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晨 崔文睿 吳玉玲
[摘要]當前,隨著數字技術的演進,數字記憶成為新一代文化記憶。而故宮博物院作為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應適應時代發(fā)展,建構文化數字記憶。因此,文章立足于故宮博物院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實踐現狀,分析平臺載體、視覺傳達與IP形塑在文化數字記憶建構過程中的影響效能,并歸納故宮博物院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實踐特點:在地性呈現、數字化互動與活態(tài)化傳承,同時,從技術傳遞、價值取向與資源配置三個方面提出故宮博物院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實踐路徑,為北京歷史文化數字記憶建構提供理論參考與現實鏡鑒。
[關鍵詞]故宮博物院;歷史文化;數字記憶
2020年5月,北京正式提出建設“博物館之城”,這一頂層設計也涉及數字維度的故宮博物院建設。當前,隨著數字技術的演進,故宮博物院的古建與文物可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區(qū)隔,以網絡作為傳播載體,將文化記憶以數字形態(tài)進行傳播,使受眾實現能動的數字身體在場。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歷史文化傳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時,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媒介內容依托受眾共享情感結構搭建起“多元闡釋空間”,在古建、文物與受眾之間實現文化與意義的傳遞與分享。從遠觀、再現到創(chuàng)造,數字技術能拉近受眾與古建、文物的物理距離,使受眾的心理認知產生嬗變,也引發(fā)受眾主體與古建、文物形象間的關系產生位移,即受眾由既有的人逐漸趨近于文物形象,文物形象又趨向于受眾;存在空間距離的審美欣賞演化為零距離的沉浸式體驗。在此基礎上,受眾由他者轉型為能動的參與者與積極的創(chuàng)造者。此外,該傳播儀式觀強調“共享性”[1],使群體通過信息傳播建構共享敘事,讓受眾共有的歷史文化經驗與數字展覽形成互文,并成為導向受眾文化共鳴與數字記憶的精神底色。
一、故宮博物院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實踐現狀
(一)平臺載體:App、小程序與官方網站開發(fā)
正如尼葛洛龐帝倡導的數字化生存,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應用場景日漸廣泛,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日趨移動化、分眾化、個性化。在此背景下,故宮博物院以人為本,以多元平臺為載體,面向受眾,建構自身的文化數字記憶。
就移動端App而言,故宮博物院將傳統繪畫藝術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相繼開發(fā)了9款App,為受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內容選擇空間。例如,《每日故宮》App對故宮博物院的館藏展品進行“一日一推”,契合當下受眾的碎片化信息慣習和偏好,突出精選主題與特定展品,可在單位時間內滿足受眾對該App的使用與了解古建、文物的需求,提振故宮博物院文化數字記憶的傳播效能。同時,《每日故宮》App借助日簽形式,吸引受眾記錄對文物的感知,表達對歷史的思考,并由此生成定制化日簽頁面,便于受眾在社交平臺上聯動分享。就小程序而言,2020年7月,“數字故宮”小程序發(fā)布,并以慢直播的方式,引導受眾穿行于古建全景、感受歷史文物。截至目前,已有500多萬人次通過“數字故宮”小程序云游故宮博物院,觸達文化數字記憶。就官方網站而言,故宮博物院在官方網站上發(fā)布《故宮博物院院刊》電子期刊,聚焦考古發(fā)掘、文物研究與明清歷史,著力開發(fā)故宮博物院深厚的學術研究資源。綜上所述,故宮博物院借助多元平臺載體,打造多樣數字化內容,以App、小程序和官方網站的形式服務大眾,建構自身的文化數字記憶。
(二)視覺傳達:3D技術與VR動態(tài)圖像應用
文化數字記憶在本質上是建構“被記憶的歷史”,實體文物必須經由“形象記憶”與“場景記憶”等具體形式轉化為文化記憶[2]。當前,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數字視覺技術可以將古建、文物等文化遺產進行孵化,創(chuàng)制出其數字孿生的形態(tài),使其以多元形式存在、延續(xù),并得以廣泛傳播。同時,在與視覺信息的互動過程中,受眾把對古建、文物的圖像感知延伸至對歷史的記憶,由此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視覺符號表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歷史意義的傳承與賡續(xù)。
2003年10月,故宮文化資產數字化應用研究所成立,這成為故宮博物院視覺傳達的三維數字化開端。借助實景照片建模,通過三維立體掃描等數字化影像技術,故宮博物院的古建與文物以高清圖像與數據信息的形式進行儲存和匯集。2021年12月,在“‘紋以載道—故宮騰訊沉浸式數字體驗展”中,故宮博物院首次展出最大的裸眼3D文物,對倦勤齋實現線下數字化復原。裸眼3D可高清放大實體文物22倍,讓受眾感知線下實體展覽所無法感受到的古建、文物的細節(jié),加深歷史記憶。故宮博物院還著眼于VR動態(tài)圖像應用,對景德鎮(zhèn)御窯遺址等進行數據收集,實現其三維VR復原,讓受眾通過VR可穿戴設備實現云游??梢?,故宮博物院通過3D技術與VR動態(tài)圖像應用,形成VR劇場、VR節(jié)目等古建、文物的數字視覺傳達內容,打破時空限制,使受眾與立體數字文物進行交互,從而建構受眾的文化數字記憶。
