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華
(河北大學(xué) 哲學(xué)與社會學(xué)學(xué)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談到儒學(xué)經(jīng)典文獻《大學(xué)》《中庸》,恐怕首先想到的是其作者及思想旨趣問題。自司馬遷記述“子思作《中庸》”(《史記·孔子世家》)以來,這一問題已經(jīng)困擾了儒學(xué)思想史兩千余年。尤其是隨著《大學(xué)》《中庸》被宋儒確立為“四書”,除朱熹編定《大學(xué)章句》《中庸章句》外,一些非常重要的宋明儒學(xué)家如程顥、程頤、王陽明等也紛紛對《大學(xué)》《中庸》作出“改正”或恢復(fù)“古本”①程顥、程頤都曾經(jīng)作《改正大學(xué)》,程頤另有《中庸解》,參見程顥、程頤:《二程集》,中華書局,2004年,第1152頁、第1126-1132頁;王陽明為區(qū)別于朱熹《大學(xué)章句》,恢復(fù)《禮記》中《大學(xué)古本》,參見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2-243頁。。近現(xiàn)代以來,很多哲學(xué)家、思想家如熊十力先生②熊十力先生認(rèn)為,“《藝文志》所載《中庸說》二篇,今不存,是否為孔子作,無從考定?!抖Y記》中之《中庸》一篇,確為六國時小儒治禮者所作?!似髡弑緸槎Y家,而與荀卿不相近,與孟軻較近,但于大道之論有竊取處,不似孟子太迂陋也”。參見熊十力:《乾坤衍》,《體用論》,中華書局,1994年,第368頁。、馮友蘭先生③馮友蘭先生在早年撰寫的《中國哲學(xué)史》中提出,《中庸》第2-17章為子思所作,首章及第18-33章為后儒所加,并將兩部分《中庸》的思想置于“秦漢之際之儒家”討論。參見《中國哲學(xué)史》,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第273-274頁。馮先生晚年在《中國哲學(xué)史新編》中認(rèn)為,《中庸》近似孟子,《大學(xué)》近于荀子,“如果把《大學(xué)》和《荀子》比較,就看出其間不僅有些意思基本上相同,而且有些字句也是相同的。我認(rèn)為照這個方向解釋《大學(xué)》,可能得到它的本來意義”?!啊吨杏埂返乃枷?也確近似孟軻的思想……似乎是孟軻思想的發(fā)揮。……但并非一個人的著作,也不是一個時期的著作?!眳⒁婑T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新編》,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7頁、第113-114頁。、錢穆先生④參見錢穆:《四書釋文》,九州出版社,2017年,第251-254頁。、陳榮捷先生⑤參見陳榮捷:《中國哲學(xué)文獻選編》,楊儒賓等譯,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8年,第77頁、第84-85頁。、張岱年先生⑥張岱年先生認(rèn)為,《中庸》大體是綜合孟荀兩家思想,而成立一個豐富博大的人生哲學(xué)系統(tǒng)?!吨杏埂肥亲铀贾吨杏埂芳右詳U充改造而成的。至于何為子思原作,何為戰(zhàn)國末年人增益,在今日實不易分別。參見張岱年:《中國哲學(xué)大綱》,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2年,第328頁。等,對《大學(xué)》《中庸》的作者及思想旨趣亦都有見仁見智的指論。
面對這場曠日持久的學(xué)術(shù)紛爭,如果依然沉浸于其中,恐怕也難有定論。也許另辟蹊徑,會有“柳暗花明”式的新解和推進。21世紀(jì)以來,學(xué)界日漸關(guān)注《大學(xué)》《中庸》的引詩現(xiàn)象,陳來先生提出:“把《詩》《書》作為某種終極性的權(quán)威文獻,在春秋已經(jīng)開始,而且成為后來儒家文獻的特征,早期儒家文獻如《孝經(jīng)》《緇衣》《大學(xué)》《中庸》等,都是以大量頻繁地引證‘詩曰’為其文獻特色?!盵1]王中江先生提出,“引經(jīng)據(jù)典”是早期儒家建立學(xué)說和立論的主要思維方式之一,“特別是引用《詩》《書》非常頻繁,形成了引用的固定格式——‘《詩》云’和‘《書》曰’,這足以說明這兩種經(jīng)典在當(dāng)時影響的廣度和深度”[2]。王博先生依據(jù)《中庸》只引“詩”而不引證其他文獻的現(xiàn)象,提出《中庸》是一篇標(biāo)準(zhǔn)的“詩學(xué)文獻”[3]。如此等等。這種研究視角的轉(zhuǎn)換,對《大學(xué)》《中庸》作者及思想旨趣的學(xué)術(shù)難題,無疑開啟了一種重新理解的思想通道。
筆者學(xué)力不逮,并非要貿(mào)然加入《大學(xué)》《中庸》作者或思想旨趣的學(xué)術(shù)紛爭,亦非要對《大學(xué)》《中庸》的思想逐一鋪陳展開,而是在學(xué)界業(yè)已關(guān)注《大學(xué)》《中庸》引詩現(xiàn)象的基礎(chǔ)上,通過解讀《大學(xué)》《中庸》的引詩現(xiàn)象,歸結(jié)其中的釋義規(guī)則和引詩傳統(tǒng),嘗試推論引詩現(xiàn)象在《大學(xué)》《中庸》作者立論過程中的作用,期冀為學(xué)界推進解決這一學(xué)術(shù)難題,提供一種重新理解的詩學(xué)路徑。
