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報紙新聞標題制作中成語運用的量化與質性研究

2023-02-09 18:09:21孫彥川
中州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孫彥川

(中國社會報社,北京 100032)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成語源于文學經(jīng)典、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生活實踐等方面,膾炙人口,有的甚至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它簡潔凝練,文采斐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黨的十九大報告、黨的二十大報告等重要文件,對成語給予了廣泛運用,既嚴肅又生動、既嚴謹又簡約、既有力又自然。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成語大會”節(jié)目當年的高收視率,也有力地展現(xiàn)了成語的魅力。

由于成語和標題同樣追求簡短、生動,它天然地適用于多種文章的標題中。研究發(fā)現(xiàn),在標題中恰如其分地運用成語,能達到提綱挈領、化繁為簡、引人注目、意趣兼得、感人至深的效果。

為了解成語在新聞標題制作中的運用情況,筆者在中國知網(wǎng)進行了一系列檢索。結果表明,近十年來專家學者和新聞工作者針對標題制作中的成語運用的研究數(shù)量很少。

十年來,數(shù)以千萬計的報紙文章陸續(xù)刊發(fā),信息檢索技術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進,檢索速度成倍提高,為開展相關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極大的便利。因此,有必要開展新一輪的研究,為新聞工作者在標題制作中更好地運用成語提供參考借鑒。

(二)研究對象和目的

限于精力和研究手段,本研究聚焦于中國知網(wǎng)收錄的紙質報紙,考察其標題制作中的成語運用現(xiàn)狀,報紙標題制作運用成語的方法。同時,探索和開發(fā)新聞工作者擴大成語詞匯量,在標題制作中提升成語運用意識和能力的策略。

(三)文獻綜述

1.新聞作品標題的價值

新聞作品的標題需要具備導向正確、用詞精煉、旗幟鮮明、有語言張力、有情緒感染力特征,因為新聞傳播是媒體向社會發(fā)布新聞以及受眾通過傳媒獲取信息的雙向選擇過程。新聞作品不像教材那樣是學生必須學的作品,也不像小說那樣具有消遣性,能令人愛不釋手。要想受到讀者喜愛,新聞作品必須在真實、嚴密、獨特之外另有其吸引人的特質。黨報黨刊和行業(yè)報刊以黨政工作、專業(yè)領域的業(yè)務文章為主,其從業(yè)者更是常常面臨與各路媒體爭奪注意力的挑戰(zhàn),唯有通過提升標題和正文的文采,才能吸引本系統(tǒng)更多的黨員干部和職工來閱讀業(yè)務文章。在信息社會,如果新聞標題制作得當,容易被檢索和關注到,能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力。

2.新聞標題的具體特點

在構成上,新聞通訊和新聞消息的標題往往需要簡要交代新聞事實,也就是常說的“6W”中的who(什么人)、when(在何時)、where(在哪里)等要素。在規(guī)格上,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tǒng)媒體,新聞作品的標題都應該簡短,如果字數(shù)太多,既浪費版面、難以排版,也令人眼暈。

在事實概括上,新聞標題既可以求實,也可以虛化。例如,《漫天飛蛾原系江淮黏蟲南來北往只是“過路借宿”》。在意向傳達上,新聞標題既可以金剛怒目般表達態(tài)度和感情,也可以提醒、暗示,點到為止。例如,《“梁山伯”新婚燕爾 “祝英臺”快做母親》。在修辭手法上,可以采用省略、提煉、比擬、借代、引用、對比等方式。例如,《多米尼加獨裁者黔驢技窮》。

在功能方面,新聞標題可以在敘述新聞事實的時候通過不同詞語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對新聞事實直接發(fā)表評論進行評價。楚軍和周軍表示,報紙新聞標題是語義、語用和美學功能的完美結合。彭化義認為,消息標題的功能包括標出事實、標出導向、標出主題、標出焦點、標出狀態(tài)、標出結果、標出動感、標出懸念、標出數(shù)字八大類。

