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宇宸 周永壘
習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wèi)生。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疏導在解決官兵心理問題、緩解精神壓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個別基層單位在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時仍然存在不深入、不充分、不到位等問題,致使心理疏導的過程流于形式、目標難以實現(xiàn)、效果不如人意?!耙痪€帶兵人”要想抓住心理問題癥結,打開官兵思想頑結,促成意志品質凝結,需處理好以下四個關系。
開展心理疏導時,幫助者常常處于主導地位,求助者往往位于從屬地位,而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自身角色定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疏導關系,為后續(xù)心理疏導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要善用干部身份,積極主動,為所當為。大家要在平時主動培養(yǎng)良好的官兵關系,做到知兵愛兵,尊兵育兵。不僅要對戰(zhàn)士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身體狀況等重要信息做到心中有數(shù),還要能夠敏銳地捕捉到他們在工作、生活、學習、訓練中的細微變化,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此外,在疏導過程中,政工干部要抱定幫助者的心態(tài),積極作為,主動出擊,與求助者深度共情,走進對方精神世界的傷心之地、痛苦之地、難過之地,與他共同體驗、共同感受、共同面對,引導對方逐步解決心理問題,實現(xiàn)自我成長。切忌以上級的姿態(tài)對求助者下命令、提要求,更不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官架子”,認為戰(zhàn)士的心理問題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否則,“善用”就會變成“濫用”,“主導”就會變成“主宰”。
二是要巧抓地位轉化,退居其次,靜觀其變。開展心理疏導時,幫助者的主導地位和求助者的從屬地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指導員主動找到近期心神不寧的新兵小張,一開始,小張只是簡單地回答說自己因為體能考核未達標而產生了焦慮情緒。細心的指導員并沒有“善罷甘休”,而是慢慢引導和鼓勵對方。隨后,小張敞開心扉,如釋重負地說起了自己的童年經歷,一口氣講了半個小時。原來,自己在小學時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總是受到班里同學的嘲笑,他便從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這個案例中,指導員將小張推到了主導者的位置上,自己則是在一旁耐心傾聽,冷靜分析,發(fā)現(xiàn)了小張焦慮情緒的背后是長久以來的自卑情結,而不僅僅是考核未達標這一淺層原因。心理疏導者要辯證地看待雙方地位的主次關系,巧妙地抓住轉化時機,鼓勵對方多說,全力支持對方渴望暫時占據(jù)主導的意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求助者自行決定于何時、何地,以何種形式、何種方法開展心理疏導。
一方面,心理疏導屬于軍隊思想政治工作范疇,無法做到心理咨詢所提倡的價值中立,即對來訪者的任何想法都可以不帶立場、不加批判地包容和接受。另一方面,心理疏導建立在心理學的方法和原理基礎之上,要求尊重個體心理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和遵循心理咨詢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心理疏導的目的和手段有時會起沖突,應該堅持怎樣的原則立場,如何做到“剛柔并重,嚴慈相濟”,考驗的是心理疏導者開展工作的技術和藝術。
一是要講擔當,在大是大非、底線問題上要“剛”?!耙痪€帶兵人”要守好政治底線,把好官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并非完全獨立、互不影響。思想問題以心理活動為基礎,心理問題同樣包含思想成分的要素。心理疏導者要擦亮雙眼、明察秋毫、洞若觀火,對官兵表現(xiàn)出的思想問題,要堅定予以指出,該拽袖子拽袖子,該咬耳朵咬耳朵,該拍肩膀拍肩膀,不要怕拒絕對方,不能怕得罪對方,不用怕冒犯對方。任何情況下都要知底線、筑底線、守底線,對于重大原則性問題更是要旗幟鮮明地擺出自己的政治立場,絕不能畏畏縮縮,閃爍其詞,顧左右而言他。一個自身作風不正、立場搖擺的心理疏導者,又怎能為官兵培塑起積極向上、自信自強的心理品質呢?