為敘述和引證方便,文中除特別注明外,文本順序和分章次序,均采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大學(xué)章句》和《中庸章句》。
朱熹《大學(xué)章句》分為“經(jīng)”和“傳”兩部分,第1部分為“經(jīng)”,其余10章為“傳”,朱熹解釋說:“經(jīng)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盵4]4按照這種文本結(jié)構(gòu),“傳”部分引詩共計12條,分布于第2章、第3章、第9章、第10章。我們先看第2章。
第2章主旨為“釋新民”,其文本結(jié)構(gòu)采取先引書,后引詩的方式,引書《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薄犊嫡a》:“作新民?!苯又?“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最后是結(jié)語:“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也。”從形式上看,所引詩書,皆有“新”字,與主旨“新民”一致。從義理上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大雅·文王》)詩文原義指周雖為商人蕞爾小邦,卻能秉受天命,取代殷商政權(quán)。《大雅·文王》是歌頌文王之篇,《大學(xué)》作者卻轉(zhuǎn)釋為“君子”,“極”,極致義,朱熹注:“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4]5此章引詩、釋文存在一種轉(zhuǎn)換。
第3章引詩比較密集,先后引詩5條,統(tǒng)一采取引詩+釋文的方式。第1條和第2條連引,“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娫?‘緜蠻黃鳥,止于丘隅。’”接著釋文:“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從此章文本的形式結(jié)構(gòu)看,第2章引詩以“詩曰”開頭,本章以“詩云”,后文第9章、第10章引詩開頭與本章相同,可見《大學(xué)》引詩的句式結(jié)構(gòu)前后并非完全一致。第1條詩文“邦畿千里,維民所止”選自《商頌·玄鳥》,第2條詩文“緜蠻黃鳥,止于丘隅”選自《小雅·緜蠻》。第1條詩文,“邦畿”即諸侯之都,“止”,鄭箋:“止猶居也?!盵5]495詩義指王都千里,其民居安。第2條詩文,“丘隅”,毛詩作“丘阿”,“止”,鄭箋:“謂飛行所止托也。”[5]346兩條詩文之“止”,與釋文部分相關(guān)聯(lián),朱熹注:“子曰以下,孔子說詩之辭。言人當(dāng)知所當(dāng)止之處也?!盵4]5《大學(xué)》作者以“子曰”釋文,“子曰”是為了加強引詩的權(quán)威性,《孟子》引詩,也有以“孔子曰”開始的釋文結(jié)構(gòu)①在孟子引詩文獻中,引詩與“孔子曰”共同完成的,共有三處:1.“《詩》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孟子·公孫丑上》)2.“《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鬃釉?‘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3.“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涿裆?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对姟吩啤箬b不遠,在夏后之世’,此之謂也。”(《孟子·離婁上》),可見《大學(xué)》與《孟子》的引詩釋文結(jié)構(gòu)是相近的,不過也存在細微差別。
第3條詩文“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選自《大雅·文王》,與第1章引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選自同一篇不同章,可見《大學(xué)》作者引詩,依據(jù)各章的思想取向,并非隨意選取的?!澳履隆?深遠義;“緝熙”,光明義。頌美文王有天子盛榮美德,“敬止”,朱熹云:“是功效收殺處?!盵6]319釋文部分:“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贝藯l釋文與前文相連,依然以“止”釋文,不過,前文是從一般意義上釋“止”,本文是基于“君”“臣”“子”“父”“國人”5種身份,每一種身份及其行為,都以一種“德”——“仁”“敬”“孝”“慈”“信”為衡度和歸宿,為此章主旨“止于至善”之具體分解,錢穆先生提出,“《大學(xué)》三綱領(lǐng),實只一事,即止于至善是也。故《大學(xué)》首重止”[7],此論甚為確當(dāng)。