(三)IP形塑:高識別度形象打造
歷史文物、文化遺產是沉默的文化瑰寶。要讓古建、文物活起來,形成鮮活的文化記憶,各類媒介就應立足于受眾的主流審美取向與認知框架,融合時代價值,利用數字技術,形象地復現古建、文物及其歷史和場景,打造具有高識別度的IP文化符號,擴大影響力。當前,故宮博物院通過發(fā)掘和塑造IP形象,使古建、文物等演化為有趣、有料、有情感、有溫度的視覺影像,以多元形式進入大眾的文化記憶。
2016年,故宮博物院發(fā)布《穿越故宮來看你》的H5動畫作品,僅上線一天,其訪問量就突破300萬人次,形成現象級傳播。此后,故宮博物院的萌寵IP形象“故宮貓”與歷史人物IP朱由檢、李清照等顛覆傳統觀念,適應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路,實現與Z世代同頻共振。此外,故宮博物院還圍繞動漫、文學、游戲、音樂等領域探索IP形象文創(chuàng),打造動漫《故宮回聲》與數字音樂活動《古畫會唱歌》等諸多經典,以媒介創(chuàng)意IP活化歷史,傳承文化數字記憶。
二、故宮博物院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實踐特點
(一)場景還原:在地性呈現
尼采強調“一切從身體出發(fā)”,故宮博物院通過復現古建與文物,實現受眾的數字身體的在場,最終完成在地性呈現。一方面,在地性凸顯“在博物館現場”。法國社會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對集體記憶的研究中認為,“過去”不是僅被保留下來,而是在“現在”基礎上被重新建構;再造是數字時代構建文化記憶的關鍵路徑,以數字方式生產和創(chuàng)造新訊息與新記憶[3]。隨著人和數字技術構成一組雙向規(guī)訓,線下觀展這一具身性實踐成為故宮博物院“云端”系列實踐的還原對象。故宮博物院經由多元平臺載體與前沿視覺傳達,將靜態(tài)資源動態(tài)化展示,旨在還原受眾第一人稱的臨場感,并由此演化出替代客觀實在的“數字意象”,形塑受眾與故宮博物院之間認識與聯動的渠道,通過在地性媒介復現使受眾獲得時空維度的沉浸式體驗,構筑起具象可感的歷史文化數字記憶。例如,著眼于記憶主體、書寫傳播時期的撰寫活動使文化記憶得以擺脫人類身體而獨立存在,賽博數字時代的人類則借助技術重新獲得“身體在場”,以“數字主體”建構文化記憶。另一方面,在地性內蘊“在歷史現場”。麥克盧漢主張,媒介即人的延伸,把媒介技術視為拓展人類感知的現實工具。隨著數字媒介技術的探索與應用,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化策展可以經由場景還原延伸至賽博世界中“數字身體”的感知層次,引導受眾由對文物的淺表認識向歷史闡釋、文化共振與記憶建構演進。可見,故宮博物院經由媒介在地性呈現為原子化的受眾個體提供深度理解歷史文化遺產的錨點。
(二)能動參與:數字化互動
數字技術沖破傳統意義上主體與客體間的二元對立,形塑二者間的互動美學[4]。隨著故宮博物院“上云”,客觀環(huán)境從受眾感知中隱匿,時空界限逐漸模糊,在故宮博物院數字內容構建的文化場域與歷史空間中,受眾的感官與信息高度協同、持續(xù)交互,受眾也由旁觀者轉化為參與者、由外部客體演化為實踐主體,實現對歷史文脈的“在場”與“參與”,積極調動感官思維、迭代認知框架,以深化數字記憶互動。
數字化互動使故宮博物院展覽從以展品為中心轉向以受眾為中心。受眾可以能動地參與故宮博物院媒介內容的多維感知、理解評論與再傳播。通過對媒介內容的參與,受眾作為媒介消費者變成了媒介產銷者,融入故宮博物院的傳播鏈路,與文物之間建構起一種參與、對話與合作的有機協同。同時,受眾可以依據個人偏好與體驗解讀歷史內核,使故宮博物院的媒介內容與價值指向不再單一,由此形成“眾聲喧嘩”的互動場景。正如澳大利亞學者約翰·哈特利所說,順從與被代表已不再能滿足受眾,積極的聲音、直接的行動與創(chuàng)意的表達才更有意義[5]。受眾在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傳播中擁有共享的意義空間,又在各自的思想疆域中建構自己的話語空間,通過持續(xù)互動豐富文化數字記憶的內涵與外延。
(三)多元融合:活態(tài)化傳承
線下故宮博物院的古建與文物更像是一個靜態(tài)、無聲的敘述者,通過展示自身向受眾敘述它的歷史。線下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傳承是莊重的,而線上數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傳承則在具有歷史厚重感和靜態(tài)莊嚴感的同時,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受眾眼前,不僅展示古建、文物的價值和歷史,還通過技術手段展現古建、文物的背景事件,甚至其所屬的歷史大環(huán)境。
故宮博物院的這種數字化形式將古建、文物化成“可以翻看的故事”,打破時空界限,讓歷史文化以更加前衛(wèi)的姿態(tài)呈現,即線上數字故宮博物院展現了古今的技術碰撞,利用現代先進的數字技術展現古代文化技藝。故宮博物院所承載的從來都不僅是文化復刻,還有現代先進數字技術衍生的文化活態(tài)化傳承。
三、故宮博物院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實踐路徑
(一)技術傳遞:文化資源延伸
