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黎
(1.四川外國語大學 翻譯學院,重慶 400031;2.重慶交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重慶 400074)
1793年喬治·馬戛爾尼勛爵(George Lord Macartney)率領規(guī)模龐大的使團訪華,掀開中英關系新篇章。使團回國后,不少團員通過文字、圖畫等方式詳細報道訪華行程和在華情形,綜合相關列舉與統(tǒng)計[1]411-430[2]342-352[3]前言:5-9,附錄Ⅱ原始資料:492-498[4-5],至少有14位使團成員記錄或出版了與此次訪華行程相關的日記、畫冊、回憶錄或報告逾20種(本文稱此類文獻為“使團著述”),“深刻影響到此后至少半個世紀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印象”[6]。使團著述雖出自外國人之手,但所記之事與中國息息相關,故受到國人長期關注。晚清重臣曾紀澤、薛福成等曾在使西筆記中提到馬戛爾尼訪華日記[7-8];民初至今,至少有7種使團著述被譯介到中國。
1916年民初文人劉半農(nóng)根據(jù)海倫·羅賓斯(Helen H. Robbins)撰寫的馬戛爾尼傳記《首位訪華大使》(OurFirstAmbassadortoChina)里收錄的訪華日記,譯成《乾隆英使覲見記》,此為較早出現(xiàn)的馬戛爾尼使團著述漢譯本(1)1914年但燾譯日人稻葉君山著《清朝全史》,該書54章摘錄12則馬戛爾尼訪華日記,此為更早的對使團著述部分內(nèi)容的漢譯。由于譯文作為歷史著作的引文,非單行本,不存在針對使團著述漢譯的副文本,故未納入本文討論范疇。。20世紀60年代商務印書館以內(nèi)部讀物方式推出使團副使喬治·斯當東(George Staunton)、馬戛爾尼侍從愛尼斯·安德遜(AEneas Anderson)的報告和日記漢譯本。1966年香港掌故家高貞白以筆名秦仲和譯出由香港大學學者克萊默-賓(J. L. Cranmer-Byng)根據(jù)東洋文庫手稿整理而成的馬戛爾尼訪華日記。1990年代至今,我國迎來馬戛爾尼使團文獻譯介的高潮:不僅劉半農(nóng)譯本在短短十余年出現(xiàn)整理本、解說本、重版本等5個版本,1960年代商務印書館的兩部譯本也被多家出版社再版或重版,其中斯當東的著述還出現(xiàn)重譯本;此外,這一時期也見證了馬戛爾尼訪華日記附錄、使團監(jiān)察官約翰·巴羅(John Barrow)的著述《Travels in China》的漢譯本,以及使團繪圖員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 Alexander)畫冊漢譯與編譯本的誕生。概言之,百年來馬戛爾尼使團文獻在中國的譯介經(jīng)久不衰,隨之累積大量形態(tài)各異、內(nèi)容紛呈的副文本。
“副文本”概念由法國著名敘事學家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率先提出,他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對副文本進行過不盡相同的闡述??偨Y(jié)起來,副文本是指“圍繞在作品周圍,強化作品,并確保它以某種形式得以呈現(xiàn)、被接受和消費的各種語言和非語言的伴隨形式”[9]。從文本空間上看,熱奈特認為副文本包括內(nèi)文本和外文本兩種類別:內(nèi)文本與正文本出現(xiàn)在同一文本空間,典型的內(nèi)文本包括封面、標題、序言等;而外文本則處于正文本之外,比如發(fā)表在報章雜志上的書評、作者采訪等[10]。2018年英國諾丁漢大學凱瑟琳·巴切勒(Kathryn Batchelor)在熱奈特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副文本概念:“副文本包括所有對文本的評價、將文本展示給讀者或影響文本接受的元素。副文本元素以物質(zhì)或非物質(zhì)的形式呈現(xiàn)。呈現(xiàn)方式既可以是附加在文本上,也可以與文本分開。”[11]12不管是熱奈特還是巴切勒的界定,都可以看出副文本與其說是一個邊界明晰的范疇,不如說是一個有彈性的空間,有效的做法是在特定研究中對副文本進行具體界定。