第4條詩文,“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边x自《衛(wèi)風(fēng)·淇奧》。此條引詩釋文方式,與《大學(xué)》其他引詩不同。其他處引詩,是先引詩文,然后統(tǒng)一展開釋文。此處引詩釋文,是按照詩文逐條展開釋文。釋文:“如切如磋者,道學(xué)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咺兮者,威儀也;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道學(xué)”“自修”是對“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的闡釋,“道”訓(xùn)“治”,“切磋”“琢磨”原指對骨角和玉石的功力,“道學(xué)”“自修”轉(zhuǎn)換為治學(xué)、修身的工夫;亦有學(xué)者引證《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对姟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學(xué)問也?!币饨詾橹螌W(xué)工夫,可略備一說?!扳薄巴x”是對“瑟兮僩兮”“赫兮咺兮”的闡釋,毛傳:“瑟,矜莊貌;僩,寬大也。赫,有明德赫赫然。咺,威儀容止宣著也?!盵5]79轉(zhuǎn)釋為“恂慄”“威儀”,朱熹注:“言其德容表里之盛?!盵4]6意謂君子盛德表里如一。最后“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諼”,忘也,《大學(xué)》作者以此與“民之不能忘也”相連,“道盛德至善”是對此句詩文的轉(zhuǎn)釋,朱熹注:“引詩而釋之,以明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盵4]6這句釋文也是對《大學(xué)》第3章引詩主旨的歸結(jié),“傳之三章,緊要只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可謂善矣,又須當(dāng)磋之,方是至善;如琢,可謂善矣,又須當(dāng)磨之,方是至善”[6]320?!啊缜腥绱?道學(xué)也’,卻以為始條理之事;‘如琢如磨,自修也’,卻以為終條理之事,皆是要工夫緊密。道學(xué)是起頭處,自修是成就處。”[6]389
《論語》中孔子與子貢論詩,也引用了《衛(wèi)風(fēng)·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論語·學(xué)而》),《大學(xué)》與《論語》二者的共同之處,在于引詩轉(zhuǎn)釋為德業(yè)升進的工夫。從引詩的方式來看,《大學(xué)》中引詩是一種“靜態(tài)”的語錄體,盡管前文也有“子曰”;《論語》中引詩是一種“動態(tài)”的對話體,是在孔子師生的對話中進行的。從引詩的目的來說,《論語》是對“貧而樂,富而好禮”的闡釋,義理比較簡備;《大學(xué)》則是對“止于至善”的闡釋,釋義更為具體、更為精當(dāng),就此而言,《大學(xué)》是對《論語》儒學(xué)思想的推進。
此章最后還有1條引詩:“於戲! 前王不忘!”(選自《周頌·烈文》)“於戲”,音讀“嗚呼”,感嘆辭,此句指人們時時稱頌周人先王,如文王、武王等。引詩釋文:“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贝宋摹熬印迸c“小人”對舉,所謂“賢其賢”“親其親”,是謂君子能使“賢者盡其賢”“親者盡其親”,所謂“樂其樂”“利其利”,指小人安于外在的利益和享樂,二者的價值取向截然不同。前文引詩文本為“民之不能忘也”,是對“止于至善”的普遍性闡釋;此文“沒世不忘也”,是對“止于至善”的恒久性闡釋。在《大學(xué)》作者看來,“止于至善”是具有普遍性、恒久性思想價值的理論命題。第3章引詩文本,從一般意義的“知其所止”,到“仁”“敬”“孝”“慈”“信”各種具體道德活動的歸宿,再到德業(yè)升進的治學(xué)、修身工夫,最后到達“止于至善”的普遍性、恒久性雙重指向,《大學(xué)》引詩文本思想邏輯的逐次遞進思維進程,由此可窺一斑。
《大學(xué)》引詩比較集中的還有第9章和第10章。按照朱熹《大學(xué)章句》,第9章主旨是對“齊家治國”的闡釋,其中引詩3條。第1條引詩“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周南·桃夭》)。釋文:“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钡?條引詩“宜兄宜弟”(《小雅·蓼蕭》)。釋文:“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敝祆渥?“宜,猶善也。”[4]9從詩文“宜其家人”“宜兄宜弟”,推出“教國人”,是對前文“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興亂”的推進闡釋。第3條引詩“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曹風(fēng)·鸤鳩》)。釋文:“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薄八膰笔恰霸姟背S谜Z,意謂天下?!案缸有值堋奔础凹摇钡拇Q,法則從齊家推至治國,從而引出第9章最后的結(jié)語:“此謂治國在齊其家?!贝苏乱娢谋镜奶攸c,是詩文末句與釋文首句完全相同,這是對先秦儒學(xué)“斷章取義”闡釋方法的具體運用[8]。
