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欽順:北京睿知文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2018屆紐約大學商學本科,亞洲機器人錦標賽最佳裁判員,擁有近10年的比賽及教練員經驗。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羅總,您好,請談談個人或企業(yè)投身本領域的初衷。
羅欽順:多年前,在編程與數字發(fā)展的全球時代背景下,國外機器人項目較多,但其本土適應性一直都是國內機器人教育普及的“門檻”,我們認為這種教育項目的引入,無法大規(guī)模地提升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科技教育的普及率。當時,我們的想法是,希望能以更低的門檻、更好的產品,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感受到機器人的樂趣。簡單來說,就是要開發(fā)一套本土的機器人零部件。經過不斷思考,我們計劃從參賽選手、教練員、玩家的身份出發(fā),從國外的套件中取長補短,打造一套符合我國課程課標、屬于我們自己的青少年機器人產品。繼而,秉持對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熱情與專注,我們成立了RZAPM機器人項目研發(fā)團隊,打造由“中國制造”的科普教育機器人品牌RZAPM,實現立足于教育資源均等化的品牌使命“均等極客”,希望能拉近每一位用戶與科技的距離,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請您簡單介紹RZAPM項目及項目理念。
羅欽順:RZAPM是一項培養(yǎng)學生多種綜合能力的跨學科融合項目。學習RZAPM課程的學生需要經歷模型設計、模型搭建、創(chuàng)意編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盡情地施展自己的創(chuàng)意,并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通過雙手搭建出來,再進行編程,讓自己的創(chuàng)意“活”起來。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均等極客”的理念在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過程中是如何實現的?
羅欽順:在中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其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使其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因此,我們?yōu)?~22歲的學員打造了機器人啟蒙教育課程。課程以建設科技強國助推“中國夢”實現為目標,緊扣《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內容契合青少年心理發(fā)展水平,跨學科、多維度提升學生的設計思維和綜合科技素養(yǎng)。同時,課程設計遵循CSTA國際標準中的相關要求,采用了項目制(PBL)的學習方式,并邀請了具有多年實戰(zhàn)經驗的選手與教練員加入,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展開教學。
在硬件方面,我們始終在踐行“均等極客”,打造了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產品。我們自主研發(fā)了RZAPM系列產品,針對小學及以上學員,器材采用的是金屬結構件,種類、形式多樣化,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多方面需求。最新研制的RZAPM-X,覆蓋小學階段,器件采用塑料材質,幾十種不同的結構原件,在操作性、安全性、適配性上更符合該年齡段孩子的生理發(fā)展特點。
在軟件方面,編程語言采用圖形化編程和C語言編程,能夠精準對照不同年齡段孩子所能接受的知識難度。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在產品落地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了哪些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
羅欽順:RZAPM機器人是一個包含金屬結構、電子模塊、軟件工具以及上千種零件的中國青少年科普教育解決方案,有著極高的延展性,在替代積木產品的同時,拉近了生活實踐與未來理想的距離感。以雙航課程體系為主,輔以主題研學營等豐富的教育活動,每一節(jié)小課都以實踐為導向,采用PBL的教學方式,鼓勵學員分組協(xié)作,通過課堂上層層遞進的動手任務,調動學員探究和建構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綜合培養(yǎng)其動手、動腦、創(chuàng)新、想象、邏輯思維等能力,最終完成一個復雜并體現所學知識技能的任務,激發(fā)學員對機器人編程技術的興趣。
這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采用分組(課前游戲)→觀察(熱身引入)→猜測(主動參與)→探索(勇于嘗試)→驗證(合作探究)→應用(實踐遷移)→拓展(想象創(chuàng)造)→分享(表達總結)八步教學法,能滿足學員的不同需求,更好地促進學員個性發(fā)展,同時,機器人作為學習結果的載體,也更加直觀地呈現了教學成果。
另外,在常態(tài)課程學習中,教師主要引領學員一起攻克難題,在PBL教學方法環(huán)節(jié)設置上,重點圍繞三個階段展開:
第一階段是問題驅動下的課堂展示,問題驅動貫穿整個PBL教學體系的設計,設置教學問題可以讓學員在問題指定的框架下尋找答案。例如,結合PBL的問題驅動以及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特點,設置關于“設計一臺平衡車”的課堂展示,鼓勵學員自行分組完成思考、假設、設計、制作、調試等環(huán)節(jié),為后續(xù)課程打好基礎。
第二階段是利用課堂提供的教學條件,進行操作實驗與理論知識分析。實驗內容設計結合PBL的教學思路,先為學員介紹平衡車的原理以及需要使用的基本設備,然后讓學員對平衡車進行設計和創(chuàng)作,重點訓練學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員會遇到和發(fā)現各種不同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采用引導的方式促使其發(fā)現和解決,如在遇到平衡車的重心不穩(wěn)問題時,引導其如何從結構或者程序上來進行調整,學員會根據自己擅長的領域通過不同的方式達成目標。
第三階段依靠PBL教學方法模型搭建的啟發(fā),通過課程提供的條件,完成與課程相關的項目并進行匯報展示。在項目設計中,給學員足夠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展現他們的創(chuàng)新想法。課程提供了機器人教學組件,學員分組完成項目設計,且可自行設計應用場景,使用編程軟件進行編程設計,完成特定功能并進行現場展示。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最后,請您談一談行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及企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愿景。
羅欽順:“雙減”政策給課后校外培訓行業(yè)帶來巨大沖擊,但對優(yōu)質教育理念、課程、產品的需求卻穩(wěn)定增長。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國家對人才的定義有了新的標準,教育的內容及服務形式相應發(fā)生了變革。我們下一階段重點研發(fā)的產品將是動力系統(tǒng)的電機性能快裝方面以及擴增傳感器類目,希望中國制造的機器人產品能領先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