5提高了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營養(yǎng)保有率,降低了腸道和糞便的大腸桿菌群(Yoon等,2013)。孫建祥等(2022)以奶牛為研究對象,在基礎飼糧中添加8 g抗菌肽,與對照組相比終末體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了11.63%和22.11%,并改善屠宰性能和胴體性狀,提高產(chǎn)肉性能,但對初始體重、干物質(zhì)采食量和料重比沒有顯著影響??咕脑诠V幸灿泻芎玫膽眯Ч?,公牛中添加則可提高產(chǎn)肉性能,改善屠宰性能,改善肌肉脂肪和嫩度(孫建祥等,2022)。宇曉軍等(2022)在育成期母貂飼糧中添加100、200 mg/kg天蠶素活性多肽(ABP),結(jié)果表明提高了末重、平均日增重等和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表觀消化率;提高了厚壁菌門,降低了變形菌門相對豐度等。Chen等(2020)研究發(fā)現(xiàn),在頂嘴鱘日糧添加抗菌肽可顯著提高氨芐西林對體內(nèi)嗜水桿菌的治療效果,顯著減輕耐氨芐青霉素的嗜水A.體內(nèi)感染。
1.3 低聚糖 低聚糖是由2~10個單糖通過糖苷鍵聚合而成的寡糖,可分為普通低聚糖和功能性低聚糖(張桂生等,2004)。普通低聚糖如麥芽三糖、麥芽四糖、蔗糖等,直接被機體消化、吸收,提供能量,不是有益菌的增殖因子。功能性低聚糖如低聚木糖、低聚龍膽糖、異麥芽低聚糖等,它們本身不能被動物胃和腸的消化酶所吸收,而是直接作用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腸道有益菌,優(yōu)先被雙枝桿菌所利用,是雙枝桿菌的增殖因子,可產(chǎn)生短鏈脂肪酸(SCFAs)刺激腸道蠕動,改善便秘,同時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降低有害菌在腸黏膜附著力,改善腸道功能(Pan等,2018;Anderson等,2009;詹永,2006)。寡糖具有穩(wěn)定性、低甜度、耐酸和耐熱性等優(yōu)良特性,因此在飼料高溫加工過程中可保持其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完整性(李甜甜,2020;周巖民,2012)。
Chang等(2020)研究表明,殼寡糖在雞熱應激時起至關(guān)重要作用,熱應激時飼喂可降低血清中皮質(zhì)酮(Cort)并增加生長激素(GH)濃度,降低肝臟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濃度,增加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從而改善生長性能、肝功能、肉質(zhì)和肌肉氧化狀態(tài),同時降低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IL-1β減輕炎癥反應,減少熱應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經(jīng)濟損失。李曉晶等(2007)在肉仔雞飼糧中添加150、100 mg/kg殼寡糖,與對照組金霉素相比,日增重、日采量和飼料利用率分別提高12.5%和12.5%、4.3%和6.83%、9.4%和6.1%,刺激外周血淋巴細胞增殖,提高脾臟、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數(shù),其促生長性能和免疫功能與金霉素效果相似,但在飼糧中過多添加則會影響生長性能。Zheng等(2021)在羊飼糧中添加甘露寡糖,與對照組相比添加1.6%時提高了干物質(zhì) (DM)、有機質(zhì)(OM)、粗蛋白質(zhì)(CP)、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和灰分表觀消化率并降低瘤胃氨濃度,但對采食量、體重、平均日增重和瘤胃短鏈脂肪酸(SCFAs)等濃度無顯著影響,改善了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利用率和瘤胃中氮代謝,但不會影響綿羊的基礎代謝。另外,甘露寡糖在魚類中,具有改善魚類生存環(huán)境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如,Kishawy等(2020)以甘露聚糖作為碳源添加在羅非魚生物絮團中發(fā)現(xiàn),不僅可調(diào)節(jié)水質(zhì)還可改善微生物群,微生物群與病原體競爭增加了水氣單胞菌的抗病性。