近年來,隨著翻譯研究視野的拓寬,譯本副文本從長期所處的邊緣地帶逐漸進入翻譯研究者視野。圖里(Gideon Toury)曾明確指出重建翻譯規(guī)范的兩類主要資源包括文本和外文本,其中外文本指“半理論性或批判性的表述,比如關于翻譯的規(guī)定性的‘理論’,譯者、編輯、出版社以及其他涉足翻譯活動的人員所作的陳述,對個體譯本、譯者或譯者團體等的批評或評價等”[12]。圖里對外文本的界定明顯包含副文本的范疇。另有論者指出,從譯文正文本中無法直接獲取翻譯話語,譯本的副文本才是顯性的翻譯話語的最直接來源,“翻譯話語”在此處的界定是“翻譯實踐基礎上產(chǎn)生的所有直接或間接有關翻譯的陳述”[13],可見副文本是表達各類主體對翻譯的認識、見解和批評的直接載體。因此,Tahir-Gür?alar認為,“對譯作副文本的分析可以為翻譯研究者提供文本本身所無法揭示的內(nèi)容”[14]44。
民初至今,共有7種馬戛爾尼使團著述被譯介到中國。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使團著述各種單行譯本加上重譯本、整理本、解讀本、重版本等共計28種,隨之產(chǎn)生大量、多種副文本。譯著的標題、序跋、叢書、注釋等副文本與漢譯文本相依相伴,走過使團著述的百年譯介歷程,同時留下不同歷史語境的時代烙印。本文將聚焦使團著述漢譯的副文本(內(nèi)文本),縷析副文本話語呈現(xiàn)出的歷史認知、譯本定位和翻譯理念,以此豐富對馬戛爾尼使團著述譯介的認識。
鑒于副文本的豐富形式和有別于正文本的內(nèi)容取向,文本沒有揭示出來的信息往往能夠從副文本中挖掘梳理[14]44。馬戛爾尼使團著述由使團成員所作,雖然作者職位各別,實則內(nèi)容大同小異,然而百年來使團著述漢譯展現(xiàn)出的歷史認知不盡相同,這主要有賴于序跋、書名等副文本的形塑。
譯介序文主要包括自序和他序。自序是譯者的自我陳述,通常具備考察譯者翻譯背景與主觀感受的史實性檔案功能;他序則常常出自出版社之筆或由某領域知名學者冠名,對譯者和譯作具有介紹、判斷、論斷等功能[15]。“不論是譯者自己,還是代作序跋的人,大多是文章好手,往往能在感悟作品之時,用精妙的文字表達出來。”[16]書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是“聚集作品精魂、輻射作品大意的語句”[17],而書名往往由作者支配,因而更能體現(xiàn)寫作者的意圖[18]。譯介序文與譯作書名通常反映譯介者的體會、感悟和意圖,是其主體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的表現(xiàn)載體。
民初劉半農(nóng)將馬戛爾尼使團訪華視作英國試圖增強與中國的外交、商業(yè)聯(lián)系卻未能遂愿的一次嘗試。他在馬戛爾尼訪華日記漢譯《乾隆英使覲見記》譯序里描述過此次交涉:“英使來華,所求互派公使,推廣商業(yè),議定稅則諸事。中朝一不之許,但賜予文綺珍玩令歸?!盵19]序2劉氏將英使訪華事件與中英后繼沖突相關聯(lián),不過與大部分論者認為使團要求被拒激化雙方矛盾、最終導致英國武力侵華不同,劉半農(nóng)將兩者關聯(lián),更多是認為使團成員著述對中國內(nèi)情的翔實描述誘發(fā)英人“謀我”之行為:“蓋自有此書,而吾國內(nèi)情,向之閉關自守,不以示人者,至此乃盡為英人所燭。彼其尺進寸,益窮日之力,合有形無形以謀我者,未始非此書為其先導也?!盵19]序2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海戰(zhàn),近代中國面臨瓜分豆剖的危急局面并未緩和,“落后就要挨打”成為國家間弱肉強食的基本定律。以馬戛爾尼訪華日記為代表的使團著述通過翔實的記錄將中國內(nèi)情公之于世,被劉半農(nóng)視為導致近代中國慘痛經(jīng)歷的助推力量。因此,翻譯馬戛爾尼訪華日記既有警醒民眾勿忘痛史的目的,又具引發(fā)國人注重域外游記書寫以期強國利民的意圖。