(四)標題制作在新聞學研究中的地位

從標題的維度看,新聞作品尤其是報紙新聞的傳播效果如何,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其標題思想是否重要鮮明、標題語言是否生動、標題內容是否吸引人、標題大小是否醒目等。彭化義認為,一篇好的消息標題未必能面面俱到,但起碼應當回答讀者關心的一個或者幾個問題。所以,標題制作應該成為新聞學的重要研究內容。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彭朝丞也深感開展標題研究意義重大,對此給予傾情投入,不但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新聞標題的文章,還先后出版了著作《標題的藝術》《新聞標題學》《標題的制作理念與藝術技巧》等專著。彭朝丞的文章和著作主要探討了新聞標題學的研究任務、標題的內涵和歷史沿革、標題的作用、標題的種類與特色、標題制作的原則和技巧、標題的辭格藝術等。

(五)新聞標題制作的實際價值

新聞標題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它的實際價值。歷任新聞總署署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共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務的胡喬木同志指出:“有時候想一個好標題,等于寫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 新聞界知名人士徐鑄成曾說:“一個好標題,可以代替一篇評論?!比嗣袢請笤玳L兼總編輯鄧拓生前曾詼諧地說過:“誰要給我出一個好標題,我給他磕三個響頭?!?可見,標題制作在新聞工作中具有戰(zhàn)略性地位,也極具挑戰(zhàn)性,新聞工作者必須迎難而上。

幾十年前,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在《總編輯手記》一書中的多篇文章里論及新聞標題。例如1997年1月7日,他在手記《理論宣傳是人民日報的優(yōu)勢》里寫道:“今天理論版刊登的劉國光等同志寫的《論“軟著陸”》是一篇好文章。朱镕基同志看了這篇文章的送審樣后批示:‘這是迄今為止論述軟著陸文章中最好的一篇?!狈毒匆司o接著又寫道:“該文的好處在于:(一)題目好。抓住了國內國際都十分關心的經(jīng)濟問題…… ”

二、成語的特點及其在新聞標題制作中的功能價值

(一)成語具有極強的張力

成語的簡潔、精煉常常無法超越,如成敗得失、唇亡齒寒、庖丁解牛等,除了代之以同義的成語,再也無法用更少的詞給予形象描述。成語在生動形象方面一騎絕塵,比如畫蛇添足、海市蜃樓、揚湯止沸;成語的絕妙使其過目難忘,比如入木三分、晴天霹靂;成語的語言張力使其勝過千言,比如似水流年、寸草春暉、碧血丹心、白駒過隙、白云蒼狗。

在標題制作實踐中,成語的張力可以大到成語即標題。例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業(yè)精于勤”“欲速則不達”“解鈴還需系鈴人”都曾作過新聞作品的標題,其中前兩例為通訊標題,后兩例為言論標題。

(二)成語的文化魅力巨大

成語來源于武術、軍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寓言故事、社會文化、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包含著豐富的文化意蘊、客觀的規(guī)律、奇妙的靈感及深厚的文化思想,是漢語詞匯中最富魅力的部分之一。如刻舟求劍、買櫝還珠、葉公好龍等源自寓言的成語;牛刀小試、蛛絲馬跡等和動物有關的成語,唇亡齒寒、燃眉之急等與人體有關的成語;一鼓作氣、背水一戰(zhàn)等與軍事有關的成語;拳不離手、左右開弓等與武術有關的成語。

此外,十二生肖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意義在成語中有著鮮明的體現(xiàn),有來自儒家、道家、法家等諸子百家學說的成語,還有有關書法、國畫、中華傳統(tǒng)藝術的很多諺語等也由后人凝練為成語。

文化氣息濃厚的成語用于新聞標題制作,能豐富標題內涵、提升標題價值、助力文化傳承。

(三)成語的語用功能強勁

如上所述,消息的標題應該有標出狀態(tài)、標出結果、標出動感等八種功能,而具備這八種功能的成語比比皆是。例如,“悲痛欲絕”可以標出狀態(tài),“背井離鄉(xiāng)”可以標出結果,“卑躬屈膝”可以標出動感,“背道而馳”可以標出導向。而這四則成語,都在《多功能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出版)的同一頁。成語的強大功能,由此可見一斑。