1.4 酸化劑 酸化劑按成分分為無機酸和有機酸,生產(chǎn)應用中又分為單一酸化劑和復合酸化劑兩類(周家興,2015)。常用無機酸包括:H2CO3、HCI、H2SO4等,有機酸包括:RCOSH、RSOOH、蘋果酸、山梨酸等;復合酸化劑作用效果勝于單一酸化劑,常用復合酸化劑包括:全酸復合型酸化劑和酸鹽復合型酸化劑。目前應用較多的是檸檬酸型、乳酸型和磷酸型復合酸化劑(徐青青,2020;周學光等,2011)。酸化劑能夠保護腸道化學屏障,調(diào)節(jié)消化道pH,促進腸道黏膜修復,調(diào)節(jié)胃腸道微生物區(qū)系,提高消化酶活性,提高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和吸收,減慢胃排空速度,增加胃內(nèi)食糜停留時間,從而提高生長性能和免疫防御能力(崔偉等,2021;Kluge等,2006;冷向軍等,2002)。酸化劑殺菌抑菌作用機制是通過降低有害菌細胞間質(zhì)的pH,破壞細胞內(nèi)外滲透壓平衡阻止病原菌的繁殖和生長(李祥等,2006)。
Gao等(2021)研究發(fā)現(xiàn),給1日齡雄性Arbor Acres肉雞日糧添加磷酸0.1 g/kg或者0.2 g/kg可降低F:G,提高胸部、大腿肉質(zhì)及剪切力,降低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菌豐度,改善腸道菌群,其促生長性能效果優(yōu)于抗生素。嚴欣茹等(2020)在斷奶仔豬飼糧加入復合酸化劑,與抗生素相比,其可提高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提高乳酸菌有益菌和降低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有害菌數(shù)量,影響血清TP、ALB和GL含量和提高IgM含量,從而促進仔豬生長、降低腹瀉率、調(diào)整菌群比例、增加免疫力和經(jīng)濟效益,復合酸化劑飼喂效果優(yōu)于抗生素,能夠“替代’抗生素應用于仔豬飼糧中。陳海軍等(2021)發(fā)現(xiàn),在保育豬飲水中添加0.2%的酸化劑,可提高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降低料重比,減少大腸桿菌、菌落總數(shù)和降低糞便pH,表明酸化劑對保育豬有促生長、調(diào)整菌群比例作用,可考慮作為抗生素替代品。
1.5 溶菌酶 溶菌酶分為植物溶菌酶、蛋清溶菌酶、動物溶菌酶等(Audy等,2009),其是動物自身重要的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因子,具有調(diào)控免疫、炎癥、抗氧化的作用(程賽賽等,2021),能夠裂解革蘭氏陽性菌(G+)細胞壁肽聚糖(PG)的N-乙酰胞壁酸(NAM)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之間的β-1,4糖苷鍵,從而破壞細胞膜完整性導致細胞死亡(鄒仕庚等,2007;Coppa等,2006),但無法穿過外膜上的保護性脂多糖層,因此對于G-菌抑制較弱(Ferraboschi等,2021)。
Zhou等(2018)在母豬飼糧中添加1.0 kg/t溶菌酶提高了母豬腸道菌群有益菌豐度,減少了有害菌豐度,提高了血清中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和IgM免疫球蛋白含量,減少了過敏風險,上調(diào)了母乳中有益代謝物包括L-谷氨酰胺(L-glutamine),增強了腸道上皮細胞緊密連接的完整性,改善了黏膜應激能力并增強腸道功能等,證明了溶菌酶可以改善母豬腸道菌群、血清免疫和母乳成分,有利于后代生長發(fā)育。Xiong等(2019)在仔豬飼糧中添加1.0 g/kg溶菌酶,與對照組相比,增加了空腸絨毛高度和回腸淋巴細胞,有益菌變形桿菌門(Proteobacteria)、纖維桿菌門(Fibrobacteres)和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富集,嚙齒幽門螺桿菌、大腸桿菌和梭狀芽孢桿菌有害菌下降,改善了結(jié)腸黏膜抗炎細胞因子、抗氧化因子、過氧化氫酶、丙二醛,說明可以改善菌群平衡,增強黏膜免疫、抗氧化能力,減少炎癥和仔豬腹瀉,從而提高平均斷奶體重和腸道功能。