20世紀60年代著述的漢譯副文本中體現(xiàn)的歷史認識則大為不同。這一時期商務印書館以內(nèi)部讀物推出兩部使團譯著。使團副使斯當東報告漢譯“出版說明”,在分析清廷“內(nèi)憂”加“外患”的客觀形勢后指出,“他們(英使團)不但了解到中國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的一些情況,而且搜集到國民經(jīng)濟、自然資源、海陸交通、軍事國防等方面的許多重要材料……就這一點而論,英國使節(jié)是為自己的階級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侵略使命的”,并且直言斯當東編寫報告是“為了向英國資產(chǎn)階級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情報”[20]出版說明ⅱ。無獨有偶,同期推出的馬戛爾尼侍從愛尼斯·安德遜的日記漢譯《英使訪華錄》的序文認為,安德遜的描繪說明“使節(jié)團訪華的目的并不簡單地在于要求通商,而是懷有侵略企圖的”[21]出版說明i。20世紀60年代正逢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zhàn)期,中西方關系受制于意識形態(tài)的尖銳沖突,此時期著述漢譯對使團“侵略”性質(zhì)的定位是不難理解的。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全球化和文明互鑒的世界格局發(fā)展趨勢下,英使團訪華事件在著述漢譯副文本中有了更多樣的論說與認識。現(xiàn)階段譯介序文對英使團的敘述更趨客觀,如“為在中國獲得更大的商業(yè)利益,使團出發(fā)前做了精心的準備,卻不意空手而歸”[22]前言,“亞歷山大的繪畫和文字描述表明,早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英國人就已經(jīng)在認真地觀察和研究中國”[23]。同時,對乾隆拒絕使團要求的認識更為辯證,如歷史學者林延清在2006年出版的《乾隆英使覲見記》解讀跋文中寫道:“乾隆對英國六條要求的答復,一方面,體現(xiàn)了對英國帶有擴張侵略行之的如割取中國島嶼、減免內(nèi)河關稅等無理要求的嚴正拒絕,維護了國家主權;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孤立于世界之外的中國封建統(tǒng)治者的愚昧和孤傲?!盵24]251-252
使團著述漢譯書名也是反映人們歷史認知的晴雨表。民國初期和20世紀60年代,馬戛爾尼使團著述漢英書名常包含“覲見”“謁見”一類暗含身份區(qū)隔的語詞,如《乾隆英使覲見記》《英使謁見乾隆紀實》等。這些書名要么由譯者自擬,要么據(jù)原書名意譯而成,反映出譯者對交涉雙方地位差異的突顯,體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中國本位意識。20世紀末21世紀初,《乾隆英使覲見記》《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出現(xiàn)多個重版本,但書名幾乎沒有變化,說明對英使訪華事件富有民族主義色彩的認識在新的歷史語境中仍有一席之地。