綜合新聞標題的特點、成語的特點和新聞工作者在標題中使用成語的范例,可以明確,新聞工作者在新聞標題制作中應當注重運用成語。

三、對新聞標題制作中成語運用的量化研究

(一)新聞工作者在標題制作中運用成語的狀況

1.經(jīng)濟類新聞標題中成語嚴重缺位

我國經(jīng)濟學家薛兆豐教授曾說過,經(jīng)濟學是“一門專門研究事與愿違規(guī)則的學問”。從概率上講,從2000多個縣級行政區(qū)到4000多家A股上市企業(yè),誰在經(jīng)濟活動中都難以杜絕“事與愿違”問題的產(chǎn)生。然而,在中國知網(wǎng)(CNKI)上進行查詢發(fā)現(xiàn),從2012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注:本文隨后列舉的中國知網(wǎng)檢索結果,均限制在這個時間范圍),僅有8篇經(jīng)濟方面的報紙文章標題中包含“事與愿違”,平均每年0.8篇。查詢同期發(fā)表的標題包含“適得其反”“南轅北轍”“事倍功半”和“緣木求魚”(事與愿違的近義詞)的經(jīng)濟類報紙文章,分別查到11篇、9篇、2篇和5篇。

經(jīng)濟領域最基本的關系是供求關系,“供不應求”“供過于求”和“供大于求”是最常見的現(xiàn)象。檢索結果表明,報紙文章題目中包含這三個詞的文章依次有70篇、21篇和31篇,平均每年分別約有7篇、2.1篇和3.1篇。

經(jīng)濟學的另一個重要研究主題是均衡,“冷熱不均”是最常見的現(xiàn)象之一,以為標題檢索關鍵詞在報紙文章中查詢,共查到經(jīng)濟領域的文章58篇,平均每年5.8篇。

市場競爭的諸多亂象中,“以次充好”“坐地起價”屢見不鮮,這理應是新聞工作者關注的焦點。但在知網(wǎng)檢索的結果顯示,標題中包含的報紙文章分別只有10篇和4篇。

通過以上檢索發(fā)現(xiàn),一些與重要經(jīng)濟現(xiàn)象相關的成語在新聞標題中出現(xiàn)頻次較低。

2.政治類新聞標題善用成語

和一些與重要經(jīng)濟現(xiàn)象相關的成語在新聞標題中很少使用相反,新聞工作者在標題中對一些時政類成語的使用頻率高數(shù)倍到數(shù)十倍、上百倍。例如,知網(wǎng)檢索發(fā)現(xiàn),同一時期標題中包含“真抓實干”和“攻堅克難”的報紙文章分別有1241篇和858篇,包含“實事求是”和“腳踏實地”的報紙文章分別有178篇和197篇。

通過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新聞工作者要么是對“事與愿違”“供不應求”等經(jīng)濟現(xiàn)象關注不足,要么是在制作此類文章標題時缺乏使用成語的意識。為了彌補短板,撰寫和編輯經(jīng)濟類文章的新聞工作者應該多關注相關的重要成語。

為了進一步調研和了解現(xiàn)狀,本研究選取知網(wǎng)收錄的《人民日報》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所有文章的主標題,《解放日報》《湖北日報》《新華日報》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所有文章的主標題作為考察對象。

研究發(fā)現(xiàn),2019年上半年,中國知網(wǎng)收錄《人民日報》371篇文章,主標題中出現(xiàn)成語的頻次為20次,包括為“登高望遠”“矢志不移”“上下同心”等。2019年全年收錄《解放日報》236篇文章,主標題中出現(xiàn)成語的頻次為14次,分別為“前途未卜”“口腹之欲”“精益求精”等;收錄《湖北日報》396篇文章,主標題中出現(xiàn)成語的頻次為22次,有“不折不扣”(出現(xiàn)2次),“無中生有”“熠熠生輝”等;收錄《新華日報》216篇文章,主標題中出現(xiàn)成語的頻次為6次,包括“騰籠換鳥”“一成不變”“姍姍來遲”等。

雖然這項對比在嚴格的統(tǒng)計學意義上有失嚴謹,但透過巨大的差異仍然可以明確,《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湖北日報》在標題制作中運用成語的頻次遠高于《新華日報》。

綜觀此例和前例不難發(fā)現(xiàn),在標題制作中使用成語和修辭格的能力可以通過鍛煉得到提升。

3.具備“標出”功能的成語使用率下降

如前所述,消息稿件的標題應該具備標出事實、標出導向、標出主題等功能。但通過在知網(wǎng)的檢索發(fā)現(xiàn),以成語“穩(wěn)操勝券”標出導向的文章只有2篇,以成語“論功行賞”標出主題的文章為0篇,以成語“十拿九穩(wěn)”標出概率的報紙文章為0篇,以成語“十萬火急”標出狀態(tài)的文章只有1篇,以成語“十萬八千里”標出差距的文章為0篇,以“萬眾矚目”標出焦點的文章只有5篇。