肖再利等(2020)研究顯示,蛋雞飼糧中補充200、350 mg/kg和500 mg/kg溶菌酶都可降低蛋雞平均日采食量,并且添加200 mg/kg效果較好,料蛋比降低3.4%,對產(chǎn)蛋率、平均日產(chǎn)蛋量和平均蛋重均無明顯影響。El-Deep等(2021)將雞蛋溶菌酶加入家兔日糧中,與對照組桿菌肽鋅抗生素相比(ZnB),更能提高末重和體增加(BWG);減少有害菌梭狀芽孢桿菌和大腸埃希菌定植,增加盲腸中有益菌乳酸桿菌和細菌總數(shù);提高血液總蛋白和球蛋白并降低血肌酐;提高了肝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抗氧化基因表達量,從而增強抗氧化和免疫能力;還可提高血液代謝物(蛋白質(zhì)和脂質(zhì))并調(diào)節(jié)肝功能(ALT和AST)和腎功能(尿素和肌酐)相關(guān)代謝物,表明可以代替抗生素在家兔生產(chǎn)中使用。
1.6 噬菌體 噬菌體是廣泛存在于地球生物系統(tǒng)中一種以細菌、放線菌、螺旋體和其他生物體為食的病毒。分為溫和噬菌體和毒性噬菌體兩類。溫和型噬菌體通常不用作潛在抗生素替代品,其原因是溫和性噬菌體入侵細菌細胞后,跟隨宿主復制而復制,不會大量增殖裂解細菌(朱育瑋等,2015)。毒性噬菌體識別宿主菌后,會利用宿主菌營養(yǎng)快速增殖從而裂解細菌(張娜等,(2011)。由于宿主細菌表面受體的特異性(脂多糖、磷壁酸、蛋白質(zhì)和鞭毛),所以噬菌體顆粒能浸染特定的細菌種類(Rakhuba等,2010)。此外,噬菌體不能獨立完成DNA復制和蛋白質(zhì)合成,必需寄生在宿主菌中完成并實現(xiàn)繁衍后代(Davidson等,2012)。
Zeng等(2021)以斷奶仔豬為研究對象,400mg/kg噬菌體作為抗生素替代物與對照組相比,增加了體重(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并降低了腹瀉發(fā)生率和料重比(F/G),腸道微生物菌群多樣性、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絨毛高度上升,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增加,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回腸黏膜中sIgA、TGF-α和ITF增加,空腸緊密連接蛋白(ZO-1、Claudin-1和Occludin)上調(diào),D-乳酸濃度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降低,說明對腸道炎癥、腸道屏障和微生物群有積極作用,可作為抗生素替代物用于仔豬飼料中。葛龍等(2020)以肉雞為研究對象,與對組相比添加200 g/t噬菌體較為合適,可以降低料肉比、腹瀉率和死淘率,并可降低腸道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數(shù)量,提高免疫器官指數(shù),增強肉雞免疫功能。同時,大腸桿菌噬菌體BP16對大腸桿菌病有防治效果,且治療效果優(yōu)于氟苯尼考(李敏等,2022)。李隴平(2011)用噬菌體治療奶牛隱性乳房炎,與對照組相比頭發(fā)病率和發(fā)病率分別降低3.33%和1.97%,表明噬菌體對奶牛乳房炎有一定預防和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這些新型天然綠色飼料添加劑具有無抗藥性、無殘留、不良反應較小等優(yōu)良特性,并具有調(diào)節(jié)微生物區(qū)系、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防御疾病、改善肉質(zhì)等積極作用,已成為部分抗生素替代品。然而,并不能完全替代,尚有些難題未攻克:如益生菌的活性易受外界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壓力等)影響,作用機理尚不明確等(李鑫,2011);來振衡等(2022)報道,抗菌肽存在種類繁多,使用效果存在差異,活性較弱,蛋白酶易降解等問題。雖然潛在抗生素替代物存在不足之處,但為無抗養(yǎng)殖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和思路,將來有必要對其進行很好的開發(fā)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