第10章接續(xù)第9章,其主旨是對“治國平天下”的闡釋,其中引詩3條。第1條引詩“樂只君子,民之父母”(《小雅·南山有臺》)。釋文:“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此條是對“民之父母”的闡釋,“此之謂”更加明確了引詩的意義。此條引詩文本言君王治國要以民為本,朱熹注:“以民心為己心,則是愛民如子,而民愛之如父母矣。”[4]10“詩”中除《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民之父母”之外,還有《大雅·泂酌》“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在先秦儒學(xué)的經(jīng)典文獻中,對兩條詩文“民之父母”引用較為普遍,除《大學(xué)》外,還有《孟子·離婁上》①孟子雖然沒有直接引用詩文“民之父母”,不過其思想十分相近。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薄睹献印るx婁上》陳榮捷先生認(rèn)為,孟子此言,“簡直是從《大學(xué)》而來”。參見陳榮捷:《中國哲學(xué)論集》,臺灣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第104頁。、《荀子·禮論》、《禮記·孔子閑居》、《禮記·緇衣》(含出土文獻《郭店楚墓竹簡·緇衣》)、《禮記·表記》、《禮記·坊記》、《大戴禮·衛(wèi)將軍文子》,說明“‘民之父母’這一思想的衍生和擴展,肇始于《詩》《書》,而貫穿于孔子、曾子、子夏、子思、孟子、荀子等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9]。以引詩“民之父母”為例,從這些經(jīng)典文獻的思想線索中,或許能夠探尋先秦儒學(xué)引詩傳統(tǒng)的思想邏輯。
再看另外兩條引詩,第2條引詩“節(jié)彼南山,維石嚴(yán)嚴(yán)。赫赫師尹,民具而瞻”(《小雅·節(jié)南山》)。詩文原義從山的高聳、嚴(yán)峻,喻指太師尹氏為眾民瞻仰。釋文:“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戮矣?!薄氨佟?偏義。君王治國,也會受到萬民敬仰,故應(yīng)謹(jǐn)慎從事,不可偏廢,否則就會因一己之偏,難逃身弒國亡的厄運。此條詩文是從正面來看,釋文是反面來說。第3條引詩“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監(jiān)于殷,峻命不易”(《大雅·文王》)?!氨O(jiān)”“峻”,毛詩作“鑒”“駿”。依毛詩,“鑒”,即借鑒;“駿”,大。“喪師”,指失去民心。詩義是指殷人未失民心之前,也是配天而行,告誡周人要以殷人為鑒,保持天命不易。釋文:“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薄暗馈?朱熹釋為“言”[4]11,恐未切近,下文“是故言悖而出者”,若“道”為“言”義,此處似宜用“言”,以保持前后文的一致。從詩文來看,“道”似與“配上帝”“駿命”相近,即“天道”義。意謂得天下者秉承天道,按照這種理解方式,治國平天下則獲得了一種超越依據(jù)。對于執(zhí)政的君王而言,首先應(yīng)注意道德修為,即《大學(xué)》中“明德”,“慎乎”接續(xù)上文“有國者不可以不慎”,這種由上及下的治國方略,《大學(xué)》作者稱之為“絜矩之道”。
朱熹《中庸章句》,分為33章,其中引詩17條,分布于第12章、第13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26章、第29章、第33章。第12章引詩1條。先看引詩,“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大雅·旱麓》)“鳶”與“天”對應(yīng),“魚”與“淵”(地)對應(yīng),釋文:“言其上下察也?!贝藯l引詩文本,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天”“淵(地)”釋文為“上下”,以證“君子之道”從起點“夫婦”以至“天地”,上下昭明,致廣大無所不用。第二,“鳶飛”“魚躍”釋為“察”,“察”,著也,“造”,造化,后文“造端乎夫婦”“察乎天地”,以證“君子之道”化育流行,宋儒程子云:“此一段子思吃緊為人處……會得時,活潑潑地;不會得時,只是弄精神。”[10]59意謂“君子之道”,若缺失了生命化育,義理即使再緊密,也會抽象干癟,這恐怕就是“活潑潑”與“弄精神”的區(qū)別。錢穆先生由此句引詩,贊賞《中庸》引詩與哲理的契合可謂淵源有自:“此見人心廣大,俯仰皆是。詩情即哲理之所本,人心即天意之所在。”[11]
第13章引詩1條,“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豳風(fēng)·伐柯》)“柯”,斧柄,詩義指伐樹之“則”取決于斧柄,故為“不遠”?!皠t”與“遠”引出釋文,釋文分為后文和前文兩部分,后文釋文:“執(zhí)柯而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薄绊?斜視,執(zhí)柯伐木,若斜視之則“遠”,這是一種否定性釋文。前文釋文引“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為眾人能知能行者,并非高遠難行者,即“道不遠人”,此為引詩釋文的結(jié)論。