但如果在中國知網(wǎng)查詢所有時間段的報紙文章,以“萬眾矚目”標出焦點的文章有51篇,以成語“十萬火急”標出狀態(tài)的文章有27篇,以成語“穩(wěn)操勝券”標出導向的文章有15篇,以成語“論功行賞”標出主題的文章只有11篇。而且,各個成語都在全國性報紙的標題中得到使用,無一例外。

可見,不是成語不合用,而是近年來記者和編輯的運用意識不夠強。

(二)新聞工作者在標題制作中巧用成語的常見技法

在新聞標題中運用成語的主要目標是,增大標題的信息量,豐富標題的內涵,提升標題的吸引力、震撼力或新奇性、趣味性,引發(fā)豐富聯(lián)想,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文獻檢索和邏輯分析的結果表明,基于這些目標,在報紙新聞標題中活用成語的主要技法有直接引用法、單字替換法、成分替換法、中間嵌字法。此外,還有諧音翻新法、易位法等。

1.直接引用法

直接引用法,即成語本身就是標題。新聞標題制作中,采用這種方法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絕處逢生》《??菔癄€》,等等。其中,標題包含成語“八仙過?!钡膱蠹埼恼掠?3篇,涵蓋金融、參賽、參展、招商、營銷、繼續(xù)教育、電視節(jié)目制作等多個領域的報道,其中不乏中央媒體和省級黨報。標題包含“絕處逢生”的有11篇,涵蓋軍事、金融、民營書店、戲劇等多個領域的報道。

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在《總編輯手記》一書中著有《把“題眼”拎出來》這個章節(jié),其中的10篇手記中就兩次提到了成語在標題中的運用——他在1993年10月16日的手記中,表揚了《昔日勢不兩立 今朝共享殊榮》這篇文章的標題;在1995年11月8日的手記中,表揚了一篇短評的標題《山高水長五十年》。

2.單字替換法

單字替換法,即在成語中巧換一字,形成近義、反義或新義,以表達新內容。其作用主要在于吸引讀者、設置懸疑、啟迪思考。例如,從成語“相見恨晚”申發(fā)出的“知情恨晚”“合作恨晚”“悟道恨晚”等詞語;從“利令智昏”申發(fā)出的“情令智昏”“賭令智昏”“酒令智昏”等詞語;基于成語“見義勇為”,申發(fā)出的“見義智為”“見義巧為”等詞語。

再如,2019年8月14日,中國政府網(wǎng)的微信公眾號刊發(fā)了一篇《成語新解,你的2019上半年有“新意”~》的文章,以“一(醫(yī))心一意”“事(時)半功倍”“助(住)人為樂”“一帆(車)風順”為子標題,分別介紹了醫(yī)保醫(yī)改、簡政放權、住房改革、公共服務、車輛管理等方面的新政和成效。

由此可見,在適當?shù)牡胤綄Τ烧Z略加改造,使之更貼合文章主旨,為文章畫龍點睛,是讓文章更出彩的好辦法。

3.成分替換法

成分替換法,指的是用新內容替換成語的某一語法成分,如《吳孟超“窺豹”》《管中窺豹 舉一反三》《管中窺豹 時見一斑》。對于介賓或動賓結構的成語,替換動詞或賓語是常見用法。例如,《梧桐引鳳——蘭州市黨政代表團從福建引資 138億元》(其原型成語為“筑巢引鳳”);《與金融風險“謀皮”者眾》《與“狼”謀皮》(其原型成語均為“與虎謀皮”)。

而對于后兩個字是中補關系的成語,拆解使用或替換中心詞也是一種常見做法。檢索結果表明,包含“水漲船高”的報紙文章標題共有36則。從這個成語引申出來的標題有《資金池“水漲” A股重心有望“船高”》《人氣“水漲” 股指“船高”》《航道管理 “智”漲船高》《水不漲船難高》等。

4.中間嵌字法

中間嵌字法,指的是在成語前兩個字和后兩個字中間填充新成分,例如《揚善必須懲惡》。標題制作中經(jīng)常嵌入成語中間的詞,多是“何必”“何妨”“不”等疑問詞或表示肯定、否定的詞,比如《忠言何必逆耳》《“班門”何妨弄“斧”》《良藥不苦口》,等等。