當前,為了古建、文物的歷史文化保護,未來線上數字故宮博物院所承載的文化數字記憶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一方面,線上數字故宮博物院應積極履行傳播歷史文化的使命,打破時空限制,補充與延伸線下故宮博物院的展示內容,立體地整合與再現古建、文物,推進故宮博物院古建、文物及其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和建設。同時,故宮博物院通過線上平臺,延伸多種形式,調動受眾感官協同,使受眾獲取歷史文化的沉浸式體驗,感受歷史文化精神內核,加深對歷史文化的認識,增強文化認同,產生精神共振和情感共鳴。
另一方面,故宮博物院應以數字技術保護古建、文物等文化資源,收集和分析古建、文物的基礎信息、虛擬測繪數據,建構立體的文物模型,利用數字化技術智能修復古建、文物,使古建、文物再現歷史原貌并以數字化形態(tài)長期存在,從而豐富受眾的文化數字記憶。
(二)價值取向:文化內容為主
當前,數字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故宮博物院的多種信息以各種媒介、技術形式展現,但無論使用何種媒介與技術,傳播歷史文化內涵應作為其第一要義。例如,故宮博物院曾推出的以兒童為主要目標受眾的App《皇帝的一天》,該App以卡通手繪風格呈現紫禁城的歷史場景,讓受眾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皇帝的日常衣食起居,鮮活展現歷史生活,并將所要傳遞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取向有機融入游戲,讓內容趣味十足,使受眾獲取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加深文化數字記憶。
同時,故宮博物院應平衡古建、文物等展示內容與數字技術應用間的關系和發(fā)展,將內容與形式有機結合,堅定價值取向,明晰將歷史資源和文物數字化、線上化的初衷與目的,構筑文化數字記憶,避免文物展示或歷史講述變成數字技術的盲目“炫技”。
(三)資源配置:文化與商業(yè)良性互動
故宮博物院的古建、文物內蘊深厚的文化積淀。當前,故宮博物院將文化傳承與商業(yè)模式相結合,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也已成為故宮博物院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優(yōu)質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注重趣味性和引導性,是故宮博物院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也高度契合故宮博物院的文脈特征。
除了利用“兩微一抖”等諸多線上平臺傳播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故宮博物院還可將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融入線上展覽或數字游戲,并與人們日常生活使用頻率較高的產品結合,實現文化與商業(yè)的良性互動,進而傳播歷史文化,增強文化數字記憶。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惫蕦m博物院要使古建、文物真正“活”起來,就必須乘科技之帆,積極投身現代化發(fā)展浪潮,讓歷史文化實現創(chuàng)造性轉化。當前,利用數字技術推進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化發(fā)展是傳播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文章通過分析故宮博物院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實踐現狀及其在地性呈現等實踐特點,使受眾能在“博物館現場”與“歷史現場”了解歷史文化內核,能動、沉浸式地體驗歷史文化魅力,并探討建構文化數字記憶的實踐路徑,從而以文化數字記憶視角展現和傳播歷史文化。
[參考文獻]
[1]吳世文,杜莉華,羅一凡.數字時代的媒介記憶:轉向與挑戰(zhàn)[J].青年記者,2021(10):9-11.
[2]李紅濤,楊蕊馨.把個人帶回來:數字媒介、社會實踐與記憶研究的想象力[J].新聞與寫作,2022(02):5-15.
[3]周耀林,劉晗.數字記憶建構:緣起、理論與方法[J].山東社會科學,2020(08):50-59.
[4]徐小棠,周雯.建構數字文化記憶的輔助工具:虛擬現實記錄影像的美學特征及其文化外延[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21(12):60-66.
[5]邵鵬.記憶4.0:數字記憶與人類記憶的歸宿[J].新聞大學,2016(05):67-72,149.
[基金項目]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9008022056)。
[作者簡介]何一晨(1995—),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北京工商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崔文睿(1998—),女,河北廊坊人,北京工商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吳玉玲(1970—),女,江西撫州人,北京工商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