第15章引詩1 條,“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小雅·常棣》)。詩義指家中夫婦、兄弟和睦,其樂融融?!白釉?‘父母其順矣乎!’”“子曰”可視為引詩的延伸,如此則父母和順、安樂。以孔子名義贊頌此詩,更加大了儒學(xué)經(jīng)典與思想世界融合的力度,以證前文“君子之道”,朱熹注:“子思引詩及此語,以明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之意?!盵4]25此章引詩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16章引詩1條,“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大雅·抑》)?!八肌笔翘撜Z詞,并無實際意義?!案瘛?至也;“矧”,況也;“射”,厭也。詩文是指祭祀時,鬼神來至去止,不可揣度,況且祭祀末期會產(chǎn)生厭怠不敬之意。釋文:“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薄罢\”是釋文的核心詞,與詩文“射”對反。前文“如在”昭示了《中庸》對待鬼神的態(tài)度,“洋洋乎! 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把笱蟆奔戳鲃映錆M之意,“微”即微妙,“顯”即顯明,看起來鬼神是微妙的存在,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但也是天地盛德、造化之跡的體現(xiàn),也是顯明的存在,即“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所以祭祀鬼神時應(yīng)持虔敬的態(tài)度,這與《論語》中孔子對鬼神的態(tài)度,“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是基本一致的。
第17章引詩1條,“嘉樂君子,憲憲令德! 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大雅·假樂》)。首句毛詩為“假樂君子,顯顯令德?!薄凹佟蓖ā凹巍?“憲”依毛詩“顯”,光也;“令”,善也;“申”,重也。詩義指君子善德光明,秉受天命,福祿人民。釋文:“故大德者必受命?!鼻拔摹肮蚀蟮卤氐闷湮?必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此“大德”者是有德有位之圣王,如文中所舉大舜,按照這種邏輯,此有德有位之圣王,當(dāng)然也必須秉受天命而行。此章引詩與釋文,強調(diào)了天命作為道德的依據(jù)。
第26章引詩2條,此章引詩的特點之一,在于一再引同一篇,為此我們把這兩條引詩放在一起討論。先看原文,“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詩云:‘於乎不顯! 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澳隆?深遠;“純”,純一;“不已”,不間斷之義。這兩條引詩皆出自《周頌·維天之命》,是對文王之功德的稱頌。前者是指文王秉受天命,故其德性深遠不已,“‘於穆’可謂兼有深奧和深透的意義”[12]21。后者是指文王之德昭明卓著,精純不雜,故賡續(xù)不已。牟宗三先生認(rèn)為,引詩之后的這兩句釋文,是《中庸》作者“精警的贊語”,其中“所以”,“都是為了表明‘本質(zhì)’的意思”[12]22。亦即是說“天”與“文”的“本質(zhì)”,都可以由文王之德呈現(xiàn)、象征出來,對文王的這種贊美是“很有哲學(xué)意味的”[12]22。
第27章引詩1條,“詩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大雅·烝民》)此章引詩是釋文在前,“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居上不驕,為下不背,有道興言,無道容默,此謂“明哲保身”(非今日之貶義)之法。引詩之后“其此之謂與!”“此之謂”也是先秦儒學(xué)引詩較為重要的一種句式結(jié)構(gòu),如《孟子》中引詩也有少部分此種引詩結(jié)構(gòu),出土文獻《郭店楚墓竹簡》中《五行》引詩、《荀子》中引詩,這種句式結(jié)構(gòu)比較普遍,但在《大學(xué)》《中庸》中僅此一見,說明這種句式結(jié)構(gòu)在《大學(xué)》《中庸》中并不占主流。此章引詩承上啟下的方式比較獨特。
第29章引詩1條,“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周頌·振鷺》)詩文“射”(毛詩作“斁”)與第16章引詩“矧可射思”之“射”同義,首句“彼”與“此”“惡”與“射(厭)”相對,與前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相呼應(yīng);次句“以永終譽”,與后文“君子未有不如此而早有譽于天下者也”相呼應(yīng)。這種呼應(yīng)方式,不僅僅是詩文與釋文字詞的一致,如首句詩文與前文之“厭”、次句詩文與后文之“譽”,也有義理的相通和遞進關(guān)系,后文可以視為對“以永終譽”的思想闡釋。
第33章引詩比較密集,共計引詩8條,基本上屬于引詩+釋文的結(jié)構(gòu)。為釋讀方便,我們把第33章全文抄錄如下:
詩曰:“衣錦尚綗。”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故君子內(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笔枪示硬毁p而民勤,不怒而民威于鈇鉞。詩曰:“不顯維德! 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弊釉?“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泵q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敝烈?