此外,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使團著述漢譯書名,有的將原有漢譯書名更換,如《英國人眼中的大清王朝》改自《英使訪華錄》;有的基于英文書名意譯、增譯而成,如《我看乾隆盛世》譯自《Travels in China》(直譯應為《中國游記》),《1793:英國使團畫家筆下的乾隆盛世——中國人的服飾和習俗圖鑒》是以原書名《Th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為漢譯書名副標題,正標題由譯者自行添加;還有的為使團著述編譯本、合集本,書名往往由譯介者自擬,如使團畫家亞歷山大的畫作編譯本書名取作《帝國掠影:英國訪華使團畫筆下的清代中國》。這些書名中的“看”“眼中”“畫筆下”“觀感”等語詞無不與“注視”的行為相關,與前期譯著書名中的“覲見”“謁見”類同,它們關聯(lián)起中英交涉雙方。然而,如果說“覲見”“謁見”一類行為包含的鞠躬、屈膝、俯首等細節(jié),營構(gòu)出來訪使者和乾隆皇帝各自代表的英方和中方下與上、低與高的地位關系,新時期譯著書名中的注視則暗含注視者與被注視者地位關系的某種切換:英使團是主動觀察、書寫的主體,而乾隆治下的中國已成為被觀察、被注視的客體。
綜上可見,馬戛爾尼使團文獻漢譯副文本蘊藏著一部人們對英使團訪華事件認知變遷的微觀史。從最初救亡圖存大背景下的警世,到對立意識形態(tài)下的評判,再到新時代下的理性,這些不同的觀感不應被置于簡單的是非對錯價值判斷體系下予以揚棄,它們共同組建起認識中國近代史的繽紛圖景。
不同時期人們對英使訪華事件認識各異,使團著述的譯作功能和譯本定位隨之改變,譯著副文本為我們捕捉譯著功能之變的痕跡提供話語資源。
民國初期,劉半農(nóng)在《乾隆英使覲見記》譯序中將馬氏訪華日記與后續(xù)英國對華行為及其獲取的利益關聯(lián),極大彰顯此日記在政治外交方面的重大功效。劉氏認為日記能有裨于國,具有“重于文綺珍玩為倍萬,而重于所求諸事者,為倍亦百”[19]序2的重大價值,因為該日記對中國內(nèi)情記錄翔實,堪稱洞悉此一東方帝國的情報文獻。劉半農(nóng)以馬氏日記反觀清使出洋筆記,后者要么陳襲舊說,要么由人代勞,大多敷衍塞責、馬虎了事[19]序2。在國事蜩螗、民族危亡的現(xiàn)實境遇下,劉半農(nóng)對馬戛爾尼訪華日記的翻譯不單是歷史資料的移譯,《乾隆英使覲見記》成為他為國人樹立的出使筆記書寫典范,承載了劉氏對現(xiàn)代國家的想象和救國圖強、勵精圖治的探索。
20世紀60年代大陸推出的兩種使團著述漢譯均為內(nèi)部發(fā)行圖書,沒有譯者序跋,只有編輯部的“出版說明”作為序言?!俺霭嬲f明”代替譯者的話,這是當時內(nèi)部發(fā)行圖書的共同特征。所謂“內(nèi)部發(fā)行”圖書,是“在某一領域具有一定研究價值,但不宜公開發(fā)行和傳播,僅供部分特定讀者閱讀的出版物”[25]。使團著述因涉及清朝的負面敘述且被定性為“為英帝國主義侵華提供情報”而被列入內(nèi)部發(fā)行讀物,但既是情報,內(nèi)容自然涉及廣泛、描述細致入微,具有不可否認的史料功能,因此我們可以在“出版說明”中看到這樣的陳述:“本書可以說是十八世紀末外國資產(chǎn)階級反映中國情況比較全面的一部書。它有助于我們從側(cè)面了解清朝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狀況,了解當時英國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對外擴張的野心,對讀者研究我國近代史和近代國際關系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盵20]出版說明ⅱ“把作者從英國啟程開始到中國的往返途中看到事物逐日作了比較系統(tǒng)的記載,對于我們了解當時東西方海陸交通情況,有一定的史料價值。”[21]出版說明ⅱ對使團著述史料價值的肯定也出現(xiàn)在同時期香港發(fā)行的馬戛爾尼訪華日記秦仲和譯本的“譯者前言”里[26]譯者前言6,充分顯示使團譯著在特殊政治歷史時期作為批判性閱讀和接受的歷史資料的譯本定位。