5.翻造使用

即通過更換一個語素,使翻造的成語跟原成語大相徑庭甚至截然相反。比如《近水樓臺不得月》(原成語為“近水樓臺先得月”);《提倡“精官簡政”》(原成語為“精兵簡政”);《人走茶不涼》(原成語為“人走茶涼”)。

(三)標題制作中提升成語運用能力的策略

1.閱讀名作儲備成語

毛澤東主席、習近平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的著作和講話中有很多經(jīng)典范例,值得深入學習。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梁衡在《毛澤東怎樣寫文章》一書中說,毛澤東是既多讀書又長期生活在人民群眾中的人,所以他的文章中修辭手法運用極多且很自然。梁衡在該書中援引的毛澤東《復李濟深等五十六人電》一文中,正文僅312字,就運用了“前仆后繼、錦繡山河、同德同心、再接再厲”四個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大量地運用成語典故闡釋現(xiàn)行的方針政策等,例如:古為今用、恰如其分、不拘一格、深入淺出、余音繞梁,展現(xiàn)了非凡的思辨能力和成語典故運用能力,為活學活用成語樹立了榜樣。鑒于此,人民日報社特別組織編寫了《習近平用典》一書,于2018年正式出版,該書由敬民篇、為政篇、立德篇等13個篇章組成,是寶貴的“活教材”。

2.學習同行運用成語的經(jīng)典范例

學習歷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人民日報社和新華社等主流媒體評獎評優(yōu)中獲獎作品的標題。例如,《風雨無阻向前進 ——寫在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美在南海的軍事挑釁注定徒勞無功》《資溪“兩山銀行”:存儲“綠水青山” 收益“金山銀山”》。

3.在模擬訓練中活學善用成語

由于經(jīng)常受截稿日期限制,新聞工作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難以像精英射擊運動員那樣追求完美。但乒乓球、羽毛球精英運動員通過模擬訓練消滅運動能力短板的做法,新聞工作者可以模仿。其中之一就是在閱讀同行撰寫的文章時,通過模擬訓練進行“二次加工”,把最有價值的成語變成“活躍詞匯”,做到活學善用。

4.循著關鍵詞查詞典學成語

普通成語詞典收錄的成語約4600個,可以從頭到尾瀏覽。此外,新聞工作者可以循著興趣或職業(yè)領域的關鍵詞去查閱詞典。例如關注經(jīng)濟學的人,可以查閱包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的成語有哪些,包含“倍、半、得、失”的成語有哪些,與稟賦、盈虧、供給和需求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六、討論與建議

通過本文援引的例子和在日常閱讀中見到的范例不難發(fā)現(xiàn),成語能為報紙新聞標題增容、添彩、“瘦身”“提味”,使標題更加凝練、傳神、活潑、難忘,其作用彌足珍貴,有時甚至是無可替代。

國內媒體新聞作品標題中成語使用得多不多、好不好,值得進一步研究。但從本研究抽樣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來看,標題制作中成語運用的情況不盡如人意,新聞工作者亟須熟讀精思、日積月累,擴大成語儲備;時常溫習、模擬運用,降低成語提取難度;在工作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和應用,為文章添彩。

絕大部分記者和編輯都受過具備相當水準的高等教育,之所以統(tǒng)計結果顯示有些記者和編輯在標題制作中運用成語的意識相對較差,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時間壓力,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缺乏強烈意識和實用的方法。新聞工作者應當提升探究意識。首先是要通過閱讀專門的著作和文章,學習策略、舉一反三。其次是通過更廣泛的閱讀,翻閱成語詞典,熟讀、牢記成語,并體悟其精妙之處。再次是要聯(lián)想哪些成語揭示了哪些重要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并形成便于查詢的資料庫。最后是在閱讀新聞作品時以其標題為“對手”,適當做一些模擬訓練。

北川| 新沂市| 开远市| 康平县| 房山区| 比如县| 招远市| 都昌县| 扬中市| 五家渠市| 紫阳县| 商城县| 桃园市| 定襄县| 威海市| 梁河县| 车险| 许昌市| 云浮市| 弥勒县| 镇康县| 曲靖市| 盐边县| 资溪县| 兰西县| 定襄县| 镇巴县| 合山市| 彭泽县| 旬邑县| 光泽县| 且末县| 周宁县| 武胜县| 桃江县| 长治市| 顺昌县| 县级市| 城固县| 类乌齐县| 邯郸县|