第1條引詩“衣錦尚綗”《衛(wèi)風(fēng)·碩人》《鄭風(fēng)·豐》皆作“衣錦褧衣”。康有為云:“子思引作‘衣錦尚綗’,疑《魯詩》也。今亡?!盵13]“褧”同“綗”,罩在錦衣之外的單衣。此條引詩的釋文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惡其文之著也?!薄拔摹奔次恼?文采顯露在外,為君子所“惡”。第二層次,“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與小人對舉,鄭玄注:“言君子深遠難知,小人淺近易知。人所以不知孔子者,以其深遠。”[14]1082猶謂孔子“述而不作”(《論語·述而》)之義。第三層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暗薄昂啞薄皽亍彪m為優(yōu)良品質(zhì),還應(yīng)升進為“不厭”“文”“理”,此謂“錦之美在中也”[4]39。對于后三句,朱熹注:“遠之近,見于彼者由于此也。風(fēng)之自,著乎外者本乎內(nèi)也。微之顯,有諸內(nèi)者形諸外也。有為己之心,而又知此三者,則知所謹(jǐn)而可入德矣?!盵4]39此可謂對孔子“古之學(xué)者為己”(《論語·憲問》)的具體闡釋。
第2條引詩,“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炤!’”(《小雅·正月》)該篇詩文前兩句為“魚在于沼,亦匪克樂”,原義指魚潛于水底,也會被人看清楚,以致無法逃遁?!吨杏埂纷髡邚姆疵嬉迷娏x,也有兩個層次的釋文,第一層次,“故君子內(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熬巍?病也;“志”,心志。指君子時刻反省自身,無愧于內(nèi)心。第二層次,“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君子即使隱居于世,也不會失其內(nèi)心之德。此亦即前文所云,“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所以,此條引詩及釋文,是對《中庸》“慎獨”的另一種表達,這種表達方式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承襲了孔門儒學(xué)引詩、論詩與心性之學(xué)相關(guān)聯(lián)的理路①孔門儒學(xué)引詩、論詩,引發(fā)和推動了先秦儒學(xué)心性之學(xué)的展開,已日漸成為學(xué)界的共識。如魏啟鵬先生認(rèn)為,“孔子《詩》學(xué)為中國的心性之學(xué)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眳⒁娢簡Ⅸi:《簡帛文獻<五行>箋證》,中華書局,2005年,第179頁。王博先生認(rèn)為,早期儒家“心性之學(xué)的展開與《詩》學(xué)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參見王博:《<詩>學(xué)與心性學(xué)的開展》,《中國社會科學(xué)》2013年第2期,第140頁。。第3條引詩,“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大雅·抑》)“相”,視也;“屋漏”,指西北角,釋為無人;詩文指在室猶如獨居無人?!肮示硬粍佣?不言而信?!贬屛囊彩菍Α吧鳘殹钡牧硪环N闡釋,君子對于“敬”“信”美德的堅守,無時不然,無處不然。第4條引詩,“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商頌·烈祖》)“奏”,進也,“假”,大也。詩文指奏樂于宗廟之中,人們肅敬秩序井然。釋文:“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勤,不怒而民威于鈇鉞?!本右哉\敬之心,感格于神明之際,民眾寂然無語,“不賞而民勤”“不怒而民威于鈇鉞”,猶有自化之功。
第5條引詩,“詩曰:‘不顯維德! 百辟其刑之。’”(《周頌·烈文》)“辟”,君也。指天子不顯明其德,諸侯追隨之。釋文:“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篤恭”,指深厚玄遠,朱熹注:“乃圣人至德淵微,自然之應(yīng),中庸之極功也?!盵4]40第6條引詩,“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大雅·皇矣》)指文王之德盛明,卻不炫耀。釋文:“子曰:‘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比粢浴奥暽惫庖癖?此為末節(jié)。第7條引詩,“詩曰:‘德輶如毛?!?《大雅·烝民》)“輶”,輕也。君子視盛德輕如毫毛。釋文:“毛猶有倫?!薄皞悺?比也。是說詩文所喻,并未徹盡圣德之微妙,程顥云:“‘毛猶有倫’,入毫厘絲忽終不盡。”[10]62最后1條引詩,“‘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在《中庸》作者看來,相對于以上逐條引詩,《大雅·文王》“無聲無臭”才能徹盡圣德之妙,“聲臭微矣,有物而不可見,猶曰無之?!盵10]1164故可謂“至矣!”朱熹贊曰:“蓋舉一篇之要而約言之,其反復(fù)叮嚀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學(xué)者其可不盡心乎!”[4]40從本章引詩與釋文可以看出,《中庸》引詩存在一種道德境界遞次升進的邏輯進程。