20世紀末21世紀初,使團譯著的史料功能得到更具深度和廣度的拓展。使團著述不僅成為“研究中西文化史和外交史的第一手材料”[27]前言1-2,還豐富了人們對清代民間運輸工具、建筑、軍事、職業(yè)、治河方法、社會階層等的認識,有助于18世紀末中國的社會學研究[22]前言。2007年巴羅的《Travels in China》漢譯本《我看乾隆盛世》被收入“親歷中國叢書”,該叢書“只收入來華外國人的親歷紀實性著作”,以便“從一個方面配合國內(nèi)方興未艾的對西方漢學的研究”[28]序一1,成為幫助學者“了解歷史上第一個英國訪華使團之行的深遠影響、了解當年西人眼中的中國”游記漢學文本[28]序三5。2010年版《1793乾隆英使覲見記》與2014年版《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分別被納入“木府藏書·不朽的精神智識系列”和“民盟智庫叢書”,被視為蘊藏著前人智慧的傳世名著[27]封底和民盟先賢留下的思想遺產(chǎn)[29]。2015年,錢麗重譯斯當東的著作,她在譯序里肯定該書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和近代國際關系史研究中的參考價值,并發(fā)掘出其博物學研究的價值,稱該書“不失為一冊優(yōu)秀的風物志”[30]。21世紀以來對譯本的多元化定位既是多學科、跨學科研究導向下的結(jié)果,也是兩百多年歲月沉淀后對英使訪華事件更客觀的解讀。
綜上,百年來人們對英使訪華事件歷史觀感的變化,決定著馬戛爾尼使團文獻在譯入語文化中的譯本定位,從出使筆記書寫楷模到歷史研究材料甚至多學科研究基礎,譯作功能與定位被直接或間接地呈現(xiàn)于使團譯著各類副文本中,幫助人們更深刻準確地認識譯著文本。
翻譯理念是“人們對翻譯本質(zhì)的認識和信仰”[31],它處于翻譯技巧與翻譯理論之間,并隨著時代不同、翻譯內(nèi)容不同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翻譯理念既可以通過對翻譯活動的論述直接表達,也可以根據(jù)譯文的具體形態(tài)加以判斷。就馬戛爾尼使團文獻翻譯而言,譯著的注釋、序跋中包含較多對著述翻譯的直接論述。譯注常涉及翻譯方法、翻譯策略和譯者個人態(tài)度等具體話語,序跋多包含翻譯原則、翻譯評價和翻譯標準等宏觀論述,從中可梳理出不同時期人們對使團著述所持的翻譯理念。
民初使團譯著序文對翻譯著墨不多,但從譯文注釋可一窺其翻譯特點?!肚∮⑹褂P見記》共有“譯者按”等譯注50余處,近一半譯注意在說明翻譯方法或告知譯文刪減情況,如“廟名譯音”[19]中卷37“病名從日人譯音”[19]中卷29,書中另有“游廟情形刪”[19]下卷42-43“原文中略”[19]下卷50等;部分注釋對原文表述進行否定、解說或評論,如特使一行游廟時有“Fo’s wife”的表述,譯者譯為“佛妻之像”并加注:“佛妻二字譯意,佛而有妻,殊堪發(fā)噱,想系觀音大士之誤”[19]中卷37,或“此二語未必盡然”[19]下卷43,“以意度之,當是磕頭,而外人誤為向地皮親吻,抑何可笑”[19]上卷3等;還有部分注釋為譯者征引的中方檔案相關內(nèi)容,以證實或補充原文所述。《乾隆英使覲見記》大量且多樣的譯文注釋,體現(xiàn)了民國時期使團著述翻譯兼具文學翻譯和歷史翻譯的理念:一方面,譯者不憚于對原文增刪減改,展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發(fā)揮”和“再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譯者通過譯注向讀者坦白其“操縱”和“改寫”,并增添中方史料互證,展現(xiàn)出歷史文獻翻譯求真求實的一面。