二是要講策略,在方式方法、工作態(tài)度上要“柔”。心理疏導是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溝通。要體現(xiàn)一個“真”,真心實意從幫助對方的角度出發(fā);要常思一個“誠”,誠實客觀地回應求助者。堅持原則和立場的同時也要講究策略,否則就會冷冰冰地拒人于千里之外。大家都知道心理疏導中的保密不適用原則。例如,當求助者存在明顯的自傷或者傷人意圖時,要及時報告相關負責人。然而,在實際操作層面,保密不適用原則通常會將心理疏導者推向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的窘境。向上報告,意味著你“辜負”了對方的信任;替他隱瞞,又破壞了這一原則。應該如何處理這個“燙手的山芋”呢?可以采取如下方式進行回應:“我十分感激你的信任,將這個秘密托付與我。同時,我也要說一聲抱歉,我需要將你的情況匯報給你的上級。如果可以的話,請告訴我你愿意和哪位領導進行溝通?!弊屒笾咦孕袥Q定的做法給予了對方選擇權,既守住了原則,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真情和尊重,有助于求助者放下思想包袱,化解心理沖突。
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時,心理疏導者對自己、對求助官兵、對疏導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一切,既富有設想又面臨未知,既飽含期待又充滿不安。如何調整心態(tài),處理好“緊張”與“松弛”的關系,顯得格外重要。
一是要糾正錯誤觀念,理性看待壓力。作為心理疏導者,面對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時,總感到“壓力山大”?!拔艺娴哪軒偷剿麊幔俊薄拔以谒壑惺且环N怎樣的形象?”“剛剛那句話會不會給他造成二次傷害?”在不斷拷問自己的過程中,有的同志會體驗到大腦一片空白的緊張感,越是想要集中注意力,從“蛛絲馬跡”中找到線索,越是無法進行正常的思考和決策。其實,這是對壓力和緊張產生的不合理認知而導致的?!拌F人”王進喜曾說:“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眽毫斫箲],也會帶來動力。心理學上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于問題解決。壓力作為調節(jié)動機水平的“指揮棒”和“風向標”,能夠起到喚醒動力、激發(fā)斗志的作用。因此,各位戰(zhàn)友要正確看待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在戰(zhàn)略上藐視它,在戰(zhàn)術上重視它,將壓力轉化為可控的動力,促使疏導工作平穩(wěn)有序開展。
二是要掌握實踐技能,從容應對挑戰(zhàn)。心理疏導工作是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要求疏導者始終保持“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钡慕K身學習熱情,要“進得百家門,聽得百家言,吃得百家飯”。不斷豐富自己的“武器庫”和“彈藥庫”,做到既了解傳統(tǒng)心理學的理論流派觀點,也掌握現(xiàn)代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心理問題時做到游刃有余,化解心理危機時做到臨危不亂。在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要謹防“矯枉過正,外緊內松”的傾向。有的同志恨不得將所有疏導方法都一股腦用上,一會是行為療法、系統(tǒng)脫敏,一會又是心理分析、躺椅催眠,表面上看起來風風火火,實際卻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真正的“松”是對求助者負責的“松”,是建立在扎實的理論功底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基礎之上的“松”。
心理疏導方法多樣、手段眾多。把握好“會談技術”這一顯性技巧和“肢體動作”等隱性技巧之間的關系,是心理疏導者的必修課,是解決問題、促進成長的保證。
一是要雙管齊下,形成合力。前來尋求幫助的官兵往往是遭遇了自己承受能力之外的打擊,他們正處于心理的脆弱期、生理的疲勞期、神經的不應期、知覺的衰退期,想改變自身但又力不從心,想擺脫現(xiàn)狀但又無能為力,非??释玫綄I(yè)人士的指點和幫助。作為心理疏導者,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對方記在心里、看在眼里,并對其產生深遠影響。有的同志光“說”不“做”,將“會談技術”運用得“天花亂墜”,卻在求助者潸然淚下之時無動于衷。相反,有的同志光“做”不“說”,自始至終都保持一個開放的坐姿,擺出一副“來者不拒”的姿態(tài),卻在對方征求意見時避而不談。一個合格的心理疏導者需要同時運用顯性技巧和隱性技巧,既對癥下藥又體現(xiàn)關懷,既給出建議又流露溫情。
二是要區(qū)分情況,靈活運用?!帮@”與“隱”的結合,要注重變通,可以根據(jù)官兵的思想狀態(tài)、情緒波動、行為變化等外部線索,采取“一事一討論”“一事一對策”“一事一解決”的思路,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而后再決定采取何種技術手段。尚處于理智狀態(tài)、能聽進他人勸導的求助者,要多“顯”少“隱”,用好“解釋”“指導”“提出忠告”等方法,并輔以適當?shù)难凵窠涣鳎趥鬟f信任、體諒、理解等態(tài)度的基礎上促成對方改變認知。倘若求助者情緒激動,語無倫次,不知道如何表達內心痛苦,甚至處于情緒崩潰的邊緣,疏導者此時應該多“隱”少“顯”,使自己身體微微前傾,用點頭等方式表示自己的注意,必要時可以通過擁抱、將手搭在對方肩膀上等行為對其進行安撫。待求助者冷靜之后,再通過言語交流引導對方進行理性思考,幫助他克服心理恐懼,走出陰霾,擁抱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