通過對《大學(xué)》《中庸》引詩現(xiàn)象的解讀,會發(fā)現(xiàn)二者存在很多共同之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每條引詩之后都有釋文。從形式上來看,這些釋文與引詩,大都有兩種字詞相關(guān)聯(lián),一種是連接詞,一種是核心詞。連接詞一般置于釋文的開頭,如“是故”,《大學(xué)》2次,《中庸》2次;“故”,《中庸》4次;“蓋曰”,《中庸》2次;“子曰”,《大學(xué)》1次,《中庸》1次①梁濤先生認(rèn)為,先秦兩漢典籍中特別是孔門后學(xué)所記錄的“子曰”,雖不能說全無根據(jù),但由于主觀、客觀的原因,它并不是嚴(yán)格意義上的“實錄”,而是包含了記錄者對孔子思想的詮釋和理解,表達了記錄者的主觀意圖和愿望。參見梁濤:《<緇衣><表記><坊記>思想試探——兼論“子曰”與儒學(xué)的內(nèi)在詮釋問題》,載于杜維明主編:《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xué)派新探》,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第105頁。;另外個別使用“言”“此”“此之謂”“夫”等,也有一部分沒有連接詞的。另一種是核心詞,是指引詩詩文中出現(xiàn)的,后面釋文也出現(xiàn)相同的詞,這些核心詞有時直接由詩文章句來承當(dāng),如《大學(xué)》第2章“新”,第3章“止”2次,“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第9章“宜其家人”“宜兄宜弟”“法”,第10章“民之父母”“慎”等;《中庸》第12章“上下”,第13章“伐柯”,第16章“射”與“誠”對反,第17章“命”,第26章“天”“文”,第29章“譽”,第33章“聲色”“毛”等。從義理上看,連接詞、核心詞都是表示義理的遞進或轉(zhuǎn)換關(guān)系,不過,連接詞更多表征文本結(jié)構(gòu)上的轉(zhuǎn)換或遞進,核心詞更多表征文本義理上的轉(zhuǎn)換或遞進。這種文本義理上的轉(zhuǎn)換或遞進,表現(xiàn)在詩文中可能是一種日常語言、生活語言,到釋文中則轉(zhuǎn)換、遞進為儒學(xué)思想世界的思想語言、哲學(xué)語言。連接詞、核心詞所在的釋文,在引詩詩文與《大學(xué)》《中庸》的思想世界之間,起到了一種思想邏輯的橋梁作用。
通過觀察《大學(xué)》《中庸》的引詩現(xiàn)象,還會發(fā)現(xiàn)作者對于引詩詩文的選取,并非隨意的,而是依據(jù)作者的思想取向、思維進程進行選取。《大學(xué)》引詩中共出現(xiàn)《大雅·文王》3次,分別于第2章“釋新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3章“釋止于至善”,“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第10章“釋治國平天下”,“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jiān)于殷,峻命不易”。盡管3章詩文選自《大雅·文王》同一篇不同章,但每一章的選取都與《大學(xué)》的思想取向非常相合,誠如朱熹所說:“他經(jīng)引詩,或未甚切,只《大學(xué)》引得極細密。”[6]320
《中庸》引詩亦是如此,其中第33章引詩最為緊密,短短1章引詩8條,占《中庸》引詩50%。從引詩及釋文來看,從第1條引詩釋文,君子“惡其文之著”“闇然而日章”“可與入德矣”;第2條引詩釋文,“君子內(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第3條引詩釋文,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第4條引詩釋文,君子“不賞而民勤”“不怒而民威于鈇鉞”;第5條引詩釋文,君子“篤恭而天下平”;第6條引詩釋文,子曰:“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第7條引詩釋文,“毛猶有倫”,第8條引詩釋文,“至矣”! 不僅每1條引詩的選取與釋文相合緊密,而且其思想邏輯的遞進層次非常鮮明,隨著引詩篇章的不同層次,釋文也有一種非常明確的由低到高的道德境界升進路徑,反映出《中庸》作者對核心思想論證的嚴(yán)謹(jǐn)和思維的縝密。