20世紀60年代,由于政治氛圍和翻譯策劃的巨大差異,中國香港與大陸使團著述的翻譯理念亦各具特色。香港掌故家高貞白翻譯馬戛爾尼訪華日記主要出自個人興趣,兼為自辦文史雜志《大華》半月刊提供稿源,對翻譯享有很大主導權。因此,他可以在長長的“譯者前言”里抱怨人名回譯之難[26]譯者前言6等,并在全書增添譯注170多條,包括大量與本書內(nèi)容關聯(lián)不大的掌故考據(jù)。而此時期內(nèi)地內(nèi)部發(fā)行的兩部使團譯著則體現(xiàn)出國家主導下翻譯的高度組織性和統(tǒng)一性,兩書封面設計整齊劃一、序跋表述大同小異。譯者身為曾被劃為右派的民主黨派人士,視著述翻譯為國家給予的政治救贖機會,如譯者葉篤義曾在自傳里回憶自己譯完《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后“舒了口氣,摘掉右派帽子不久的我產(chǎn)生了某種立功贖罪的安慰”[32]。在這種情況下,譯者不僅在序跋文本里基本處于“失語”狀態(tài),文中注釋也罕見其個性化表達:對翻譯難點的討論在“出版說明”里由出版社代勞;注釋多為人名、地名的精準考證或既往譯著誤譯的匡正[20]246;國外地名等專用名詞先按音譯在正文出現(xiàn),再加注釋提供英文原文;對原文表述錯誤之處常照實譯出,再加注“原文如此”,基本不予糾正或評論??傊?這一時期大陸譯者基本沒有自由發(fā)揮的余地,謹言慎行,隱而不見,使團著述翻譯呈現(xiàn)高度的嚴謹性和忠實性。
20世紀末21世紀初,一方面既有譯著出現(xiàn)多個重譯本、重版本,另一方面新的著述漢譯不斷涌現(xiàn)。通過譯著副文本相關敘述,我們可窺見學界對使團著述翻譯的要求、評價及反思?!肚∮⑹褂P見記》的重版序言評價此譯本“忠實原作,能夠準確地表達原作的思想和意境”[27]前言2,或稱贊譯本“翻譯得精到而有趣味”[24]致讀者2,這些論斷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雖受質(zhì)疑[33],但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們對此類歷史文獻翻譯的期望與訴求,即在使團文獻作為史料和多學科研究基礎的新時期,譯著理應保留原作風貌,精準暢達?!段铱辞∈⑹馈穮矔蜓员磉_了類似看法:“本叢書的譯文力爭達到高水平的信達雅,盡量保持原貌而不作刪節(jié)”[28]序二7。除表述使團著述翻譯要求和標準外,論者還對本時期使團著述翻譯出現(xiàn)的問題展開反思,有人詬病某些使團著述重譯、重版太多,直言這“無疑是翻譯和出版資源的極大浪費”,并質(zhì)疑百年前的舊譯“文筆雖然雅致,但如今的讀者又有多少能欣賞文言文呢”[28]序一6。這些有關使團著述翻譯的陳述,與本時期使團著述的譯作功能和譯本定位遙相呼應,且具有現(xiàn)實反思意義,體現(xiàn)本時期使團譯著特有的翻譯理念。
巴切勒在談及副文本與翻譯研究相結(jié)合的幾種思路時,開宗明義,指出副文本可作為文獻資源為歷史研究服務[11]31。馬戛爾尼使團著述在我國的百年譯介不僅孕育出一系列使團譯著,還催生豐富紛呈的副文本。聚焦民國初期和20世紀60年代,以及21世紀初使團譯著的書名、序跋、叢書、譯注等副文本可察,從突出“覲見”的下對上權力關系到將清代中國物化為觀察對象,從打造出使筆記寫作樣板到利用使團譯著作為研究史料,從文史結(jié)合、不乏隨便發(fā)揮的靈活譯述到以忠實可信為主導的嚴格翻譯,使團著述副文本不僅清晰地勾勒出不同時期歷史觀感、譯本定位和翻譯理念的變遷與內(nèi)在關聯(lián),而且有助于我們認識使團著述翻譯與歷史語境和社會文化的互動關聯(lián),并把握域外歷史資源的翻譯規(guī)范。這正是作為文獻資源的副文本之于翻譯史研究的重要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