先秦諸子尤其是先秦儒學(xué)的文獻中,出現(xiàn)了大量引詩現(xiàn)象。這些文獻的引詩現(xiàn)象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大部分文獻的引詩出現(xiàn)在句中,如《墨子》引詩12條,《論語》引詩7條,《孟子》引詩30余條,除3條列于句尾,4條以“此之謂也”結(jié)尾外,其余均列于句中;《禮記》中《大學(xué)》引詩12條、《中庸》引詩16條、《孔子閑居》引詩5條,《晏子春秋》引詩20條,《呂氏春秋》引詩17條,均列于句中。包括學(xué)界視為孔門后學(xué)的專門詩學(xué)文獻《孔子詩論》,亦與《大學(xué)》《中庸》的引詩規(guī)則相近②《孔子詩論》是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的詩學(xué)文獻,《孔子詩論》有7處“孔子曰”,分別于簡文第2章、第3章、第6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第12章。李學(xué)勤先生認(rèn)為,《孔子詩論》以“孔子曰”開頭的文本結(jié)構(gòu),“最適于比較的,是子思的《中庸》”。參見李學(xué)勤:《<詩論>的體裁與作者》,上海大學(xué)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xué)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zhàn)國楚博書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第54頁。實際上《大學(xué)》也有釋文以“子曰”開頭的引詩文本。從《大學(xué)》《中庸》與《孔子詩論》比較來看,以“子曰”“孔子曰”進行引詩釋文的,《大學(xué)》《中庸》與《孔子詩論》是一致的。。另外也有一部分文獻的引詩出現(xiàn)在句尾,如孔門后學(xué)的出土文獻《郭店楚墓竹簡》中,《緇衣》引詩23條(《禮記·緇衣》引詩20條),均列于句尾;《五行》(包括馬王堆帛書《五行》)引詩7條,其中句中2條,5條以“此之謂也”結(jié)尾;《禮記·表記》引詩13條,其中句中3條,句尾10條;《坊記》引詩9條,其中句尾4條,句中5條;《荀子》引詩80余條,幾乎都以“此之謂也”結(jié)尾;《孝經(jīng)》引詩10條,均列于句尾。
先秦儒學(xué)家引詩較多的當(dāng)數(shù)孟子、荀子,而且這兩個思想家的引詩也頗具代表性。以孟子為代表的引詩方式,引詩列于句中,并有相應(yīng)的詩義闡釋;以荀子為代表的引詩方式,引詩或直接列于句末,或以“此之謂也”結(jié)尾。由此我們推斷,在先秦儒學(xué)的引詩現(xiàn)象中,形成了兩種引詩傳統(tǒng),一種以孟子為代表,把引詩列于句中,稱之為“釋義”傳統(tǒng);一種以荀子為代表,把引詩列于句尾,并大量地以“此之謂也”結(jié)尾,稱之為“證立”傳統(tǒng)[15]。相對而言,《大學(xué)》《中庸》的引詩方式,更為貼近于孟子為代表的“釋義”引詩傳統(tǒng)。
當(dāng)然,僅僅依靠解讀《大學(xué)》《中庸》的引詩現(xiàn)象,不可能對《大學(xué)》《中庸》的作者及思想旨趣,這一困擾儒學(xué)思想史兩千余年的學(xué)術(shù)難題,推導(dǎo)出一個非常明確的結(jié)論。不過,通過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都可以看到,孔門儒學(xué)對于“詩”之經(jīng)典非常重視,孔門弟子、再傳弟子文獻中的引詩現(xiàn)象,形成了先秦儒學(xué)不同的引詩傳統(tǒng),業(yè)已成為先秦儒學(xué)思想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引詩傳統(tǒng),不同的釋義規(guī)則,也透顯出孔門后學(xué)不同弟子及其文獻中的思想主題,這反過來也有助于我們對儒學(xué)思想史中有爭議的經(jīng)典文獻的作者及其思想旨趣等問題,作出更加合理、更加切近的判定和理解。從《大學(xué)》《中庸》的釋義規(guī)則與引詩傳統(tǒng)來看,更貼近于《孟子》為代表的“釋義”引詩傳統(tǒng),說明《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之間存在著一種先秦儒學(xué)詩學(xué)傳統(tǒng)的相承脈絡(luò),這亦可為學(xué)界推進解決困擾儒學(xué)思想史兩千余年的學(xué)術(shù)難題,提供一種重新理解的詩學(xué)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